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挑担者系列】一个快递员的城市梦:城市已离不开我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挑担者系列】一个快递员的城市梦:城市已离不开我们

对于快递员王中原来说,他希望更进一步,在这个大城市扎根。

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按:

每当岁末,我们总要习惯性回望刚刚走过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和出现的人物。在无尽的时光中,我们的记忆总易瞬间模糊不清,留不下多少深刻的印记。

站在时代的角度看,过去的一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观念和新目标不断被解读。国内外都在关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超越。

过去一年,商业领域诸多事件也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印记之一:乐视危机、联通混改、万科股权之争落幕、万达集团抛售旗下文娱酒店业务、共享单车从火热步入寒冬……

2017年,我们还共同经历了很多:在“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新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诞生;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环境治理效果明显; 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下,住房正回归其本质。

但新的时代面临新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过去的一年也表明,新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外,不断加快步伐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不断膨胀的大城市人口规模也给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带来很多新的压力,也给城市管理者提出很多新的挑战。

在新时代的入口,中国无疑面临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治理中让普通劳动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如何满足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科学性,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冷静和耐心。

年终岁尾,界面新闻推出一组年终特稿,我们从几个不同行业的人物切入,寻找和关照时代共性,并纪念即将逝去的2017年。我们选取的这几个人物工作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领域,他们都是小人物,但却肩挑着我们美好生活的重担。

一身略显豪迈感的“CAT”服装,一辆豹纹内饰的福特汽车,车中音响里经常播放着快节奏的重金属音乐,这一切都使得王中原和10年前刚从河南老家来到上海时判若两人。

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坚持了10年后,快递员王中原似乎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离这个流光溢彩的大都市越来越近了,这个城市对他来说也不再那么陌生和疏离。

过去10年,在电商产业和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快递行业表现出色;同时,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大量像王中原这样的农民工有机会进入城市就业。

对于王中原来说,他希望更进一步,在这个大城市扎根,不再有外乡人的距离感。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2007年6月的一天,21岁的王中原站在上海市一栋高楼下,仰着头看,看得脖子发酸。这是这个河南人第一次看到20多层高的大楼。

彼时,物流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令中国物流行业呈现新的面貌。虽然面临高油价、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但当时整个行业仍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此大背景下,1986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砖寺村的王中原来到大上海当了一名快递员。小时候,他很调皮,爱打架,还跑到少林寺呆过一段时间,成为武林高手的梦想破灭后,不得不回到家乡。 17岁时,他跟着一位老乡到广东番禹的一家著名台湾鞋厂打工,工作是在流水线上负责打包、装盒,工资是一个月560元,每月一天休息。

四年后,厂里有个员工突然横死,“人被刀捅了,肠子都出来了,躺在厂门口扭动,”王中原说,春节回乡后,母亲便再也不愿意让他回这家工厂上班了。 

但回到家乡,他发现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整天和老头老太太在一起,晚上家里家外一片漆黑,无处可去。”王中原说,他越发想念大城市和城市里的朋友们。

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2007年,王中原来到上海投奔自己的弟弟,几年前,弟弟跟着一个同乡来到上海做了一名快递员。到上海后,他也像弟弟一样,在中通快递位于上海郊区的五角场网点做了一名快递员。

王中原的座驾是一辆豹纹内饰的福特汽车(习曼琳摄)

这是他第一次出来送快递。快递地址是位于上海国权东路上的“文化佳园”小区。在公司,没有师傅带他,他就自己骑着摩托车一路打听找到了这个小区。

王中原至今还记得,当天这个小区的10票快件,从早上8点送到了晚上12点他才送完,虽然磕磕绊绊一整天,但收工时,他感到很高兴,颇有成就感。

王中原喜欢当快递员,因为时间自由,跟工厂流水线上完全不一样:“天天在外面跟玩一样就完成工作了”,这符合他爱玩好动的性格。入职两个月之后,王中原的业绩就做到了网点的前三。

但当时,民营快递业还被认为是“黑快递”,经常遭遇邮政部门执法查扣,王中原和同事们时常要与邮政部门“打游击”。

当时,最早成立的申通快递市场占有率最高,刚刚成立5年的中通快递业务量还比较少。王中原记得,当时1个快递员负责的区域现在需要15个人负责。那时候,民营快递行业基本还是固定工资制,王中原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工资。

