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冬泳并非遥不可及 5大冬泳常识 拯救亚健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冬泳并非遥不可及 5大冬泳常识 拯救亚健康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冬泳是一种让人望尘莫及的运动,即使你是游泳高手,也未必能承受住冬泳带来的刺激。可能有人会问冬泳和穿着泳衣跳进冰窟窿里有什么区别?

冬泳和突然跳进冰窟窿,有啥不同?

冬泳时,一定会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逐渐入水”,冬泳人会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运动,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入水。而突然入水会让我们的体温突然下降,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身体就会调节心跳速度上升,并且加快肌肉痉挛、抽搐,让身体产热,防止体温的流失。

所以,即使是在常温下游泳,我们也会先做一下准备活动,让身体先适应较凉的水温之后再入水,更别说“冬泳”了。

冬泳提高身体素质,包治百病?

很多人在冬泳之后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也有人发出了对于冬泳“相见恨晚”的感叹。

正确的冬泳的确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使皮肤红润等。但是新闻上却频频报出某某因冬泳猝死的案例,这些人一是对自己的身体太不了解,太不当回事,有了明显的症状还不以为然;二是把冬泳这项运动的好处看得太高了,错误的认为冬泳能治疗很多疾病。

冬泳虽好,但它只是一项在冬季进行的有益的体育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并不是万能的,更不能治疗很多严重的疾病。

有心脏病、高血压就不适宜去冬泳!

冬泳是在强冷环境下的一种体育活动,身体在冷水的强冷刺激下,全身皮肤的血管发生急剧收缩,强迫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内脏及深部组织,因而会引起血压的暂时升高。高血压患者如参加冬泳,可能会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强冷刺激的冬泳锻炼。儿童由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参加冬泳更要适量,要有成年人监护。另外,即便是体质好的人要进行冬泳,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

水温低于10℃,每2-8分钟上岸一次

严格来说,冬泳下水游泳的时间没有一个明确数字,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水温和自己身体的感觉而定。一般水温在14℃以上可以游30分钟左右,水温越高时间可以越长,10℃至14℃可以游10至30分钟,10℃以下要坚持每下降1℃便减少游1分钟的原则。

特别是当水温低于10℃,应每2-8分钟上岸一次,低温状态下超过14分钟,神经就会冻得麻痹,容易发生无意识状态下的昏迷现象。冬泳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对寒冷的承受能力,也会对人的心脏等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饭前冬泳,效果最好!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因此对广大冬泳爱好者和想参加冬泳锻炼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正确对待冬泳这一有益健康的活动,要科学冬泳。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冬泳并非遥不可及 5大冬泳常识 拯救亚健康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冬泳是一种让人望尘莫及的运动,即使你是游泳高手,也未必能承受住冬泳带来的刺激。可能有人会问冬泳和穿着泳衣跳进冰窟窿里有什么区别?

冬泳和突然跳进冰窟窿,有啥不同?

冬泳时,一定会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逐渐入水”,冬泳人会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运动,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入水。而突然入水会让我们的体温突然下降,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身体就会调节心跳速度上升,并且加快肌肉痉挛、抽搐,让身体产热,防止体温的流失。

所以,即使是在常温下游泳,我们也会先做一下准备活动,让身体先适应较凉的水温之后再入水,更别说“冬泳”了。

冬泳提高身体素质,包治百病?

很多人在冬泳之后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也有人发出了对于冬泳“相见恨晚”的感叹。

正确的冬泳的确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使皮肤红润等。但是新闻上却频频报出某某因冬泳猝死的案例,这些人一是对自己的身体太不了解,太不当回事,有了明显的症状还不以为然;二是把冬泳这项运动的好处看得太高了,错误的认为冬泳能治疗很多疾病。

冬泳虽好,但它只是一项在冬季进行的有益的体育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并不是万能的,更不能治疗很多严重的疾病。

有心脏病、高血压就不适宜去冬泳!

冬泳是在强冷环境下的一种体育活动,身体在冷水的强冷刺激下,全身皮肤的血管发生急剧收缩,强迫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内脏及深部组织,因而会引起血压的暂时升高。高血压患者如参加冬泳,可能会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强冷刺激的冬泳锻炼。儿童由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参加冬泳更要适量,要有成年人监护。另外,即便是体质好的人要进行冬泳,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

水温低于10℃,每2-8分钟上岸一次

严格来说,冬泳下水游泳的时间没有一个明确数字,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水温和自己身体的感觉而定。一般水温在14℃以上可以游30分钟左右,水温越高时间可以越长,10℃至14℃可以游10至30分钟,10℃以下要坚持每下降1℃便减少游1分钟的原则。

特别是当水温低于10℃,应每2-8分钟上岸一次,低温状态下超过14分钟,神经就会冻得麻痹,容易发生无意识状态下的昏迷现象。冬泳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对寒冷的承受能力,也会对人的心脏等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饭前冬泳,效果最好!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因此对广大冬泳爱好者和想参加冬泳锻炼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正确对待冬泳这一有益健康的活动,要科学冬泳。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