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红毯秀上,这个11岁男孩被各路巨星求合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红毯秀上,这个11岁男孩被各路巨星求合影

“当你要在正确和善良中二选一时,选择善良。”

2018年第一颗巨型催泪弹来了,这就是1月19日上映的超高口碑暖心之作《奇迹男孩》。有幸提前看了媒体场,现场十个MM里有九个哭花了妆。

现在此片的豆瓣评分为8.4,预计公映后还会涨。

所以各位带妹子的男童鞋请准备好大包纸巾,说不定你自己也会用到(过来人谈)。

小男主真是前途无量啊!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Max

大老爷们儿都哭得稀里哗啦

在知乎上有人问,“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释他的残疾?”

这个问题没有太多人关注,只有7个人回答。

我觉得这不只是一个特殊家庭才需要面临的问题,推广开来说,就是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温和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认识并克服自己的弱点。年轻的父母们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奇迹男孩》。

故事的男主角奥吉一生下来就有严重的面部畸形,在经历了27次手术之后,才勉强能睁开眼睛、正常呼吸。

这一张张做手术时戴的手环,背后凝结了多少个父母的不眠之夜,让人不敢想。

如果你是奥吉的父母

你会如何伴随他走过这一切?

小奥吉的梦想是成为宇航员。全片第一个画面就是他戴着宇航员的头盔,在床上欢快地跳跃。

他的整个房间都是以太空为主题来布置的,一方面告诉我们奥吉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同时也映衬出他的寂寞。

他用头盔遮住自己的脸,可以想像,奥吉平常肯定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其在外面被人围观,不如躲进自己的小宇宙。

他最喜欢的节日是万圣节,因为只有这一天他才能带着面具肆无忌惮地在大马路上走。

由于相貌太过与众不同,小奥吉的父母一直没有让他上小学,直到该读5年级的时候才第一次护送他踏进校门。

跨出第一步总是最揪心的。望着奥吉远去的身影,父母内心都非常忐忑。

我们经常能在国外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很多善解人意的父母,这样的眼神总是特别能触动我。

接下来便是对奥吉的第一道考验。他刚摘下头盔,马上就吸引来所有人的目光。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小孩子不像大人,他们会毫无顾忌地盯着你看。”

所以奥吉就再次把自己想象成宇航员,以一种太空英雄回到地球的方式接受大家的瞩目。

但下一个画面马上切回现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无论如何将痛苦美化,它始终需要我们去面对。

饰演奥吉的演员名叫雅各布·特伦布莱,这个2006年出生的小正太真的是太有灵气了,是一位实打实的演技派。

曾在2015年的惊悚片《房间》(不是那个2003年的大烂片《房间》)中饰演一位从小一直被囚禁在密室里的孩子。

当时年仅10岁的雅各布,就被提名了演员工会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影迷开玩笑说,幸好那届奥斯卡没有提名他进入影帝角逐,否则小李子又没戏了。

在《奇迹男孩》里,雅各布再次贡献了一出极佳的表演。即使是隔着厚厚的特效化妆,仍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奥吉内心的敏感变化。

第一天的校园生活就给了奥吉不小的打击,回家后他在餐桌上愤然离席,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里有个小细节:为了凸显奥吉的“小宅男”属性,导演为他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星球大战》绝地学徒式(右图)的小辫子。

这条小辫子其实象征了奥吉内心的舒适区,是他与内心那个幻想宇宙连接的纽带。

但奥吉回到家后紧锁房门,含着眼泪剪掉了小辫子。这代表了他的“断奶”,是与幻想世界的告别。

这时,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母亲在银幕上完美地示范了一个好妈妈会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她首先告诉奥吉在餐桌上大吵大闹、直接离开,这种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明确了当地指出错误之后,母亲开始温柔地安慰孩子。

奥吉说:“因为你是我妈妈,你才说我不丑。”

而她回答:“正是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说的才重要。因为我最了解你。”

这一刻也是教会广大的年轻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批评要及时,但是要时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紧紧包围的。

