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两位《开心麻花》话剧演员:瘦子长相清秀,胖子浑身是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两位《开心麻花》话剧演员:瘦子长相清秀,胖子浑身是戏

“《开心麻花》愿意接受所有人,它很尊重演员。”

作者:彭祥萍

栾诗洋满头大汗跛着脚走进后台,喘着粗气瘫倒在沙发上,肚皮上的肉随着呼吸一起一伏,胖胖的体型占据了大半个座位,他揉了揉右脚踝,嘴唇因长时间说话已经干裂起皮。查宗伯头往后仰倚进旁边位置,放松台上紧绷的神经后,流感的头晕目眩感一阵阵袭来,他抽出一张纸,擤过鼻涕后捂着鼻孔,沙发旁的垃圾篓里塞满了他用过的纸巾。

现在是2017年12月27日晚上十点,最后一名观众刚刚离开。几分钟前,身高187cm的栾诗洋走到合影席第一排最右边,半蹲着身子,微笑对着镜头大声喊出口号“开心麻花”。从背后可看到,他前几天在重庆演出时扭伤的右脚一直在微微颤抖。

时间倒退至两个小时活动刚开始前,栾诗洋和查宗伯在后台小房间内紧张排演,观众陆续从阅读区域辗转进入落座。与正式话剧演出时的千人大剧场不同,这次“大麦观剧团成都尾牙-开心麻花见面会专场”被安排在一个书店最里边的小剧场中。场子不大观众却热闹,每排密密匝匝坐下20余人,排了四排,首排观众与台上演员只有一步之遥。

晚上七点半,活动正式开始,两位演员上台。查宗伯身形瘦高,肤色偏白,一脸书生气,与满脸横肉“重量级”栾诗洋形成鲜明对比。两位一胖一瘦自带喜剧效果的演员“站在台上不用说话就能让观众笑出来”。他们在搭好的椅子上坐下,一个捧一个逗,随着现场观众的反应不断抛出新的“包袱”。几分钟后,他们起身表演了《乌龙山伯爵》的经典片段。

你的眼睛

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

我好想站在你的鼻尖上扎个猛子

哦对,我不会水

哦!别!别救我

让我淹死在你清澈的眼神里

哦不!救我救我

我不想让我的尸体浑浊了你的眼睛

开枪吧,我爱你

查宗伯单膝跪地对栾诗洋念起了情诗,台上剧情从劫匪追杀一路反转到深情告白。

栾诗洋往后稍退两步,胖胖的右手覆上嘴唇愣了片刻,而后原地跺了跺脚,猛地指向地上的查宗伯,娇羞地要他负责,身上的肉随着他的动作抖了两抖。他今天饰演的,是黑帮大哥的女人K嫂,剧本中冷艳、性感、美丽这些人物设定,被他那身肉抖得一干二净。

现场观众忍不住发出一阵爆笑,有人起哄“嫁给他”。那声不大不小的起哄被人应和,渐渐汇成一片。查宗伯在这片喊声中迎向栾诗洋大声说道:“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他们起身表演了《乌龙山伯爵》的经典片段。视频来源:观察家

但即便是近到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汗水的距离,现场除了笑声,没有一位观众发现栾诗洋今天刚能勉强走路的脚有什么异样。细心的人可看到查宗伯鼻头微红,但没人注意他在栾诗洋主持间隙跑进跑出后台做了什么。

有别于剧中“第一男配角”,话剧之外的活动,栾诗洋成了挑大梁的角色,查宗伯则变成了“捧哏”。栾诗洋把这种角色反差归结为“胖胖的体型能给观众一种憨厚实诚的感觉”。

活动结束,栾诗洋鞠躬送走最后一位合影的观众后,转身走向蹲在角落里的观察家。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先是道一句“辛苦”,然后领着记者进了后台。已是寒冬,他身上的红色长袖T恤被汗水浸湿,上面的白色字母印出不规则褶子紧紧贴在了后背上。

台上台下的他们有很大差别:查宗伯不像剧中谢蟹一样“贱得可爱”,说话时声音略低,凑近时才能听得明白;栾诗洋并非傻大个,台下的他令人意外的是个“细节控”,聊天至尽兴处,会用东北腔放“连珠炮”,言语中总带着“您”字。撇去台上夸张的人物表现,除去一身行头的他们,在路上与常人无异。唯一让人注意的点或许在于一个长得“甚是清秀”,另一个则是胖子界的“翘楚”。

