正在阅读:

和著名茶人老古聊聊插花的七大要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和著名茶人老古聊聊插花的七大要义

从花材形态与茶调性是否协调、花材的气味、喝茶的季节、花器的选择等来讲讲插花。

茶席通过有限的空间呈现无限美感,插花会让美感在茶席空间上延伸。不拘泥技巧,不受缚于功利心,遵循精神的追求和纯粹的茶之心,茶席上的插花才可能是真正的精神之花。

这次,我们去拜访了著名茶人、茶文化推广者老古,从和他的交流中,我们从花材形态与茶调性是否协调、花材的气味、喝茶的季节、花器的选择再到喝茶的环境等不同方面,总结了茶席插花的七大要义。

要义一:要考虑茶的调性和花材的形态是否接近。

老古认为,茶席上的花表现了对花对茶的尊重,这种尊重蕴含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人与自然万物平等,人与花、茶和茶器构建出的茶席,是浑然一体的。

从这个出发点来思考茶与花是否相称,外在表现上是否优雅、精致或贴切。反言之,如若表现刻意雕琢、矫揉造作,这也就离初心远了。茶席插花也可能会变得粗鄙。

在实际插作时,要考虑茶的调性和花材的形态是否接近。例如姿态比较婀娜多姿的花,看起来比较娇嫩的草本类的花,老古认为这像细腻含蓄的茶的隐喻。茶席间可以搭配类似轻发酵的乌龙茶,也可以是细嫩芽茶的红茶等。

要义二:在花材的气味上,尽量避免太浓烈的花材

因插花是在茶席上表现的,所以花的气味上不要太浓烈,反之会干扰我们对茶自身香气的体味。不过,老古觉得香氛特别突出的花材并不是一定不能用,但要考虑好花的香气是什么,和茶的融合度是否很高。

要义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应季的花材和茶来布置茶席

茶席之花代表的是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天地的觉知,插花放在茶席上会有很明确的季节性,不同时令色彩的花是季节的使者。试想想,一年中四季不分随处可见温室花朵放在茶席上,那就丧失了插花在茶席上的意义。

老古还认为一年四季适合喝的茶不同,对应这个季节的花材和植物也应该有不同选择,这就涉及个人对南北地域季节的感受和对花材的了解程度了。根据季节的不同,老古会选择一些应季的花材和茶来布置茶席。

在冬天,山茶花开得很好。有些山茶花头大而饱满,叶形遒劲,老古会选择它来搭配岩茶或者老茶。

初春时,老古会用铜花觚搭配贴梗海棠,此时的海棠倒会显露出梅花的形态,但更娇妍,流露的是典雅气息,像古画里娉婷婀娜的女子。

记得有一年,在夏末秋初的成都,桂花开得很好。当时老古布置了一方茶席,花材用的金桂,搭配白色梅瓶,茶用的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没有像花一样的植物香气,但有醇厚的木质香,茶汤滋味醇厚,汤色也很亮丽,配上若有似无的桂花香气,融合得刚刚好。

秋天的菊花品类很多,这时老古会选择不同的菊花,比如绿牡丹、墨菊、野生小菊和黄菊等,每次搭配的茶品也会不一样。

要义四:茶席插花花器的选择最好以小见大、拙朴中见精巧

在茶席插花花器的选择上,老古认为没有固定的程式,但是体现了很高的审美素养。能够以小见大,拙扑中见精巧是最好的,这和中国东方的审美一脉相承。庄重、典雅、拙朴又不会过于刻意。老古认为太过于创作的话,可能会物极必反。

在花器类型的选择上,很多时候是瓶、筒、碗,其中瓶会比较多。这可能是因瓶的插花功能性更强,另外瓶通“平”,平安的寓意很好。但有时候也会打破常规用非花器的器皿来插作。

