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虽然联通向互联网领域发展的势头很猛,却并非是首个抱互联网大腿的运营商。早在2014年中国移动就已经开始涉足互联网领域,自己打造咪咕公司正式制作互联网内容了。
彼时,中移动是首次也是第一家做互联网内容的运营商,涉及的内容包括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和动漫数字。而针对这5个板块,中移动还专门设立了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和咪咕动漫5个子公司。
而在今年,中联通于混改之后在得到众多互联网企业扶持的基础上,业务重心才开始向互联网领域靠拢。这几个月来联通的互联网路线走的格外高调,发展势头也是直指互联网内容。
昨日,联通正式发布成立了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准备以视频、音乐、阅读、游戏及家庭互联网五大聚合领域为突破,业务范畴与中移动的咪咕公司出现了高度重合,不仅令许多人猜测,两家运营商是否会在以后存在激烈竞争?“一山不容二虎”两家同是从运营商根基发展出来的互联网公司相较起来,谁又能在市场上生存的更长久呢?
开疆拓土的咪咕 现在怎么样了?
作为运营商首个进军互联网内容领域的开拓者,咪咕文化在近几年的表现并不算太显眼。虽然咪咕文化公司的战略布局很清晰,但奈何咪咕本身没有纯正的互联网基因,无论在技术还是内容方面始终存在缺陷。
在技术方面,虽然咪咕的布局很吸引人,但因为产品的开发和后台的使用非常不人性化,导致用户体验并不是很好。之前咪咕的技术平台是由一家名字叫网达的公司负责,最后咪咕决心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不过效果却是仁者见仁了。
而至于内容,虽然咪咕领域的内容很全,但这些内容在淳正的互联网平台爱奇艺、新浪、酷狗上也都存在,并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而且相较咪咕来讲这些真正的互联网平台更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没有太多自己特色的咪咕自然会在竞争中捞不着便宜。
最后,咪咕的部门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众所周知,中移动是国企性质,部门是一年进行一次调整的,竞聘也是家常便饭。而自从变成咪咕后,调整变成了一年两次,有些部门员工好不容易想做些什么,部门的调整又让你措手不及,再加上老移动人占据着一些关键岗位,很难让其他新员工有所作为。因此体制存在的问题注定让咪咕文化很难与真正的互联网企业运营相提并论,所以虽然已经在互联网领域耕作了3年之久,咪咕文化依旧是不温不火。
不过,咪咕的文化模式也不能就这样被全盘否定,网络上仍旧有许多用户表示咪咕音乐和咪咕视讯还是很给力的。而且咪咕公司现已意识到自身内容创新点的不足,正开始大力投入经费制作自己的内容、电影,这也可以算作是咪咕的一个突破,不过反响如何还需要后续的观察。
联通欲分一杯羹 是否有优势?
5Giii认为,中移动布局咪咕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互联网企业的带领,就自己孤身犯险进入到一个并不擅长的环境。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靠强大的流量为其发展作基础。不过比较起来,互联网企业有更加先进的视讯传播技术和内容制作渠道,还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服务,这一点是运营商暂时还无法与其相比的。
目前,如果以咪咕发展的情况来看,运营商进军互联网领域还是有一定风险。不过联通此次的涉水与中移动当初的情况不同,之前的中移动是完全在孤身奋战,并未有互联网企业的帮助,但中国联通此次的进军可谓是得到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保驾护航。那么以联通本身的流量再加上互联网大佬的扶持,能否在互联网领域顺利打出一片天地呢?
之前5Giii就报道过联通新开创了“畅视业务”,使用其推出的互联网卡看某些平台的视频可以免费。因此,结合此次联通在线的业务,5Giii认为很有可能与之前的“畅视业务”有很大相似性,联通出流量、互联网公司出内容,二者共同搭建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联通的出发有了互联网企业的保护,可谓是多了许多保障。至于未来怎么样,还要看联通与互联网公司具体的合作模式。目前,移动和联通都已进入了互联网内容领域,而至于能走多远,还要看他们在互联网运营模式下,能否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毕竟之前的咪咕文化,就是因为与真正的互联网平台有太多的内容相似而被诟病无新意,现在的它虽然也有意转变,却还是没能留给用户太深的印象。
而联通虽然有互联网企业的扶持看似光明,但其本身仍有很大部分属于国企体制,这会不会给它带来与中移动同样的部门结构问题呢?总之,运营商走互联网道路始终没有互联网企业走的潇洒干脆,二者合作虽然看起来很好,但也可能是另一种让运营商加速“管道化”的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