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女性地位高?外国人看法挺“分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女性地位高?外国人看法挺“分裂”

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女性解放可谓“神速”;但在现实层面,确实又存在不少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中国女性地位高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男同志这样的感慨:“工资卡在老婆手里,我都不知道这个月到底发了多少钱。”与此同时,女性朋友的抱怨也常常飘入耳中:“我样样都比那个男人强,可是应聘的公司还是要他不要我。”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女性解放可谓“神速”;但在现实层面,确实又存在不少问题。外国人如何看?当欧美媒体近日再次聚焦“同工不同酬”等性别歧视现象时,《环球时报》记者将“中国女性地位如何”这一问题抛给十几名在北京和上海生活的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他们,给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预想:中国女人是Hello Kitty般的小甜心

韩国女孩宋妍珠及其男朋友黄壬禄都在清华大学读书,同时也在一家中国企业里实习。在这对韩国情侣看来,中国女性的性格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强、自信。“相比于韩国女性,中国女性的自我主张比较强,性格相对活泼,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也很强。她们不服从于男性,总是对自身很自信。”

“比如在学校里,中国女生一般都很积极地参与话题讨论,能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在公司里,女性和男性一起工作时也可以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把男性的想法置于自己的意愿之上。”宋妍珠对《环球时报》记者举例说,韩国女生相对比较内向,不太习惯公开表达意见,“我们会更注重外界如何看待自己,担心一旦说出个性的想法,会留给周围的人不好的印象”。

宋妍珠早在十几年前就来到中国了,她告诉记者,“当时中国经济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展这么抢眼,我那时候也就觉得,中国也会像过去的韩国社会,大部分女性婚后成为家庭主妇”。她慢慢接触中国社会后发现,这种想法是一种“误解”,“中国的双职工家庭非常多”。

与宋妍珠一样,法国红酒商人昆廷到中国之前,对中国女性的认知也有一定“误差”。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之前对中国女性的印象是两个极端,“要么是无所事事的有钱太太,开豪车,出国买买买;要么是贫困地区的苦命女子,为养家糊口各种操劳”。来到上海后,他发现这里的女性都在努力工作。“和我一起做生意的中国女性好多都掌管一家公司,工作起来一点儿不输男人。”在昆廷看来,当下的中国女性甚至可以用“斗士”一词来描述。

来自波兰的女律师艾米莉目前在华东政法大学读硕士。她之前觉得中国女性都是“小巧玲珑,如Hello Kitty一般的小甜心”。到中国后发现,这里的很多女性穿着洋气,言谈举止和西方女性没有区别,并非想象中的甜美柔弱。来自意大利的研究生大卫说,他到上海后彻底推翻中国女性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群体”的想法,“我一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女老师同时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学校,这个事实大大超出我对中国女性的预期”。

也有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家就对中国女性地位有所“领教”,意大利姑娘罗拉就曾被温州老板娘所震惊。“我以前在意大利中餐馆打工,中国老板娘在餐厅和家庭中的地位都很高。我那时候还以为是个别现象,没想到,很多中国家庭都是‘老婆说了算’。”

不可思议:男主人居然围着围裙做饭

让宋妍珠和黄壬禄这对韩国情侣最意想不到的是,中国许多家庭是男人做饭。“这些年我们拜访过很多家庭,几乎每次看到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的都是男主人,这样的场景在韩国很难想象。虽然韩国男性在家也会做饭,但一般有客人到访时都会由女主人掌勺。如果客人看到这家男人在做饭,会对女主人有不好的印象。”

26岁的法国小伙子高山在中国待了4年,他还办了一个叫做“Hey信誓蛋蛋”的中文微信号,聚焦中法之间有意思的文化冲突现象。在他看来,中国年轻女性一般比较温柔、爱撒娇,40岁以上的则通常很有控制力。“每次我去中国朋友家,一般最有话语权的就是这家妈妈。在法国家庭中,男性相对更有权力、更富有,也对孩子更严格。而在中国,虽然男性往往比女性赚钱多,但钱却基本是由女性来掌管。”

