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一在建工地大面积塌陷 相关部门称与雨水及地形有关
据《现代快报》消息,1月14日凌晨,位于南京江宁区竹山路上的龙湖地产一在建工地发生大面积塌陷,附近的居民楼受影响严重,居民已全部疏散出楼。其中距离工地最近的一栋居民楼受塌陷影响最为明显,经出现明显歪斜。但由于事发在凌晨4时许,塌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引述相关部门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称,坍塌的原因与近期雨水以及周边地形情况复杂有关,并非施工不当造成的。
【黑龙江】贪官二手房砸墙砸出上亿现金?实为警方破获重大诈骗案
近日,“哈尔滨一幢二手房在装修时墙里抠出1.4亿现金”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根据网络截图,一个被砸开的墙壁之中出现摞得一人多高的人民币。有网友猜测,可能将有贪官因此落马。而据《法制晚报》报道,这是吉林省松原市警方查处诈骗案的调查现场,但警方对于该诈骗案的相关细节,以“暂不方便公布”为由并未透露更多,13日晚间,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及省综治办官方微博也转发该消息辟谣。
【云南】1市3县违法违规为融资平台举债担保被问责
云南省政府日前发布通报,称在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保山市、昆明市宜良县、楚雄州禄丰县、普洱市景东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违法违规为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信托等金融产品举债担保,同意或承诺将还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关责任人也一同进行了问责。对这些问题,相关主管领导分别被予以党内警告处分、撤职、行政记大过等处分。
【辽宁】沈阳三年补短板行动治疗“城市涝病”
根据《沈阳日报》报道,辽宁沈阳市将从今年开展为期三年的排水防涝补短板行动。目前该行动已经全面展开,整个行动将通过构建城市排水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实现“小雨不外排、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大暴雨不成灾”的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目标。据介绍,目前沈阳城区共计101处易涝点,未来沈阳将通过三年时间,在2020年使全市排水河道、雨水干线、泵站达到国家三年一遇标准,发生三年一遇以下降雨时,实现地面不积水,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下降雨时,配合非工程性措施,实现城市不内涝。
【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生态问题整改已完成上年度整改任务
据新华社报道,甘肃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17年度整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矿业、水电站和旅游项目等重点难点整改任务正在实施当中。去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由于祁连山存在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为,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的100多人因祁连山生态问题被问责。此后,甘肃省先后制定出台有关保护区内矿业权分类退出、水电站关停退出整治、部分旅游设施项目差别化整治和补偿等方案,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整改。
【北京】今明两天仍将持续重污染
1月13日零时,北京2018年首个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启动,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预计明天午后到夜间,南部污染向北回流影响本市,污染情况又有所加重。直到17日白天,污染过程逐渐结束。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表示,此次污染之所以来得如此之急,是因为从1月8日至11日,北京市受到寒潮降温影响,采暖排放有所增加;寒潮过后,随着气温快速回暖,造成低层大气较强逆温和稳定,大气扩散条件不利。
【山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须经法制审核
据山西晚报1月14日报道,近日,陕西省下发《山西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明确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建立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审核办法,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由该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机构或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统称法制机构),对拟作出的决定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