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瑞卓喜投联席CEO许进:区块链是毒奶粉与假疫苗的克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瑞卓喜投联席CEO许进:区块链是毒奶粉与假疫苗的克星

在数据聚合方面,传统监管机构之间数据相互没有联系,跨平台监管措施很难制订和落实到位;而区块链监管通过汇聚平台信息,可以统计同一融资人的所有融资行为,从而杜绝恶意融资和重复融资行为。

如果要评选2017年创投圈十大热词,区块链必定榜上有名。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连连走高,区块链技术也不断引起人们的热议。短短一年时间,超过100多种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被创造,金融、物流、保险等传统行业迎来颠覆性革新。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高度赞誉区块链技术,认为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永久保存等优势。《经济学人》则将区块链誉为“打造信任的机器”,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其“未来十年或将颠覆互联网”。

为了帮助更多会员增进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健一会在前不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区块链,颠覆金融与投资的黑科技?”的内部沙龙,邀请了多位区块链专家,为我们勾勒出技术背后的投资蓝图。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沙龙第207位主讲人许进在健一会主办的“区块链,颠覆金融与投资的黑科技?”主题沙龙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现标题为健一君所加。

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许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计算机双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金融学博士。曾在纽约对冲基金负责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有近十年的自动化交易经验;曾任纽交所(NYSE)上市公司搜房网纽约分公司总经理。担任特朗普母校纽约军事学院的校董;工信部区块链发展论坛的理事;可信区块链数据中心联盟的理事;以及中国物流协会大宗商品区块链小组副组长。已带领团队申请了40多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共账本。它有三种形式: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私有链比较简单,我重点谈一下联盟链和公有链的区别。联盟链身份是公开的,交易则是隐藏的。公有链正好相反,身份是隐藏的,交易则是公开的。

比特币属于公有链——交易者身份匿名,但交易公开,开审计,可追溯,以此保证交易安全。但身份匿名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谁都可以加入,无法避免其被恶意攻击。于是用于提高攻击成本的共识机制应运而生。

联盟链则没有这个问题。由于身份公开,交易效率得到提升,而点对点之间交易隐藏,尤其适用于商业场景。

追根溯源:公共账本让供应链问题的无处遁形

金融本质是要实现现金流错配。A当下有钱而B没钱,A可以通过股权交易或债权交易等两种方式把钱借给B,但交易过程有多个环节,且这些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均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

首先是身份确认,这个类似于银行里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客户身份验证);身份确认后,需要了解客户的信用,看看其之前是否有过恶意借贷的经历,还款意愿如何;信用通过验证后,需要客户出具借款凭证,也就是确权过程;确权结束,通过信用中介进行转账。

以上环节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如身份确认、征信或清算对账;另一个是交易,如支付与托管。

区块链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与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光拿身份证的照片或复印件未必能证实持有人的身份,但在区块链里就很容易甄别,每个比特币均附有持有人信息;区块链在确权方面的表现也很优秀,相关信息写入后,可以永久保存,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并且是处于加密状态;在交易方面,我们现在转帐需要经过多家中介,比如支付宝或网银,但在区块链上不需要任何中介,可以实现点对点支付、多方交易、托管乃至自动交易,只需在合约里写清楚即可。

供应链溯源与监管

供应链污染的案例并不少见,这些很大程度是由于供应商管理和控制的不完善。毒奶粉、假疫苗丑闻证明需要做出改变来严格控制供应链系统控制和提高系统透明度。

供应链有三条流:资金流,包括应收应付账款和运费等;物流,也即物品的运输;信息流,比如货物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和货物凭证等。假如将这三条流都存入区块链,便可以实现溯源、征信和监管三大功能。

做过物流的都知道,运输行业通常都有个运输管理系统,包括司机、卡车等租赁信息和货物、温度等物流信息,假如把这些信息实时记在区块链上,那便意味着厂商、收货方乃至消费者均可精确掌握货物的来源与去向。

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每喝一杯鲜牛奶,便可知道它来自哪只奶牛,这只奶牛来自哪个牧场,牧场又是通过哪家运输公司运到哪家分销商手里,分销商再运到哪家批发商、零售商手里,整个环节的信息都可全程记录,且无法篡改。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溯源与追责。

商品的溯源并不是以商品销售的完成而结束,商品的持有和转让信息也可以入链。在二手球鞋交易里,通过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增加货品的信用。球鞋定价通常不菲,厂商经常推出限量版,进行饥饿营销,从而造成部分球鞋品牌在二手市场很受欢迎,也催生了假冒伪劣产业的兴起。假如用了区块链技术,消费者便可知晓这双鞋在流通领域的购买与持有信息,从而确保了这双鞋的价值。