老古觉得学习花艺的工具技巧、处理材料的手法放到茶席插花上的行为本身是好的,不过也要讲究适度。比如剑山(一种固定花材的用具),老古建议茶席上尽量少用 或者不用。因为剑山上面有很多锋锐的细针,在茶席上大家都是近距离地喝茶,这种尖锐的东西会刺激视觉感官,破坏喝茶的气氛。

如果不用剑山的话,可以用什么来固定花材呢?老古分享到自己常用厚重的炭块、有空洞的石头,还有自己做的用陶土烧制的带孔隙的泥条来固定花材,都比较自然。

要义五:茶席上插花还要考虑到花木的文化和人文色彩

老古认为品茶和品花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我们要对它的文化和人文色彩了解。不是说,觉得这个花很漂亮就折下来放在茶席上来装饰。

如果对花木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不够了解,在招待有风俗禁忌的客人时,可能会发生尴尬的事情。而寓意不好的花材,可能就不适合用来做插花。

要义六:考虑喝茶的背景和环境,插花是否和它们是相协调的

“我们一个人独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茶席插花。但是当我们邀三五知己好友一起喝茶,茶席上的插花就要注意这个花会不会对朋友有影响。他的宗教、种族,或者对花的色彩、花语有什么忌讳,或者身体有没有过敏之处,这些都是体贴的待客之道。”

要义七:插花形态没有固定样式,需在大规律下把握

当我们问到是否有哪种花搭配既定的哪种茶品的规则时,老古的回答是并不一定。他认为,在茶席插花的表达,是心和情义的外放。

茶席上泡茶人自身情绪的隐喻,是特别能检验泡茶人情绪性的。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所以茶席插花的形态和姿态也没有固定的样式。

而问老古茶席上搭配频率较高的花材,他沉吟了一瞬后这样讲:“这种情绪性的东西有时会很微妙,没有很绝对的说法,只能在大规律基础下去把握吧。”

插花是放在茶席上操作的,不是在外面找一些漂亮的花材,变成插花作品后再放在茶席上,老古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比较好的方式是先把泡的茶和泡茶的器皿选好,在构建出茶席空间演绎之后,再去选择茶席上的花。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和著名茶人老古聊聊插花的七大要义

从花材形态与茶调性是否协调、花材的气味、喝茶的季节、花器的选择等来讲讲插花。

茶席通过有限的空间呈现无限美感,插花会让美感在茶席空间上延伸。不拘泥技巧,不受缚于功利心,遵循精神的追求和纯粹的茶之心,茶席上的插花才可能是真正的精神之花。

这次,我们去拜访了著名茶人、茶文化推广者老古,从和他的交流中,我们从花材形态与茶调性是否协调、花材的气味、喝茶的季节、花器的选择再到喝茶的环境等不同方面,总结了茶席插花的七大要义。

要义一:要考虑茶的调性和花材的形态是否接近。

老古认为,茶席上的花表现了对花对茶的尊重,这种尊重蕴含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人与自然万物平等,人与花、茶和茶器构建出的茶席,是浑然一体的。

从这个出发点来思考茶与花是否相称,外在表现上是否优雅、精致或贴切。反言之,如若表现刻意雕琢、矫揉造作,这也就离初心远了。茶席插花也可能会变得粗鄙。

在实际插作时,要考虑茶的调性和花材的形态是否接近。例如姿态比较婀娜多姿的花,看起来比较娇嫩的草本类的花,老古认为这像细腻含蓄的茶的隐喻。茶席间可以搭配类似轻发酵的乌龙茶,也可以是细嫩芽茶的红茶等。

要义二:在花材的气味上,尽量避免太浓烈的花材

因插花是在茶席上表现的,所以花的气味上不要太浓烈,反之会干扰我们对茶自身香气的体味。不过,老古觉得香氛特别突出的花材并不是一定不能用,但要考虑好花的香气是什么,和茶的融合度是否很高。

要义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应季的花材和茶来布置茶席

茶席之花代表的是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天地的觉知,插花放在茶席上会有很明确的季节性,不同时令色彩的花是季节的使者。试想想,一年中四季不分随处可见温室花朵放在茶席上,那就丧失了插花在茶席上的意义。