很长一段时间,晚上闲的时候,王中原和几个朋友会一起骑上电动车到浦西江边逛大上海。高高的东方明珠塔在江对岸,五颜六色的灯光闪烁着,让这个大城市更加流光溢彩。黄浦江江面上游船来来往往,江上的夜风温暖,一切都是新鲜的,令他们激动

那时候,王中原一周要去两次江边,看塔,看灯,感受大都市的繁华和热闹,他越来越希望能早日融入这个城市,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像高楼的那些体面的收件人那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新鲜感褪去,他也曾一度陷入花花世界背后的物欲中。“我开始去KTV,最多一个星期七天晚上都去,”王中原说,第一次去KTV时,王中原被“高档”的装修和迷人的灯光“震撼”了。

“我第一次唱的是陈星的《流浪歌》,很难听、跑调、声音发抖。”王中原说,这是一首97年的老歌,他喜欢老哥,比如《水手》、《当兵的人》等,都是他在老家磁带上听得滚瓜烂熟的。在KTV里,别人问他,“你有这么老吗?”当时周杰伦正流行,他不喜欢,几首老歌一直唱到现在。

有一段时间,他开始打扮自己,去七浦路买衣服,这个服装批发市场以价格低廉的低档服装闻名,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爱去的地方。王中原说,“假货很多,300块可以砍到50块”。

“第一次去万达广场感觉很丢人很自卑,自己这么脏,拉着个蛇皮袋,一送快递的。平时也不敢去,里面一件衣服要好几千。”王中原说。

那时,电商客户还少,快递业以个人散件为主,全网点只有几个快递员。对上海人来说,快递员也还是一份边缘职业,受人歧视。

王中原说,他不喜欢受歧视的感觉,甚至反感,这源于多次不快的经历。有一次,他正准备进门收件,门内的客户却把他拦在了门外,“别别别,刚拖过地”,客户边不耐烦地嘟囔着边把门关上了。等了会儿,门才稍稍开了一条缝,客户把邮件递出来。

他感到了深深的歧视。至今,这条门缝还令他内心有强烈的刺痛感。

还有一次,王中原与对方直接吵了起来,对方骂他:“你一个破送快递的,凶什么凶?”那时的快递员被人看不起,他编了一句顺口溜:“从小不努力,长大做快递”。

虽然经常遭到歧视和白眼,但王中原还是安心坚持了下来,靠着谦卑和勤劳不断赢得客户。

快递业的好时代起始于2008年。这一年, 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国物流发展的关键一年。其中关键的一个节点事件,是淘宝等电商开始助推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2008年,圆通快递率先与淘宝合作,成为淘宝的推荐快递,之后各家快递公司纷纷加入进来。由于电商件的特性,需要快递公司全国性的网络,加盟承包制开始兴起,全国性的快递系统开始运转。

2009年10月1日起,新《邮政法》实施,确定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也规定了邮政系统与民营快递各自的的业务范围。民营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09年,整个杨浦区黄兴路1737号“九龙坊”四层的商场店铺都被王中原包了,谦卑的态度和勤奋努力让他的业绩做到了网点第一,他受到老板的表扬。虽然此时工资还是两千多,提成也被老板分成了一大半,但他还是很开心。

2010年开始,淘宝商家越来越多,网点的快递件量上涨速度惊人,从最初每天几十件到几百件、几千件甚至几万件。

2013年,中国快递业的增速达到了最高点。当年业务量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市场占有率开始超越国有快递企业。

王中原也分享了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2013年,王中原每天最多收件可以达到800件,占到网点收件量的五分之一,网点专门给他配了一辆卡车,他的收入也随之开始翻番增长,当时,他每个月已经可以能拿到8000元的工资,在上海也已算不错的收入了。

王中原庆幸自己坚持到了行业最好的时代,但有很多同事因为受不了这份苦离开了。

王中原在这个快递网点已经工作了10年(习曼琳摄)

从那时开始,王中原开始影响到千里之外的小村庄,老家的很多人听说他在上海每个月拿到七八千元,也纷纷来上海投奔他,成为中国快递大军中的一员。

“我带了一茬又一茬,基本我这个年纪的都带过来了,在广东打工的也不去了,我们村子都变成快递基地了,”王中原说,现在他所在的网点有80人,有一半是他的老乡。

这几年,王中原也见证了上海五角场商圈的兴起,十年来,五角场的每栋楼里,王中原都送过快递。那时的新江湾城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他口中“一年只能赚一个平方”的豪宅区。

