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站实力排名发布:静安寺拔头筹 陆家嘴落选前十

11月30日,第一财经旗下的DT财经在上海发布了《2017上海城市大数据活跃报告》(下称《报告》),用地铁辐射圈大数据给出了一个观察上海的新视角。

《报告》显示,在前十名的地铁站点中,静安寺站在商业、商务、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多项指标中都表现优异,几乎没有短板,成为实至名归的城市中心,是上海综合实力最强的地铁站点。

与之相比,南京西路与南京东路两个站点辐射圈,分别在商业与居住两个方面表现出了微弱的差距,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前十名站点依次为:静安寺、南京西路、南京东路、陕西南路、徐家汇、人民广场、黄陂南路、新天地、淮海中路与世纪大道。

值得注意的是,浦东新区这次仅有世纪大道站跻身前十;其标志性的陆家嘴站,由于严重“偏科”在商务与商业两个指标上,且居住、休闲娱乐功能匮乏,仅排到第14名。排行榜中得分最低三个站点也都位于浦东新区,分别是野生动物园、惠南东、与凌空路三个地铁站,在各项指标中都实力不济。

这些地铁站点的实力排名是如何计算出来的?DT财经采集了百度地图、美团点评、e成科技、中原地产等多家机构的上亿条数据,包含了商业、商务、居住、休闲娱乐和交通等多个维度,形成上海304个地铁站辐射圈的14个静态和动态数据指标,从人们工作生活的诸多方面来考量一个地铁站点周边的配套设施状况,得出一个系统性综合排名。

在计算综合得分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用14个数据指标对站点进行聚类分析,为上海的地铁站辐射圈一一打上标签,划分为实力较强、且各项得分比较平均的城市中心、区域中心,以及突出功能显著的居住区、商务办公区、休闲区、交通枢纽和存在感较弱区等六类。

通过对六类站点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上海最核心的城市中心站点依然聚集在内环腹地,内环沿线上则分布了一些区域中心站点,分担了部分城市中心的功能。值得关注的一个城市特点是,尽管中环以内的商务商业等功能高速发展,其间的居住功能却并没有被削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住不平衡的压力。

但当地铁站点延伸到中环外尤其是外环外后,大城市病依然高度凸显出来,商务和商业的发展没有跟上,92个溢出外环的站点中,只有一个是商务办公型站点,无法满足外环居民的就业需求。

《报告》发现,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浦东,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基本格局上与浦西仍有距离。14个城市中心站点中,只有陆家嘴和世纪大道两站位于浦东,区域中心站点则全部落在了浦西。

从行政区上看,上海的综合实力天平依然倾斜向浦西,平均实力最强的行政区为黄浦区和静安区。浦东新区则呈现出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既有顶级商务区陆家嘴站,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未开发区域。

虽然近几年有唱衰黄浦区的声音传出,但它却以占全市0.5%的土地面积,包揽了报告当中定义的50%的城市中心站点,站点平均实力稳居冠军位置。静安区则包揽了地铁站综合实力的前两名静安寺站和南京西路站,不过老闸北并入后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其地铁站商业平均得分水平不及长宁区,商务水平不及徐汇区。

借助共享单车企业ofo小黄车提供的数据发现,近些年兴起的共享单车,让地铁站的辐射圈开始扩大,由过去的500米延伸到了1000米左右。改变城市核心生活圈的同时,促使了周边的租售房源价值的提升。

在探索房价与距离的关系上,中原集团也做了相关的研究。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渊在活动上也分享道,如果把人民广场、徐家汇、中山公园等地铁站点视为上海的“市中心”,那么按照2016年上海二手房成交情况,在上海,你所居住的地铁站每离市中心近一站,房价大约就要贵18.75万元。

因此,房子的性价比对于市民来说就显得愈加重要。《报告》的研究表明,在市民关心的住房性价比上,浦西地铁站附近性价比最高的区域位于虹口、静安与黄浦三个区的交界处。而浦东的房价洼地从板块来看,数北蔡镇附近较多;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中环到内环之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