母亲的智慧是保护奥吉的第一道屏障,也许外面大风大浪,但在这里她给予他最大的保护。

久违大银幕的茱莉亚·罗伯茨在本片中的表现依旧令人惊叹。虽然贵为影后却丝毫不抢戏,与奥吉的表演形成了某种共振,塑造了一段真实可信的母子关系。

一般在这样的家庭片中,总是会有一个幽默、乐观、又有点怕老婆的男人。这次欧文·威尔逊就扮演了这样一位老爸。

其实我本来倒不是特别喜欢欧文,总觉得他演喜剧的时候用力过猛,但是在《奇迹男孩》里他拿捏得恰到好处,是本片的一大惊喜。

他在故事中不仅仅是为了搞笑那么简单,还要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奥吉的焦虑情绪,是帮助奥吉树立信心的支柱。

比如儿子问他为什么爸爸不能陪孩子一起进校园,他贱贱地说“虽然我是很酷啦,但是大部分老爸都不酷,所以爸爸们就不能进校园了。”

在男孩的教育中,父亲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们能看出奥吉有时也会表现出非常自信的一面,比如他会撸着头发调侃自己的脸“经过了很多加工才能那么帅。”

这种乐观阳光的一面显然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如果爸爸能够看到小奥吉在学校里逐渐交上朋友,一定会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吧。

《奇迹男孩》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故事的每一个章节都选择一位不同的主要角色来作为主视角,让观众走进每一个人物的内心。

接下来故事的视角切换到了姐姐薇娅。这里时间再次拨回到他们在校门口告别的时刻,姐姐在奥吉耳边说:“如果你能出类拔萃,就不要甘于平凡。”(Don't blend in when you can stand out.)

薇娅的内心其实非常微妙,一方面她当然是向弟弟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不希望弟弟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渴望着父母能给她更多的关怀,而不是所有的重心都围绕着弟弟来转,自己被冷落。

所以当她对弟弟说“不要甘于平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说她自己,她也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让父母看到。

但是她深刻地理解奥吉就像是家庭的小太阳,父母和自己就是围绕他旋转的行星。自己不能靠“乞求”获得关注,而是要更勇敢地做自己。这样懂事的小女孩真的很让人心疼。

而父母也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忽视了女儿的感受,还好做出了及时的补救。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包容和分寸感让人动容。

但电影是电影,现实中这类孩子可能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还记得刚才上面那个知乎的提问吗?

在7个回答中,有一位答主写下了她的亲身经历:

由于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她生下来左耳就没有轮廓听不见声音,右耳没有外耳道。

就因为有一点点“生来不同”,她从小学开始就被同学撕作业、书包里倒豆浆、被吐口水、被迫吃掉在地上的馒头、被关小黑屋直到拉在裤子上……

由于同学的隔离,她从小就沉默寡言,完全不知道自信是何物。

但是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上大学以后,她妈妈有一天对她说:“如果谈恋爱了一定要把自己情况跟别人说清楚,免得将来被甩难受。”

她写道:“这是我妈妈说的话,她说的话,她说的话。她让我觉得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接受过我的残疾,不如我一个同桌了解我的痛。”

真想抱抱这位答主,看得我太难过了。

母亲的冷漠、父亲的缺位、同龄人的欺侮……我无法想象她经历了怎样的黑暗,也不知道那些欺负她的同学如今心中是否怀有一丝愧疚。

究竟应该如何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相处,在我们的教育里始终是缺失的。如果看到孩子的班级里有残疾的同学,首先就要教导他至少不要盯着别人看。

将心比心地设想一下,孩子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哪怕是在外面受一点点伤害,都会让人觉得心如刀绞。

这也正是我向大家推荐《奇迹男孩》的原因,它向我们展示了更成熟的父母、更智慧的师长,和更真诚的同学关系,会让每一个人都深受启迪。

在电影中,奥吉的老师在课堂上写下一句箴言:“当你要在正确和善良中二选一时,选择善良。”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这句话真的要好好体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红毯秀上,这个11岁男孩被各路巨星求合影

