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7年视频行业有哪些监管趋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7年视频行业有哪些监管趋势?

作为网络视听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年度盛会,田进与罗建辉的发言总结了2017年的哪些“痛点”,又显示出未来监管的哪些“趋势”?

11月30日上午,以“新使命、新视界、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

“过去的五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从3.49亿增加到5.65亿,增长了61%;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从1.3亿增加到5.25亿,增长了3倍;特别是网络视频付费用户从几十万人增加到近亿人,增长上百倍,成为增速最快的文化消费领域之一。”田进在讲话中指出,网络视听服务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

高企的用户数据,与高耸的社会责任,从来都是相匹配的。以视频行业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是2017年政策监管名副其实的重中之重——

4月,IPTV、互联网电视等已被明确定义为“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

5月,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被纳入许可证制度范围;

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发出,也是2017年行业规制的最重头文件;

7月,直播纳入备案体系;

8月,《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领域涉医药广告管理的通知》发出,广告层面“线上线下统一标准”有了明确规定;

9月,在2017上海网络视听季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罗建辉提出 “五个更加”,强调行业规范的重要性。

作为网络视听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年度盛会,田进与罗建辉的发言总结了2017年的哪些“痛点”,又显示出未来监管的哪些“趋势”?

监管机制:审查前移趋势明显,“播前审查”成重心

据田进发言中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网站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播出网络剧555部、网络电影5620部、网络动画片659部、网络纪录片167部。”自去年底 “备案制”实施以来,网络视听行业开始实质性地迈入“正轨”。

事实上,备案制也被认为是网络视听节目向播前审查倾斜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田进在题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管理”的一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播前审核制度”,从广电版权节目播出入手,建立网络视听节目播前审核制度。

从流程来看,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制全面生效后,这个切口在未来将很有可能扩展为全面的播前审核。

这与“网上网下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的政策制定原理,也具备内在的统一性。“坚决杜绝问题节目以‘未删节版’‘删减内容’‘花絮’等名目在网上播出。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得侵权传播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发布来路不明的广播电视节目。”田进在讲话中再次重申同一标准、尺度的规定,“凡被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节目,不得在网络继续传播。审核未通过、不得在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得在网络上传播。”

也就是说,无论从流程搭建,还是政策原理来看,网络视听行业与传统广电视听行业的规制都将越来越相近。作为广电行业一直以来最具效力的播前审查制,似乎有望同样运用于以视频行业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

类别扩散:以影视剧为“参考”,规范化管理向全类别扩散

“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影视剧的管理。”在讲话中,田进特别以影视剧为先导,指出管理的方式方法,重申“对电视剧、网络剧实行同一标准进行管理”,以及“未取得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等等。

无独有偶,今年9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以及“优化片酬分配机制”“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方面,该《通知》也指出,综艺节目等“参照电视剧的规定执行”。

在境外节目引进方面,田进也指出 “要在巩固引进境外影视剧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引进境外动画片、纪录片等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从影视剧管理扩展到全类别的规范化管理,亦是未来政策推行的一种方式。

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 “网络视听产业峰会:新使命、新功能”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表示,自2015年引进《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深受网友喜爱后,腾讯视频开始介入到制作层面,如与BBC联合出品《地球脉动2》《蓝色星球2》等。如何从影视剧到动画片、纪录片?以联合出品的合作方式,将海外精品纪录片引入到国内,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探索。

内容导向:拒绝低俗,讲原创、讲精品

“我们持续清理整治低俗网络视听节目,今年前10个月就处理了200多部违规的网络原创节目。”2017上海网络视听季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罗建辉给出的数据还是“今年上半年,总局共处理了155部存在内容低俗等违规问题的网络原创节目,其中,对125部严重违规节目做了下线处理,对30部违规节目做了下线重编处理”。

也就是说,在清理整治低俗网络视听节目方面,总局会同相关部门马不停蹄地做着相关工作。正如罗建辉指出,“我们坚持导向为魂,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视听空间”。导向无小事,“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中成就事业,在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进程中实现价值。”田进指出。这也要求行业“不唯流量、不唯点击率、不唯利是图,”尤其要“看到年轻一代是网络视听的主要受众”,要做到“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可以说,已将网络视听的文化责任要求、社会导向要求,拔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原创、精品既是老生常谈,也是不二法门。“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创”,田进认为,要大力加强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具有网络特质的融媒视听内容创作生产,要打造更多“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自主创新节目集群,避免内容同质、题材扎堆、创作手法趋同。

还要“大力促精品”——在网络视听节目方面,今年总局实施了“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进一步承诺,“今后,将继续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网络原创精品创作提供支持,为网络原创精品传播拓展空间。”

以下为田进、罗建辉上午在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演讲(精选)

