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串儿
微商一出,谁与争锋?
曾几何时,无论线上以朋友圈为主战场的花样卖货,抑或线下开品牌发布会震撼人心的商业“蛊惑”,至少在造势上,微商游走于金字塔尖。
今天(1月5日),来自青眼+的消息显示,微商先行者思埠集团(下称思埠)已完成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领投的5000万元A轮融资。
这似乎是继与奥巴马握手合影之后,微商近期较大的一个动作。那么,从2013年萌发至今5年间,微商经历了什么?当下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1
先来说说思埠的这次大手笔融资。
据了解,本次投资了思埠的赛富亚洲,曾投资过诸如58同城、知乎网、洋码头等知名电商项目。
而对于本次融资,吴召国告诉串儿,除现有的新微商和共享商城3.0两个版块的业务外,思埠下一步欲打造一个基于线下实体店的社交电商平台,从而为更多的中小零售店赋能。吴召国进一步介绍,思埠将通过在下游渠道上积累的180万代理商去影响他们身边的零售店,最终解决三个方面的痛点,“进货渠道问题,嫁接微电商的能力,寻找客源的能力。”
▍思埠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召国
吴召国表示,目前上述社交电商平台处于内测状态,但已吸引到一万多家线下实体店的入驻,“具体操作模式上,思埠的新零售布局和阿里京东开展的智慧门店思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思埠意在将线下店转移到平台上,以此打造一个线上的微电商供应链平台。”
除此之外,吴召国还规划了明确的上市目标,“争取在2018年内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之所以会选择赴港上市,主要因为“A股市场对新生商业模式的看法比较滞后,新三板的流动性差,实质意义不大”。
相较思埠现今受资本青睐,记得在2017年7月12日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谈及对微商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时,吴召国曾说,“我会在迷茫中等待彩虹的出现。”这句不无抒情色彩的感怀,却也真实道出了他的心境。
2
如果单从市场规模上看,微商行业的“彩虹”确实可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微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为3607.3亿元。预计2017年微商行业市场总体规模将达6835.8亿元,增长率为89.5%。吴召国认为,这一数据只是调查机构预估的市场规模,实际上远远不止。
▍来源:艾瑞咨询
既然如此,吴召国为何会感到迷茫?
众所周知,虽说2013年是微商的萌发期,但2014年才称得上微商元年。也正是这一年,得益于对两微(特指微博和微信)发展降低营销成本及社交电商低门槛创业的精准把握,思埠凭借面膜品牌天使之魅和护肤品牌黛莱美一举奠定在微商渠道的领头羊位置。
据知名电商专家龚文祥曾在微博透露,“思埠2014年11月一个月的流水就已达到20多亿元,成为毫无争议的微商第一品牌。”当然,微商能够在2014年爆发,也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掀起的草根创业热潮不无关系。
然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微商大肆繁荣背后却乱象丛生。除备受诟病的暴力刷屏营销外,央视于2015年痛批微商产品“血统”造假、成分造假,并将微商的多层级销售模式定性为“传销”。由此促成了微商的转折年。
同年,思埠相继通过控股幸美股份和与上市公司健康元展开战略合作的方式,意图通过自身微商品牌渠道优势谋求转型“上岸”。同一时间,在微商渠道声名鹊起的面膜品牌俏十岁,亦意识到“假货冲击、价格不稳、管理不系统、售后服务不完善”的商业模式充满危险,宣布停止微商渠道供货。
与俏十岁的直接离场相比,思埠的转型之路也未让其重新焕发光芒(详见《“百城万店”计划落空,思埠又谋两万家KA网点》)。不仅如此,健康元与思埠集团合作的思埠健康元微商业务收入亦缩水近97.68%。无怪乎吴召国会有迷茫之感。
但实际上,微商群体恐怕更迷茫的依然是商业模式问题。整体而言,虽然经历了五年的起伏,但微商在商业模式上仍然无法跳出层层发展代理的路径,唯一在变化的是营销导流方式和营销平台的切换。
3
不过,一如所有的新生事物,微商的发展也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的过程。这种变化,显而易见的表现是名称上的变化。吴召国表示,社交电商实际上是微商的另外一个名字。这种变化源于微商无法可依,而社交电商则遵从电商监管政策的管理办法,“目前,思埠正积极参与商务部关于微商行业规范的相关政策制定工作。”
另外,吴召国认为,随着像云南白药、立白集团等大企业积极介入微商,有助于微商的自我规范化。“因为大企业会注重品牌形象,会合理交税,会有商业底线。”吴召国也坦言,当前仍有绝大部分微商企业追求蝇头小利,“依然是习惯性地偷税漏税、销售三无产品及没有任何售后保障。”
关于微商的未来,吴召国认为,微商最被人诟病的地方是没有店铺,所以走线上与线下融合之路是微商的唯一出路,而思埠布局社交电商平台亦是出于这一考虑。然而,思埠已多次“祭出”结合线下实体店的商业战术,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吴召国称,“滴滴没有一辆出租车,却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租车管理公司。思埠以前要求经销商去开店或者自己开店,这种做法的资产运作模式太重。未来,思埠更多是谋求与经销商展开线下合作,其运作模式就像滴滴一样。”
整体而言,走过巅峰的思埠一直在寻求转型之路,其经历也见证了微商由最初个人英雄主义到团队再到企业化的运作结果。
诚然,思埠即将进入资本化运作阶段。但客观而言,构建社交电商平台的模式并不新鲜,已有针对个人低门槛创业的云集微店、微店、有量等成熟平台在前。另外,随着更多企业试水自营模式的微商平台,面对这种更容易将产品送到终端的模式,思埠似乎也未给出更好的应对办法。因此,资本介入思埠的确能够唤起公众重新审视微商,但如果在商业模式上未有本质的革新,即便如巨头也易“泯然众人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