他的消费也升级了,他不再穿七浦路上的假货,而是开始去万达广场买800元一双的“CAT”工装鞋。

过去几年中,中国快递业的膨胀式发展让一大批加盟网点老板的暴富。

十年时间里,王中原所在的中通五角场网点已几度易手,他经历过四任老板。中间有个老板想以40万元出售该网点。王中原当时想接手,从40万元到20万元,最后讲到10万元,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那时候没胆也没钱,万一赔了怎么办,家里那么穷,还要借一笔债,干脆算了。”后来,外面的一个老板以20万的价格接手,三年后以200万出手。王中原说,那是他最后悔的时候。

但加盟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指出:“快递行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行业大而不强。”根据国家邮政局的快递业消费者投诉统计,延误、丢失、损毁仍是消费者申诉的突出问题,粗放式发展的快递业亟待转型升级。

基于上述原因,各大快递公司逐渐收缩加盟网点,开始直营化。

2016年,王中原所在网点被总部收回直营。王中原被任命为网点运营经理,参与网点的管理,网点开始按照更为成熟的公司管理制度运营。

2016年,中国快递业突破300亿,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50%。从2006年到2016年,整个行业业务量增长31倍,业务收入增长13.7倍。快递公司们已不再是当年骑着几辆自行车送件的小作坊了。2016年至2017年,包括中通在内的六家快递公司上市成功。

现在王中原每个月的工资已超过一万元,他还买了一辆十几万的福特汽车,并且回老家拆掉了当年的土坯老屋,新盖了三层的小楼,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父亲曾到上海来看望他,他带着父亲逛了外滩,参观了“东方明珠”,父亲对儿子心满意足。但母亲一直不愿意来上海,只是不断嘱咐儿子在上海要“好好干”。

但城市的某些层面依然离他很远,他指着路边的一个楼盘说:“一平方十几万元,我一年收入只能买一平方米”。

王中原的老婆目前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个两岁半的女儿。“现在我是一个人挣钱,三个人花,每个月的开销要六七千,”王中原说,好在女儿还有几年才能上小学,“希望那时上海的入学政策有变化”。

也许自卑感还深深的刻在心里,王中原仍不喜欢去市中心。但他还是时常感谢上海这个大城市为快递业带来了机会,也让他有了一份稳定上升的工作。当然,“现在上海也离不开快递业,离不开我们的服务了。”王中原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挑担者系列】一个快递员的城市梦:城市已离不开我们

对于快递员王中原来说,他希望更进一步,在这个大城市扎根。

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按:

每当岁末,我们总要习惯性回望刚刚走过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和出现的人物。在无尽的时光中,我们的记忆总易瞬间模糊不清,留不下多少深刻的印记。

站在时代的角度看,过去的一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观念和新目标不断被解读。国内外都在关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超越。

过去一年,商业领域诸多事件也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印记之一:乐视危机、联通混改、万科股权之争落幕、万达集团抛售旗下文娱酒店业务、共享单车从火热步入寒冬……

2017年,我们还共同经历了很多:在“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新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诞生;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环境治理效果明显; 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下,住房正回归其本质。

但新的时代面临新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过去的一年也表明,新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外,不断加快步伐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不断膨胀的大城市人口规模也给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带来很多新的压力,也给城市管理者提出很多新的挑战。

在新时代的入口,中国无疑面临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治理中让普通劳动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如何满足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科学性,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冷静和耐心。

年终岁尾,界面新闻推出一组年终特稿,我们从几个不同行业的人物切入,寻找和关照时代共性,并纪念即将逝去的2017年。我们选取的这几个人物工作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领域,他们都是小人物,但却肩挑着我们美好生活的重担。

一身略显豪迈感的“CAT”服装,一辆豹纹内饰的福特汽车,车中音响里经常播放着快节奏的重金属音乐,这一切都使得王中原和10年前刚从河南老家来到上海时判若两人。

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坚持了10年后,快递员王中原似乎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离这个流光溢彩的大都市越来越近了,这个城市对他来说也不再那么陌生和疏离。

过去10年,在电商产业和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快递行业表现出色;同时,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大量像王中原这样的农民工有机会进入城市就业。

对于王中原来说,他希望更进一步,在这个大城市扎根,不再有外乡人的距离感。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2007年6月的一天,21岁的王中原站在上海市一栋高楼下,仰着头看,看得脖子发酸。这是这个河南人第一次看到20多层高的大楼。