他们没让观察家多等,缓了片刻便聊起了他们眼中的话剧和所归属的《开心麻花》。

“逗哏”查宗伯(图左) “捧哏”栾诗洋(图右)图片来源:观察家

“逗哏”和“捧哏”

图片来源:观察家

只有小角色 没有小演员

观察家:同属于表演,话剧和电影、影视剧有什么区别?话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栾诗洋: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在眼前,另一个在镜头前。影视剧通过镜头剪辑、切换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作品,如果演员情绪不对可以叫停。但话剧从头到尾不能叫停,如果表演过程中出现纰漏得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还不能让观众看出来,所以话剧对演员的要求很严格。

话剧的魅力在现场,《开心麻花》最重要的是观众和演员有互动。我们在演话剧的时候会“抖包袱”(指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除了故事情节里的“包袱”,还会走出戏外给观众“抖包袱”。每一场演出都是演员迎合观众心理去表演,哪怕是同一部话剧同一个演出地点,每一场都会不同。这就是《开心麻花》吸引人的地方。

观察家:如今,即使在大城市,话剧的发展也在遭遇新挑战。那么,您是否认为话剧的商业化和艺术化有所矛盾冲突?您怎么看待两者关系?

栾诗洋:话剧是舶来品,它在本世纪初引进来,被国人不断吸纳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话剧在不同时代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也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艺术性和商业性不同,但它们并不冲突。艺术不能在自己房间里自娱自乐,它要求作者本人虔诚面对,那些“站出去”被大众认可的作品就成了“经典”。商业左右它的因素很多。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如京剧、戏曲、相声、快板等,最开始都是街边、茶馆卖艺人做的,后来被人记住流传下来成了艺术。当下话剧更多的是为大众生活服务,我们所做的,就是让观众在这个时间放松自己。《开心麻花》的话剧能被大家记住,所以它的商业话剧是艺术。

观察家:有人曾指出当代话剧正陷于一个困境之中,原因是戏剧文学创作出现了停滞滑坡,特别是原创戏剧文学创作。伴随这一现象出现的是重排、搬演、改编的剧目在国内话剧演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您如何看待国内话剧市场现状?

栾诗洋:我认为没有所谓的缺乏原创。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已经把所有的情绪、故事都写完了,追溯到根本上来说,文字也是一种抄袭。话剧也好小说也罢,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优秀程度而非原创的量。近几年各大网络平台争先制作“头部内容”,原创剧本也有了井喷式发展,但真正能留下来被称作“经典”的东西却不一定有很多。曹禺、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当时创作出来大家觉得还不错就被记住了,十几二十年后,很多舞台艺术家不自觉地去翻看这些作品,然后在编排过程中加入时代变革情节,以此来适应现代观众口味。

话剧是门微利的生意,在中国目前还尚未形成类似于百老汇那样成熟的经营体系,从体量上来看依然属于小众范畴。近几年中国娱乐业发展很快,电影是第八大艺术,我不认可那些有很好销量却不能被人记住的作品。话剧是一门不看脸的艺术行业,一场演出现场一千多人,坐在第二排以后的人根本看不到演员的脸,最后一排的观众全程就像是听广播。所以演员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看完表演后,觉得自己花钱来看这场戏是值得的。我对艺术的理解是,艺是本事,术是把它卖出去,当你的本事不够只能把它卖出去就不叫艺术。

观察家:提到原创内容问题,《开心麻花》手握20余部原创话剧IP,您们的原创内容是怎么策划的?灵感源自何处?

栾诗洋:虽然《开心麻花》每一部话剧都会在幕布写上编剧导演,但其实每一个成员都会为话剧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去年刚推出的《二维码杀手》,其创作过程就是,导演和编剧将大纲拟出来,整组演员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演戏,过程中去磨合想要的台词和“包袱”,现场记录员记录情节台词,然后整理成剧本。我们会在前几十场演出中根据观众的反应和意见去不断修缮,最后才会呈现一部比较成熟的话剧。之后我们还会根据实事和地域加入一些新的“包袱”,比如钓鱼岛、地域方言和小吃等。《开心麻花》给观众传递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我们的目的是为观众带来笑声,所以不能挑选观众。不论地域、文化水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话剧演出短短两个小时内让观众感受到平时不能笑的地方,笑过后最好能理解到背后的意义。

