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打了我,是偶然的纠纷,还是家暴的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打了我,是偶然的纠纷,还是家暴的开始

判断是否家暴,有几个关键因素。

问:如何区别家庭纠纷和家庭暴力?

(真实案件,女方A被丈夫B因家庭琐事打,律师要求当地警察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时被拒绝,理由是,此事在他们看来是家庭纠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区分家庭纠纷与家庭暴力?)

答:一般家庭纠纷(如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因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此区别,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暴力引发的原因和加害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是为了控制受害方、

暴力行为是否呈现周期性、

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

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家庭暴力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后果,导致受害一方因为恐惧而屈从于加害方的意愿。而一般家庭纠纷(如夫妻纠纷)不具有这些特征。

出处:《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2008年3月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七条:一般夫妻纠纷与家庭暴力的区分:一般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大多数家庭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后果,导致受害一方因为恐惧而屈从于加害方的意愿。而夫妻纠纷不具有上述特征。

问:如何区分他打我的那一次是未来1万次家暴的预示还是偶发性意外?

答:判断是否家暴,有几个关键因素。

是否存在周期性(即冲突期,暴力期,缓和期,蜜月期的循环)

暴力目的,是为了控制为主要主观意愿还是一时情绪失控

需要注意的是,偶发性暴力如果处理不好,不排除会成为周期性家暴的导火索。

比如,是否

需要公权力救济

需要自立救济(如家庭压力,悔过书等等)

所以,家暴从来不是一个人夫妻双方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我们需要倡导全社会对家暴零容忍的意识。

家庭暴力不会因为受害者对施暴者的宽容就此消失。相反,对第一次家暴的姑息往往会助长家暴的再次发生,而长期家暴对受害者和施暴者双方都可能造成可怕的影响。

因此,家暴受害者在第一次遭遇家暴时就应该采取零容忍态度,不能因为对方认错道歉就简单地原谅对方。

伤情重的,该报警的报警验伤;情节不严重的,至少也得让父母亲戚知道,让施暴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家暴的发生往往有深层次的家庭原因,零容忍的目的不是要揪住对方“小辫子”不放,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或者惩治,找出暴力的根源所在,最终消除暴力,解决问题。

亲爱的你:

我知道你很无助也很着急,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婚姻、家暴、情感、性侵等纠纷和疑问,需要律师的法律建议,欢迎关注我们,给橙雨伞公益的微信后台留言,尽可能详细说明自己的情况,我们将选取问题转接给橙律师,为你提供帮助。问题有可能会被选登(会做隐私处理),以帮助更多类似困境的姐妹,如若介意,请注明。

谢谢!

橙雨伞律师咨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打了我,是偶然的纠纷,还是家暴的开始

判断是否家暴,有几个关键因素。

问:如何区别家庭纠纷和家庭暴力?

(真实案件,女方A被丈夫B因家庭琐事打,律师要求当地警察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时被拒绝,理由是,此事在他们看来是家庭纠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区分家庭纠纷与家庭暴力?)

答:一般家庭纠纷(如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因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此区别,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暴力引发的原因和加害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是为了控制受害方、

暴力行为是否呈现周期性、

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

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家庭暴力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后果,导致受害一方因为恐惧而屈从于加害方的意愿。而一般家庭纠纷(如夫妻纠纷)不具有这些特征。

出处:《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2008年3月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七条:一般夫妻纠纷与家庭暴力的区分:一般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大多数家庭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后果,导致受害一方因为恐惧而屈从于加害方的意愿。而夫妻纠纷不具有上述特征。

问:如何区分他打我的那一次是未来1万次家暴的预示还是偶发性意外?

答:判断是否家暴,有几个关键因素。

是否存在周期性(即冲突期,暴力期,缓和期,蜜月期的循环)

暴力目的,是为了控制为主要主观意愿还是一时情绪失控

需要注意的是,偶发性暴力如果处理不好,不排除会成为周期性家暴的导火索。

比如,是否

需要公权力救济

需要自立救济(如家庭压力,悔过书等等)

所以,家暴从来不是一个人夫妻双方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我们需要倡导全社会对家暴零容忍的意识。

家庭暴力不会因为受害者对施暴者的宽容就此消失。相反,对第一次家暴的姑息往往会助长家暴的再次发生,而长期家暴对受害者和施暴者双方都可能造成可怕的影响。

因此,家暴受害者在第一次遭遇家暴时就应该采取零容忍态度,不能因为对方认错道歉就简单地原谅对方。

伤情重的,该报警的报警验伤;情节不严重的,至少也得让父母亲戚知道,让施暴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家暴的发生往往有深层次的家庭原因,零容忍的目的不是要揪住对方“小辫子”不放,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或者惩治,找出暴力的根源所在,最终消除暴力,解决问题。

亲爱的你:

我知道你很无助也很着急,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婚姻、家暴、情感、性侵等纠纷和疑问,需要律师的法律建议,欢迎关注我们,给橙雨伞公益的微信后台留言,尽可能详细说明自己的情况,我们将选取问题转接给橙律师,为你提供帮助。问题有可能会被选登(会做隐私处理),以帮助更多类似困境的姐妹,如若介意,请注明。

谢谢!

橙雨伞律师咨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