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行业毒瘤:购买别家手刷用户信息冒充客服换机器已违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行业毒瘤:购买别家手刷用户信息冒充客服换机器已违法

做生意,还是应该有一些敬畏之心的。

责编丨姜文

来源:支付曝光台(微信公众号zhifuBGT)

1

得益于这些年国家经济还算比较好,信用卡的普及让支付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上至监管部门人行、清算协会、银行、银联、网联、各支付机构等,再至收单外包服务商、各设备厂商、系统技术服务商、支付方案提供商等,下至渠道服务商、 行业合作商、品牌代理商、下级分销商、金融中介、个体合伙乃至各大小商户等,整个产业链生态完整更加健全。

行业红利抬眼可见,蛋糕越做越大,但竞争也愈发激烈,越来越低的行业准入门槛让处于产业金字塔基层的代理商等从业群体人数日渐庞大,龙蛇混杂之中,就总有些邪门歪道喜欢弯道超车,半路打劫。

2

尤其是这届代理商越来越不纯洁了,其中个别代理商可谓是行业毒瘤中的毒瘤,为了抢客户、激活机器冲交易量不折手段,其营销手段践踏法律没有底线。

近期有多位支付机构、以及代理商向POS圈支付网反映,个别公司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数据,通过电话销售假冒客服以回访的名义,要求用户停止使用在用的机器,更换其提供的新机器,半路打劫撬走用户谋求非法利益。

搞的很多代理商损失惨重并且人人自危,各大品牌也深受其害饱受背锅之苦。本文将揭露其中的套路以求让更多的代理商尽早发觉并知晓,按图索骥抓到不法分子进行举报,从而维护自身权益。

3

“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作为收单行业的代理商来说,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其中很简单:“没有机器压货成本,所有的分润都是我的”。对于大部分代理商来说,其成本大概有三,一是代理拿货成本,二是公司运营人员工资成本,三是客户资源获取成本。

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较低的代理准入门槛,让毒瘤们从各个渠道获得了大把“免费拿机器”的机会,所以很多代理拿货成本几乎等于零。同时毒瘤们很清楚,只有所有用户都是自己发展的,分润才都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基本很少发展下级代理。

他们需要做的就只有两点,一点是组建电话销售团队,用这种最简单最快速的营销方法来获客,其次是通过各种黑市渠道违法获取精准的客户个人信息数据,最后假冒客服更换机具,用户换了机器刷卡即可获利。

所以这些毒瘤们的营销手段总结一下就是:

1:拿低费率有激活返现的机器

2:组建电话销售(大部分使用的是不记名电话卡;)

3:购买别家手刷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谁家费率高、不跳码的就买谁家的用户数据,数据详尽到:XX地区使用XX刷,用了XX次,客户X名,XX电话号码)

4:获得了X刷的用户信息后,就会有针对性的冒充X刷客服回访,整理话术培训电话销售.

5:骗取客户信任后采取快递的方式免费给客户发货(通常是邮费到付,寄件方姓名地址故意隐藏或不填写)

4

整个套路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最核心的就是“获取X刷用户信息数据”了,大家都知道近些年国内各类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个人用户信息数据泄露情况十分严重,不论是什么行业,贩卖购买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今年开始监管部门严打此类案件,按照目前国内的法律,超过50条就能刑拘。

在不久之前POS圈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支付行业泄露用户信息数据的情况,前两年二清平台大行其道,积累下来了无数的用户数据,在监管加大力度打击后,逐渐销声匿迹更换门庭了,当初的这些用户数据成为了被二次三次无数次重复利用被贩卖给一些同行代理商。

也有很多人认为信息泄露无非两种,一种是有手刷公司有内鬼,盗取用户数据拿出来卖,一种是平台系统有BUG被黑客攻击后门进入盗取了数据,这两种情况可能有,但通过公司内部排查都能查出来,内鬼得不偿失,bug漏洞几率不高,毕竟业内不是一家受害,而是很多家同时受害,所以现实情况比这个更加复杂糟糕。

根据部分支付公司目前得到的证据表明,漏洞极有可能出在能够获取手机用户权限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这里,大数据技术发达着呢,监测筛选X地区的X通用户有没有在手机中点击过“X刷”APP,什么时间点过几次 app,将这些数据统计出来还是能做到的,而如今手机卡都是实名制,姓名电话一匹配,内鬼们就能整理出一份“XX刷”APP用户的数据出来贩卖到黑市,经由黑市流传到购买者的手中。

end

部分支付公司表示将不再容忍这种行为,目前已经启动了调查小组根据代理商以及用户反映的情况和所收集的证据,经过详细调查这些毒瘤代理商都会被挖出来,其后做报案处理并将请专业律师发起诉讼,力图将这些不法分子送进监狱。

