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第四届亚太商旅峰会上,国内领先的差旅管理公司——携程商旅与品橙旅游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商旅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汇聚携程商旅对于商旅行业多年来的独到观察与见解,对中国商旅市场现状,商旅产品动态以及行业趋势做了详尽的分析与解读。
报告披露,根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的数据,中国商旅支出在2016年凭借318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商旅总消费最高的国家后,2017年预计会有8.4%的增长达到3446亿美元。其差旅管理市场规模于16年达到1,465亿,但增速比以往超过15%的预期相比逐渐放缓,预计未来2年里将以8%—9%的速度增长。
不过,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目前较为分散,其CR5(行业排名前五企业份额)近三年来平均维持在17.5%左右,与欧美成熟市场超过50%的数据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与加剧的竞争对差旅管理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预测,结合新一轮竞争中隐藏的“超马太效应”以及中国管理市场的增长率,未来CR5保守估计仍有10倍的增长空间。
携程商旅CEO方继勤对界面记者表示,中美的企业结构类似,但美国企业认为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公司去做,但中国没有这种差旅管理的意愿。另外中国市场分散,需要等企业对差旅管理的理念非常完善之后,分散的格局将会改变,也将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去。
根据携程商旅的数据,机票在商旅产品中的霸主地位正由企业产品需求多样化而逐渐发生改变。从13年到16年,机票在管控市场的占比整体下降4.2%;而酒店占比在四年间增长了3.2%。相较机票产品的严管控,酒店由于供应商分散,区域化特征强,一直处于弱管控状态,尤其是企业海外酒店的管控比例大幅落后于国内酒店,90%的企业海外酒店尚未管控,海外酒店管控迫在眉睫。
随着网约车企业的蓬勃发展,用车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纳入了差旅管理的范围,差旅人士可以更方便的通过差旅管理公司完成所有出行产品的预订。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用车费用庞大,企业用车市场尽管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可观,前景巨大,完备的用车解决方案将会为企业实现良好的差旅管控,大大降低差旅成本。
报告指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成熟正在不断推动商旅管理的变革发展,从最初的人工服务到自助化、自动式的主流趋势,如今先进的智能技术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方继勤对界面记者表示,未来差旅行业的发展将会显示出定制化、场景化、人性化三大特征。定制化是指对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行业通过标准化完成快速扩张,再经历群分化聚焦群体需求,直至借助技术手段关注和尊重个体需求。相应,差旅产品也应该保持灵活性,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加速扩散,用户在更多、更细分的场景下被激发出智能应用需求。
为了应对不同阶段的差异化需求,方继勤指出,在2018年,“产品升级”与“效率升级”将是驱动行业发展的两大主题。“领先TMC一方面应该通过产品与品类的升级,赋予行业新的发展动力,包括积极采用新兴技术,以及提供全面的出行产品供应,以此去满足国企、民企以及中小企业对于成本以及多元化差旅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运营与服务效率的提升则能够实现快速迭代,满足成熟期企业对于效率以及更多附加价值的追求。”
他表示,每个行业都遵循着由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至衰退期甚至被替代的发展规律。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属性和需求。对于刚经历过2017洗礼过的中国差旅市场,方继勤介绍道,如今,中小企业进入了差旅管理的导入期,国央企处于更加快速的成长期,而在成熟阶段的五百强企业,则更迫切的期待行业能有创新的领导者来提升和赋予差旅管理新的价值。
去年8月,携程发布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商旅通”。方继勤告诉界面记者,目前的中小企业占比超过10%。他表示,从去年八月以来,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在200%以上,比大客户增长速度要快。
对于携程商旅的国际化,方继勤表示,其国际化是伴随着携程整个集团的国际化,目前已进入新加坡和香港两个国家。他认为,将来在中国诞生的世界级的TMC,扩张方式一定有别于国际传统的TMC,并不会通过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方式进军国际,而是基于强大的技术实力,打造一个在云端链接全球差旅资源的系统,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来管理同一公司不同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公司的差旅政策,实现数据和信息的统一完整及文化和服务的落地。这将是中国TMC走上世界舞台的制胜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