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思晴Laura Lan
关于纽约的时间,你有吗?
记得那是1998年的一个秋天,我第一次去纽约,没有选在迷人的曼哈顿,却是住在长岛。高大的树林在宽广无界的社区道路的两旁,那像是一生都等不到的公交车,还有搭了好久好久才能到达市中心的地铁。整个美国都大得让人惶恐,而纽约则是又大又挤地让你在惶恐之中又来不及寂寞。
△(纽约街拍摄影师Dianel摄影)
人们都说在北京一天只能做一件事,因为地幅扩大交通拥堵,好像一出门就是一辈子一样;如果是这样,在上海一天能做几件事呢?我是个急性子,总是异想天开地想要在一天之内把所有的事情给办好,每每都还是输给了整个城市的有机变化。
那天赶着隔天要去维也纳之前,把所有事情给办好,我把所有的时间全都压缩在一起,马不停蹄地,也一天之内紧张地办好了四件事。在上海虽不似更小的香港、台北与新加坡,但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便利。
如果是在纽约呢?
一天之内能干几件事儿?
纽约时间
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纽约街拍摄影师Dianel作品)
纽约的时间在美国时区中是被划分在EST东部时区里头的,和北京相差13小时。但是美国时间其实在1883年才确立四个时区标准时的概念,而早在1853年开始Tiffany&Co.蒂芙尼创办人Charles Lewis Tiffany就已经在蒂芙尼纽约门店外墙上,设下了一个名为Atlas的巨型时钟,这也是纽约第一面公用大钟,当时所有的纽约人都以这面钟为时间标准。要知道1883年才确立下美国的时区概念,因此所有城市使用的时间都是紊乱的,即便是都是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却无法统一时区的概念标准。
△蒂芙尼于1853年时在纽约精品店入口上方设置了第一座Atlas大力神巨型时钟。
然而美国第一条纵贯铁路在1869年竣工,铁路贯穿整个美国大陆,也因此提高了精准时计与标准时区的需求,想想蒂芙尼却早在1853年就已经在纽约为民众立下了标准纽约时间。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蒂芙尼创作钟表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大伙儿们都将注意力放在瑞士制表的同时,蒂芙尼早在1854年就与瑞士最著名的顶尖钟表品牌Patek Philippe合作,并且在日内瓦现在中央火车站所在的康纳文广场设立了自有的制表工厂。以纽约为出发,在瑞士寻求最顶尖的钟表制作技术,创作无数属于美国概念的各式精准作品,而到了1868年蒂芙尼更制作出美国第一枚计时秒表,几乎可以确视蒂芙尼为纽约时间的代名词。
△1854年蒂芙尼与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合作的怀表,上方刻有两家公司的品牌创始人名称。
△蒂芙尼1874年在日内瓦Cornavin广场建立首间表厂和零售店。
经过了140多年,蒂芙尼的钟表作品在19世纪、20世纪初达到最极致的高峰,目前在拍卖会上也时常见到蒂芙尼这个时期的古董钟表作品身影。21世纪的蒂芙尼腕表设计从2015年开始才渐渐地寻找出属于自己的节奏,在我看来蒂芙尼所代表的纽约时间,是应该要更都会更具有都市生命的,那应该是在缅怀中更带有展望意味的当代感。
△蒂芙尼所代表的时间,该带有缅怀过往的都会感。
然而蒂芙尼近来的所有腕表设计中,我一直都是最喜欢East West系列的,不管是石英机芯的较小尺寸或是机械机芯的男装大尺寸。East West的设计来自于蒂芙尼1940年代曾经推出的座钟设计,长矩形的表壳设计往往都要搭配上较修长的时标或刻度。
△蒂芙尼East West系列灵感来自40年代为女性设计的旅行座钟。
East West将我们习惯竖着看的方法,颠覆成座钟横卧的设计,你不需要再刻意抬手看时间,手腕自然摆放就可以轻松看到面盘上复古的阿拉伯数字时标。
△蒂芙尼East West系列腕表主要特征辨识水平时间显示水平的设计。
这种面盘的设计也常见于专门为车手设计的表款,因为手握方向盘的时候,不方便转动手腕看时间,这种横卧式的设计正好适合手部无法随意移动的情况。