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可以提供随时可验的物流记录,方便监管部门进行货物的物流监管。监管机构只需在区块链上增加一个节点,区块链上的所有信息都会及时反馈到监管上,这在危险品运输及食品安全领域尤其重要。

物流供应链金融

据国内专业机构估算,物流业仅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存在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中,只有不到5%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记录物流、仓单等运营信息。金融机构通过查询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便可大幅度减轻信息搜集成本,从根本上转变因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物流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仓单融资

仓储里面主要是存货,存货属于动产。中国的不动产融资(如房产抵押)现在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但在动产融资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原因在于中国人太过“聪明”,同样一批货,物流企业可以将其在多个仓库里进行空转,然后拿着这些虚假仓单找银行融资,欺骗的次数多了,银行也就不会上当了。假如将存货仓储信息写入区块链,银行拿到的仓单便是实实在在的仓单和存货,对于企业来说,再融资就方便多了。

监管利剑:区块链成为政府协同工作的法宝

我们和地方上很多金融办对接过,我们发现,所有金融办都有四个需求:

第一个是数据真实性,要求对所有交易实现“区块链存证”,数据不可篡改,确保数据真实性;

第二个是科学系统管理,要求辖区内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均需接入监管系统,实现所有监管的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

第三个是事前管控预警,要求根据系统获取的数据,应用各类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隐患,提前预警;

第四个是数据永久性,要求在区块链永久保存,防范风险发生后的“查无对证”、“砸电脑,毁灭证据”事件。

除了金融办和银监局,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均可在区块链上进行工作协同,各部门数据均可通过区块链中联盟链的方式便捷安全地共享。各参与方在各节点通过API将各种数据实时写入区块链并广播到全网各个节点,各节点实时了解被监管机构的业务情况,同时根据预警模型实时通报相关负责人。

区块链监管和传统集中式监管相比,在数据方面优势明显。

在数据组织环节,传统监管由于是自行构建交易数据,所以存在数据伪造和篡改的可能;而区块链交易数据采用块状连接,按照可追溯、可审查的方式组织,无法伪造与篡改。

在数据存储环节,传统监管由平台自行存储交易数据,监管机构无法掌握数据全貌,甚至可能出现砸电脑等恶意破坏数据等极端行为;区块链由于其天生的分布式存储特性,监管机构极易掌握全量数据,并且各节点均留存全量备份,不会丢失。

在数据安全方面,传统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安全机制,各平台安全措施参差不齐,存在内部极易泄露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监管机构可以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方案,提升平台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监管平台可以制订完善的用户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实现只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用户数据,保护用户隐私。

在数据上报方面,传统上报周期很长,一周一报甚至一月一报,区块链可以实现实时汇报,这样信息颗粒度更细,作假成本更高。

在数据聚合方面,传统监管机构之间数据相互没有联系,跨平台监管措施很难制订和落实到位;而区块链监管通过汇聚平台信息,可以统计同一融资人的所有融资行为,从而杜绝恶意融资和重复融资行为。

问答环节:

提问:在溯源和监管方面,目前比特币的防篡改属性是获得公认的,但是面对“上链”这个环节,我们该如何分辨其有效性?

许进:比特币有链上数据和链外数据,链上数据可以保证绝对真实,链外数据可能会被造假,但其造假成本非常高,而且造假源头可以被追踪。此外,现在有一种名为预言机的技术,依靠另外的节点让大家形成共识,判断为真,才能够“上链”,从而保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

提问:国内的区块链企业在是否要自行发币的问题上存在两派观点,一派企业认为自行发币可以促进项目发展,从而获取资金,另一派认为自行发币是圈钱行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许进: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自组织”理念。创业公司成立之初希望拿到融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不和投资人签订合约,甚至不需要成立公司,通过“自组织”的方式,直接通过给投资人发币的形式确认所有权,这种做法符合区块链理念,能够促进项目发展。不过中国、美国、新加坡都有相关法律监管,无法对这种项目进行投资。

提问: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就是在抄袭比特币,我们作为投资机构在前期研判时觉得这些项目都不具备投资价值,但是有项目还是拿到了融资,估值翻了很多倍,有些投资机构也从中赚钱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许进:真正做区块链的靠谱项目很少,而且做的很简单。但你说的这种做得像比特币的项目,它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加上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从而扩展了比特币的功能,使得这种项目里面包含一些实在的东西,所以会有人去投它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瑞卓喜投联席CEO许进:区块链是毒奶粉与假疫苗的克星