做生意,还是应该有一些敬畏之心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支付曝光台立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行业毒瘤:购买别家手刷用户信息冒充客服换机器已违法

做生意,还是应该有一些敬畏之心的。

责编丨姜文

来源:支付曝光台(微信公众号zhifuBGT)

1

得益于这些年国家经济还算比较好,信用卡的普及让支付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上至监管部门人行、清算协会、银行、银联、网联、各支付机构等,再至收单外包服务商、各设备厂商、系统技术服务商、支付方案提供商等,下至渠道服务商、 行业合作商、品牌代理商、下级分销商、金融中介、个体合伙乃至各大小商户等,整个产业链生态完整更加健全。

行业红利抬眼可见,蛋糕越做越大,但竞争也愈发激烈,越来越低的行业准入门槛让处于产业金字塔基层的代理商等从业群体人数日渐庞大,龙蛇混杂之中,就总有些邪门歪道喜欢弯道超车,半路打劫。

2

尤其是这届代理商越来越不纯洁了,其中个别代理商可谓是行业毒瘤中的毒瘤,为了抢客户、激活机器冲交易量不折手段,其营销手段践踏法律没有底线。

近期有多位支付机构、以及代理商向POS圈支付网反映,个别公司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数据,通过电话销售假冒客服以回访的名义,要求用户停止使用在用的机器,更换其提供的新机器,半路打劫撬走用户谋求非法利益。

搞的很多代理商损失惨重并且人人自危,各大品牌也深受其害饱受背锅之苦。本文将揭露其中的套路以求让更多的代理商尽早发觉并知晓,按图索骥抓到不法分子进行举报,从而维护自身权益。

3

“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作为收单行业的代理商来说,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其中很简单:“没有机器压货成本,所有的分润都是我的”。对于大部分代理商来说,其成本大概有三,一是代理拿货成本,二是公司运营人员工资成本,三是客户资源获取成本。

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较低的代理准入门槛,让毒瘤们从各个渠道获得了大把“免费拿机器”的机会,所以很多代理拿货成本几乎等于零。同时毒瘤们很清楚,只有所有用户都是自己发展的,分润才都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基本很少发展下级代理。

他们需要做的就只有两点,一点是组建电话销售团队,用这种最简单最快速的营销方法来获客,其次是通过各种黑市渠道违法获取精准的客户个人信息数据,最后假冒客服更换机具,用户换了机器刷卡即可获利。

所以这些毒瘤们的营销手段总结一下就是:

1:拿低费率有激活返现的机器

2:组建电话销售(大部分使用的是不记名电话卡;)

3:购买别家手刷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谁家费率高、不跳码的就买谁家的用户数据,数据详尽到:XX地区使用XX刷,用了XX次,客户X名,XX电话号码)

4:获得了X刷的用户信息后,就会有针对性的冒充X刷客服回访,整理话术培训电话销售.

5:骗取客户信任后采取快递的方式免费给客户发货(通常是邮费到付,寄件方姓名地址故意隐藏或不填写)

4

整个套路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最核心的就是“获取X刷用户信息数据”了,大家都知道近些年国内各类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个人用户信息数据泄露情况十分严重,不论是什么行业,贩卖购买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今年开始监管部门严打此类案件,按照目前国内的法律,超过50条就能刑拘。

在不久之前POS圈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支付行业泄露用户信息数据的情况,前两年二清平台大行其道,积累下来了无数的用户数据,在监管加大力度打击后,逐渐销声匿迹更换门庭了,当初的这些用户数据成为了被二次三次无数次重复利用被贩卖给一些同行代理商。

也有很多人认为信息泄露无非两种,一种是有手刷公司有内鬼,盗取用户数据拿出来卖,一种是平台系统有BUG被黑客攻击后门进入盗取了数据,这两种情况可能有,但通过公司内部排查都能查出来,内鬼得不偿失,bug漏洞几率不高,毕竟业内不是一家受害,而是很多家同时受害,所以现实情况比这个更加复杂糟糕。

根据部分支付公司目前得到的证据表明,漏洞极有可能出在能够获取手机用户权限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这里,大数据技术发达着呢,监测筛选X地区的X通用户有没有在手机中点击过“X刷”APP,什么时间点过几次 app,将这些数据统计出来还是能做到的,而如今手机卡都是实名制,姓名电话一匹配,内鬼们就能整理出一份“XX刷”APP用户的数据出来贩卖到黑市,经由黑市流传到购买者的手中。

end

部分支付公司表示将不再容忍这种行为,目前已经启动了调查小组根据代理商以及用户反映的情况和所收集的证据,经过详细调查这些毒瘤代理商都会被挖出来,其后做报案处理并将请专业律师发起诉讼,力图将这些不法分子送进监狱。

做生意,还是应该有一些敬畏之心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支付曝光台立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