△蒂芙尼East West系列的水平横卧式面盘,提升时间的判读性,尤其手腕不方便动作时。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喜欢East West的原因,一只表款要能够代表一个品牌,并且永远地被清晰记住,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标记性的设计,而East West正好符合了这样的条件,复古气质中反而有别于当下时代的其他多半相似的主流表款,因此更能出众,也更能代表蒂芙尼在过去的百多年来,引领纽约潮流、奠定纽约时间的特殊地位。
△蒂芙尼East West迷你双指针腕表,不锈钢表壳尺寸为37毫米X22毫米,搭配牛皮表带腕表,有多种颜色可选择。
其实我反而不太想在这里讨论所谓机芯的问题,可能是我对蒂芙尼制表的辉煌历史太过着迷,而现在量产机芯的时代,一只都会人专用的腕表,要讨论的可能更多是可靠的日常佩戴性能与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在这两点上,我认为蒂芙尼的近代腕表都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目前蒂芙尼使用的通用机芯来自于瑞士新星制表厂:Sellita与La Joux-Perret,许多知名的品牌也都使用这两家机芯厂的机芯,前者60多年来擅长基础机芯,后者则擅长复杂功能机芯,也算是将蒂芙尼近代制表的品质可靠度,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蒂芙尼的机械表多搭载Sellita与La Joux-Perret两家机芯厂所生产的机芯。
前面说到1883年美国的时区标准才被确立下来,而蒂芙尼也在这一年标准时间的制定下,为纽约市内的400多个公共时钟做校准工作,想想蒂芙尼在纽约为〝时间〞这件事情做了多少前瞻性的事儿,很难想像这是我们现在一直认为它带点〝柔弱〞的珠宝品牌形象。说回到蒂芙尼的腕表设计,Atlas系列是我认为过去最有代表性的设计之一,表圈上鲜明的罗马数字时标,也呼应了蒂芙尼在纽约设下公用标准时的历史。
△拥有立体罗马数字时标的蒂芙尼Atlas系列腕表,呼应了蒂芙尼精品店入口上方的Atlas巨型时钟。
能够最代表蒂芙尼制表的纽约都会气息,应该可以说是在2015年蒂芙尼推出的CT60系列,据说其命名CT是品牌创办人Charles Tiffany的名字缩写,但我却一直喜欢把它想成是City 60。如果想成City这个字,就更像是一个专属于城市的时间,一小时60分钟,是纽约百多年来蒂芙尼创造的属于纽约人的时间,涵盖着一个永远让人一去就难忘的城市气质:它不特别细致也不特别造作,它生命力跃动频频,它永不停歇永不止息。
△蒂芙尼CT60系列腕表演绎出纽约的都会感与活跃性格。
于是我在这个自己对蒂芙尼制表下的“纽约时间”概念下,在我居住的上海寻找纽约时间,在福州路那具有强烈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里,在外滩那也有如纽约,曾经海纳各种国家移民人口的特殊风情,在一个具有纽约工业风格的餐厅里,寻找所谓的“纽约时间”。
我和我的蒂芙尼East West在上海街头穿梭,就好像表款的名字一样,只是这回是我在东,蒂芙尼所在的纽约在西。一时间,我以为自己来到了纽约,在上海的空气里,闻到了纽约的生命气息。我们在城市中移动,彼此间的距离是一个相对性的度量,谁都无可取代,谁都独一无二。
而蒂芙尼的腕表特殊设计正如纽约这个迷人的城市一样,在自己的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发光,那是无可取代的纽约,也是蒂芙尼一直坚守的城市时间。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作品,作者与本号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权,欢迎朋友圈转发文章。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号进行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平台未经许可之擅自转载及任何自行撷取篇章或删减文句刊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