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沉迷于土木三班陈同学的《离人》无法自拔,即使渣男的人设也可以被原谅。你听朱亚文在《声临其境》给你讲小红帽,被那句“宝贝儿”圈了粉。
但声音经济,可不止好听。
在一群网友为这些声音如痴如醉的时候,音频app 也频频传出好消息,先是主打“声音直播”的荔枝,宣布完成D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同时,国内最大的“车载音频运营商”考拉FM,也传出完成A轮融资的消息。
而在这背后,是移动音频APP高达2.6亿的用户规模,虽然进入2016年后,用户增长进入平缓期,但月活跃设备却稳步上升,在2016年10月达到1亿台以上!
用户增长进入平缓期后,音频行业的竞争也从用户行为普及,开始向用户争夺、平台黏度、活跃度培养转移,且看移动音频app的升级打怪史!
投资拿到手软的早期时光
2011年移动电台进入人们的视线,荔枝FM、新世相、蜻蜓FM、企鹅FM、喜马拉雅FM、夜听、考拉FM等应运而生,这一时期还是以有声读物和娱乐内容为主,占据着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这是移动音频发展史上最美好的早期时光,拿到多轮融资的移动音频平台都雄心勃勃地加入到争夺版权和市场份额的混战。
2015年的下架风波
2015年4月,荔枝FM、多听FM同一天被App Store下架,疑为遭竞争对手喜马拉雅FM“版权问题投诉”。
随后,喜马拉雅FM因“疑似恶意刷榜”也遭到App Store强制下架,之后的两个多月内,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被连续多次下架。
这场波及甚广且不怎么光彩的风波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各家在版权上的大举迈进。喜马拉雅FM与阅文及市面上9家一线图书公司合作,拿到了市面上70%有声书的改编权。
向知识付费内容探索
2016年5月,以语音问答为主要形式的分答引爆了知识付费风潮,主流音频平台纷纷试水优质音频内容付费。
2016年6月,《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上线,上线十天订阅收入超过千万,一个改变了中国移动音频行业的爆款内容终于出现。
2017年10月,易观数据发布了最新的月活规模榜单,喜马拉雅听FM以3500万的超高月活遥遥领先,而以有声读物为主的懒人听书仅低于喜马拉雅FM高居第二。
喜马拉雅FM:知识付费偏实用
喜马拉雅FM在成立时的定义就是“重新发明电台”,在具体切口上,喜马拉雅FM以有声读物和UGC模式作为起步内容。
2016年年底,喜马拉雅FM开始涉足知识付费领域,拉来马东、吴晓波、咪蒙、郭德纲等头部KOL,打造了《好好说话》《吴晓波频道》《咪蒙教你月薪五万》等爆款付费节目,整体偏实用性。
截止2016年底,喜马拉雅拥有3.5亿激活用户、500万名主播,2000多种付费节目,市场占有率达73%,人均收听时长128分钟。
懒人听书:有声读物付费
懒人听书聚焦在有声读物内容付费这一块,因为有阅文集团背景+时代出版投资因素,懒人听书拥有国内85%以上的原创文学内容的有声改编权,包括传统出版物、网络文学及热播影视剧剧本改编,如《翻译官》(播放量662.3万)、网络小说《八荒武神》(播放量7392.2万)等。
目前,懒人听书拥有2.6亿用户,2016年《楚乔传》付费下载高达4000万,付费效果惊人!
蜻蜓FM:知识付费偏人文
2017年9月底,蜻蜓FM获得百度和微影资本领投的10亿元的融资,这一融资额也创下了移动音频行业单轮融资记录!
2017年,蜻蜓FM开始进军内容付费,6月12日,《矮大紧指北》正式在蜻蜓FM开播,一个月时间内的付费用户就超过10万,总收入超2000万,成为知识付费领域又一个爆款产品。
紧接着,蜻蜓FM还推出了《张大春细说三国》、《蒋勋讲红楼梦》、《局座讲风云人物》等一系列付费产品,这奠定了蜻蜓FM在知识付费上偏人文心理的调性。
荔枝FM:聚焦语音直播
荔枝FM的理想是“重新发明电台”,帮助人们在手机上实现人人都可以做主播的梦想。
荔枝FM的语音直播在2016年10月正式推出,目前月流水超过一亿,成为荔枝主要的收入来源。
不做知识付费的理由在于荔枝FM一直在做UGC,平台互动性也比较强,如果做PGC知识付费其实是进入到自己最弱的一块。
从以上四家头部音频品牌的分析想必也能看出移动音频市场的发展趋势,用户增量的饱和让他们开始争夺用户的时间和关注度。
三足鼎立、一支独秀:
在百花齐放的移动音频领域,经过往日攻城略地的争夺,喜马拉雅、蜻蜓、荔枝最终成了该领域的三大主角,懒人听书也在有声阅读领域遥遥领先。
内容差异化、多样化
在内容的专业化方面,以上4家头部企业虽有不同的市场策略,但产品同质化依旧严重,未来跨界挖掘场景化消费领域,是必然的竞争。如喜马拉雅推出AI小雅音箱,考拉FM发掘车载音箱等更多场景化消费。
所以这么多的电台节目,有啥值得推荐的吗?咱们评论区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