黄壬禄表示,中国城市里的性别平等做得不错。“职场上经常看到女性向男性分派任务,男性基本不会有什么‘拒绝感’;在文化层面,‘姐弟恋’的情侣和夫妻挺多;在当下产业社会时代的角色扮演上,虽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女性角色依然以消费者为主,但营销、流通等过程越来越重要,所以让消费者满足势必日益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在上海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孟加拉国人鲍比认为,中国女性能够有更多工作机会,这很公平。他对《环球时报》记者举例说:“在孟加拉国,女性是不能去发廊美容院这种地方工作的,有些职业直接剥夺了妇女的参与权;但在中国,我还没发现具有性别歧视的职业。”

来自巴西的周爱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女性在追求职业发展时也不忘记自己女人的身份。这两点的完美结合更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智慧。”

矛盾的现实:管钱代表地位高?职场表现差距大?

不过,在法国人高山看来,中国女性地位是一个时常让他感觉“挺矛盾”的话题。“比如女人管钱,这在表面上看是女人权力更大、男人听话的体现。但我又认为,这背后是一种男女不平等、女性对男性的依赖。”高山说,在法国,情侣之间基本采取AA制,很多女人讨厌男人给她们买东西,她们认为这是男性看不起她们的表现。

高山还提到,中国女性爱撒娇,这和法国女性很不一样。“可能是因为中国男性更喜欢弱势、可爱的女性,但法国男人更希望彼此之间可以用成年人的理智的方法来沟通,而不是一方装成小孩子。”高山笑着对记者说,“我就更喜欢你们说的‘女强人’”。俄罗斯姑娘舒萍也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俄罗斯女性地位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局限性。“相比欧洲国家,中俄的‘剩女’会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更多压力。”

接受采访的不少在华外国人同时表示,尽管中国女性社会参与度较高,但在很多领域,男性所占比例还是要比女性高很多。在职场上,中国女性的就业率虽然很高,但占据高层职位的大多还是男性。而且很多公司在招聘和升职时,会隐形地把女性排除在外。

不过几乎所有采访对象都认同,职场上“同工不同酬”等性别歧视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存在,中国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出。宋妍珠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韩国,已婚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经常遭舆论否定,因生育辞职的女性非常多,她们几年后再就业时也常被分配低薪酬岗位。相比而言,中国社会对儿童保育的支援更加系统化,对已婚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评价也比较高,再加上女性权益保护比较健全,所以我个人感觉,中国男女工作者的薪酬差别相对较小。”

割裂的看法:妇女能顶半边天与“次要位置”

“负责、勤劳、举止得体和越来越高的教育水平。”西班牙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里奥·里奥斯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这样形容自己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他表示:“中国女性的价值越来越被尊重,而中国人在生育时希望生男孩的传统也正在改变。”不过里奥斯同时认为,中国女性有时仍旧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雄心和能力,因为中国社会依然不太能接受过于耀眼的女性,男性也依然倾向于把女性置于次要地位。

在这名曾在中国长居多年的西班牙学者看来,外界对中国女性地位的看法被割裂成两部分:一半是充满“浪漫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的看法——“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另一半则是传统的印象,即中国妇女处在“边缘和被压迫的地位”。里奥斯表示,这一印象也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一致。“在广大农村地区,妇女被认为扮演着必可不少但次要的角色。在城市,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妇女的解放,这是一个逐渐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新一代的女性势必更加独立。”

曾去过中国乡村地区的高山就对记者讲述说:“有一次在南方的一个农村,当时全是女性做饭,然后男的先吃,吃完后女的再吃。这让我感觉非常尴尬。”

“中国距离真正的性别平等还有一段遥远的路”,里奥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现状是男女在口头上很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则不然。中国需要采取更多实在的措施和努力,给予女性在各个层级和领域更多的承认,尤其在重要岗位和领导层中,需要有更多女性的身影。”

