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7年IPO市场回顾,2018年IPO趋势分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7年IPO市场回顾,2018年IPO趋势分析

如今看来,事实上新股发审从严化的趋势已经形成,IPO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运行。那么在这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2018年IPO审核也将保持较低的通过率。

转眼,2017年的IPO之旅已经走完了。

据统计,2017年IPO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2016年大幅上涨。2017年沪深股市IPO达到436宗,创出历史新高,相比2016年的227宗,增长92.07%,融资规模2,301.09亿元,高于2016年的1,496.08亿元,增长53.81%。

那么,2018年IPO又将怎么走,趋势如何,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今天,前瞻君(ID:qianzhanipo)从2017年IPO市场回顾、2018市场展望以及IPO审核建议等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1

2017年IPO市场情况回顾

一、436家IPO企业成功登陆A股上市

随着发行的提速,2017年一共成功上市的IPO企业有436家。其中主板214家,创业板141家,中小板81家。

平均每个月有36家企业登陆A股上市。其中1月份IPO企业上市数量最多,有54家;12月份最少,只有23家。

▲数据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从上市的地域情况来看:广东企业领跑新股发行。按宗数计,广东(98家)、浙江(87家)、江苏(65家)位列前三,占IPO总数57.34%。

二、整年479家IPO首发上会,过会率79.3%

据前瞻君统计,2017年IPO首发上会企业共479家(剔除二次上会企业),其中380家顺利上会,86家上会被否,8家取消审核,6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79.3%。

从每月上会企业的数量来看:每个月均有18家及以上的企业上会,其中5月份IPO上会的数量最多,有64家,3月份52家的数量居第二,4月份则有50家企业发行,剩余的1月、2月、6月三个月则分别有49家、18家、40家企业发行。

具体每个月IPO上会过会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审核趋严,2017年IPO被否率为高至17.95%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从IPO首发上会的否决率上看,由去年全年的7%左右上升至今年全年的17.95%。

2017年9月份之前,过会率相对比较稳定,过会率80%左右。其中,3月份IPO过会率最高,达94.23%。

2017年10月份,随着新一届发审委的上任,过会率出现断崖式下跌。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通过率分别为69.57%、52.94%、56.25%。

三个月的整体通过率大幅下降。

三、整年IPO排队总数减少157家,IPO排队时长变短

从IPO审核排队情况来看: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披露,截至2017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最新受理首发企业有519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49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84家,中止审查企业8家。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IPO堰塞湖问题有所缓解。

回顾2017年证监会受理的IPO情况,各月份的IPO排队家数企业呈下降趋势。一年的时间,IPO排队数量从一月初的676家最低减少到519家,少了157家。六月份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大部分企业都赶在六月底前披露招股书。

从预先披露情况来看:2017年1-12月份IPO预先披露企业共431家,平均每月有36家企业预先披露招股书。

随着审核加速,IPO排队时长也大大缩减。

IPO排队时长变短

据整年过会企业的排队时长来统计,2017上半年,较多IPO企业的平均排队时长在1.5-2年之间。下半年以后,上会企业平均排队时长在1-1.5年之间,排队时长大大缩减。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四、131家IPO终止审查,创历史新高

从终止审查情况来看:据证监会披露,2017年1-12月份IPO终止审查企业共131家。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12月终止审查最多达到30家,12月终止家数达到顶峰主要是基于发审委会议传达的从严审核思路主动撤回。

2

2018年IPO市场趋势分析

IPO作为资本市场的永恒话题,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根据对2017年IPO审核状况的回顾,前瞻君认为2018的IPO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IPO审核从严,将成为常态

随着,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IPO审核从严把关,过会率连创新低,甚至一度出现“六过一”、“零通过”的局面。

加上最近证监会官员强监管的接连表态,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

如今看来,事实上新股发审从严化的趋势已经形成,IPO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运行。那么在这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2018年IPO审核也将保持较低的通过率。

二、审核节奏或将放缓

随着2017年初审核节奏加快以来,2017年共有436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资2301.09亿元,IPO家数和融资规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

从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上会家数有所减少,审核家数从每月50家左右降到目前的每月30家左右,节奏有所放缓。

此外,IPO严审常态化,不少排队中的带病IPO纷纷撤回申报资料;另一方面,未受理的拟IPO企业也逐渐放慢申报的脚步。拟转板的新三板企业在这方面就表现非常明显。

故对于2018的趋势,前瞻君认为会沿袭目前从严放缓的态势。

普华永道近期也发布新年IPO预测:预计2018年A股IPO仍会保持活跃,但节奏比2017年有所放缓,为300~350宗,融资规模为1800亿~2000亿元。

三、常态化现场检查,全方面传导监管压力

IPO严审常态化集中表现在新股发审否决率居高不下,IPO严审向审核流程前端延伸两个方面。

1、IPO现场检查常态化、准备时间变短

2016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分别实施了两批次(共计47家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分类处理完毕(移送稽查、出具警示函、专项通报、终止审查、上会否决、正常审核推进等)。