“当你要在正确和善良中二选一时,选择善良。”

2018年第一颗巨型催泪弹来了,这就是1月19日上映的超高口碑暖心之作《奇迹男孩》。有幸提前看了媒体场,现场十个MM里有九个哭花了妆。

现在此片的豆瓣评分为8.4,预计公映后还会涨。

所以各位带妹子的男童鞋请准备好大包纸巾,说不定你自己也会用到(过来人谈)。

小男主真是前途无量啊!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Max

大老爷们儿都哭得稀里哗啦

在知乎上有人问,“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释他的残疾?”

这个问题没有太多人关注,只有7个人回答。

我觉得这不只是一个特殊家庭才需要面临的问题,推广开来说,就是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温和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认识并克服自己的弱点。年轻的父母们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奇迹男孩》。

故事的男主角奥吉一生下来就有严重的面部畸形,在经历了27次手术之后,才勉强能睁开眼睛、正常呼吸。

这一张张做手术时戴的手环,背后凝结了多少个父母的不眠之夜,让人不敢想。

如果你是奥吉的父母

你会如何伴随他走过这一切?

小奥吉的梦想是成为宇航员。全片第一个画面就是他戴着宇航员的头盔,在床上欢快地跳跃。

他的整个房间都是以太空为主题来布置的,一方面告诉我们奥吉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同时也映衬出他的寂寞。

他用头盔遮住自己的脸,可以想像,奥吉平常肯定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其在外面被人围观,不如躲进自己的小宇宙。

他最喜欢的节日是万圣节,因为只有这一天他才能带着面具肆无忌惮地在大马路上走。

由于相貌太过与众不同,小奥吉的父母一直没有让他上小学,直到该读5年级的时候才第一次护送他踏进校门。

跨出第一步总是最揪心的。望着奥吉远去的身影,父母内心都非常忐忑。

我们经常能在国外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很多善解人意的父母,这样的眼神总是特别能触动我。

接下来便是对奥吉的第一道考验。他刚摘下头盔,马上就吸引来所有人的目光。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小孩子不像大人,他们会毫无顾忌地盯着你看。”

所以奥吉就再次把自己想象成宇航员,以一种太空英雄回到地球的方式接受大家的瞩目。

但下一个画面马上切回现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无论如何将痛苦美化,它始终需要我们去面对。

饰演奥吉的演员名叫雅各布·特伦布莱,这个2006年出生的小正太真的是太有灵气了,是一位实打实的演技派。

曾在2015年的惊悚片《房间》(不是那个2003年的大烂片《房间》)中饰演一位从小一直被囚禁在密室里的孩子。

当时年仅10岁的雅各布,就被提名了演员工会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影迷开玩笑说,幸好那届奥斯卡没有提名他进入影帝角逐,否则小李子又没戏了。

在《奇迹男孩》里,雅各布再次贡献了一出极佳的表演。即使是隔着厚厚的特效化妆,仍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奥吉内心的敏感变化。

第一天的校园生活就给了奥吉不小的打击,回家后他在餐桌上愤然离席,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里有个小细节:为了凸显奥吉的“小宅男”属性,导演为他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星球大战》绝地学徒式(右图)的小辫子。

这条小辫子其实象征了奥吉内心的舒适区,是他与内心那个幻想宇宙连接的纽带。

但奥吉回到家后紧锁房门,含着眼泪剪掉了小辫子。这代表了他的“断奶”,是与幻想世界的告别。

这时,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母亲在银幕上完美地示范了一个好妈妈会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她首先告诉奥吉在餐桌上大吵大闹、直接离开,这种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明确了当地指出错误之后,母亲开始温柔地安慰孩子。

奥吉说:“因为你是我妈妈,你才说我不丑。”

而她回答:“正是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说的才重要。因为我最了解你。”

这一刻也是教会广大的年轻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批评要及时,但是要时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紧紧包围的。

