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移动宽带用户量破亿:质量频遭吐槽 为何用户还这么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移动宽带用户量破亿:质量频遭吐槽 为何用户还这么多?

从大量所搜集的用户反应来看,大家主要对移动宽带的不满集中体现在人工服务和网速。

前段时间,三大运营商各自放出了10月份的相关运营数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中移动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06亿户,成功实现“破亿”,而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量为1.2亿户,对比可见,中国移动距离超越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量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对于中移动来讲,势如破竹的用户增量为它的宽带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因为当初宽带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原因,其质量一直饱受争议,虽然之后移动也努力加强了宽带建设,并进行了大力推广,但其口碑在网络上依旧是呈很明显的两极分化。

口碑两极分化 质量好坏难断

5Giii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各地区用户对移动宽带质量的评价,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对中移动宽带怨声载道。

一位名叫“沐雪看阳”的网友表示,中移动宽带从服务态度到工作态度都烂的一塌糊涂,他从安装到维修所接触到的工作人员素质都不高,工作人员经常张口闭口都是“这是赠送的,你还想怎样?”的服务态度让这位网友感到非常恼火,最后只使用了一年就赶紧换宽带了。

还有一位网友吐槽使用移动宽带之后,自己的上网速度很慢。自己所办的是4M的宽带,结果实际网速只能达到28.7KB/s,别提打游戏了,连刷网页看视频都是问题。

还有苏州的用户表示,中国移动宽带存在有乱收费的现象,该网友称明明是想让移动人员把电线从电线杆上放下来,却被告知是移机还要被收取了一笔费用,该用户想要打电话投诉,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而且即便是投诉了也并没有什么效果……

从大量所搜集的用户反应来看,大家主要对移动宽带的不满集中体现在人工服务和网速。尤其是在人工服务方面,用户吐槽颇多。曾有一位律师在网上发声,中国移动的客服有问题会首先把责任推给消费者,而不是找问题所在,更不会好好说话。因此在5Giii看来,一直说中移动宽带不行,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问题都源于人工服务上。

但是,虽然中国移动的宽带质量遭受过很多人的吐槽,却还是有一部分人很支持。有用户表示,如果不打游戏,只用来上网和看视频的话,中移动的宽带还是能承担得起的,而且中国移动的宽带收费比较便宜,光猫可以免费用还没有初装费。

也有重庆的网友表示,自己所在地区安装的移动宽带质量很好,刷网页、看视频甚至打游戏网速都非常快,并没有出现像网上很多网友吐槽的那些槽点。对此,5Giii表示很疑惑,难道中移动宽带质量的好坏还要分地区吗?不过从全国各地用户所发表的意见来看,真的很难详细判断中移动宽带究竟在什么地区质量好,在什么地区质量差,有一种完全凭运气的感觉。

屡遭争议 用户为何还出现强增长?

其实,由于没有服务器和主干网络,中国移动在宽带方面的建设远远不如联通和电信。之所以能够捕获如此多用户,多半是凭借4G网络建设的优势才得以大量引流到宽带用户上的。但不稳定的宽带基础,也代表着移动的宽带网速终究很难与电信和联通相媲美。

相信绝大多数用户不会不知道这件事情,但为何他们仍旧会选择使用移动宽带呢?5Giii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种:

首先,移动宽带价格便宜。这是很多用户选择使用移动宽带的最直接目的。有网友称,在他们小区中国移动宽带收费全年550元,另外还赠200元移动充值卡,价格算下来相当于一年才收350元的宽带费用,这与电信和联通及其他宽带公司动辄每年一两千的费用相比确实便宜了不少。

曾有武汉的网友晒出,武汉用户一年手机消费60元可送4M宽带,消费80元送10M宽带,100元送20M光纤宽带,如此办理宽带几近免费赠送了;而要办理联通24M宽带是900元一年,10M是720元,不收安装费,光猫押金是50元;办理电信20M宽带是999元一年,50M宽带1099元,100M宽带1599元,安装费208元,光猫120元。如此一对比,自然就发现移动宽带“好”在了哪里,这种让用户“占便宜”的心理也一定程度弥补了宽带质量不好的事实。

其次,5Giii觉得移动并未在宽带建设上得过且过,有在背后默默进行优化的可能。之前有用户在网上发帖子说,之前自家的移动宽带网速在春节前bt迅雷还是用不了的,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可见,中移动还是有在一些地区进行宽带优化的,而在收费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获得越来越好的网速,得到这部分用户的支持也就不难理解了。

伴随着网络上对于其收费业务和人工服务的诟病越来越多,移动公布又在此时公布如此庞大的宽带用户群,其实不排除存在有一定虚假性的可能。毕竟在光猫免费的情况下,用户虽是名义上办理了移动的宽带,但事后还有可能再重新办理电信和联通的宽带,但仍然算是中国移动登记在册的宽带用户。然而这也只是5Giii的臆测,随着中国移动加强对宽带业务的建设和推广,相信用户量和用户的口碑也会取得更多的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移动宽带用户量破亿:质量频遭吐槽 为何用户还这么多?