彼时,物流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令中国物流行业呈现新的面貌。虽然面临高油价、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但当时整个行业仍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此大背景下,1986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砖寺村的王中原来到大上海当了一名快递员。小时候,他很调皮,爱打架,还跑到少林寺呆过一段时间,成为武林高手的梦想破灭后,不得不回到家乡。 17岁时,他跟着一位老乡到广东番禹的一家著名台湾鞋厂打工,工作是在流水线上负责打包、装盒,工资是一个月560元,每月一天休息。

四年后,厂里有个员工突然横死,“人被刀捅了,肠子都出来了,躺在厂门口扭动,”王中原说,春节回乡后,母亲便再也不愿意让他回这家工厂上班了。 

但回到家乡,他发现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整天和老头老太太在一起,晚上家里家外一片漆黑,无处可去。”王中原说,他越发想念大城市和城市里的朋友们。

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2007年,王中原来到上海投奔自己的弟弟,几年前,弟弟跟着一个同乡来到上海做了一名快递员。到上海后,他也像弟弟一样,在中通快递位于上海郊区的五角场网点做了一名快递员。

王中原的座驾是一辆豹纹内饰的福特汽车(习曼琳摄)

这是他第一次出来送快递。快递地址是位于上海国权东路上的“文化佳园”小区。在公司,没有师傅带他,他就自己骑着摩托车一路打听找到了这个小区。

王中原至今还记得,当天这个小区的10票快件,从早上8点送到了晚上12点他才送完,虽然磕磕绊绊一整天,但收工时,他感到很高兴,颇有成就感。

王中原喜欢当快递员,因为时间自由,跟工厂流水线上完全不一样:“天天在外面跟玩一样就完成工作了”,这符合他爱玩好动的性格。入职两个月之后,王中原的业绩就做到了网点的前三。

但当时,民营快递业还被认为是“黑快递”,经常遭遇邮政部门执法查扣,王中原和同事们时常要与邮政部门“打游击”。

当时,最早成立的申通快递市场占有率最高,刚刚成立5年的中通快递业务量还比较少。王中原记得,当时1个快递员负责的区域现在需要15个人负责。那时候,民营快递行业基本还是固定工资制,王中原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工资。

很长一段时间,晚上闲的时候,王中原和几个朋友会一起骑上电动车到浦西江边逛大上海。高高的东方明珠塔在江对岸,五颜六色的灯光闪烁着,让这个大城市更加流光溢彩。黄浦江江面上游船来来往往,江上的夜风温暖,一切都是新鲜的,令他们激动

那时候,王中原一周要去两次江边,看塔,看灯,感受大都市的繁华和热闹,他越来越希望能早日融入这个城市,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像高楼的那些体面的收件人那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新鲜感褪去,他也曾一度陷入花花世界背后的物欲中。“我开始去KTV,最多一个星期七天晚上都去,”王中原说,第一次去KTV时,王中原被“高档”的装修和迷人的灯光“震撼”了。

“我第一次唱的是陈星的《流浪歌》,很难听、跑调、声音发抖。”王中原说,这是一首97年的老歌,他喜欢老哥,比如《水手》、《当兵的人》等,都是他在老家磁带上听得滚瓜烂熟的。在KTV里,别人问他,“你有这么老吗?”当时周杰伦正流行,他不喜欢,几首老歌一直唱到现在。

有一段时间,他开始打扮自己,去七浦路买衣服,这个服装批发市场以价格低廉的低档服装闻名,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爱去的地方。王中原说,“假货很多,300块可以砍到50块”。

“第一次去万达广场感觉很丢人很自卑,自己这么脏,拉着个蛇皮袋,一送快递的。平时也不敢去,里面一件衣服要好几千。”王中原说。

那时,电商客户还少,快递业以个人散件为主,全网点只有几个快递员。对上海人来说,快递员也还是一份边缘职业,受人歧视。

王中原说,他不喜欢受歧视的感觉,甚至反感,这源于多次不快的经历。有一次,他正准备进门收件,门内的客户却把他拦在了门外,“别别别,刚拖过地”,客户边不耐烦地嘟囔着边把门关上了。等了会儿,门才稍稍开了一条缝,客户把邮件递出来。

他感到了深深的歧视。至今,这条门缝还令他内心有强烈的刺痛感。

还有一次,王中原与对方直接吵了起来,对方骂他:“你一个破送快递的,凶什么凶?”那时的快递员被人看不起,他编了一句顺口溜:“从小不努力,长大做快递”。

虽然经常遭到歧视和白眼,但王中原还是安心坚持了下来,靠着谦卑和勤劳不断赢得客户。

快递业的好时代起始于2008年。这一年, 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国物流发展的关键一年。其中关键的一个节点事件,是淘宝等电商开始助推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2008年,圆通快递率先与淘宝合作,成为淘宝的推荐快递,之后各家快递公司纷纷加入进来。由于电商件的特性,需要快递公司全国性的网络,加盟承包制开始兴起,全国性的快递系统开始运转。