田进演讲(精选):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本届大会以“新使命、新视界、新动能”为主题,探讨网络视听未来发展,相信对于网络视听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拥抱新时代,发展新视听,激发新动能,实现新跨越,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也是网络视听行业取得长足进步、迅速成长壮大的五年。网络视听业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站在了时代的新起点上。

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视听新媒体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阵地。

二是网络视听节目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三是网络视听服务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

四是网络视听产业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经济的重要引擎。

网络视听业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在新时代履行新使命新担当、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凝聚全社会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担负更大责任,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发挥更大作用,为培育新型业态、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为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开拓更广阔空间。这里,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着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更加自觉地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

二要肩负文化使命,更加自觉地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要坚守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唯流量、不唯点击率、不唯利是图,在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总体上,我国视听内容生产向上向好,传统内容创作生产有着深厚的积淀,涌现了不少精品佳作;网络原创节目数量高速增长,但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加强视听内容建设,既要保持创作生产繁荣,更要着力提升质量品质,努力提供更多健康向上、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二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创。

三要大力促精品。

第三,牢牢把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新任务,着力推动视听新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和业态创新发展。

一要推动传统视听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二要加快发展网络新业态。

三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牢牢把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要求,着力加强网络视听管理。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各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完善内容管理制度,引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健全总编辑内容负责制,细化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播放违规内容责任追究制度,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修订出台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

我们加强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管理,规范发展秩序、保障用户权益。我们还加强视听新媒体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对互联网视听节目和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的有效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坚持网上网下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实施科学、严格、高效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管理。凡被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节目,不得在网络继续传播。审核未通过、不得在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得在网络上传播。

二是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影视剧的管理。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认真落实。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上引进节目管理。

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要切实履行开办主体责任,坚持依法依规运营,严格落实持证运营、安全播出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先审后播,健全节目内容审核流程和播出流程,配齐加强审核力量,把好审核传播关口。

网络视听产业链条上的各类机构,无论是播出平台还是节目制作机构、设备生产企业,无论是持证机构还是相关合作方,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走自我约束、规范运营的正道。

罗建辉演讲(精选):

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打造优质网络视听作品,网络视听作品整体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在网上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我们坚持创新为要,推动网络视听行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网络视听市场规模、用户数量、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坚持导向为魂,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视听空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正成为从业机构的广泛共识与自觉担当。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要求,新方位意味着新起点、新作为。网络视听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新阵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引领导向、服务大局上有新担当,在繁荣创作、提升品质上有新举措,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上有新面貌,在规范发展、优化生态方面有新作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7年视频行业有哪些监管趋势?

作为网络视听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年度盛会,田进与罗建辉的发言总结了2017年的哪些“痛点”,又显示出未来监管的哪些“趋势”?

11月30日上午,以“新使命、新视界、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

“过去的五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从3.49亿增加到5.65亿,增长了61%;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从1.3亿增加到5.25亿,增长了3倍;特别是网络视频付费用户从几十万人增加到近亿人,增长上百倍,成为增速最快的文化消费领域之一。”田进在讲话中指出,网络视听服务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

高企的用户数据,与高耸的社会责任,从来都是相匹配的。以视频行业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是2017年政策监管名副其实的重中之重——

4月,IPTV、互联网电视等已被明确定义为“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

5月,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被纳入许可证制度范围;

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发出,也是2017年行业规制的最重头文件;

7月,直播纳入备案体系;

8月,《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领域涉医药广告管理的通知》发出,广告层面“线上线下统一标准”有了明确规定;

9月,在2017上海网络视听季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罗建辉提出 “五个更加”,强调行业规范的重要性。

作为网络视听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年度盛会,田进与罗建辉的发言总结了2017年的哪些“痛点”,又显示出未来监管的哪些“趋势”?

监管机制:审查前移趋势明显,“播前审查”成重心

据田进发言中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网站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播出网络剧555部、网络电影5620部、网络动画片659部、网络纪录片167部。”自去年底 “备案制”实施以来,网络视听行业开始实质性地迈入“正轨”。

事实上,备案制也被认为是网络视听节目向播前审查倾斜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田进在题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管理”的一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播前审核制度”,从广电版权节目播出入手,建立网络视听节目播前审核制度。

从流程来看,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制全面生效后,这个切口在未来将很有可能扩展为全面的播前审核。

这与“网上网下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的政策制定原理,也具备内在的统一性。“坚决杜绝问题节目以‘未删节版’‘删减内容’‘花絮’等名目在网上播出。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得侵权传播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发布来路不明的广播电视节目。”田进在讲话中再次重申同一标准、尺度的规定,“凡被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节目,不得在网络继续传播。审核未通过、不得在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得在网络上传播。”

也就是说,无论从流程搭建,还是政策原理来看,网络视听行业与传统广电视听行业的规制都将越来越相近。作为广电行业一直以来最具效力的播前审查制,似乎有望同样运用于以视频行业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