观察家:您在《开心麻花》出演的话剧都是配角,有一场还是演尸体,您怎么看待这种奉献型角色问题?您觉得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

栾诗洋:不管做什么工作,你应了这个活儿,就得干好这个活儿,这个世界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的偶像黄渤,他就是从小角色开始一步步走到中国唯一一个“50亿影帝”。《开心麻花》有上百个艺人,每一个签约演员都要达到一定场次演出才会正式签约,我们是一个整体。《开心麻花》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我们演员的任务就是满足观众的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开心麻花》是被观众认可的一个品牌,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

观察家:从2016年《开心麻花》在成都落地分公司到现在,您也出演了近两百场话剧,您觉得成都话剧市场怎样?

栾诗洋:成都的话剧市场很好,观众群体让我感到意外。成都观众很热情,他们对于喜剧“包袱”的理解和笑点的反应都很强烈。2017我们有一部戏叫《婿事待发》,有很多北方俚语和北方梗,是一部典型的北方戏,但我没想到成都观众却很吃这一套,几乎每一场票都售罄。成都观众的活跃性也很高。每场话剧暖场活动时我会邀请很多观众互动,从2017年初开始,我发现几乎每一场都有一两个没看过话剧的人自愿上台。这也说明我们慢慢把《开心麻花》这个品牌做出来,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话剧。

观察家:谈谈对《开心麻花》团队的认识和未来的打算?

栾诗洋:《开心麻花》愿意接受所有人,它很尊重演员。我刚进来的时候还没毕业,学院教给我的东西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我对于商业表演并不了解。当时《开心麻花》的导演亲自花时间把我们带入到实践中学习,他把我们当做演员而不是员工看待。我们的团队关系很好,私底下有很多交流。打个比方,如果父母来电,我会告诉他们“我跟朋友在一起”而不是说“我跟同事在一起”。《开心麻花》很尊重观众。我们有个传统,每一场戏谢幕,所有演员必须上台向观众90度鞠躬直到幕布落地才会起身。这也是最基本的。

我是沈阳人,工作关系一年只回家十天左右。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在话剧舞台上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的戏越来越好看,让没有看过话剧、没有看过我们话剧的观众走进剧场,通过我们的演出爱上《开心麻花》爱上话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两位《开心麻花》话剧演员:瘦子长相清秀,胖子浑身是戏

“《开心麻花》愿意接受所有人,它很尊重演员。”

作者:彭祥萍

栾诗洋满头大汗跛着脚走进后台,喘着粗气瘫倒在沙发上,肚皮上的肉随着呼吸一起一伏,胖胖的体型占据了大半个座位,他揉了揉右脚踝,嘴唇因长时间说话已经干裂起皮。查宗伯头往后仰倚进旁边位置,放松台上紧绷的神经后,流感的头晕目眩感一阵阵袭来,他抽出一张纸,擤过鼻涕后捂着鼻孔,沙发旁的垃圾篓里塞满了他用过的纸巾。

现在是2017年12月27日晚上十点,最后一名观众刚刚离开。几分钟前,身高187cm的栾诗洋走到合影席第一排最右边,半蹲着身子,微笑对着镜头大声喊出口号“开心麻花”。从背后可看到,他前几天在重庆演出时扭伤的右脚一直在微微颤抖。

时间倒退至两个小时活动刚开始前,栾诗洋和查宗伯在后台小房间内紧张排演,观众陆续从阅读区域辗转进入落座。与正式话剧演出时的千人大剧场不同,这次“大麦观剧团成都尾牙-开心麻花见面会专场”被安排在一个书店最里边的小剧场中。场子不大观众却热闹,每排密密匝匝坐下20余人,排了四排,首排观众与台上演员只有一步之遥。

晚上七点半,活动正式开始,两位演员上台。查宗伯身形瘦高,肤色偏白,一脸书生气,与满脸横肉“重量级”栾诗洋形成鲜明对比。两位一胖一瘦自带喜剧效果的演员“站在台上不用说话就能让观众笑出来”。他们在搭好的椅子上坐下,一个捧一个逗,随着现场观众的反应不断抛出新的“包袱”。几分钟后,他们起身表演了《乌龙山伯爵》的经典片段。

