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边
编辑:蓝
文娱圈永远的噩梦,作品好却赚不到钱。
周末黄金期过去了,关键的周一过去了,堪称成人动画的口碑之作《大世界》没有迎来逆袭,继续低走。猫眼票房显示,今天其综合票房为13.99万,排片比为1%,上座率仅为4.1%。
《大世界》由哪吒兄弟影业出品,彩条屋影业和嘉映影业联合出品,从去年拿到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和入围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时,就一直备受关注。
不仅有专业人士的认可,该影片也获得了资深影迷的认可,在豆瓣上,有超过1万人的评价,获得7.2分的好评。
多位资深影评人以及黄渤等有口碑的实力演员实名为此片代言,被称为思想独特的“成人动画片”。
从的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到同样的表扬声。该片一反好莱坞式的童话类动画片,独特的画风,讽刺现实的题材,颇有《疯狂的石头》风范。黄渤还曾表示,如果出真人影视,希望能加盟出演。
然而,与高调火热的艺术评价不同,该电影的市场反应颇为低调。
《大世界》于1月12日在国内上映,首周三天的票房仅有172万。五天过去了,票房仅为200万。令许多真爱粉大呼不解。
尽管《大世界》的整个成本不到1000万,整部影片的创作主要由导演刘健一人完成,耗费了其三年的时间。无论是画风还是叙事被评价为独具匠心。
然而艺术佳作为何在市场遇冷?中国的动漫电影市场怎么了?下一个《大圣归来》何时会出现?
题材小众,还是同期电影号召力太强?
《大世界》宣传片刚出就引发了一波讨论。该片一反动画电影的常态,主打现实讽刺,只适合成人观看。这让不少人为这位金马得主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大世界》之前也有过先例。同样是光线旗下的作品《大护法》就主动打出了“首部禁止未成年人观看”的宣传标语,上映前就颇受关注。上映后更是收获了大量的“自来水”推荐,票房一路高涨,最终以8千多万的票房收尾。
比较《大世界》和《大护法》,前者比后者更进一步,画面风格更加写实,涉及到的“暴力和血腥“的镜头也更多。因此在电影上映前干脆直接打上了“成人电影”。
而尽管题材类似,定位类似,同一个出品公司,《大世界》没能延续《大护法》的好成绩。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的前三天排片分别为2.4%、1.6%和1.3%,场均人次也只有4人左右,最高的单日票房是首日的64.2万,尽管有资深影迷的支持,影评人称赞,仍旧难挽颓势。
题材定位类似,同一个出品公司,为何有不同的命运?
仔细比较《大护法》和《大世界》的上映市场情况可以发现,《大护法》上映前,没有扛鼎票房的爆款出现,被讨论最多的《绣春刀2》与《闪光少女》反应平平。后者尽管后来在社交平台上火热了一阵,随后在《战狼2》的碾压下销声匿迹。《大护法》作为动画片中的清流“成人电影”抢占了先机。随着社交热度的主推,《大护法》在市场疲软时期,获得8000万票房。随后《战狼2》爆发,《大护法》未能继续上涨。
而《大世界》上映时期,前有《芳华》后由《前任3》,两者截留了同期的大部分票房,留给《大世界》的空间有限。类似《星球大战》这种IP大作也只抢得2亿的票房。可见《芳华》与《前任3》的火爆。
动漫佳作不断,《大圣归来》盛况何时再续?
随着这几年中国动漫的成长,市面上涌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作品。《大圣归来》盛况何时再续?
此次的《大世界》,去年上映的《大护法》,以及暑期档在爱奇艺网络院线上映的《星游记》,都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同样是好口碑冷市场的《魁拔》系列,也在去年6月份宣布回归大荧幕。(点击查看,麻辣娱投采访其出品公司青青树动漫公司CEO推文),预计今年会上映。
而不少动漫头部公司,若森、玄机科技等动漫制作公司纷纷抬头,连续推出的动漫影视作品大获好评,纷纷收获了口碑与流量。例如《画江湖之不良人》、《全职高手》等一系列作品。经过了影视剧的培育期,对于大荧幕的上映,这些动漫IP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翻看近一两年的动画电影市场表现,情况却不容乐观。
自《大圣归来》过去近2年,还未涌现成功的国产动漫电影成功案例。
从动画电影的总票房上来看,自2015年爆发开始,中国的动画电影票房45亿;2016年数据上涨到79亿;然而2017年,动画电影总票房下跌到47亿。
动画票房近一年的成绩都不理想。根据数据统计,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 14部动画电影的票房过亿,其中中国只有2部。而2017年,有10部动画电影票房过亿,中国有4部,但票房总值在下降。
而少儿向、合家欢审美的作品仍是主流。个别强IP粉丝向动画片得到了大丰收。
2017年总共35部本土动画电影上映,出现4部过亿的电影,分别为,《熊出没》、《倒霉熊》、《赛尔号》、以及《十万个冷笑话2》。前两者都为少儿向电影,只有《十万个冷笑话2》是有粉丝积淀的成人向作品。
事实上,最近表现不错的《大护法》《星游记》,分别获得了8000万和5000万的票房,但仍未突破1亿,算不上爆款。
而过亿的梯队中,美国和日本的引进片占大头。美国的《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和《神偷奶爸3》大丰收。都属于典型的合家欢类型。而日本引进动画片大多是粉丝向,例如《你的名字》《哆啦A梦》、《精灵宝可梦》等。也只有前两部获得了大丰收,日本大热的《烟花》意外在中国扑街。
总的来看。近一两年,动漫电影市场,国产作品反响平平。《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之后,迟迟没有出现接棒人。
如今,在动漫电影市场这个战场上,本土作品前有迪士尼的“合家欢”强势作品阻挡,后有日本强IP的紧逼。更面临“少儿向”的审美障碍。
正如开头所强调的那样,近一两年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动漫影视作品,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大丰收,但在电影这个领域,如何顺利实现跨屏,本土作品缺乏先例,仍然有待摸索。
尽管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麻辣娱投认为,随着近一两年本土动漫作品在各大网络视频的推广和积累,粉丝基础和技术基础有了很大的提升。2018年将是本土动画片在大荧幕爆发的一年。
2018年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动画改编的动画大电影作品将会出现,众多作品,谁是下一个动画片之王?麻辣娱投将进一步跟进。
为你的心头好打call.留言你看好的作品,转发积累点赞。麻辣娱投将优先跟进,提供第一手动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