老古还认为一年四季适合喝的茶不同,对应这个季节的花材和植物也应该有不同选择,这就涉及个人对南北地域季节的感受和对花材的了解程度了。根据季节的不同,老古会选择一些应季的花材和茶来布置茶席。

在冬天,山茶花开得很好。有些山茶花头大而饱满,叶形遒劲,老古会选择它来搭配岩茶或者老茶。

初春时,老古会用铜花觚搭配贴梗海棠,此时的海棠倒会显露出梅花的形态,但更娇妍,流露的是典雅气息,像古画里娉婷婀娜的女子。

记得有一年,在夏末秋初的成都,桂花开得很好。当时老古布置了一方茶席,花材用的金桂,搭配白色梅瓶,茶用的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没有像花一样的植物香气,但有醇厚的木质香,茶汤滋味醇厚,汤色也很亮丽,配上若有似无的桂花香气,融合得刚刚好。

秋天的菊花品类很多,这时老古会选择不同的菊花,比如绿牡丹、墨菊、野生小菊和黄菊等,每次搭配的茶品也会不一样。

要义四:茶席插花花器的选择最好以小见大、拙朴中见精巧

在茶席插花花器的选择上,老古认为没有固定的程式,但是体现了很高的审美素养。能够以小见大,拙扑中见精巧是最好的,这和中国东方的审美一脉相承。庄重、典雅、拙朴又不会过于刻意。老古认为太过于创作的话,可能会物极必反。

在花器类型的选择上,很多时候是瓶、筒、碗,其中瓶会比较多。这可能是因瓶的插花功能性更强,另外瓶通“平”,平安的寓意很好。但有时候也会打破常规用非花器的器皿来插作。

老古觉得学习花艺的工具技巧、处理材料的手法放到茶席插花上的行为本身是好的,不过也要讲究适度。比如剑山(一种固定花材的用具),老古建议茶席上尽量少用 或者不用。因为剑山上面有很多锋锐的细针,在茶席上大家都是近距离地喝茶,这种尖锐的东西会刺激视觉感官,破坏喝茶的气氛。

如果不用剑山的话,可以用什么来固定花材呢?老古分享到自己常用厚重的炭块、有空洞的石头,还有自己做的用陶土烧制的带孔隙的泥条来固定花材,都比较自然。

要义五:茶席上插花还要考虑到花木的文化和人文色彩

老古认为品茶和品花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我们要对它的文化和人文色彩了解。不是说,觉得这个花很漂亮就折下来放在茶席上来装饰。

如果对花木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不够了解,在招待有风俗禁忌的客人时,可能会发生尴尬的事情。而寓意不好的花材,可能就不适合用来做插花。

要义六:考虑喝茶的背景和环境,插花是否和它们是相协调的

“我们一个人独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茶席插花。但是当我们邀三五知己好友一起喝茶,茶席上的插花就要注意这个花会不会对朋友有影响。他的宗教、种族,或者对花的色彩、花语有什么忌讳,或者身体有没有过敏之处,这些都是体贴的待客之道。”

要义七:插花形态没有固定样式,需在大规律下把握

当我们问到是否有哪种花搭配既定的哪种茶品的规则时,老古的回答是并不一定。他认为,在茶席插花的表达,是心和情义的外放。

茶席上泡茶人自身情绪的隐喻,是特别能检验泡茶人情绪性的。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所以茶席插花的形态和姿态也没有固定的样式。

而问老古茶席上搭配频率较高的花材,他沉吟了一瞬后这样讲:“这种情绪性的东西有时会很微妙,没有很绝对的说法,只能在大规律基础下去把握吧。”

插花是放在茶席上操作的,不是在外面找一些漂亮的花材,变成插花作品后再放在茶席上,老古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比较好的方式是先把泡的茶和泡茶的器皿选好,在构建出茶席空间演绎之后,再去选择茶席上的花。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