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这家药店药师每人每天审方30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这家药店药师每人每天审方300+

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是利用音视频及互联网技术,通过布放在药店的触摸终端和移动终端,实时音视频问诊综合服务平台医生、并在线开具电子处方。

演讲:曹康 |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整理:王勤虎

11月23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药品零售经营创新峰会(经新会)上,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康受邀进行分享,从项目背景、政策支持、平台搭建、操作流程、功能、效果评价及问题与思考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德仁堂的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试点实践,供连锁药店承接处方外流做参考。

曹康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

曹康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以药养医”和医药未分开的医疗体制,医院处方流流入零售药店极其有限,特别是近年医院实行电子处方内部流转,患者几乎无法获得处方到药店购药。药店处方来源稀少,不仅给消费者购买一些常用处方药以及慢性病固定剂量处方药造成诸多不便,也给监管部门开展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此外,由于消费者难以获取医院处方,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处方、假冒医院处方不时出现,药店难以辨别真伪,使得消费者安全用药存在较大隐患。

从2012年开始,德仁堂所在的成都市食药监局先后公布多个零售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文件,重点加强处方药监管。在政策监管的压力下,成都市的连锁药店亟需探寻一条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德仁堂在内的成都市医药商会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试点“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于2016年通过成都市食药监管部门批复。

平台创新保障安全用药

德仁堂试点的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系统,主要具备健康咨询、诊疗处方、录音录像及处方永久保存、公益宣传等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相对专业的用药指导、合法性的处方来源,同时,监管部门、药店、连锁总部、用户、微问诊平台5方随时可以调阅保存任何一笔服务记录,确保处方服务流程可追溯、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

曹康指出,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是利用音视频及互联网技术,通过布放在药店的触摸终端和移动终端,实时音视频问诊综合服务平台医生、并在线开具电子处方。

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系统由后台、前台共两个平台构成。

系统后台主要由医生资源组成,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德仁堂牵头促成了德仁堂集团旗下成都万厚医院与四川骏速富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 “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管理”系统,聘请具备资质的执业医师注册在万厚医院,该医院的门诊医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在线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传输至药房,为销售处方药提供强力技术支撑,构建合法医生服务后台。

前台方面,通过在零售药店设置消费者咨询前台系统(触摸终端)、打通后台的医生咨询及问诊。消费者在前台屏幕上根据用药需求、点击选择在线医师,通过语音视频系统与医师进行在线交流咨询,也可通过数据传输功能上传消费者辅助诊断报告,在线医生根据消费者病情和药店已上传的处方药品目录开具签名的电子处方。

五大效果及思考

曹康指出,德仁堂远程电子处方系统从2016年2月开始试点至今,消费者从对远程问诊的好奇体验到开始接受,药店的电子处方数量逐渐增加,德仁堂目前远程电子处方执业药师每人每天审方量高达300余张。

此外,远程电子处方系统试点的效果明显,到2017年9月,成都市食药监管部门决定在全成都市药品零售环节扩大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和电子处方试点工作。

曹康表示,试点阶段的远程电子处方系统至少具备以下五个效果:

1、电子处方系统为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零售药店的处方药销售合规合法等问题;

2、加强患者与药店的互动体验,提升了药店的服务能力,从而为零售药店提升处方药销量,增加营业额提供了专业服务的支持;

3、对于增强消费者安全用药意识,促进全民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4、破解处方药凭处方销售落实不到位的监管难题;

5、满足人民群众方便、合理用药需要,也是医改分级诊疗,小病到社区、药店最好的落实之道,解决了一些常见病的患者、或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不愿上医院又要购买处方药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医药分开和医院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借助远程电子处方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师药师”提升药店整体专业服务水平、强化员工专业培训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能力,为未来有效承接常见病和慢病医院处方外流做好准备。

不过,由于德仁堂的远程电子处方系统尚处在试点阶段,曹康坦言,对于运行中存在的店员引导顾客咨询压力大、网络拥堵造成顾客在线等待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而对于远程电子处方的更好发展,曹康认为以下两点需要加大力度:一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主动争取维护行业利益;二是加强与食药监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