母亲的智慧是保护奥吉的第一道屏障,也许外面大风大浪,但在这里她给予他最大的保护。

久违大银幕的茱莉亚·罗伯茨在本片中的表现依旧令人惊叹。虽然贵为影后却丝毫不抢戏,与奥吉的表演形成了某种共振,塑造了一段真实可信的母子关系。

一般在这样的家庭片中,总是会有一个幽默、乐观、又有点怕老婆的男人。这次欧文·威尔逊就扮演了这样一位老爸。

其实我本来倒不是特别喜欢欧文,总觉得他演喜剧的时候用力过猛,但是在《奇迹男孩》里他拿捏得恰到好处,是本片的一大惊喜。

他在故事中不仅仅是为了搞笑那么简单,还要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奥吉的焦虑情绪,是帮助奥吉树立信心的支柱。

比如儿子问他为什么爸爸不能陪孩子一起进校园,他贱贱地说“虽然我是很酷啦,但是大部分老爸都不酷,所以爸爸们就不能进校园了。”

在男孩的教育中,父亲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们能看出奥吉有时也会表现出非常自信的一面,比如他会撸着头发调侃自己的脸“经过了很多加工才能那么帅。”

这种乐观阳光的一面显然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如果爸爸能够看到小奥吉在学校里逐渐交上朋友,一定会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吧。

《奇迹男孩》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故事的每一个章节都选择一位不同的主要角色来作为主视角,让观众走进每一个人物的内心。

接下来故事的视角切换到了姐姐薇娅。这里时间再次拨回到他们在校门口告别的时刻,姐姐在奥吉耳边说:“如果你能出类拔萃,就不要甘于平凡。”(Don't blend in when you can stand out.)

薇娅的内心其实非常微妙,一方面她当然是向弟弟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不希望弟弟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渴望着父母能给她更多的关怀,而不是所有的重心都围绕着弟弟来转,自己被冷落。

所以当她对弟弟说“不要甘于平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说她自己,她也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让父母看到。

但是她深刻地理解奥吉就像是家庭的小太阳,父母和自己就是围绕他旋转的行星。自己不能靠“乞求”获得关注,而是要更勇敢地做自己。这样懂事的小女孩真的很让人心疼。

而父母也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忽视了女儿的感受,还好做出了及时的补救。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包容和分寸感让人动容。

但电影是电影,现实中这类孩子可能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还记得刚才上面那个知乎的提问吗?

在7个回答中,有一位答主写下了她的亲身经历:

由于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她生下来左耳就没有轮廓听不见声音,右耳没有外耳道。

就因为有一点点“生来不同”,她从小学开始就被同学撕作业、书包里倒豆浆、被吐口水、被迫吃掉在地上的馒头、被关小黑屋直到拉在裤子上……

由于同学的隔离,她从小就沉默寡言,完全不知道自信是何物。

但是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上大学以后,她妈妈有一天对她说:“如果谈恋爱了一定要把自己情况跟别人说清楚,免得将来被甩难受。”

她写道:“这是我妈妈说的话,她说的话,她说的话。她让我觉得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接受过我的残疾,不如我一个同桌了解我的痛。”

真想抱抱这位答主,看得我太难过了。

母亲的冷漠、父亲的缺位、同龄人的欺侮……我无法想象她经历了怎样的黑暗,也不知道那些欺负她的同学如今心中是否怀有一丝愧疚。

究竟应该如何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相处,在我们的教育里始终是缺失的。如果看到孩子的班级里有残疾的同学,首先就要教导他至少不要盯着别人看。

将心比心地设想一下,孩子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哪怕是在外面受一点点伤害,都会让人觉得心如刀绞。

这也正是我向大家推荐《奇迹男孩》的原因,它向我们展示了更成熟的父母、更智慧的师长,和更真诚的同学关系,会让每一个人都深受启迪。

在电影中,奥吉的老师在课堂上写下一句箴言:“当你要在正确和善良中二选一时,选择善良。”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这句话真的要好好体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