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资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海外并购持续火热,大案要案不断诞生。1月,三胞集团宣布8.19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剂公司Dendreon100%股权;4月,科瑞集团宣布13亿欧元收购德国血液制品企业Biotest;10月,复星医药10.9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约74%股权的交易历经一年终于交割……
放眼全球市场,今年也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大年。上半年有雅培(Abbott)250亿美元的收购圣犹达医疗(St. Jude Medical)、BD医疗240亿美元收购巴德医疗等巨额交易,下半年则有吉利德制药119亿美元收购免疫疗法领先企业Kite Pharma以及药品连锁店运营商CVS Health 690亿美元收购医疗保险企业安泰保险(Aetna)这样的重磅案例。
虽然中资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规模尚不能跟以上百亿美元级别交易相提并论,但2017年以来,中资医疗领域屡破最大金额的记录,也显示出中资的活跃度之高。
以下为晨哨君根据金额大小选出的2017年中资医疗健康领域十大海外并购案例(截止2017年12月21日,交易状态为交割或签约)。据统计,2017年中资在医疗并购领域的最大并购为科瑞集团13亿欧元(约95亿元)收购德国血浆产品制造商Biotest,其余大买手包括复星医药、三胞集团等,上榜十大案例的总交易额达455亿元。
注:由于汇率变动,换算成人民币可能与媒体公布有微小差距
科瑞集团收购德国血浆产品制造商Biotest
交易金额:13亿欧元
标的国家:德国
事件回顾:
2017年4月,上市公司上海莱士的控股股东科瑞集团宣布将收购德国血液制品企业Biotest,该交易包括债务的估值约为13亿欧元(约95亿人民币)。创造了中资在医疗并购领域的最大收购案例。
科瑞集团是一家专业投资公司,成立以来,已诞生6家上市公司。旗下上海莱士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领先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在此次收购之前,科瑞集团曾于2016年以10.59亿欧元(以零负债零现金口径计算)收购英国血液制品企业BPL。
简要评析:
虽然上海莱士目前已成为国内的行业第一,但科瑞集团海外收购的两大标的在全球血液制品的地位更高。2016年收购的BPL 是一家全球性全产业链的血液制品公司,位居全球前十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列。而Biotest总部位于德国,成立于1946年,至今已有超过70年历史,是欧洲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之一。
按照科瑞集团专注做好血液制品这一个行业的战略规划,只要相关政策允许,未来将BPL和Biotest共同注入上海莱士从而打造出全球血液制品巨头的可能性并不低。
2017年11月最新消息显示,科瑞集团收购Biotest的交易因CFIUS审查暂时受阻。不过,科瑞集团确认其对该交易有兴趣,并将持续推进交易进行。
复星医药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74%股权
交易金额:10.9亿美元
标的国家:印度
事件回顾:
2016年7月,复星医药最初的方案是12.6亿美元收购Gland Pharma约86.08%的股权。由于印度经济事务内阁委员会(Cabinet Committee on Economic Affairs)有权阻止对某些公司持股比例超过75%的收购,该交易一直未能通过。
2017年9月,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将拟出资不超过10.9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约74%的股权,其中包括收购方将依据依诺肝素在美国上市销售所支付的不超过2500万美元的或有对价。以此绕开监管。
该交易已于2017年10月完成交割。
简要评析:
虽然收购过程一波三折,但该笔收购对复星医药乃至复星集团层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Gland Pharma与复星医药的战略适配性、互补性是很强的,并购之后将成为复星医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与复星医药国内的注射剂及生物制药的研发、制造能力是非常互补的。而印度未来是复星医药全球布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交易对于复星全球布局亦至关重要。
三胞集团收购Dendreon
交易金额:8.19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事件回顾:
2017年1月,三胞集团宣布以8.19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剂公司Dendreon 100%股权。后者旗下唯一上市药物——Provenge是全球首个美国FDA通过的前列腺癌细胞免疫疗法药物。
2017年6月,该交易完成交割。
2017年11月,上市公司南京新百(600682.SH)发布公告称将以59.68亿元从母公司三胞集团收购世鼎香港100%的股权,后者持有美国生物医疗公司Dendreon的全部股权。即三胞集团将年初拿下的Dendreon注入旗下上市公司。
简要评析:
该笔交易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医药领域最大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唯一的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和在美收购的唯一生物类原研药。作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的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药物,Provenge可谓是出身自带光环。相比放疗、化疗那些治标不治本的传统癌症疗法,细胞免疫疗法有效针对了肿瘤的复发,在不过度杀伤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同时治疗癌症。