类别扩散:以影视剧为“参考”,规范化管理向全类别扩散

“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影视剧的管理。”在讲话中,田进特别以影视剧为先导,指出管理的方式方法,重申“对电视剧、网络剧实行同一标准进行管理”,以及“未取得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等等。

无独有偶,今年9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以及“优化片酬分配机制”“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方面,该《通知》也指出,综艺节目等“参照电视剧的规定执行”。

在境外节目引进方面,田进也指出 “要在巩固引进境外影视剧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引进境外动画片、纪录片等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从影视剧管理扩展到全类别的规范化管理,亦是未来政策推行的一种方式。

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 “网络视听产业峰会:新使命、新功能”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表示,自2015年引进《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深受网友喜爱后,腾讯视频开始介入到制作层面,如与BBC联合出品《地球脉动2》《蓝色星球2》等。如何从影视剧到动画片、纪录片?以联合出品的合作方式,将海外精品纪录片引入到国内,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探索。

内容导向:拒绝低俗,讲原创、讲精品

“我们持续清理整治低俗网络视听节目,今年前10个月就处理了200多部违规的网络原创节目。”2017上海网络视听季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罗建辉给出的数据还是“今年上半年,总局共处理了155部存在内容低俗等违规问题的网络原创节目,其中,对125部严重违规节目做了下线处理,对30部违规节目做了下线重编处理”。

也就是说,在清理整治低俗网络视听节目方面,总局会同相关部门马不停蹄地做着相关工作。正如罗建辉指出,“我们坚持导向为魂,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视听空间”。导向无小事,“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中成就事业,在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进程中实现价值。”田进指出。这也要求行业“不唯流量、不唯点击率、不唯利是图,”尤其要“看到年轻一代是网络视听的主要受众”,要做到“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可以说,已将网络视听的文化责任要求、社会导向要求,拔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原创、精品既是老生常谈,也是不二法门。“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创”,田进认为,要大力加强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具有网络特质的融媒视听内容创作生产,要打造更多“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自主创新节目集群,避免内容同质、题材扎堆、创作手法趋同。

还要“大力促精品”——在网络视听节目方面,今年总局实施了“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进一步承诺,“今后,将继续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网络原创精品创作提供支持,为网络原创精品传播拓展空间。”

以下为田进、罗建辉上午在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演讲(精选)

田进演讲(精选):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本届大会以“新使命、新视界、新动能”为主题,探讨网络视听未来发展,相信对于网络视听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拥抱新时代,发展新视听,激发新动能,实现新跨越,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也是网络视听行业取得长足进步、迅速成长壮大的五年。网络视听业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站在了时代的新起点上。

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视听新媒体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阵地。

二是网络视听节目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三是网络视听服务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

四是网络视听产业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经济的重要引擎。

网络视听业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在新时代履行新使命新担当、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凝聚全社会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担负更大责任,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发挥更大作用,为培育新型业态、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为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开拓更广阔空间。这里,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着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更加自觉地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

二要肩负文化使命,更加自觉地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要坚守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唯流量、不唯点击率、不唯利是图,在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总体上,我国视听内容生产向上向好,传统内容创作生产有着深厚的积淀,涌现了不少精品佳作;网络原创节目数量高速增长,但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加强视听内容建设,既要保持创作生产繁荣,更要着力提升质量品质,努力提供更多健康向上、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二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创。

三要大力促精品。

第三,牢牢把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新任务,着力推动视听新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和业态创新发展。

一要推动传统视听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二要加快发展网络新业态。

三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牢牢把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要求,着力加强网络视听管理。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各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完善内容管理制度,引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健全总编辑内容负责制,细化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播放违规内容责任追究制度,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修订出台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

我们加强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管理,规范发展秩序、保障用户权益。我们还加强视听新媒体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对互联网视听节目和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的有效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坚持网上网下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实施科学、严格、高效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管理。凡被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节目,不得在网络继续传播。审核未通过、不得在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得在网络上传播。

二是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影视剧的管理。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认真落实。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上引进节目管理。

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要切实履行开办主体责任,坚持依法依规运营,严格落实持证运营、安全播出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先审后播,健全节目内容审核流程和播出流程,配齐加强审核力量,把好审核传播关口。

网络视听产业链条上的各类机构,无论是播出平台还是节目制作机构、设备生产企业,无论是持证机构还是相关合作方,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走自我约束、规范运营的正道。

罗建辉演讲(精选):

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打造优质网络视听作品,网络视听作品整体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在网上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我们坚持创新为要,推动网络视听行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网络视听市场规模、用户数量、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坚持导向为魂,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视听空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正成为从业机构的广泛共识与自觉担当。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要求,新方位意味着新起点、新作为。网络视听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新阵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引领导向、服务大局上有新担当,在繁荣创作、提升品质上有新举措,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上有新面貌,在规范发展、优化生态方面有新作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