2017年9月下旬开始,已陆续启动23家企业的现场检查,目前正在进行中。

下一步现场检查除了证监会外还会加入交易所人员,而且不会像过去给一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本周决定下周就实施,想补救都来不及,所以工作要事先做扎实。

2、全方面传导监管压力

证监会发行部先后在12月8日、12月20日召集了IPO保荐项目比较多的券商开会,会议传达的监管导向至少在短中期内将指导IPO审核工作。

今年底,将对保荐机构和保代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对被否多、申报文件有问题、前后信息披露不一致有矛盾的保荐机构与保代进行公示和全行业通报,这将对保荐机构及保代后续的业务承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2018年,前瞻君认为审核和监管压力将沿着IPO流程全方位传导,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在报送材料阶段、现场检查阶段、在审阶段等上会前阶段通过移送稽查、出具警示函、专项通报、终止审查、谈话劝退等方式提前清理,全方位传导监管压力,优化上会企业质量。

IPO严审可以让优质公司更快上市,而优质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将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能量。IPO严审从发审环节向整个发审流程前端延伸,对困扰市场多年的IPO堰塞湖双管齐下,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新三板IPO或将迎来春天

新三板企业转板的风潮从去年开始,三类股东问题也随之显现。

困扰新三板IPO的三类股东问题也在2017年实现突破。随着2017年12月16日,网上流传“三类股东”审核指导意见。困扰了新三板挂牌企业IPO很久的“三类股东”难题迎来破解信号。

随着三板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新三板企业成功过会被当作了含三类股东企业IPO的案例,也让业界对含三类股东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未来的IPO之路充满期待,相信破除了这个障碍,新三板企业这个庞大的后备军IPO之路将迎来春天。

3

2018年拟IPO企业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IPO被否的原因对于各个企业而言不尽相同,涉及经营能力的持续性、企业会计及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合规性等,提示排队的企业还是要做好自检自查。

新一届发审委对细节尤为关注,审核的维度全面且十分严谨,上一届发审委审核业绩为王的思路已经不再适用了,目前发审委更关注内部控制和财务真实性。

拟IPO企业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审核趋势:

1、高度重视财务真实性和内控问题

2、证实可持续盈利性同时挖掘企业成长性

3、新一届委员独立性较强,存在超纲问题

4、高度重视报告期内合法经营问题

5、募投项目合理性成为新关注重点

6、互联网游戏行业、农林牧渔行业审慎审核

7、监管机构从底稿寻找突破口

8、关注中介核查程序及核查结果的有效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7年IPO市场回顾,2018年IPO趋势分析

如今看来,事实上新股发审从严化的趋势已经形成,IPO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运行。那么在这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2018年IPO审核也将保持较低的通过率。

转眼,2017年的IPO之旅已经走完了。

据统计,2017年IPO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2016年大幅上涨。2017年沪深股市IPO达到436宗,创出历史新高,相比2016年的227宗,增长92.07%,融资规模2,301.09亿元,高于2016年的1,496.08亿元,增长53.81%。

那么,2018年IPO又将怎么走,趋势如何,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今天,前瞻君(ID:qianzhanipo)从2017年IPO市场回顾、2018市场展望以及IPO审核建议等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1

2017年IPO市场情况回顾

一、436家IPO企业成功登陆A股上市

随着发行的提速,2017年一共成功上市的IPO企业有436家。其中主板214家,创业板141家,中小板81家。

平均每个月有36家企业登陆A股上市。其中1月份IPO企业上市数量最多,有54家;12月份最少,只有23家。

▲数据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从上市的地域情况来看:广东企业领跑新股发行。按宗数计,广东(98家)、浙江(87家)、江苏(65家)位列前三,占IPO总数57.34%。

二、整年479家IPO首发上会,过会率79.3%

据前瞻君统计,2017年IPO首发上会企业共479家(剔除二次上会企业),其中380家顺利上会,86家上会被否,8家取消审核,6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79.3%。

从每月上会企业的数量来看:每个月均有18家及以上的企业上会,其中5月份IPO上会的数量最多,有64家,3月份52家的数量居第二,4月份则有50家企业发行,剩余的1月、2月、6月三个月则分别有49家、18家、40家企业发行。

具体每个月IPO上会过会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审核趋严,2017年IPO被否率为高至17.95%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从IPO首发上会的否决率上看,由去年全年的7%左右上升至今年全年的17.95%。

2017年9月份之前,过会率相对比较稳定,过会率80%左右。其中,3月份IPO过会率最高,达94.23%。

2017年10月份,随着新一届发审委的上任,过会率出现断崖式下跌。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通过率分别为69.57%、52.94%、56.25%。

三个月的整体通过率大幅下降。

三、整年IPO排队总数减少157家,IPO排队时长变短

从IPO审核排队情况来看: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披露,截至2017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最新受理首发企业有519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49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84家,中止审查企业8家。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IPO堰塞湖问题有所缓解。