通过此次交易,三胞集团获得了Provenge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的完整知识产权,也收获了Dendreon生物公司顶尖的人才团队、世界先进水准的细胞免疫药物研发平台、生产平台、临床应用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等,更为重要的是,还收获了被称为细胞药物核心的质量管控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对三胞自身而言,对Provenge的收购将与三胞此前几笔收购产生协同效应,也是其在整个“大健康”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此外,收购也将助推中国细胞免疫治疗产业发展。
威高股份收购美国ARGON
交易金额:8.5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事件回顾:
2017年9月,威高股份及其合作伙伴宣布将以8.5亿美元收购美国医疗器械公司ARGON MEDICAL DEVICES。后者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以及分销用于肿瘤介入及血管介入手术的医疗器械。其市场领先产品组合主要包括活检产品、血栓管理设备、导液管及导丝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该交易是中资在海外医疗器械领域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之一。
简要评析:
资料显示,威高集团以一次性医疗器械和药业为主业,涉足医用制品、血液净化、骨科、生物科技、药业、心内耗材、医疗商业、房地产、金融等9个产业,拥有50多个子公司。威高股份完成收购美国ARGON后,后者将成为威高扩展海外市场的核心平台之一。
此外,威高可以利用其在欧美市场的强大销售网络以及对美国医疗产品审批流程的深刻理解协助威高产品在海外推广及扩张,并借助ARGON管理层团队的丰富经验规划全球拓展布局。未来,威高股份将丰富上市公司现有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骨科产品及血液净化产品组合,从而巩固威高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领导性地位。
中国财团收购美国赛生制药
交易金额:6.05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事件回顾:
2017年6月,美国赛生制药宣布,已接受由德福资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鼎晖投资、上达资本、博赢创投等5家中国投资机构联合发起的6.05亿美元收购要约,并表示此次收购能够在满足公司主要股东利益的同时满足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需求。
简要评析:
赛生制药总部位于美国福斯特城,但实际业务主要在中国开展,生产的产品主要覆盖肿瘤、传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领域,专卖产品日达仙(胸腺法新) 1996年上市,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还可根据当地监管机构的许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及某些癌症,并且也可作为疫苗佐剂使用。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在中国这一复杂、充满竞争、药价压力日益增大的医药市场中开展业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此次收购给中资财团对其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将更有保障。
人福医药收购 RiteDose
交易金额:6.05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事件回顾:
2017年6月,长江产业基金联合汉德资本和人福医药完成了6.05亿美元对美国医药细分行业龙头RiteDose公司的收购。该并购是湖北企业实施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未来,将引进BFS(吹瓶-灌装-封口)技术在湖北省内落地。
简要评析:
RiteDose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美国BFS技术生产单剂量无菌药剂制造商,行业排名美国首位,无菌药剂年产量超过17亿支,主要用于呼吸类和眼科疾病治疗。BFS技术可以在全自动无菌条件下,快速连续完成药剂容器的吹瓶—灌装—封口流程。
目前在国内市场,BFS 技术发展尚处于初期,与国外企业相比在成熟度以及安全性上尚有较大差距,部分核心技术环节也存在空白。收购完成后,这一技术将与人福医药现有的麻醉药品、原料药等结合,提升药品附加值。
该收购完成后,人福医药的产业链将更趋完善,国际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人福医药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几年,人福医药将坚持国际化战略,加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并购步伐。
上海医药收购康德乐中国
交易金额:5.57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康德乐为美国公司)
事件回顾:
2017年11月,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Century Global将以5.57亿美元收购美国医疗服务巨头康德乐旗下康德乐马来西亚全部股权,后者实体为康德乐中国。
简要评析:
康德乐中国是中国医药流通领域规模领先、特色显著、优势鲜明的优质投资标的,其分销业务规模位居全国第八,在进口产品代理、国际供应链管理、专业药房等领域优势明显。
收购将增强上海医药整体的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提高上海医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地位,并将提高医药分销全国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巩固提升进口药品代理、器械代理、DTP 及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等诸多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马云财团收购意大利医疗器械集团Esaote
交易金额:2.48亿欧元
标的国家:意大利
事件回顾:
