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发力智能耳机,腾讯叮当是在赌下一个风口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发力智能耳机,腾讯叮当是在赌下一个风口吗?

相比于百度、阿里主要切入智能音箱,腾讯似乎在搞差异化,除了与合作伙伴GGMM推出智能音箱外,还选择了从智能耳机这一入口进行切入。

报道/前方智能 丁丁

中国智能语音助手快速崛起

人工智能在2017可以说是火了一整年,这一年来不仅各种层出不穷的融资并购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各种智能产品也让人眼花缭乱。

就拿智能语音市场来说,除了大批初创企业涌入之外,各大巨头也纷纷入局,可以说2017年来整个市场是见证了各家产品的百花齐放。

具体到语音助手层面,根据调查机构Ovum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场上主要的语音助手是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谷歌的Google Assitant以及三星的Bixby。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开始中国的语音助手就开始了快速崛起之路,并且Ovum预计到了2020年后中国的语音助手将超越除Google Assitant外的一干对手。

其实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智能语音这块一直以来都少不了巨头的身影。

纵观整个市场,还容易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无论在海外还是国内,巨头们在智能语音市场几乎都选择了从智能音箱进行切入。

在海外市场,根据调查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在2017年一季度美国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Echo与谷歌Home智能音箱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经达到了94.4%。

到了国内,不难发现几大巨头也大多选择了智能音箱切入智能语音市场。例如阿里巴巴在2017年7月5日发布了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百度则在2017年11月16日发布了智能音箱「Raven H」。

搞差异化?腾讯依托叮当切入AI耳机市场

不过相比于百度、阿里主要切入智能音箱,腾讯似乎在搞差异化,除了与合作伙伴GGMM推出智能音箱外,还选择了从智能耳机这一入口进行切入。

2017年11月8日,腾讯在TGPC现场发布了内置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的AI语音耳机。

而在12月20号,腾讯与1 MORE、咕咚推出了另一款iBFree 2智能运动蓝牙耳机,同样采用的是腾讯叮当的语音助手技术。

说到腾讯叮当,其实算下来其推出也不过半年多的时间:

「2017年4月25日,腾讯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腾讯叮当”——具备精准的前端语义识别,并能提供迅捷精准的互动反馈的人工智能助手。」

从功能上来看,腾讯叮当似乎更希望整合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就智能君的实际体验来看,目前腾讯叮当涵盖的服务已经非常宽泛,新闻、赛事、票务、快递、音乐、股市、文学、基于LBS的附近资源都已囊括其中。

更深一点的比如对着腾讯叮当说出「解释一下掩耳盗铃」,它能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答案并给出回答。另外当问到具体歌曲时,腾讯叮当能调用QQ音乐的内容资源直接进行播放。此外当查询机票时,腾讯叮当能通过LBS信息直接显示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航班以及相关的价格信息,几乎都是在1秒内给出非常有针对性的答复,可以说是相当智能了。

叮当开放日:揭秘腾讯AI落地场景

对于腾讯叮当背后的技术智能君其实一直以来也非常感兴趣,近日智能君参加了腾讯12月26日于深圳举办的叮当开放日,可以说首次见证了腾讯叮当AI能力系统性对外公开展示。

作为一款AI智能语音助手类产品,腾讯叮当在提供高质、完整、开放的人工智能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音箱、智能穿戴设备、电视、汽车、手机、机器人等各类硬件设备快速获得高质量AI能力。

但与业界目前常见的各种概念性产品不同的是,腾讯叮当在此次开放日上展示的都是实战型、场景化的AI产品解决方案。

比如腾讯智能平台部丁禹宁就在开放日上展示了使用腾讯叮当解决方案的智能耳机iBFree 2。据了解,iBFree 2是以腾讯叮当语音助手作为AI技术支撑落地的首款智能耳机产品。相比于同类运动蓝牙耳机,iBFree 2将会拥有更加简单易操作的智能语音系统、更加丰富的音乐资源以及更加精准的用户需求播放。用户可以只用一句语音指令,就可以在跑步中随意切换听歌曲目。

可以说iBFree 2 产品差异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接入了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现场15个场景、14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展示也进一步证明了腾讯叮当自身的实力。

具体到技术层面,在语音识别部分,腾讯叮当平台研发负责人方学维表示腾讯叮当在3m内日常噪声环境下唤醒达到95%,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6%,目前已经能够覆盖到30个以上的应用场景。

在语义识别部分,腾讯叮当语义科学家曹云波则表示腾讯叮当可支持100多个领域,在这100多个领域下有1000多个意图,准确率可以达到98%,召回率达到90%。

在应用层面,据悉腾讯叮当智能语音助手通过多个AI场景进行链接,进行场景化AI赋能,为更多的B端合作伙伴提供了拥有人工智能能力的机会。

此前腾讯叮当已同广汽等多家企业合作,产出了车载语音助手等产品。未来,腾讯叮当还有可能在手机端App的体验优化、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机器人等领域继续深耕,整合娱乐、生活、百科等诸多服务内容。

语音助手实际上解决了很多场景的智能设备功能痛点,如智能家居的操控、辅助驾驶的交互等等,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海量的语料标注数据支撑起整个基础的语义识别技术。

结语:

交互作为天然的人机交互入口,势必是对信息生态与未来生活的一种重构,BAT落地AI语音产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智能终端硬件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场景落地不分国界,谁最先触达用户,谁就能抓住下一个时代的发展先机。

当下为什么有不少厂商前赴后继来做智能耳机这件事?

原因不外乎这两条:补充使用场景和增强用户粘性。

腾讯叮当已经入场,风口似乎马上就要到来,你们准备好起飞了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5.7k
  • 《英雄联盟》官宣将全面开放微信登录功能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通过验收开启运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发力智能耳机,腾讯叮当是在赌下一个风口吗?