来源:环球时报

原标题:中国女性地位高?外国人看法“分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女性地位高?外国人看法挺“分裂”

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女性解放可谓“神速”;但在现实层面,确实又存在不少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中国女性地位高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男同志这样的感慨:“工资卡在老婆手里,我都不知道这个月到底发了多少钱。”与此同时,女性朋友的抱怨也常常飘入耳中:“我样样都比那个男人强,可是应聘的公司还是要他不要我。”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女性解放可谓“神速”;但在现实层面,确实又存在不少问题。外国人如何看?当欧美媒体近日再次聚焦“同工不同酬”等性别歧视现象时,《环球时报》记者将“中国女性地位如何”这一问题抛给十几名在北京和上海生活的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他们,给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预想:中国女人是Hello Kitty般的小甜心

韩国女孩宋妍珠及其男朋友黄壬禄都在清华大学读书,同时也在一家中国企业里实习。在这对韩国情侣看来,中国女性的性格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强、自信。“相比于韩国女性,中国女性的自我主张比较强,性格相对活泼,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也很强。她们不服从于男性,总是对自身很自信。”

“比如在学校里,中国女生一般都很积极地参与话题讨论,能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在公司里,女性和男性一起工作时也可以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把男性的想法置于自己的意愿之上。”宋妍珠对《环球时报》记者举例说,韩国女生相对比较内向,不太习惯公开表达意见,“我们会更注重外界如何看待自己,担心一旦说出个性的想法,会留给周围的人不好的印象”。

宋妍珠早在十几年前就来到中国了,她告诉记者,“当时中国经济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展这么抢眼,我那时候也就觉得,中国也会像过去的韩国社会,大部分女性婚后成为家庭主妇”。她慢慢接触中国社会后发现,这种想法是一种“误解”,“中国的双职工家庭非常多”。

与宋妍珠一样,法国红酒商人昆廷到中国之前,对中国女性的认知也有一定“误差”。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之前对中国女性的印象是两个极端,“要么是无所事事的有钱太太,开豪车,出国买买买;要么是贫困地区的苦命女子,为养家糊口各种操劳”。来到上海后,他发现这里的女性都在努力工作。“和我一起做生意的中国女性好多都掌管一家公司,工作起来一点儿不输男人。”在昆廷看来,当下的中国女性甚至可以用“斗士”一词来描述。

来自波兰的女律师艾米莉目前在华东政法大学读硕士。她之前觉得中国女性都是“小巧玲珑,如Hello Kitty一般的小甜心”。到中国后发现,这里的很多女性穿着洋气,言谈举止和西方女性没有区别,并非想象中的甜美柔弱。来自意大利的研究生大卫说,他到上海后彻底推翻中国女性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群体”的想法,“我一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女老师同时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学校,这个事实大大超出我对中国女性的预期”。

也有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家就对中国女性地位有所“领教”,意大利姑娘罗拉就曾被温州老板娘所震惊。“我以前在意大利中餐馆打工,中国老板娘在餐厅和家庭中的地位都很高。我那时候还以为是个别现象,没想到,很多中国家庭都是‘老婆说了算’。”

不可思议:男主人居然围着围裙做饭

让宋妍珠和黄壬禄这对韩国情侣最意想不到的是,中国许多家庭是男人做饭。“这些年我们拜访过很多家庭,几乎每次看到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的都是男主人,这样的场景在韩国很难想象。虽然韩国男性在家也会做饭,但一般有客人到访时都会由女主人掌勺。如果客人看到这家男人在做饭,会对女主人有不好的印象。”

26岁的法国小伙子高山在中国待了4年,他还办了一个叫做“Hey信誓蛋蛋”的中文微信号,聚焦中法之间有意思的文化冲突现象。在他看来,中国年轻女性一般比较温柔、爱撒娇,40岁以上的则通常很有控制力。“每次我去中国朋友家,一般最有话语权的就是这家妈妈。在法国家庭中,男性相对更有权力、更富有,也对孩子更严格。而在中国,虽然男性往往比女性赚钱多,但钱却基本是由女性来掌管。”