2017年12月,意大利百胜医疗(Esaote)宣布其已与一家中资财团已达成收购100%股份签订确定性协议。 资料显示,这家中资财团由马云旗下云锋基金领衔,万东、天亿、鱼跃、上海自贸区基金、康达等5家医疗企业和机构联合组成,堪称“中国最强医疗投资财团”。
简要评析:
中资财团中,云锋基金的出资比例约30.70%,占比最高。此外,财团中万东医疗,鱼跃科技以及康大医疗器械均为医疗领域相关企业,而财团中天亿集团则是以医疗健康事业为核心的产业及投资集团,这些合作者的加入无疑对交易后的投后整合有极大促进作用。
百胜医疗集团成立于1983年 ,核心产品包括超声医学成像解决方案和专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在超声影像领域,百胜医疗集团掌握了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研制核心部件的能力,在超声造影,介入治疗及高频成像方面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中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彩超市场。2016年,中国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达11.5亿美元。预计2022年,中国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5.8亿美元。此次中资财团收购百胜医疗,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国产超声企业的竞争格局。
宏达矿业参股公司收购美国Mivip Healthcare 80%股权
交易金额:3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事件回顾:
2017年1月,宏达矿业发表公告称,参股公司宏啸科技拟通过其下属企业以不超过3亿美元的交易价,收购美国Mivip HealthCAre HoldinGS,Llc公司80%股权。后者主要从事医疗领域的投资,管理和服务。
简要评析:
资料显示,Mivip HealthCAre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纽约运营6家手术中心、5家诊所。另外,还在全美设有多个手术中心。
宏达矿业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一直积极寻找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及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努力推动公司业务转型。作为战略转型的新起点,此次宏达矿业收购美国医疗公司的举措,已经初步指向了该公司在医疗大健康领域未来的主业布局。而今年5月,宏达股份高管最多10亿元的增持方案也可看出公司股东对未来转型发展的期待与信心。
三生制药收购加拿大Therapure旗下业务
交易金额:2.9亿美元
标的国家:加拿大
事件回顾:
2017年9月,三生制药宣布已和中信产业基金签订股东协议,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专注生物制药领域的合同开发及生产业务(CDMO)平台。该合资公司于2017年9月1日和加拿大生物制药公司Therapure签订协议收购其Therapure Biomanfacturing的业务,收购金额为2.9亿美元。
简要评析:
Therapure公司成立于2008年,为治疗性蛋白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技术转移与流程开发,分析开发与测试,工艺放大与cGMP生产, 无菌灌装和冻干等,该公司的药品生产线拥有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生物药品cGMP生产资质。
收购后,三生制药将通过该平台帮助集团产品在北美上市,将生物制药业务拓展至北美,在未来创造更多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接洽、获得创新产品许可及寻求不同战略合作的机会,以进一步扩大现有产品组合,加快立足北美乃至全球市场的步伐。
2018中资海外并购展望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提出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的目标。一方面,中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催生了巨大的老年医疗市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消费升级”的概念也逐年得到人们重视,而更好的医疗服务则是“消费升级”领域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宏观层面看,未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毫无疑问是机会无限。
2017年以来,众大佬更是纷纷入局医疗领域。4月,马云花10亿创办阿里健康,拿下近400家医院,凸显了进军健康产业的决心;8月,万达宣布已投入1440亿元布局医疗,成立大健康集团;9月,华润置地联手凤凰医疗大规模布局医疗、养老和大健康产业;10月,泰禾集团宣布将5年投资500亿布局健康医疗……
此外,今年以来,除了恒瑞医药近2000亿市值外,复星医药、上海莱士、康美药业、云南白药等均已站上千亿市值行列,这也表明资本市场对医疗企业未来前景的看好。
然而,中国目前在医疗领域的研发实力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差距之大也是事实。要拥抱未来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大市场,海外并购无疑是最直接的路径。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相对海外市场的高估值比例亦推动中资积极海外并购。近年来中资医疗领域海外并购的逐年增长也是对此的印证。
虽然监管部门2016年下半年以来对不动产、娱乐、体育等领域的非理性并购有所收紧,但对医疗健康这类有助于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理性并购依然大力支持,以上十大并购的发生即是证明。
潜在市场大、资本看好、政策支持,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预计2018年中资在医疗领域的海外并购仍将持续增长。精准医疗、医疗器械、海外医院、重大疾病药物等都有可能成为中资的囊中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