回顾2017年证监会受理的IPO情况,各月份的IPO排队家数企业呈下降趋势。一年的时间,IPO排队数量从一月初的676家最低减少到519家,少了157家。六月份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大部分企业都赶在六月底前披露招股书。

从预先披露情况来看:2017年1-12月份IPO预先披露企业共431家,平均每月有36家企业预先披露招股书。

随着审核加速,IPO排队时长也大大缩减。

IPO排队时长变短

据整年过会企业的排队时长来统计,2017上半年,较多IPO企业的平均排队时长在1.5-2年之间。下半年以后,上会企业平均排队时长在1-1.5年之间,排队时长大大缩减。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四、131家IPO终止审查,创历史新高

从终止审查情况来看:据证监会披露,2017年1-12月份IPO终止审查企业共131家。

▲数据来源:证监会,制图:前瞻IPO

12月终止审查最多达到30家,12月终止家数达到顶峰主要是基于发审委会议传达的从严审核思路主动撤回。

2

2018年IPO市场趋势分析

IPO作为资本市场的永恒话题,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根据对2017年IPO审核状况的回顾,前瞻君认为2018的IPO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IPO审核从严,将成为常态

随着,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IPO审核从严把关,过会率连创新低,甚至一度出现“六过一”、“零通过”的局面。

加上最近证监会官员强监管的接连表态,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

如今看来,事实上新股发审从严化的趋势已经形成,IPO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运行。那么在这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2018年IPO审核也将保持较低的通过率。

二、审核节奏或将放缓

随着2017年初审核节奏加快以来,2017年共有436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资2301.09亿元,IPO家数和融资规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

从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上会家数有所减少,审核家数从每月50家左右降到目前的每月30家左右,节奏有所放缓。

此外,IPO严审常态化,不少排队中的带病IPO纷纷撤回申报资料;另一方面,未受理的拟IPO企业也逐渐放慢申报的脚步。拟转板的新三板企业在这方面就表现非常明显。

故对于2018的趋势,前瞻君认为会沿袭目前从严放缓的态势。

普华永道近期也发布新年IPO预测:预计2018年A股IPO仍会保持活跃,但节奏比2017年有所放缓,为300~350宗,融资规模为1800亿~2000亿元。

三、常态化现场检查,全方面传导监管压力

IPO严审常态化集中表现在新股发审否决率居高不下,IPO严审向审核流程前端延伸两个方面。

1、IPO现场检查常态化、准备时间变短

2016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分别实施了两批次(共计47家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分类处理完毕(移送稽查、出具警示函、专项通报、终止审查、上会否决、正常审核推进等)。

2017年9月下旬开始,已陆续启动23家企业的现场检查,目前正在进行中。

下一步现场检查除了证监会外还会加入交易所人员,而且不会像过去给一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本周决定下周就实施,想补救都来不及,所以工作要事先做扎实。

2、全方面传导监管压力

证监会发行部先后在12月8日、12月20日召集了IPO保荐项目比较多的券商开会,会议传达的监管导向至少在短中期内将指导IPO审核工作。

今年底,将对保荐机构和保代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对被否多、申报文件有问题、前后信息披露不一致有矛盾的保荐机构与保代进行公示和全行业通报,这将对保荐机构及保代后续的业务承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2018年,前瞻君认为审核和监管压力将沿着IPO流程全方位传导,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在报送材料阶段、现场检查阶段、在审阶段等上会前阶段通过移送稽查、出具警示函、专项通报、终止审查、谈话劝退等方式提前清理,全方位传导监管压力,优化上会企业质量。

IPO严审可以让优质公司更快上市,而优质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将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能量。IPO严审从发审环节向整个发审流程前端延伸,对困扰市场多年的IPO堰塞湖双管齐下,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新三板IPO或将迎来春天

新三板企业转板的风潮从去年开始,三类股东问题也随之显现。

困扰新三板IPO的三类股东问题也在2017年实现突破。随着2017年12月16日,网上流传“三类股东”审核指导意见。困扰了新三板挂牌企业IPO很久的“三类股东”难题迎来破解信号。

随着三板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新三板企业成功过会被当作了含三类股东企业IPO的案例,也让业界对含三类股东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未来的IPO之路充满期待,相信破除了这个障碍,新三板企业这个庞大的后备军IPO之路将迎来春天。

3

2018年拟IPO企业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IPO被否的原因对于各个企业而言不尽相同,涉及经营能力的持续性、企业会计及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合规性等,提示排队的企业还是要做好自检自查。

新一届发审委对细节尤为关注,审核的维度全面且十分严谨,上一届发审委审核业绩为王的思路已经不再适用了,目前发审委更关注内部控制和财务真实性。

拟IPO企业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审核趋势:

1、高度重视财务真实性和内控问题

2、证实可持续盈利性同时挖掘企业成长性

3、新一届委员独立性较强,存在超纲问题

4、高度重视报告期内合法经营问题

5、募投项目合理性成为新关注重点

6、互联网游戏行业、农林牧渔行业审慎审核

7、监管机构从底稿寻找突破口

8、关注中介核查程序及核查结果的有效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