在数据聚合方面,传统监管机构之间数据相互没有联系,跨平台监管措施很难制订和落实到位;而区块链监管通过汇聚平台信息,可以统计同一融资人的所有融资行为,从而杜绝恶意融资和重复融资行为。

如果要评选2017年创投圈十大热词,区块链必定榜上有名。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连连走高,区块链技术也不断引起人们的热议。短短一年时间,超过100多种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被创造,金融、物流、保险等传统行业迎来颠覆性革新。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高度赞誉区块链技术,认为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永久保存等优势。《经济学人》则将区块链誉为“打造信任的机器”,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其“未来十年或将颠覆互联网”。

为了帮助更多会员增进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健一会在前不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区块链,颠覆金融与投资的黑科技?”的内部沙龙,邀请了多位区块链专家,为我们勾勒出技术背后的投资蓝图。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沙龙第207位主讲人许进在健一会主办的“区块链,颠覆金融与投资的黑科技?”主题沙龙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现标题为健一君所加。

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许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计算机双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金融学博士。曾在纽约对冲基金负责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有近十年的自动化交易经验;曾任纽交所(NYSE)上市公司搜房网纽约分公司总经理。担任特朗普母校纽约军事学院的校董;工信部区块链发展论坛的理事;可信区块链数据中心联盟的理事;以及中国物流协会大宗商品区块链小组副组长。已带领团队申请了40多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共账本。它有三种形式: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私有链比较简单,我重点谈一下联盟链和公有链的区别。联盟链身份是公开的,交易则是隐藏的。公有链正好相反,身份是隐藏的,交易则是公开的。

比特币属于公有链——交易者身份匿名,但交易公开,开审计,可追溯,以此保证交易安全。但身份匿名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谁都可以加入,无法避免其被恶意攻击。于是用于提高攻击成本的共识机制应运而生。

联盟链则没有这个问题。由于身份公开,交易效率得到提升,而点对点之间交易隐藏,尤其适用于商业场景。

追根溯源:公共账本让供应链问题的无处遁形

金融本质是要实现现金流错配。A当下有钱而B没钱,A可以通过股权交易或债权交易等两种方式把钱借给B,但交易过程有多个环节,且这些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均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

首先是身份确认,这个类似于银行里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客户身份验证);身份确认后,需要了解客户的信用,看看其之前是否有过恶意借贷的经历,还款意愿如何;信用通过验证后,需要客户出具借款凭证,也就是确权过程;确权结束,通过信用中介进行转账。

以上环节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如身份确认、征信或清算对账;另一个是交易,如支付与托管。

区块链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与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光拿身份证的照片或复印件未必能证实持有人的身份,但在区块链里就很容易甄别,每个比特币均附有持有人信息;区块链在确权方面的表现也很优秀,相关信息写入后,可以永久保存,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并且是处于加密状态;在交易方面,我们现在转帐需要经过多家中介,比如支付宝或网银,但在区块链上不需要任何中介,可以实现点对点支付、多方交易、托管乃至自动交易,只需在合约里写清楚即可。

供应链溯源与监管

供应链污染的案例并不少见,这些很大程度是由于供应商管理和控制的不完善。毒奶粉、假疫苗丑闻证明需要做出改变来严格控制供应链系统控制和提高系统透明度。

供应链有三条流:资金流,包括应收应付账款和运费等;物流,也即物品的运输;信息流,比如货物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和货物凭证等。假如将这三条流都存入区块链,便可以实现溯源、征信和监管三大功能。

做过物流的都知道,运输行业通常都有个运输管理系统,包括司机、卡车等租赁信息和货物、温度等物流信息,假如把这些信息实时记在区块链上,那便意味着厂商、收货方乃至消费者均可精确掌握货物的来源与去向。

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每喝一杯鲜牛奶,便可知道它来自哪只奶牛,这只奶牛来自哪个牧场,牧场又是通过哪家运输公司运到哪家分销商手里,分销商再运到哪家批发商、零售商手里,整个环节的信息都可全程记录,且无法篡改。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溯源与追责。

商品的溯源并不是以商品销售的完成而结束,商品的持有和转让信息也可以入链。在二手球鞋交易里,通过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增加货品的信用。球鞋定价通常不菲,厂商经常推出限量版,进行饥饿营销,从而造成部分球鞋品牌在二手市场很受欢迎,也催生了假冒伪劣产业的兴起。假如用了区块链技术,消费者便可知晓这双鞋在流通领域的购买与持有信息,从而确保了这双鞋的价值。

