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秦泉
“这不是华强方特拱手让给我们,也不是我们可以抢到的,我们之间一定是资源的互补”。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如此介绍了合作的起源。今年上半年,华强方特和彩条屋影业达成合作,后者参与到《熊出没:变形计》出品方阵容并担任主宣发方,这部电影计划将在2018年春节档公映。
将于2018年春节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计》
“资源的互补”解释不复杂,来到第五个年头的“熊出没”系列电影需要更新鲜的营销活动,这几年在动画市场积累声量的彩条屋毫无疑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熊出没”系列电影正式结束与乐视影业的合作,进入到另外一种合作模式。
“熊出没”系列电影堪称中国低幼动画电影的长青系列和标杆作品。数据显示,过去四年,这个系列电影票房稳定喜人。2014年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票房为2.47亿,2015年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票房为2.94亿,2016年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票房为2.87亿,2017年的《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为5.21亿。
对于在过去几年同样都有标杆级动画电影推出的彩条屋影业而言,拿到“熊出没”项目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易巧的计划中,《熊出没:变形计》将是彩条屋打造为国内动画宣发领域第一品牌的重要一步。同时,“熊出没”几近定局的盈利能力也使得彩条屋有更多的空间尝试风格多样、品类不一的动画。
和易巧一样,华强方特动漫总经理尚琳琳也有着类似的远大抱负。在爆款难求的中国国产动画市场,已经成熟的“熊出没”系列存在着顶高此类型电影票房天花板的机会。
“熊出没作为市场的优质产品,打开市场是第一重要的”,易巧对《三声》说。
如果将目光放远,一个被较为充分打开的中国产动画市场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易巧对此回答是:总体票房将越过50亿甚至更高。这也意味着未来存在着有单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20亿的可能性。在易巧看来,这个未来已经临近,“2019年到2020年一定是一个大爆发”。
彩条屋影业需要在这个时间表之内做好准备。目前,这家光线旗下的动画电影公司已经投资约20家动画公司,其中一部分动画电影作品已经今年都进入到制作阶段,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凤凰》也计划在2019年上映。换句话说,彩条屋影业所追求的节奏是每年能够保持三、四部原创动画电影的上映。
在过去几年,彩条屋影业主要以成年人向的动画电影作品立足,易巧也进行了反思,“我们在年轻这一块内容上已经挖得很深了,我觉得有点太沉重了,太追求深刻了”。在他看来,这次同《熊出没》的合作有益于对“合家欢”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合家欢”类型电影则更可能具有票房爆发性。
“熊出没”在追求更多可能,其一奥也在寻找和准备那部单片票房超过20亿的国产动画电影出现。
“《熊出没》系列还很年轻”
第四部“熊出没”大电影获得了5.2亿票房的好成绩
当谈起《熊出没》系列,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中国低幼动画市场领域内只有这只熊一只在持续地维持着成功着,也被视为中国的“第一IP动画品牌”。
内容品质的逐年进步是尚琳琳认为“熊出没”系列能够胜出的原因。“我们每年都有进步”,其中包括技术和故事的成熟度——《熊出没》是国内最早出现的3D动画,故事也保持在一定水准之上。
在“熊出没”大电影至少五年的实践中,华强方特已经形成稳定的创作团队和固定流程。“我们是团队化的创作方式,这并不是说某一个人是编剧或者创作核心”。
从最初故事创意阶段的10个故事,在第一轮筛选之后剩余至3个左右,在第二轮评审之后再决定对其中一个故事进行深化。“整个团队在维持这个品牌,避免了因为某个人的创作起伏而让电影作品产生波动。”
环保、幽默和接地气是“熊出没”系列的品牌表达要素。在尚琳琳的介绍中,《熊出没·变形记》在坚持这些基础要素的同时,也在故事的技术表达上也做了改变。“这部电影的很大一部分是微观世界中的遇险故事”。虽然这样的表达导致后期制作要求明显变高,但也会相应地带来更新鲜的观看体验。
在易巧看来,“人尽皆知、深入人心”是低幼动画要想在中国内地获得成功所必须达到的传播状态。“喜羊羊、美羊羊、熊大熊二、光头强,这是少有的中国大人小朋友都记得住的角色。大部分低幼向动画为什么没有出来,就是因为太粗糙了,甚至粗糙到连特点都没有。”
