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2019年印度财政预算即将公布,银行业该注意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2019年印度财政预算即将公布,银行业该注意什么

随着银行资本重组的完成和尘埃落定,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中。

印度国有银行2.11万亿卢比的资本重组悬念已经尘埃落定。在预算公布的前一周,财政部宣布,在截至今年3月的本财政年度,政府将向21家国有银行中的20家注入88139亿卢比。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改革方案,以及政府为确保改革在印度国有银行顺利推进而附加的条件上。印度国有银行拥有约70%的资产市场份额。其资本重组的规模很大——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1.3%,比印度政府在1985-1986年至2016-2017年间向银行体系注入的资金高出约40%。

从以往的经验看,资本注入所遵循的标准一直是不一致、随机和零散的状态。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变好了吗?也许可能会有所好转,但一切将取决于如何监控银行的业绩。

国际信贷机构穆迪认为,这一举措对所有印度国有银行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它不认为所附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足以解决这些实体面临的结构性公司治理问题”。但至少其中一些银行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微调和校准了这些银行的核心内部流程”。

随着银行资本重组的完成和尘埃落定,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中。而债券收益率很有可能严重拖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去年,当财政部长Arun Jaitley在议会宣读他的预算方案时,10年期基准国债的收益率跌至6.38 %。最终,收益率收于6.43 %,但没有人因此抱怨。而到了2017年12月,这一数字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

在对回购债券进行调整后,2018财政年度的净借款方案几乎保持不变,为3.48万亿卢比,而前一年为3.47万亿卢比。年度借款总额同样是5.8万亿卢比。

事实上,债券收益率在去年的预算日有所上升。印度政府决心在2018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2%。

这也为印度储备银行( RBI )降息带来了希望。2017年8月,印度央行将政策利率从6.25 %下调了1/4个百分点,至6%。

随着通胀逐渐上升,没有人再谈论降息的问题了,所有人都关心的是财政赤字问题,这是债券收益率的关键。更高的赤字意味着更高的政府借贷和债券价格压力。当供应增加时,债券价格必然会下降,导致收益率上升。债券收益率和价格走势相反。

较高的债券收益率打击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们计入了市场或MTM亏损。MTM是一种会计做法,银行需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而不是购买债券的价格对其债券组合进行估值。

评级机构ICRAltd的一份报告称,较高的债券收益率(12月当季上升了67个基点)将使银行的国债投资组合出现巨大缺口,导致12月当季按市值计算的损失达15.55亿卢比。

此外,较高的债券收益率显示出长期利率较高的前景。这意味着,即使央行可能不急于提高政策利率,企业的借贷成本也会上升。最后,商业银行是政府债券的主要购买者——较高的政府借款可能会使银行的资金减少,无法满足企业借款人的需求。经过三年的信贷延期,我们看到信贷需求出现复苏的迹象。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排挤企业借款者将是最不可取的。

考虑到政府在11月份制定了112%的财政赤字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的3.2%赤字目标会被打破。

通过撤资增加收入(目前为91253亿卢比,目标为72500亿卢比),3月份季度税收优惠以及RBI可能实施的第二轮分红(媒体报道援引政府官员的建议,尽管中央银行一直保持沉默)可能有助于政府遏制这种下滑趋势。

可以肯定的是,财政部正在努力将这一数字保持在最低水平。去年12月的最后一周,它宣布将新增借款5亿卢比,但在1月下旬,又将其降至2亿卢比,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17个基点,创下14个月来的最大降幅,为债券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彭博( Bloomberg )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债券的下滑速度是近20年来最快的,根据彭博( Bloomberg )调查的15个受访者中的10个显示,基准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将在3月底前进一步上升。

一些人认为,这一比率将上升至7.50 %,因为潜在的更大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借款增加。财政赤字可能上升、政府频繁进行调控和通货膨胀上升是压力点,争论的焦点是,政府是应该坚持走财政整顿的道路,还是在2019年大选前通过扩张性预算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选择后者,银行系统将首当其冲。

印度国有银行背负着大量不良资产,每季度都不得不预留大量资金。

直到最近,财政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但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他们再也没有这种缓冲了。因此,他们需要贷款和赚取利息收入。

他们能做到吗?当他们放贷时,他们能否摆脱对积累更多不良资产的恐惧?政府会继续向国有银行注资多久?