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可以提供随时可验的物流记录,方便监管部门进行货物的物流监管。监管机构只需在区块链上增加一个节点,区块链上的所有信息都会及时反馈到监管上,这在危险品运输及食品安全领域尤其重要。

物流供应链金融

据国内专业机构估算,物流业仅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存在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中,只有不到5%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记录物流、仓单等运营信息。金融机构通过查询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便可大幅度减轻信息搜集成本,从根本上转变因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物流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仓单融资

仓储里面主要是存货,存货属于动产。中国的不动产融资(如房产抵押)现在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但在动产融资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原因在于中国人太过“聪明”,同样一批货,物流企业可以将其在多个仓库里进行空转,然后拿着这些虚假仓单找银行融资,欺骗的次数多了,银行也就不会上当了。假如将存货仓储信息写入区块链,银行拿到的仓单便是实实在在的仓单和存货,对于企业来说,再融资就方便多了。

监管利剑:区块链成为政府协同工作的法宝

我们和地方上很多金融办对接过,我们发现,所有金融办都有四个需求:

第一个是数据真实性,要求对所有交易实现“区块链存证”,数据不可篡改,确保数据真实性;

第二个是科学系统管理,要求辖区内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均需接入监管系统,实现所有监管的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

第三个是事前管控预警,要求根据系统获取的数据,应用各类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隐患,提前预警;

第四个是数据永久性,要求在区块链永久保存,防范风险发生后的“查无对证”、“砸电脑,毁灭证据”事件。

除了金融办和银监局,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均可在区块链上进行工作协同,各部门数据均可通过区块链中联盟链的方式便捷安全地共享。各参与方在各节点通过API将各种数据实时写入区块链并广播到全网各个节点,各节点实时了解被监管机构的业务情况,同时根据预警模型实时通报相关负责人。

区块链监管和传统集中式监管相比,在数据方面优势明显。

在数据组织环节,传统监管由于是自行构建交易数据,所以存在数据伪造和篡改的可能;而区块链交易数据采用块状连接,按照可追溯、可审查的方式组织,无法伪造与篡改。

在数据存储环节,传统监管由平台自行存储交易数据,监管机构无法掌握数据全貌,甚至可能出现砸电脑等恶意破坏数据等极端行为;区块链由于其天生的分布式存储特性,监管机构极易掌握全量数据,并且各节点均留存全量备份,不会丢失。

在数据安全方面,传统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安全机制,各平台安全措施参差不齐,存在内部极易泄露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监管机构可以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方案,提升平台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监管平台可以制订完善的用户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实现只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用户数据,保护用户隐私。

在数据上报方面,传统上报周期很长,一周一报甚至一月一报,区块链可以实现实时汇报,这样信息颗粒度更细,作假成本更高。

在数据聚合方面,传统监管机构之间数据相互没有联系,跨平台监管措施很难制订和落实到位;而区块链监管通过汇聚平台信息,可以统计同一融资人的所有融资行为,从而杜绝恶意融资和重复融资行为。

问答环节:

提问:在溯源和监管方面,目前比特币的防篡改属性是获得公认的,但是面对“上链”这个环节,我们该如何分辨其有效性?

许进:比特币有链上数据和链外数据,链上数据可以保证绝对真实,链外数据可能会被造假,但其造假成本非常高,而且造假源头可以被追踪。此外,现在有一种名为预言机的技术,依靠另外的节点让大家形成共识,判断为真,才能够“上链”,从而保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

提问:国内的区块链企业在是否要自行发币的问题上存在两派观点,一派企业认为自行发币可以促进项目发展,从而获取资金,另一派认为自行发币是圈钱行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许进: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自组织”理念。创业公司成立之初希望拿到融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不和投资人签订合约,甚至不需要成立公司,通过“自组织”的方式,直接通过给投资人发币的形式确认所有权,这种做法符合区块链理念,能够促进项目发展。不过中国、美国、新加坡都有相关法律监管,无法对这种项目进行投资。

提问: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就是在抄袭比特币,我们作为投资机构在前期研判时觉得这些项目都不具备投资价值,但是有项目还是拿到了融资,估值翻了很多倍,有些投资机构也从中赚钱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许进:真正做区块链的靠谱项目很少,而且做的很简单。但你说的这种做得像比特币的项目,它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加上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从而扩展了比特币的功能,使得这种项目里面包含一些实在的东西,所以会有人去投它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