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
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恐龙园”)于12月11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再次向IPO发起冲刺。2012年时,常州恐龙园曾试图登陆创业板但最后未能成功。在挂牌新三板后,常州恐龙园再度于2016年冲刺IPO,但在今年7月时宣布中止审查,这次再度重启上市计划,又将面临怎样的境况呢?
常州恐龙园是一家提供景区运营服务、文化创意和内容产品开发的文化企业,主营业务体现为主题公园运营服务和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公司以恐龙主题为核心文化元素,通过“中华恐龙园”这一主题公园的开发运营,为消费者提供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及娱乐消费服务,并面向文化旅游行业提供文化创意策划、景区规划设计、创意体验产品及景区管理咨询等多元化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报告期内利润表的主要数据:
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
一、中华恐龙园景区运营
中华恐龙园是以恐龙文化创意为基础,融展示、科普、娱乐、休闲及参与性表演于一体的恐龙主题综合性游乐园,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及科普教育等多重需求。
中华恐龙园的产品和服务可细分为主题教育、主题游乐、主题演艺、主题商业、主题环境艺术五大类。
1、主题教育
作为园区恐龙主题科普教育主要载体的中华恐龙馆是国内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
2、主题游乐
园区现有中华恐龙馆区、鲁布拉区、库克苏克峡谷区、魔幻雨林区、嘻哈恐龙城区、梦幻庄园区(儿童区)、冒险港区等七大主题游乐区域。
3、主题演艺
常州恐龙园策划、编创和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演艺,如主题音乐剧《鲁乐回家》、特技表演《冒险恐龙岛》、花车大巡游《恐龙王国欢乐行》、原生态表演《鲁布拉成人礼》、梦幻剧场《神奇之旅》等。
4、主题商业
中华恐龙园区提供休闲餐饮、旅游纪念品、主题商品消费等服务。园区设有多处主题餐厅,提供各地特色美食和小吃。
5、主题环境艺术
中华恐龙园运用情景营造手段,对区域内的环艺置景、游乐设备、游客服务设施等进行特色化的主题风格设计,使其符合区域故事线索。
二、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
公司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均以文化创意为源,既能为公司主题公园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也可独立面对市场,向第三方销售。
公司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内容如下:
在中华恐龙园景区的开发运营过程中,策划设计、内容制作、衍生品开发、主题演艺贯穿整个园区的开发。
此外,公司投资建设了社交类模块化娱乐项目“恐龙人俱乐部”。
“恐龙人俱乐部”部分体验项目: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表所示:
园区经营收入主要为门票销售收入以及其他与中华恐龙园园区经营直接相关的收入(园区餐饮、自营项目收入和租赁收入等),最近三年及一期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2.47%、77.79%、79.37%和 76.80%,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收入系公司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包括动漫及衍生品收入、管理咨询收入等,随着公司在衍生业务方面的积极投入,最近三年及一期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 14.75%、19.20%、16.89%和 22.13%。旅行社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恐龙园旅行社的地接等服务收入,占比较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中华恐龙园的园区经营,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主要为主题公园运营提供支持,正逐步独立面向市场。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2014年到2017年1-9月份,常州恐龙园的前五大客户中销售内容主要是门票,但管理咨询等经验输出类业务的销售,也逐渐成为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三、区位和经营模式优势
常州恐龙园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区,便利的地域优势和优良的产业环境有助于推动主题公园和文化创意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双核运行模式(在主题公园基础上延伸至上游主题文化创意及下游动漫及衍生产品制造)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公司还依托丰富的主题公园运营经验,实现了设计、规划、运营、营销等经验输出,实现了销售“体验”与销售“知识、经验和资源”的结合,成功打造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闭环。
四、品牌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定位于以传播恐龙文化为核心,致力于恐龙文化的推广,通过恐龙主题形象创意、设计、动画制作,恐龙主题公园投资、开发、运营,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设计、经营等全路径多元立体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恐龙文化主题的全面多重体验,提供了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经过多年的运营和营销,公司经营的中华恐龙园品牌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优势明显。恐龙主题动漫及衍生的开发也使得公司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
五、融资渠道限制
由于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其融资渠道有限,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资金不足已影响了园区新项目建设、异地扩张和创新业务拓展。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