实际上,比“熊”更早诞生的“羊”,在大银幕近十年的上映周期中早已“颓势尽显”。2015年上映的“喜羊羊”系列第7部以近6800万的票房创造了该系列的票房新低。据腾讯娱乐此前的报道,业内人士将”喜羊羊“的衰落归结于股权的多轮转卖,而此前的核心创作人早已离开这一项目。
在“喜羊羊”衰落的借鉴下,目前的“熊出没”第五部处于系列作品生命周期的哪个位置?尚琳琳的回答充满自信,“今年是熊出没的5周年,它还很年轻远没有到生命周期的高点。”
这一论断的底气在于,在前几部作品在2、3亿票房徘徊之时,最近的上映作品《熊出没:奇幻空间》取得了5.21亿的票房。
让尚琳琳看好该系列未来保持上升趋势的还在于,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观看“熊出没”电影的成人观众占总体的15%左右。在他们的分析看来,这个数据代表着电影本身品质的提升也使得影片的广泛吸引力在上升。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能力在后续作品中打破年龄圈层,“熊出没”或也难逃产品生命力衰退的命运。因此,提升年轻观众对“熊出没”的好感度是华强方特和彩条屋影业这次合作的重点。“希望打开一个更广大的人群,在继续巩固家长、儿童对它的认知外,也希望提升年轻观众对它的好感”,易巧说道。
2017年上半年,彩条屋正式进入《熊出没·变形记》项目,在华强方特对影片创意和制作依旧独立进行状态下,双方更多地是在宣发层面上达成了共识。“和彩条屋的强强联手大概能偶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让整个宣传更有新意”,尚琳琳对《三声》说。
尚琳琳和易巧都将日影如《哆啦A梦》的超长生命周期作为标杆。显然,虽然思路和目标已经确立“熊出没”的路途依然有着明显的距离。相比之下,故事单一、想象力相对贫乏的“熊出没”系列还需要相当长的努力时间,以丰富一代代儿童以及年轻人对于自身动画影像所带来的长久情感触动。
“熊出没”却是目前最接近“超长生命周”可能性的国产动画IP。它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中,根据尚琳琳介绍,“熊出没”动画作品意境覆盖60个国家和地区,四部“熊出没”原创动画电影先后在土耳其、中东、俄罗斯、韩国、菲律宾以及拉美、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影院上映过,“《熊出没·变形记》将在2018大年初一与亚洲多个国家同步上映”。
“对票房的预期是一定要超越上一部,能做多高做多高”。尚琳琳对在春节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记》抱有极高的票房期待,强大的出品方阵容也增强了她的信心。在这部动画电影的出品方阵容中,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万达院线、腾讯影业,猫眼电影都赫然在列。
“万达是最大的院线,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市场信息,另外也对排片有支持,猫眼是国内最大的票务平台,腾讯的触角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很看重它的社交资源。”尚琳琳说道。
中国动画电影语境下的“硬通货”
走合家欢风或许并不是当前内地动画的一条好走的路
“这在我的战略里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成立于2015年10月的彩条屋影业,在过去两年内做的动画电影都属于成年人方向。在易巧看来,偏低幼向的《熊出没·变形记》将会对自己公司的产品结构和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的品牌定位里面,第一是我让动画公司有尊严的赚钱,第二希望去做更多有品质的动画电影”,他对《三声》表示。
在易巧看来,迪士尼动画、宫崎骏动画分别是美国和日本动画市场的“用同伙”。这意味这类电影是托起电影票房的基础所在,而目前内地市场能够持续形成高票房的“硬货”动画就是“熊出没”系列。
对于生而立志深耕动画市场的彩条屋影业,如何通过与“熊出没”的合作来继续拓展内地市场、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就显得极为关键——“彩条屋需要盈利,我们才能去支持更多的创新项目,例如接下来将上映的《大世界》”。
某种程度上,成熟电影市场的动画爱好者和电影观众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倾向。相比之下,这样的稳定性和预测性在中国内地市场依然严重缺乏,大家并不知道未来的中国动画市场走向如何。这也是玩家对于“硬通货”的渴望。
“熊出没”之于彩条屋影业的另一种考验还在于宣发能力。“这个阶段我们有一个野心,通过我们在宣发领域积累的经验,能够让《熊出没》再上新台阶,打造彩条屋在动画宣发的第一品牌”。彩条屋影业在成年人向动画伸直日漫上都先后证实了自己的宣发实力,而这一部“熊出没”作品也将让这家公司补齐偏低幼向动画的宣发拼图。
2016年,《疯狂动物城》拿下了15.27亿的票房,而正在上映的《寻梦幻游记》已经突破10亿,这些好莱坞动画作品的大卖,都让中国的国产动画电影从业人员也在思考和寻找,属于中国的高票房合家欢电影在哪里?
