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股价大涨的“绝招”,公司名字加上比特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让股价大涨的“绝招”,公司名字加上比特币

为了蹭热点,这些上市公司们真是够拼的。

由于比特币行情大涨,演化出许多传奇的财富故事,比特币及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一下变得炙手可热,甚至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乱象。

就在上个月,纽约饮料制造商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突然宣布改名为长岛区块链集团(Long Blockchain Corp)。

尽管这家公司的业务还是做冰茶,和加密币没啥联系,但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追捧,更名后的首次开盘交易,股价就暴涨200%。

而这样蹭比特币热点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比特币价格超过15000美元的时候。

不少完全不相关的公司,比如运动文胸、果汁和电子香烟公司等,都开始改写了自己的名字或简介,以便让公司看起来似乎和区块链或比特币有关。

总部位于香港的果汁公司SkyPeople Fruit Juice,更名为“未来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Future FinTech Group Inc.),虽然他们还是生产包装食品。

香港的“平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Ping Shan Tea groupLimited),更名为比特币集团有限公司(Blockchain Group Co Ltd)。

还有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做电子香烟业务的公司Vapetek决定更名为Nodechain,公司网站域名也从Vapetek.com改为nodechain.in,并表示将探索比特币、以太链和其他加密货币。

改名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人们发现,只要和比特币沾边,就能轻易引起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让股价大涨。

这种改名乱象一点也不奇怪,很多年前就有公司这么做了。

1999年前后网络泡沫时期,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新上市的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

真正转型网络业务比较麻烦,最简单的就是改名,很多公司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dotcom,有的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以表示公司是和网络有关的。

当时,一个公司只要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发行新股时也会被抢购一空。

中国的股票市场也有这样的情况,2015年,多伦股份抛出一份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公告,要改名为匹凸匹,也就是P2P的谐音。

多伦股份要转型,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因此公司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这当然是为了蹭P2P的热度,但投资者很认这个,股票很快涨停。

从网络概念到P2P,再到比特币、区块链,上市公司通过改名蹭热点,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导致股价大涨,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乱象,应该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们不能只把它当做谈资笑料,也要进一步思考,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机会。

如果你是股民,可以考虑做空这些仅仅因改名而大涨的公司,如果业务上不改变,只是改名就大涨,这样持久不了,很快会跌回来。

这时做空赚钱的概率就会增大,当然这不是可以套用的万能公式,还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另外这些改名的上市公司们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反思和借鉴。

为了蹭热点,这些上市公司们真是够拼的,那做为中小创业者,是不是也可以蹭热点,来吸引人气和关注呢?

当然改名这招不管用,因为一家小公司改名基本没人搭理,也引不起关注,所以可以换一招。

可以推出热门产品来蹭热点,把产品名或外形和比特币关联起来。

比如饼干公司可以生产一款名为比特币的饼干,把饼干做成比特币的样子。

面包公司可以做比特币面包,面包上做几个比特币图案。

服装公司可以出一些有比特币图案的衣服。

餐馆可以做比特币炒饭,把切成片腊肠当成比特币。

比起上市公司更名,我例举的这种蹭热点的方式,人们更愿意接受,可能觉得很有趣,多半能带来销量的提升。

这种蹭热点的模式,可以当成公式一直套用,下次出现什么热点,都可以通过推出相关产品来蹭一波热度。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让股价大涨的“绝招”,公司名字加上比特币

为了蹭热点,这些上市公司们真是够拼的。

由于比特币行情大涨,演化出许多传奇的财富故事,比特币及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一下变得炙手可热,甚至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乱象。

就在上个月,纽约饮料制造商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突然宣布改名为长岛区块链集团(Long Blockchain Corp)。

尽管这家公司的业务还是做冰茶,和加密币没啥联系,但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追捧,更名后的首次开盘交易,股价就暴涨200%。

而这样蹭比特币热点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比特币价格超过15000美元的时候。

不少完全不相关的公司,比如运动文胸、果汁和电子香烟公司等,都开始改写了自己的名字或简介,以便让公司看起来似乎和区块链或比特币有关。

总部位于香港的果汁公司SkyPeople Fruit Juice,更名为“未来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Future FinTech Group Inc.),虽然他们还是生产包装食品。

香港的“平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Ping Shan Tea groupLimited),更名为比特币集团有限公司(Blockchain Group Co Ltd)。

还有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做电子香烟业务的公司Vapetek决定更名为Nodechain,公司网站域名也从Vapetek.com改为nodechain.in,并表示将探索比特币、以太链和其他加密货币。

改名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人们发现,只要和比特币沾边,就能轻易引起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让股价大涨。

这种改名乱象一点也不奇怪,很多年前就有公司这么做了。

1999年前后网络泡沫时期,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新上市的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

真正转型网络业务比较麻烦,最简单的就是改名,很多公司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dotcom,有的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以表示公司是和网络有关的。

当时,一个公司只要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发行新股时也会被抢购一空。

中国的股票市场也有这样的情况,2015年,多伦股份抛出一份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公告,要改名为匹凸匹,也就是P2P的谐音。

多伦股份要转型,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因此公司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这当然是为了蹭P2P的热度,但投资者很认这个,股票很快涨停。

从网络概念到P2P,再到比特币、区块链,上市公司通过改名蹭热点,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导致股价大涨,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乱象,应该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们不能只把它当做谈资笑料,也要进一步思考,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机会。

如果你是股民,可以考虑做空这些仅仅因改名而大涨的公司,如果业务上不改变,只是改名就大涨,这样持久不了,很快会跌回来。

这时做空赚钱的概率就会增大,当然这不是可以套用的万能公式,还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另外这些改名的上市公司们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反思和借鉴。

为了蹭热点,这些上市公司们真是够拼的,那做为中小创业者,是不是也可以蹭热点,来吸引人气和关注呢?

当然改名这招不管用,因为一家小公司改名基本没人搭理,也引不起关注,所以可以换一招。

可以推出热门产品来蹭热点,把产品名或外形和比特币关联起来。

比如饼干公司可以生产一款名为比特币的饼干,把饼干做成比特币的样子。

面包公司可以做比特币面包,面包上做几个比特币图案。

服装公司可以出一些有比特币图案的衣服。

餐馆可以做比特币炒饭,把切成片腊肠当成比特币。

比起上市公司更名,我例举的这种蹭热点的方式,人们更愿意接受,可能觉得很有趣,多半能带来销量的提升。

这种蹭热点的模式,可以当成公式一直套用,下次出现什么热点,都可以通过推出相关产品来蹭一波热度。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