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查显示九成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盈利了 超五成看好房产和银行理财产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查显示九成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盈利了 超五成看好房产和银行理财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通过投资赚到了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你投资赚到钱了么?

为了了解上海投资理财的活跃群体—18~50岁中青年上海市民投资理财的观念与特点,《理财周刊》、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FMORC)、理财博览会组委会,连续第三年开展了“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理财认知及行为调查”。

调查于2017年11月进行,考虑到18~50岁的上海市中青年市民智能终端的使用率较高,本次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通过移动终端发放调查问卷,成功对1011位18~50岁的上海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通过投资赚到了钱,大家普遍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普遍增强,对共享单车、手机支付等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

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自发投资或理财的比例非常高,超过八成五(8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进行投资或理财(包括银行存款)。同时,近三年来的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一直最重视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率。当被问及“您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表示自己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理财产品是否保本(风险)”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45.1%。“理财产品的收益率”(39.3%)则排在选择标准的第二位,这显示出上海中青年市民的投资理财风格较为稳健。

另外,上海中青年市民最常使用的投资理财工具基本与2016年基本一致,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银行储蓄”、“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调查显示,“银行储蓄”(51.7%)是上海中青年市民最常使用的理财工具,但是其比例已经连续两年下降,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67.9%和53%。

出人意料地是,在收益方面,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于正收益状态。其中,盈利10%以上的占11.0%,盈利5%~10%的占39.2%,盈利0%~5%的占37.8%,不赔不盈利的占10.0%。表示自己有所亏损的人占2.0%。总体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中青年上海受访者有88.0%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0%~10%之间。

最近一年理财收益分布图

在股票投资方面,有七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赚了钱,其中,盈利0~10%以上的占37.6%,盈利10%~20%的占24.9%,盈利20%以上的占8.5%。表示自己亏损0~10%的人占7.4%,亏损10%~20%的人占2.2%,亏损20%以上的占2.5%,过去一年没有炒过股票的人占16.8%。

过去1年的股票(包括股票型基金)投资收益率分布

网络贷款(P2P)的势头有所回落,超过五成(57.1%)的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过网络贷款(P2P),相对于2016(74.3%)年下降了17.2个百分点。

不过,在投资网络贷款(P2P)的受访者中,超过九成表示自己取得了正收益。其中,盈利5%~10%以上的占66.9%,盈利10%~15%的占24.8%,盈利15%以上的占4.0%。表示“平台出问题,无法取回本金”的受访者占4.2%。总体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中青年上海受访者有95.8%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5%-10%之间。

P2P产品的收益率分布

所有资产中,房产和理财产品依然最受青睐。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对房产(52.3%)和银行理财产品(51.2%) “非常看好”或者“比较看好”,比例高于美元或海外资产(22.9%)。

投资理财市场或投资产品偏好

相比去年而言,今年的房产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仅买过”房产的受访者占25.8%,“既买过也卖过”房产的受访者占比9.6%,“仅卖过”房产的受访者占8.9%。“既没买过又没卖过房”的受访者占55.7%,比去年(42.4%)上升了13.3个百分点。

标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查显示九成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盈利了 超五成看好房产和银行理财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通过投资赚到了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你投资赚到钱了么?

为了了解上海投资理财的活跃群体—18~50岁中青年上海市民投资理财的观念与特点,《理财周刊》、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FMORC)、理财博览会组委会,连续第三年开展了“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理财认知及行为调查”。

调查于2017年11月进行,考虑到18~50岁的上海市中青年市民智能终端的使用率较高,本次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通过移动终端发放调查问卷,成功对1011位18~50岁的上海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通过投资赚到了钱,大家普遍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普遍增强,对共享单车、手机支付等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

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自发投资或理财的比例非常高,超过八成五(8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进行投资或理财(包括银行存款)。同时,近三年来的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一直最重视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率。当被问及“您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表示自己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理财产品是否保本(风险)”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45.1%。“理财产品的收益率”(39.3%)则排在选择标准的第二位,这显示出上海中青年市民的投资理财风格较为稳健。

另外,上海中青年市民最常使用的投资理财工具基本与2016年基本一致,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银行储蓄”、“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调查显示,“银行储蓄”(51.7%)是上海中青年市民最常使用的理财工具,但是其比例已经连续两年下降,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67.9%和53%。

出人意料地是,在收益方面,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于正收益状态。其中,盈利10%以上的占11.0%,盈利5%~10%的占39.2%,盈利0%~5%的占37.8%,不赔不盈利的占10.0%。表示自己有所亏损的人占2.0%。总体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中青年上海受访者有88.0%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0%~10%之间。

最近一年理财收益分布图

在股票投资方面,有七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赚了钱,其中,盈利0~10%以上的占37.6%,盈利10%~20%的占24.9%,盈利20%以上的占8.5%。表示自己亏损0~10%的人占7.4%,亏损10%~20%的人占2.2%,亏损20%以上的占2.5%,过去一年没有炒过股票的人占16.8%。

过去1年的股票(包括股票型基金)投资收益率分布

网络贷款(P2P)的势头有所回落,超过五成(57.1%)的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过网络贷款(P2P),相对于2016(74.3%)年下降了17.2个百分点。

不过,在投资网络贷款(P2P)的受访者中,超过九成表示自己取得了正收益。其中,盈利5%~10%以上的占66.9%,盈利10%~15%的占24.8%,盈利15%以上的占4.0%。表示“平台出问题,无法取回本金”的受访者占4.2%。总体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中青年上海受访者有95.8%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5%-10%之间。

P2P产品的收益率分布

所有资产中,房产和理财产品依然最受青睐。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对房产(52.3%)和银行理财产品(51.2%) “非常看好”或者“比较看好”,比例高于美元或海外资产(22.9%)。

投资理财市场或投资产品偏好

相比去年而言,今年的房产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仅买过”房产的受访者占25.8%,“既买过也卖过”房产的受访者占比9.6%,“仅卖过”房产的受访者占8.9%。“既没买过又没卖过房”的受访者占55.7%,比去年(42.4%)上升了13.3个百分点。

标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