几乎可以说,《熊出没》系列是目前最接近合家欢动画电影定义的国产作品。合家欢电影意味着成年观众能在影片中看到深层次的表达,儿童也能从中看到有趣故事和形象,这共同组成了超越20亿电影票房的基础。
易巧表示,“熊出没”的盈利可以助力彩条屋尝试更多
在易巧看来,目前这个阶段生产出类好莱坞风格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并不现实。好莱坞合家欢的诞生是在特定环境之上的,“美国历史比较短人比较自信乐观开朗,它制作的又是全球文化,所以更倾向于制作普世情感的合家欢作品”。
具有本土特性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则存在较大的可能性。“一旦涉及当地、历史,你的诉求就有偏哀伤、沉重的内容出来”。
无论欧洲、日本或者中国,受环境熏陶的动画电影都呈现出与好莱坞合家欢内容截然不同的作品特征。“在中国,我觉得导演没有那么开心,观众也没那么相信真善美。这个环境下让导演做纯粹的真善美的合家欢内容有写难。”
“我觉得合家欢不是我们坐在这里想的,我要做情景怎么样真的就能做出来的吗?不是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作品去亲近观众”。这个意义上,《熊出没》已经在春节成为了连系家庭情感的载体,甚至超越了电影内容本身,在这一点上它在内容之外已经具备了亲近观众的要素。
“2020年会出现20亿级票房的动画”
彩条屋寄予厚望的神话题材动画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
“动画电影市场的未来一定很大,但是此刻不能说何时是未来。我们一定是一步一步将这个类型电影的票房做高”。易巧对于内地动画电影市场有着一个预判时间表,他认为到2020年左右,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年度总票房可以向50亿做冲击。
之所以争取《熊出没:变形计》这个项目,也是因为易巧认为这个产品很有可能在当下去冲击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并且其稳定的票房能力让这种冲击在目前变得风险可控,也为后续影片的连续冲击创造机会。
一定程度上,《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出现并取得高票房依然有着很强的偶然性。“因为它们积累的时间太长了”。另一方面,这两部作品的出现直接刺激了资本与年轻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期待,得以让大量的后续国产动画电影作品在此之后获得启动机会。
这些影片在上映之时同样存在创造单片票房20亿的可能。“《大圣归来》已经两年时间过去了,差不多到2020年的时候,市场上一定会出现一波作品,都是精心酝酿、憋了大招的动画作品。至于这部作品将会是’大圣2’,还是被其他品牌超越,这个谁都无法预测。就像《泰囧》、《捉妖记》、《美人鱼》的出现不断打破真人电影票房上限一样”,易巧对《三声》说。
在这个整体愿景之下,易巧将当下情况定义为“大浪淘沙”阶段,以及处于“作品的战争”时代。在动画消费市场审美观丰富的当下,正是一大批动画导演能够“走出来”并被记住的时间窗口,例如《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大护法》的不思凡,都已经在这个市场获得了相应认可。
动画制作属于投入大,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打通产业链的一个商业模式。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在未来会形成两、三个大的集团化动画运营公司,易巧相信自己的彩条屋影业将会是其中一家。
这种大的动画集团出现也有利于推动数个足够量级的动画电影IP,它们将“洞穿”整个全产业链,带动网大、漫画本身的盈利,以及在周边产品、授权、主题公园等获取更多的收入。
“熊出没”有着这样的潜质,也在追求更大的IP能量。在主题公园领域,拥有“熊出没”的华强方特目前拥有24家主题公园,其中都有“熊出没”的专区。尚琳琳向《三声》透露,华强方特正在计划推出专属的“熊出没”主题乐园。
在2017年出品了《大护法》、《烟花》两部作品的彩条屋影业处于作品的小年周期之中。这样的情况下,第五部“熊出没”很有机会在2018年打响彩条屋影业的第一枪。同时,易巧拥有一系列储备,他向我们表示,彩条屋影业投资的20家动画公司的多个项目都在进行中,“大部分作品都已经过了剧本,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了。”
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易巧这样表示,“彩条屋的节奏是会保持每年三到四部的体谅,而且都是原创作品根大家见面”。
就在2017年11月,彩条屋影业还发布了“神话三部曲”,即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凤凰》。这其中包括易巧对于潜在爆款的判断,“有更高的普世价值表达,神话题材的作品更有可能达到这个票房目标。”
《凤凰》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都由成都的两家动画公司负责参与制作,易巧对这几个项目都抱有极大的期待,“《凤凰》的导演就是民族特色比较浓重,会带来不一样的画风和元素,我给成都团队的任务就是要超越《大圣归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