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深处 木头搭就的“冬窝子”
一场大雪给琼库什台村披上一层圣洁,蔚蓝的天空下,袅袅炊烟从掩映在古树丛林之中一排排木头房子上升起,孩子们在家门前踢足球玩耍,男人们斜靠在院子门前的木栏上,享受着冬天的暖阳。位于新疆西天山深处、乌孙古道上的琼库什台村,隶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与喀拉峻――天山脚下的美丽草原相邻,全村300多户、1700多村名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是一个充满哈萨克游牧民族特色的牧业村。“琼库什台”哈萨克语,“大平台子”的意思。
评论(0)
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在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琼库什台村远离县城90余公里,村庄四面环山,数百座木头搭建的房屋依库尔代河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库尔代河,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村民利用水利发电解决了用电问题,电视节目有十几个台,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家大事。现在的村民生活虽受现代生活气息的影响,但人们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庆典等大部分人仍沿袭着传统的风俗习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琼库什台村几乎所有的民房都是木建筑,有的房子是由整根原木搭的,有的房子是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在棚圈部分甚至连树皮都没有剥离。建筑的平面、立面和细部处理、建筑技术和施工技艺等保持着建筑文化的印迹,历史信息丰富,具有较强的原真性,是至今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一个木构建筑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因松、杉树木质坚硬,经久耐用,从而使当地的木构建筑没有变形,使用寿命长。加之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各家各户对自己的房屋用心保护,故村落中大量的民居保存完好,部分民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从琼库什台村以木构建筑作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居住建筑看,这无疑是牧民们从流动性居住方式向永久性居住方式的演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推门走进牧民叶尔肯的家,温暖扑面而来。墙上挂着图案精美的壁毯,炕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色彩鲜艳的家具靠墙摆放,上面还罩着绣有哈萨克图案的纱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木屋外远处的雪原上,马蹄腾起雪雾,年轻的牧人们在进行传统的叼羊比赛。河边修建的小水电站,点亮了天山深处木屋里的人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成年男子骑着马在雪地中驰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雪地里玩耍的男孩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琼库什台村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形成了一个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文化氛围,这里民风朴素淳厚、自然诚实、热情好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