(根据公开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这家药店药师每人每天审方300+

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是利用音视频及互联网技术,通过布放在药店的触摸终端和移动终端,实时音视频问诊综合服务平台医生、并在线开具电子处方。

演讲:曹康 |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整理:王勤虎

11月23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药品零售经营创新峰会(经新会)上,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康受邀进行分享,从项目背景、政策支持、平台搭建、操作流程、功能、效果评价及问题与思考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德仁堂的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试点实践,供连锁药店承接处方外流做参考。

曹康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

曹康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以药养医”和医药未分开的医疗体制,医院处方流流入零售药店极其有限,特别是近年医院实行电子处方内部流转,患者几乎无法获得处方到药店购药。药店处方来源稀少,不仅给消费者购买一些常用处方药以及慢性病固定剂量处方药造成诸多不便,也给监管部门开展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此外,由于消费者难以获取医院处方,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处方、假冒医院处方不时出现,药店难以辨别真伪,使得消费者安全用药存在较大隐患。

从2012年开始,德仁堂所在的成都市食药监局先后公布多个零售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文件,重点加强处方药监管。在政策监管的压力下,成都市的连锁药店亟需探寻一条合法合规销售处方药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德仁堂在内的成都市医药商会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试点“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于2016年通过成都市食药监管部门批复。

平台创新保障安全用药

德仁堂试点的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系统,主要具备健康咨询、诊疗处方、录音录像及处方永久保存、公益宣传等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相对专业的用药指导、合法性的处方来源,同时,监管部门、药店、连锁总部、用户、微问诊平台5方随时可以调阅保存任何一笔服务记录,确保处方服务流程可追溯、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

曹康指出,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是利用音视频及互联网技术,通过布放在药店的触摸终端和移动终端,实时音视频问诊综合服务平台医生、并在线开具电子处方。

互联网远程电子处方系统由后台、前台共两个平台构成。

系统后台主要由医生资源组成,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德仁堂牵头促成了德仁堂集团旗下成都万厚医院与四川骏速富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 “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管理”系统,聘请具备资质的执业医师注册在万厚医院,该医院的门诊医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在线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传输至药房,为销售处方药提供强力技术支撑,构建合法医生服务后台。

前台方面,通过在零售药店设置消费者咨询前台系统(触摸终端)、打通后台的医生咨询及问诊。消费者在前台屏幕上根据用药需求、点击选择在线医师,通过语音视频系统与医师进行在线交流咨询,也可通过数据传输功能上传消费者辅助诊断报告,在线医生根据消费者病情和药店已上传的处方药品目录开具签名的电子处方。

五大效果及思考

曹康指出,德仁堂远程电子处方系统从2016年2月开始试点至今,消费者从对远程问诊的好奇体验到开始接受,药店的电子处方数量逐渐增加,德仁堂目前远程电子处方执业药师每人每天审方量高达300余张。

此外,远程电子处方系统试点的效果明显,到2017年9月,成都市食药监管部门决定在全成都市药品零售环节扩大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和电子处方试点工作。

曹康表示,试点阶段的远程电子处方系统至少具备以下五个效果:

1、电子处方系统为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零售药店的处方药销售合规合法等问题;

2、加强患者与药店的互动体验,提升了药店的服务能力,从而为零售药店提升处方药销量,增加营业额提供了专业服务的支持;

3、对于增强消费者安全用药意识,促进全民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4、破解处方药凭处方销售落实不到位的监管难题;

5、满足人民群众方便、合理用药需要,也是医改分级诊疗,小病到社区、药店最好的落实之道,解决了一些常见病的患者、或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不愿上医院又要购买处方药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医药分开和医院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借助远程电子处方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师药师”提升药店整体专业服务水平、强化员工专业培训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能力,为未来有效承接常见病和慢病医院处方外流做好准备。

不过,由于德仁堂的远程电子处方系统尚处在试点阶段,曹康坦言,对于运行中存在的店员引导顾客咨询压力大、网络拥堵造成顾客在线等待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而对于远程电子处方的更好发展,曹康认为以下两点需要加大力度:一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主动争取维护行业利益;二是加强与食药监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

(根据公开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