相比于百度、阿里主要切入智能音箱,腾讯似乎在搞差异化,除了与合作伙伴GGMM推出智能音箱外,还选择了从智能耳机这一入口进行切入。

报道/前方智能 丁丁

中国智能语音助手快速崛起

人工智能在2017可以说是火了一整年,这一年来不仅各种层出不穷的融资并购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各种智能产品也让人眼花缭乱。

就拿智能语音市场来说,除了大批初创企业涌入之外,各大巨头也纷纷入局,可以说2017年来整个市场是见证了各家产品的百花齐放。

具体到语音助手层面,根据调查机构Ovum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场上主要的语音助手是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谷歌的Google Assitant以及三星的Bixby。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开始中国的语音助手就开始了快速崛起之路,并且Ovum预计到了2020年后中国的语音助手将超越除Google Assitant外的一干对手。

其实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智能语音这块一直以来都少不了巨头的身影。

纵观整个市场,还容易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无论在海外还是国内,巨头们在智能语音市场几乎都选择了从智能音箱进行切入。

在海外市场,根据调查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在2017年一季度美国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Echo与谷歌Home智能音箱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经达到了94.4%。

到了国内,不难发现几大巨头也大多选择了智能音箱切入智能语音市场。例如阿里巴巴在2017年7月5日发布了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百度则在2017年11月16日发布了智能音箱「Raven H」。

搞差异化?腾讯依托叮当切入AI耳机市场

不过相比于百度、阿里主要切入智能音箱,腾讯似乎在搞差异化,除了与合作伙伴GGMM推出智能音箱外,还选择了从智能耳机这一入口进行切入。

2017年11月8日,腾讯在TGPC现场发布了内置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的AI语音耳机。

而在12月20号,腾讯与1 MORE、咕咚推出了另一款iBFree 2智能运动蓝牙耳机,同样采用的是腾讯叮当的语音助手技术。

说到腾讯叮当,其实算下来其推出也不过半年多的时间:

「2017年4月25日,腾讯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腾讯叮当”——具备精准的前端语义识别,并能提供迅捷精准的互动反馈的人工智能助手。」

从功能上来看,腾讯叮当似乎更希望整合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就智能君的实际体验来看,目前腾讯叮当涵盖的服务已经非常宽泛,新闻、赛事、票务、快递、音乐、股市、文学、基于LBS的附近资源都已囊括其中。

更深一点的比如对着腾讯叮当说出「解释一下掩耳盗铃」,它能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答案并给出回答。另外当问到具体歌曲时,腾讯叮当能调用QQ音乐的内容资源直接进行播放。此外当查询机票时,腾讯叮当能通过LBS信息直接显示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航班以及相关的价格信息,几乎都是在1秒内给出非常有针对性的答复,可以说是相当智能了。

叮当开放日:揭秘腾讯AI落地场景

对于腾讯叮当背后的技术智能君其实一直以来也非常感兴趣,近日智能君参加了腾讯12月26日于深圳举办的叮当开放日,可以说首次见证了腾讯叮当AI能力系统性对外公开展示。

作为一款AI智能语音助手类产品,腾讯叮当在提供高质、完整、开放的人工智能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音箱、智能穿戴设备、电视、汽车、手机、机器人等各类硬件设备快速获得高质量AI能力。

但与业界目前常见的各种概念性产品不同的是,腾讯叮当在此次开放日上展示的都是实战型、场景化的AI产品解决方案。

比如腾讯智能平台部丁禹宁就在开放日上展示了使用腾讯叮当解决方案的智能耳机iBFree 2。据了解,iBFree 2是以腾讯叮当语音助手作为AI技术支撑落地的首款智能耳机产品。相比于同类运动蓝牙耳机,iBFree 2将会拥有更加简单易操作的智能语音系统、更加丰富的音乐资源以及更加精准的用户需求播放。用户可以只用一句语音指令,就可以在跑步中随意切换听歌曲目。

可以说iBFree 2 产品差异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接入了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现场15个场景、14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展示也进一步证明了腾讯叮当自身的实力。

具体到技术层面,在语音识别部分,腾讯叮当平台研发负责人方学维表示腾讯叮当在3m内日常噪声环境下唤醒达到95%,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6%,目前已经能够覆盖到30个以上的应用场景。

在语义识别部分,腾讯叮当语义科学家曹云波则表示腾讯叮当可支持100多个领域,在这100多个领域下有1000多个意图,准确率可以达到98%,召回率达到90%。

在应用层面,据悉腾讯叮当智能语音助手通过多个AI场景进行链接,进行场景化AI赋能,为更多的B端合作伙伴提供了拥有人工智能能力的机会。

此前腾讯叮当已同广汽等多家企业合作,产出了车载语音助手等产品。未来,腾讯叮当还有可能在手机端App的体验优化、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机器人等领域继续深耕,整合娱乐、生活、百科等诸多服务内容。

语音助手实际上解决了很多场景的智能设备功能痛点,如智能家居的操控、辅助驾驶的交互等等,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海量的语料标注数据支撑起整个基础的语义识别技术。

结语:

交互作为天然的人机交互入口,势必是对信息生态与未来生活的一种重构,BAT落地AI语音产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智能终端硬件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场景落地不分国界,谁最先触达用户,谁就能抓住下一个时代的发展先机。

当下为什么有不少厂商前赴后继来做智能耳机这件事?

原因不外乎这两条:补充使用场景和增强用户粘性。

腾讯叮当已经入场,风口似乎马上就要到来,你们准备好起飞了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