你的眼睛

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

我好想站在你的鼻尖上扎个猛子

哦对,我不会水

哦!别!别救我

让我淹死在你清澈的眼神里

哦不!救我救我

我不想让我的尸体浑浊了你的眼睛

开枪吧,我爱你

查宗伯单膝跪地对栾诗洋念起了情诗,台上剧情从劫匪追杀一路反转到深情告白。

栾诗洋往后稍退两步,胖胖的右手覆上嘴唇愣了片刻,而后原地跺了跺脚,猛地指向地上的查宗伯,娇羞地要他负责,身上的肉随着他的动作抖了两抖。他今天饰演的,是黑帮大哥的女人K嫂,剧本中冷艳、性感、美丽这些人物设定,被他那身肉抖得一干二净。

现场观众忍不住发出一阵爆笑,有人起哄“嫁给他”。那声不大不小的起哄被人应和,渐渐汇成一片。查宗伯在这片喊声中迎向栾诗洋大声说道:“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他们起身表演了《乌龙山伯爵》的经典片段。视频来源:观察家

但即便是近到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汗水的距离,现场除了笑声,没有一位观众发现栾诗洋今天刚能勉强走路的脚有什么异样。细心的人可看到查宗伯鼻头微红,但没人注意他在栾诗洋主持间隙跑进跑出后台做了什么。

有别于剧中“第一男配角”,话剧之外的活动,栾诗洋成了挑大梁的角色,查宗伯则变成了“捧哏”。栾诗洋把这种角色反差归结为“胖胖的体型能给观众一种憨厚实诚的感觉”。

活动结束,栾诗洋鞠躬送走最后一位合影的观众后,转身走向蹲在角落里的观察家。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先是道一句“辛苦”,然后领着记者进了后台。已是寒冬,他身上的红色长袖T恤被汗水浸湿,上面的白色字母印出不规则褶子紧紧贴在了后背上。

台上台下的他们有很大差别:查宗伯不像剧中谢蟹一样“贱得可爱”,说话时声音略低,凑近时才能听得明白;栾诗洋并非傻大个,台下的他令人意外的是个“细节控”,聊天至尽兴处,会用东北腔放“连珠炮”,言语中总带着“您”字。撇去台上夸张的人物表现,除去一身行头的他们,在路上与常人无异。唯一让人注意的点或许在于一个长得“甚是清秀”,另一个则是胖子界的“翘楚”。

他们没让观察家多等,缓了片刻便聊起了他们眼中的话剧和所归属的《开心麻花》。

“逗哏”查宗伯(图左) “捧哏”栾诗洋(图右)图片来源:观察家

“逗哏”和“捧哏”

图片来源:观察家

只有小角色 没有小演员

观察家:同属于表演,话剧和电影、影视剧有什么区别?话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栾诗洋: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在眼前,另一个在镜头前。影视剧通过镜头剪辑、切换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作品,如果演员情绪不对可以叫停。但话剧从头到尾不能叫停,如果表演过程中出现纰漏得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还不能让观众看出来,所以话剧对演员的要求很严格。

话剧的魅力在现场,《开心麻花》最重要的是观众和演员有互动。我们在演话剧的时候会“抖包袱”(指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除了故事情节里的“包袱”,还会走出戏外给观众“抖包袱”。每一场演出都是演员迎合观众心理去表演,哪怕是同一部话剧同一个演出地点,每一场都会不同。这就是《开心麻花》吸引人的地方。

观察家:如今,即使在大城市,话剧的发展也在遭遇新挑战。那么,您是否认为话剧的商业化和艺术化有所矛盾冲突?您怎么看待两者关系?

栾诗洋:话剧是舶来品,它在本世纪初引进来,被国人不断吸纳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话剧在不同时代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也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艺术性和商业性不同,但它们并不冲突。艺术不能在自己房间里自娱自乐,它要求作者本人虔诚面对,那些“站出去”被大众认可的作品就成了“经典”。商业左右它的因素很多。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如京剧、戏曲、相声、快板等,最开始都是街边、茶馆卖艺人做的,后来被人记住流传下来成了艺术。当下话剧更多的是为大众生活服务,我们所做的,就是让观众在这个时间放松自己。《开心麻花》的话剧能被大家记住,所以它的商业话剧是艺术。

观察家:有人曾指出当代话剧正陷于一个困境之中,原因是戏剧文学创作出现了停滞滑坡,特别是原创戏剧文学创作。伴随这一现象出现的是重排、搬演、改编的剧目在国内话剧演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您如何看待国内话剧市场现状?

