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档《中国有嘻哈》节目,让原本在中国非常冷门的嘻哈文化突然火了一把。然而在美国,嘻哈文化在美国早已流行,而且和美国篮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能碰撞出不少奇妙的反应。
嘻哈(hip-hop)本身就是一种融合了大量元素的文化,它不仅仅指我们在《中国有嘻哈》节目中选手唱的rap(有节奏、押韵地说话),还有b-boying(街舞)、DJ(玩唱片及唱盘技巧)、graffiti writing(涂鸦艺术)、beat-box(口技)也都属于嘻哈的范畴。事实上,嘻哈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看似不搭边的嘻哈和篮球,也能结合得如此巧妙了。

从起源上,嘻哈就开始和篮球搭上了边。一般认为,嘻哈最开始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布鲁克林的贫民窟。在那个环境中,找不到工作黑人青少年无所事事,也没有经济能力去学习,就整日游荡在街头,要么唱歌跳舞,要么打街头篮球。
到了1999年,有一位名叫Set Free的DJ,开始创作将篮球和嘻哈融合在一起的作品。Free当时是美国的篮球品牌AND1的娱乐营销总监。一次他在公园观看街球王阿尔斯通的录像带时,像往常一样把录像带的声音调低了一些,然后突然灵机一动,开始自由发挥一些混音,作为街球视频的背景音来播放。这样的创作带给了Free惊喜,让他觉得可以尝试一些新创作。不久,AND1就开始在美国街头发掘像阿尔斯通一样的街球高手,为他们拍摄视频,推出经典的AND1 Mixtape系列录影带。
这些经典录音带红极一时,成为众多热爱篮球的孩子们篮球技巧的启蒙,他们就一边听着嘻哈音乐,一边模仿者街球高手们的动作。更加奇妙的是,这些从小看AND1 Mixtape的人当中,真的有人日后成为了NBA球星。尼克斯球星贾瑞特·杰克就是这样的人之一,他小时候和朋友一起攒钱买了一卷录音带,每天放学后就不停地重复播放录音带,并模仿其中的动作。22岁时,杰克在NBA选秀中被丹佛掘金队选中,随后被交易至波特兰开拓者队,开启了他的NBA生涯。
AND1 Mixtape系列录影带共出版了10卷,在出到第6卷时,Free离开了AND1公司,创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The Compound以及营销公司The Oval Co。“compound”的意思是混合物,他认为他的工作室最大的特点便是能融合不同的元素。即使已经离开了AND1,Free依然会参加篮球相关的品牌项目,例如耐克的詹姆斯系列第五代、第六代球鞋。连他工作室墙上的装饰品,也有很多篮球的元素,例如涂鸦大师KAWS和Jordan的联名鞋,还有阿伦·艾弗森、伊曼·香珀特等人的签名球衣。篮球在他这个嘻哈音乐人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嘻哈圈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是:“嘻哈歌手都想成为球员,球员也想成为嘻哈歌手。”如果要提一个NBA中最具嘻哈风的代表,恐怕非艾弗森莫属了。永远穿着宽大的T恤,戴大金链子,梳着一头地垄沟发型的艾弗森,一看就是嘻哈的狂热爱好者。但NBA起初并不认可球员在场外的装扮走这样的嘻哈路线,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2005年的休赛期颁布了一条服装禁令:禁止无袖衬衣、禁止T恤、禁止短裤、禁止发饰、禁止项链……在艾弗森、邓肯等大牌球员的反对下,NBA将禁令解除了,但依然希望球员在场外的衣着是“精英范”的。
不过NBA很快发现,他们无法阻挡球员们骨子里对嘻哈文化的喜爱。黑人球员是NBA球员的主体,而这些球员对于嘻哈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NBA前总裁斯特恩曾这样评价嘻哈文化:“我们起初并不知道怎样应对,但我们后来理解并接受了这种文化。”
如今在美国,嘻哈和篮球在美国越发像共生体一般的存在。在NBA比赛现场,嘻哈音乐是最为常见的助兴表演形式,有时也能看见嘻哈街舞。例如在2017年的NBA总决赛,中场秀就是街舞天团的表演。资深的NBA球迷们,相信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文化融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