私有化可能是一颗难以咬破的子弹,但Jaitley能否重新审视他的前任Yashwant Sinha在17年前提出的预算提案,目前还不得而知。

Sinha在做2001年的预算时就表示:“为了达到印度储备银行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使银行能够扩大业务,国有银行将需要更多的资本。在政府预算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必须向公众筹集,导致政府持股量减少。为了推动这一进程,政府已决定接受Narasimham银行部门改革委员会的建议,将政府对国有化银行的最低持股要求降至33%。这样做不会改变银行的国有属性,同时还能确保公众广泛持有新股。”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livemin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2019年印度财政预算即将公布,银行业该注意什么

随着银行资本重组的完成和尘埃落定,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中。

印度国有银行2.11万亿卢比的资本重组悬念已经尘埃落定。在预算公布的前一周,财政部宣布,在截至今年3月的本财政年度,政府将向21家国有银行中的20家注入88139亿卢比。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改革方案,以及政府为确保改革在印度国有银行顺利推进而附加的条件上。印度国有银行拥有约70%的资产市场份额。其资本重组的规模很大——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1.3%,比印度政府在1985-1986年至2016-2017年间向银行体系注入的资金高出约40%。

从以往的经验看,资本注入所遵循的标准一直是不一致、随机和零散的状态。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变好了吗?也许可能会有所好转,但一切将取决于如何监控银行的业绩。

国际信贷机构穆迪认为,这一举措对所有印度国有银行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它不认为所附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足以解决这些实体面临的结构性公司治理问题”。但至少其中一些银行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微调和校准了这些银行的核心内部流程”。

随着银行资本重组的完成和尘埃落定,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中。而债券收益率很有可能严重拖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去年,当财政部长Arun Jaitley在议会宣读他的预算方案时,10年期基准国债的收益率跌至6.38 %。最终,收益率收于6.43 %,但没有人因此抱怨。而到了2017年12月,这一数字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

在对回购债券进行调整后,2018财政年度的净借款方案几乎保持不变,为3.48万亿卢比,而前一年为3.47万亿卢比。年度借款总额同样是5.8万亿卢比。

事实上,债券收益率在去年的预算日有所上升。印度政府决心在2018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2%。

这也为印度储备银行( RBI )降息带来了希望。2017年8月,印度央行将政策利率从6.25 %下调了1/4个百分点,至6%。

随着通胀逐渐上升,没有人再谈论降息的问题了,所有人都关心的是财政赤字问题,这是债券收益率的关键。更高的赤字意味着更高的政府借贷和债券价格压力。当供应增加时,债券价格必然会下降,导致收益率上升。债券收益率和价格走势相反。

较高的债券收益率打击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们计入了市场或MTM亏损。MTM是一种会计做法,银行需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而不是购买债券的价格对其债券组合进行估值。

评级机构ICRAltd的一份报告称,较高的债券收益率(12月当季上升了67个基点)将使银行的国债投资组合出现巨大缺口,导致12月当季按市值计算的损失达15.55亿卢比。

此外,较高的债券收益率显示出长期利率较高的前景。这意味着,即使央行可能不急于提高政策利率,企业的借贷成本也会上升。最后,商业银行是政府债券的主要购买者——较高的政府借款可能会使银行的资金减少,无法满足企业借款人的需求。经过三年的信贷延期,我们看到信贷需求出现复苏的迹象。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排挤企业借款者将是最不可取的。

考虑到政府在11月份制定了112%的财政赤字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的3.2%赤字目标会被打破。

通过撤资增加收入(目前为91253亿卢比,目标为72500亿卢比),3月份季度税收优惠以及RBI可能实施的第二轮分红(媒体报道援引政府官员的建议,尽管中央银行一直保持沉默)可能有助于政府遏制这种下滑趋势。

可以肯定的是,财政部正在努力将这一数字保持在最低水平。去年12月的最后一周,它宣布将新增借款5亿卢比,但在1月下旬,又将其降至2亿卢比,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17个基点,创下14个月来的最大降幅,为债券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彭博( Bloomberg )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债券的下滑速度是近20年来最快的,根据彭博( Bloomberg )调查的15个受访者中的10个显示,基准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将在3月底前进一步上升。

一些人认为,这一比率将上升至7.50 %,因为潜在的更大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借款增加。财政赤字可能上升、政府频繁进行调控和通货膨胀上升是压力点,争论的焦点是,政府是应该坚持走财政整顿的道路,还是在2019年大选前通过扩张性预算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选择后者,银行系统将首当其冲。

印度国有银行背负着大量不良资产,每季度都不得不预留大量资金。

直到最近,财政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但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他们再也没有这种缓冲了。因此,他们需要贷款和赚取利息收入。

他们能做到吗?当他们放贷时,他们能否摆脱对积累更多不良资产的恐惧?政府会继续向国有银行注资多久?

私有化可能是一颗难以咬破的子弹,但Jaitley能否重新审视他的前任Yashwant Sinha在17年前提出的预算提案,目前还不得而知。

Sinha在做2001年的预算时就表示:“为了达到印度储备银行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使银行能够扩大业务,国有银行将需要更多的资本。在政府预算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必须向公众筹集,导致政府持股量减少。为了推动这一进程,政府已决定接受Narasimham银行部门改革委员会的建议,将政府对国有化银行的最低持股要求降至33%。这样做不会改变银行的国有属性,同时还能确保公众广泛持有新股。”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livemin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