2009年10月1日起,新《邮政法》实施,确定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也规定了邮政系统与民营快递各自的的业务范围。民营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09年,整个杨浦区黄兴路1737号“九龙坊”四层的商场店铺都被王中原包了,谦卑的态度和勤奋努力让他的业绩做到了网点第一,他受到老板的表扬。虽然此时工资还是两千多,提成也被老板分成了一大半,但他还是很开心。

2010年开始,淘宝商家越来越多,网点的快递件量上涨速度惊人,从最初每天几十件到几百件、几千件甚至几万件。

2013年,中国快递业的增速达到了最高点。当年业务量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市场占有率开始超越国有快递企业。

王中原也分享了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2013年,王中原每天最多收件可以达到800件,占到网点收件量的五分之一,网点专门给他配了一辆卡车,他的收入也随之开始翻番增长,当时,他每个月已经可以能拿到8000元的工资,在上海也已算不错的收入了。

王中原庆幸自己坚持到了行业最好的时代,但有很多同事因为受不了这份苦离开了。

王中原在这个快递网点已经工作了10年(习曼琳摄)

从那时开始,王中原开始影响到千里之外的小村庄,老家的很多人听说他在上海每个月拿到七八千元,也纷纷来上海投奔他,成为中国快递大军中的一员。

“我带了一茬又一茬,基本我这个年纪的都带过来了,在广东打工的也不去了,我们村子都变成快递基地了,”王中原说,现在他所在的网点有80人,有一半是他的老乡。

这几年,王中原也见证了上海五角场商圈的兴起,十年来,五角场的每栋楼里,王中原都送过快递。那时的新江湾城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他口中“一年只能赚一个平方”的豪宅区。

他的消费也升级了,他不再穿七浦路上的假货,而是开始去万达广场买800元一双的“CAT”工装鞋。

过去几年中,中国快递业的膨胀式发展让一大批加盟网点老板的暴富。

十年时间里,王中原所在的中通五角场网点已几度易手,他经历过四任老板。中间有个老板想以40万元出售该网点。王中原当时想接手,从40万元到20万元,最后讲到10万元,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那时候没胆也没钱,万一赔了怎么办,家里那么穷,还要借一笔债,干脆算了。”后来,外面的一个老板以20万的价格接手,三年后以200万出手。王中原说,那是他最后悔的时候。

但加盟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指出:“快递行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行业大而不强。”根据国家邮政局的快递业消费者投诉统计,延误、丢失、损毁仍是消费者申诉的突出问题,粗放式发展的快递业亟待转型升级。

基于上述原因,各大快递公司逐渐收缩加盟网点,开始直营化。

2016年,王中原所在网点被总部收回直营。王中原被任命为网点运营经理,参与网点的管理,网点开始按照更为成熟的公司管理制度运营。

2016年,中国快递业突破300亿,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50%。从2006年到2016年,整个行业业务量增长31倍,业务收入增长13.7倍。快递公司们已不再是当年骑着几辆自行车送件的小作坊了。2016年至2017年,包括中通在内的六家快递公司上市成功。

现在王中原每个月的工资已超过一万元,他还买了一辆十几万的福特汽车,并且回老家拆掉了当年的土坯老屋,新盖了三层的小楼,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父亲曾到上海来看望他,他带着父亲逛了外滩,参观了“东方明珠”,父亲对儿子心满意足。但母亲一直不愿意来上海,只是不断嘱咐儿子在上海要“好好干”。

但城市的某些层面依然离他很远,他指着路边的一个楼盘说:“一平方十几万元,我一年收入只能买一平方米”。

王中原的老婆目前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个两岁半的女儿。“现在我是一个人挣钱,三个人花,每个月的开销要六七千,”王中原说,好在女儿还有几年才能上小学,“希望那时上海的入学政策有变化”。

也许自卑感还深深的刻在心里,王中原仍不喜欢去市中心。但他还是时常感谢上海这个大城市为快递业带来了机会,也让他有了一份稳定上升的工作。当然,“现在上海也离不开快递业,离不开我们的服务了。”王中原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