从大量所搜集的用户反应来看,大家主要对移动宽带的不满集中体现在人工服务和网速。

前段时间,三大运营商各自放出了10月份的相关运营数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中移动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06亿户,成功实现“破亿”,而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量为1.2亿户,对比可见,中国移动距离超越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量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对于中移动来讲,势如破竹的用户增量为它的宽带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因为当初宽带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原因,其质量一直饱受争议,虽然之后移动也努力加强了宽带建设,并进行了大力推广,但其口碑在网络上依旧是呈很明显的两极分化。

口碑两极分化 质量好坏难断

5Giii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各地区用户对移动宽带质量的评价,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对中移动宽带怨声载道。

一位名叫“沐雪看阳”的网友表示,中移动宽带从服务态度到工作态度都烂的一塌糊涂,他从安装到维修所接触到的工作人员素质都不高,工作人员经常张口闭口都是“这是赠送的,你还想怎样?”的服务态度让这位网友感到非常恼火,最后只使用了一年就赶紧换宽带了。

还有一位网友吐槽使用移动宽带之后,自己的上网速度很慢。自己所办的是4M的宽带,结果实际网速只能达到28.7KB/s,别提打游戏了,连刷网页看视频都是问题。

还有苏州的用户表示,中国移动宽带存在有乱收费的现象,该网友称明明是想让移动人员把电线从电线杆上放下来,却被告知是移机还要被收取了一笔费用,该用户想要打电话投诉,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而且即便是投诉了也并没有什么效果……

从大量所搜集的用户反应来看,大家主要对移动宽带的不满集中体现在人工服务和网速。尤其是在人工服务方面,用户吐槽颇多。曾有一位律师在网上发声,中国移动的客服有问题会首先把责任推给消费者,而不是找问题所在,更不会好好说话。因此在5Giii看来,一直说中移动宽带不行,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问题都源于人工服务上。

但是,虽然中国移动的宽带质量遭受过很多人的吐槽,却还是有一部分人很支持。有用户表示,如果不打游戏,只用来上网和看视频的话,中移动的宽带还是能承担得起的,而且中国移动的宽带收费比较便宜,光猫可以免费用还没有初装费。

也有重庆的网友表示,自己所在地区安装的移动宽带质量很好,刷网页、看视频甚至打游戏网速都非常快,并没有出现像网上很多网友吐槽的那些槽点。对此,5Giii表示很疑惑,难道中移动宽带质量的好坏还要分地区吗?不过从全国各地用户所发表的意见来看,真的很难详细判断中移动宽带究竟在什么地区质量好,在什么地区质量差,有一种完全凭运气的感觉。

屡遭争议 用户为何还出现强增长?

其实,由于没有服务器和主干网络,中国移动在宽带方面的建设远远不如联通和电信。之所以能够捕获如此多用户,多半是凭借4G网络建设的优势才得以大量引流到宽带用户上的。但不稳定的宽带基础,也代表着移动的宽带网速终究很难与电信和联通相媲美。

相信绝大多数用户不会不知道这件事情,但为何他们仍旧会选择使用移动宽带呢?5Giii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种:

首先,移动宽带价格便宜。这是很多用户选择使用移动宽带的最直接目的。有网友称,在他们小区中国移动宽带收费全年550元,另外还赠200元移动充值卡,价格算下来相当于一年才收350元的宽带费用,这与电信和联通及其他宽带公司动辄每年一两千的费用相比确实便宜了不少。

曾有武汉的网友晒出,武汉用户一年手机消费60元可送4M宽带,消费80元送10M宽带,100元送20M光纤宽带,如此办理宽带几近免费赠送了;而要办理联通24M宽带是900元一年,10M是720元,不收安装费,光猫押金是50元;办理电信20M宽带是999元一年,50M宽带1099元,100M宽带1599元,安装费208元,光猫120元。如此一对比,自然就发现移动宽带“好”在了哪里,这种让用户“占便宜”的心理也一定程度弥补了宽带质量不好的事实。

其次,5Giii觉得移动并未在宽带建设上得过且过,有在背后默默进行优化的可能。之前有用户在网上发帖子说,之前自家的移动宽带网速在春节前bt迅雷还是用不了的,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可见,中移动还是有在一些地区进行宽带优化的,而在收费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获得越来越好的网速,得到这部分用户的支持也就不难理解了。

伴随着网络上对于其收费业务和人工服务的诟病越来越多,移动公布又在此时公布如此庞大的宽带用户群,其实不排除存在有一定虚假性的可能。毕竟在光猫免费的情况下,用户虽是名义上办理了移动的宽带,但事后还有可能再重新办理电信和联通的宽带,但仍然算是中国移动登记在册的宽带用户。然而这也只是5Giii的臆测,随着中国移动加强对宽带业务的建设和推广,相信用户量和用户的口碑也会取得更多的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