栾诗洋:我认为没有所谓的缺乏原创。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已经把所有的情绪、故事都写完了,追溯到根本上来说,文字也是一种抄袭。话剧也好小说也罢,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优秀程度而非原创的量。近几年各大网络平台争先制作“头部内容”,原创剧本也有了井喷式发展,但真正能留下来被称作“经典”的东西却不一定有很多。曹禺、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当时创作出来大家觉得还不错就被记住了,十几二十年后,很多舞台艺术家不自觉地去翻看这些作品,然后在编排过程中加入时代变革情节,以此来适应现代观众口味。

话剧是门微利的生意,在中国目前还尚未形成类似于百老汇那样成熟的经营体系,从体量上来看依然属于小众范畴。近几年中国娱乐业发展很快,电影是第八大艺术,我不认可那些有很好销量却不能被人记住的作品。话剧是一门不看脸的艺术行业,一场演出现场一千多人,坐在第二排以后的人根本看不到演员的脸,最后一排的观众全程就像是听广播。所以演员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看完表演后,觉得自己花钱来看这场戏是值得的。我对艺术的理解是,艺是本事,术是把它卖出去,当你的本事不够只能把它卖出去就不叫艺术。

观察家:提到原创内容问题,《开心麻花》手握20余部原创话剧IP,您们的原创内容是怎么策划的?灵感源自何处?

栾诗洋:虽然《开心麻花》每一部话剧都会在幕布写上编剧导演,但其实每一个成员都会为话剧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去年刚推出的《二维码杀手》,其创作过程就是,导演和编剧将大纲拟出来,整组演员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演戏,过程中去磨合想要的台词和“包袱”,现场记录员记录情节台词,然后整理成剧本。我们会在前几十场演出中根据观众的反应和意见去不断修缮,最后才会呈现一部比较成熟的话剧。之后我们还会根据实事和地域加入一些新的“包袱”,比如钓鱼岛、地域方言和小吃等。《开心麻花》给观众传递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我们的目的是为观众带来笑声,所以不能挑选观众。不论地域、文化水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话剧演出短短两个小时内让观众感受到平时不能笑的地方,笑过后最好能理解到背后的意义。

观察家:您在《开心麻花》出演的话剧都是配角,有一场还是演尸体,您怎么看待这种奉献型角色问题?您觉得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

栾诗洋:不管做什么工作,你应了这个活儿,就得干好这个活儿,这个世界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的偶像黄渤,他就是从小角色开始一步步走到中国唯一一个“50亿影帝”。《开心麻花》有上百个艺人,每一个签约演员都要达到一定场次演出才会正式签约,我们是一个整体。《开心麻花》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我们演员的任务就是满足观众的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开心麻花》是被观众认可的一个品牌,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

观察家:从2016年《开心麻花》在成都落地分公司到现在,您也出演了近两百场话剧,您觉得成都话剧市场怎样?

栾诗洋:成都的话剧市场很好,观众群体让我感到意外。成都观众很热情,他们对于喜剧“包袱”的理解和笑点的反应都很强烈。2017我们有一部戏叫《婿事待发》,有很多北方俚语和北方梗,是一部典型的北方戏,但我没想到成都观众却很吃这一套,几乎每一场票都售罄。成都观众的活跃性也很高。每场话剧暖场活动时我会邀请很多观众互动,从2017年初开始,我发现几乎每一场都有一两个没看过话剧的人自愿上台。这也说明我们慢慢把《开心麻花》这个品牌做出来,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话剧。

观察家:谈谈对《开心麻花》团队的认识和未来的打算?

栾诗洋:《开心麻花》愿意接受所有人,它很尊重演员。我刚进来的时候还没毕业,学院教给我的东西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我对于商业表演并不了解。当时《开心麻花》的导演亲自花时间把我们带入到实践中学习,他把我们当做演员而不是员工看待。我们的团队关系很好,私底下有很多交流。打个比方,如果父母来电,我会告诉他们“我跟朋友在一起”而不是说“我跟同事在一起”。《开心麻花》很尊重观众。我们有个传统,每一场戏谢幕,所有演员必须上台向观众90度鞠躬直到幕布落地才会起身。这也是最基本的。

我是沈阳人,工作关系一年只回家十天左右。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在话剧舞台上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的戏越来越好看,让没有看过话剧、没有看过我们话剧的观众走进剧场,通过我们的演出爱上《开心麻花》爱上话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