黄壬禄表示,中国城市里的性别平等做得不错。“职场上经常看到女性向男性分派任务,男性基本不会有什么‘拒绝感’;在文化层面,‘姐弟恋’的情侣和夫妻挺多;在当下产业社会时代的角色扮演上,虽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女性角色依然以消费者为主,但营销、流通等过程越来越重要,所以让消费者满足势必日益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在上海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孟加拉国人鲍比认为,中国女性能够有更多工作机会,这很公平。他对《环球时报》记者举例说:“在孟加拉国,女性是不能去发廊美容院这种地方工作的,有些职业直接剥夺了妇女的参与权;但在中国,我还没发现具有性别歧视的职业。”

来自巴西的周爱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女性在追求职业发展时也不忘记自己女人的身份。这两点的完美结合更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智慧。”

矛盾的现实:管钱代表地位高?职场表现差距大?

不过,在法国人高山看来,中国女性地位是一个时常让他感觉“挺矛盾”的话题。“比如女人管钱,这在表面上看是女人权力更大、男人听话的体现。但我又认为,这背后是一种男女不平等、女性对男性的依赖。”高山说,在法国,情侣之间基本采取AA制,很多女人讨厌男人给她们买东西,她们认为这是男性看不起她们的表现。

高山还提到,中国女性爱撒娇,这和法国女性很不一样。“可能是因为中国男性更喜欢弱势、可爱的女性,但法国男人更希望彼此之间可以用成年人的理智的方法来沟通,而不是一方装成小孩子。”高山笑着对记者说,“我就更喜欢你们说的‘女强人’”。俄罗斯姑娘舒萍也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俄罗斯女性地位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局限性。“相比欧洲国家,中俄的‘剩女’会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更多压力。”

接受采访的不少在华外国人同时表示,尽管中国女性社会参与度较高,但在很多领域,男性所占比例还是要比女性高很多。在职场上,中国女性的就业率虽然很高,但占据高层职位的大多还是男性。而且很多公司在招聘和升职时,会隐形地把女性排除在外。

不过几乎所有采访对象都认同,职场上“同工不同酬”等性别歧视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存在,中国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出。宋妍珠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韩国,已婚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经常遭舆论否定,因生育辞职的女性非常多,她们几年后再就业时也常被分配低薪酬岗位。相比而言,中国社会对儿童保育的支援更加系统化,对已婚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评价也比较高,再加上女性权益保护比较健全,所以我个人感觉,中国男女工作者的薪酬差别相对较小。”

割裂的看法:妇女能顶半边天与“次要位置”

“负责、勤劳、举止得体和越来越高的教育水平。”西班牙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里奥·里奥斯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这样形容自己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他表示:“中国女性的价值越来越被尊重,而中国人在生育时希望生男孩的传统也正在改变。”不过里奥斯同时认为,中国女性有时仍旧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雄心和能力,因为中国社会依然不太能接受过于耀眼的女性,男性也依然倾向于把女性置于次要地位。

在这名曾在中国长居多年的西班牙学者看来,外界对中国女性地位的看法被割裂成两部分:一半是充满“浪漫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的看法——“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另一半则是传统的印象,即中国妇女处在“边缘和被压迫的地位”。里奥斯表示,这一印象也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一致。“在广大农村地区,妇女被认为扮演着必可不少但次要的角色。在城市,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妇女的解放,这是一个逐渐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新一代的女性势必更加独立。”

曾去过中国乡村地区的高山就对记者讲述说:“有一次在南方的一个农村,当时全是女性做饭,然后男的先吃,吃完后女的再吃。这让我感觉非常尴尬。”

“中国距离真正的性别平等还有一段遥远的路”,里奥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现状是男女在口头上很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则不然。中国需要采取更多实在的措施和努力,给予女性在各个层级和领域更多的承认,尤其在重要岗位和领导层中,需要有更多女性的身影。”

来源:环球时报

原标题:中国女性地位高?外国人看法“分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