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拟发行180亿可转债 恒大再创港股融资记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拟发行180亿可转债 恒大再创港股融资记录

国内融资渠道收紧后,房企们纷纷转向融资更为便利的港股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房企年初的海外融资潮还在继续,恒大也加入了这场融资盛宴。

1月31日,中国恒大(03333.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发行2023年到期的180亿港元(约合145.7亿元人民币)可换股债券,这批债券将按年利率4.25%计息。

目前这笔债券初步确定的转换价为38.99港元/股,相比30日收盘价溢价40%。如果全部转化,这笔债券将转换为4.62亿股股份,相关于中国恒大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3.39%。

与此前市场传出的“建议发行条款”相比,恒大正式宣布的可换股债规模由230亿港元降到了180亿港元,但这仍然是今年以来房企在香港发行的最大规模可转债,同时转换价的溢价率也是最高。

十多天前,另一家房企巨头碧桂园(02007.HK)在配股78亿港元的同时,也发行了156亿港元(约合126亿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其初步转换价较当时收市价溢价约15.61%。

碧桂园这次总计高达233亿港元(约合19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也是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在香港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行为。

除了这两家龙头房企在香港大规模融资外 ,今年一月份加入这场融资盛宴的还有中国金茂、新城发展、旭辉控股等,它们都通过配股或发行可换股债券在海外市场融资,另外还有保利地产、龙湖、富力地产、泰禾、时代地产等发行了规模不等的美元债券。

这些房企开年便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尽量多的筹备资金,一方面是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为今年更激烈的行业竞争做好准备。同时也是借助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股票汹涌上涨后的优势,能在较少摊薄大股东权益的情况下,融到更多资金。

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股价普遍呈现大幅上涨,恒大、碧桂园和融创是其中涨幅最高的代表,其中恒大股价的涨幅超过5倍,融创的涨幅也有400%,碧桂园则接近300%。目前这三家企业均在股价高位之际,进行了股权融资。

与其他通过股权进行融资的房企一样,中国恒大此次的集资所得款项也将用于偿还债务及一般企业运营。

过去的2017年,中国恒大开始实施战略转型,由以往的“规模型”发展战略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同时也将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

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的恒大,2017年最终的销售额为5009.6亿元,位居碧桂园和万科之后,排名全国房企第三位,不过恒大的权益销售额却高达4880亿元,依然位居所有房企之首。

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恒大已经初步确定为5500亿元,这一规模可能比不上碧桂园已透露出的万亿野心,但仍然能让恒大在提升效率之际,继续保持房企第一梯队的位置。

减债、去杠杆是恒大在2017年着重做的事情。这一年它们为旗下的恒大地产引入了三轮总计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完成了国内房企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为了回报投资者,恒大还给出了未来三年净利润合计1650亿元的承诺。

此前一直让恒大受到外界质疑的永续债问题,也在去年彻底解决。2017年5、6月间,恒大已集中还清了1129亿元的永续债。这一降低负债的举措加上引入的占投资金到位,将让恒大的净负债率下降近四成,回归到行业合理水平。

恒大在降负债方面的举措还不仅于此。从2017年开始,它们还实施了土地储备负增长策略,今后每年的土地储备会下降5%-10%,这相当于减少1000万到2000万平方米的规模,这一方式能减少恒大的土地支持,从而增加净资产。

走过规模快速扩张之路后,中国恒大目前追求的是更有质量的增长,其净利润水平在不久将发布的年报中或许会创出新高。而开年的大规模融资动作,也将进一步支撑它们的转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恒大

5.5k
  • 恒大青岛蓝谷130亩土地法拍,起始价1.7亿元
  • 世联行(002285.SZ):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恒大已计提坏账准备11.32亿元,计提比例达9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拟发行180亿可转债 恒大再创港股融资记录

国内融资渠道收紧后,房企们纷纷转向融资更为便利的港股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房企年初的海外融资潮还在继续,恒大也加入了这场融资盛宴。

1月31日,中国恒大(03333.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发行2023年到期的180亿港元(约合145.7亿元人民币)可换股债券,这批债券将按年利率4.25%计息。

目前这笔债券初步确定的转换价为38.99港元/股,相比30日收盘价溢价40%。如果全部转化,这笔债券将转换为4.62亿股股份,相关于中国恒大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3.39%。

与此前市场传出的“建议发行条款”相比,恒大正式宣布的可换股债规模由230亿港元降到了180亿港元,但这仍然是今年以来房企在香港发行的最大规模可转债,同时转换价的溢价率也是最高。

十多天前,另一家房企巨头碧桂园(02007.HK)在配股78亿港元的同时,也发行了156亿港元(约合126亿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其初步转换价较当时收市价溢价约15.61%。

碧桂园这次总计高达233亿港元(约合19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也是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在香港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行为。

除了这两家龙头房企在香港大规模融资外 ,今年一月份加入这场融资盛宴的还有中国金茂、新城发展、旭辉控股等,它们都通过配股或发行可换股债券在海外市场融资,另外还有保利地产、龙湖、富力地产、泰禾、时代地产等发行了规模不等的美元债券。

这些房企开年便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尽量多的筹备资金,一方面是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为今年更激烈的行业竞争做好准备。同时也是借助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股票汹涌上涨后的优势,能在较少摊薄大股东权益的情况下,融到更多资金。

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股价普遍呈现大幅上涨,恒大、碧桂园和融创是其中涨幅最高的代表,其中恒大股价的涨幅超过5倍,融创的涨幅也有400%,碧桂园则接近300%。目前这三家企业均在股价高位之际,进行了股权融资。

与其他通过股权进行融资的房企一样,中国恒大此次的集资所得款项也将用于偿还债务及一般企业运营。

过去的2017年,中国恒大开始实施战略转型,由以往的“规模型”发展战略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同时也将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

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的恒大,2017年最终的销售额为5009.6亿元,位居碧桂园和万科之后,排名全国房企第三位,不过恒大的权益销售额却高达4880亿元,依然位居所有房企之首。

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恒大已经初步确定为5500亿元,这一规模可能比不上碧桂园已透露出的万亿野心,但仍然能让恒大在提升效率之际,继续保持房企第一梯队的位置。

减债、去杠杆是恒大在2017年着重做的事情。这一年它们为旗下的恒大地产引入了三轮总计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完成了国内房企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为了回报投资者,恒大还给出了未来三年净利润合计1650亿元的承诺。

此前一直让恒大受到外界质疑的永续债问题,也在去年彻底解决。2017年5、6月间,恒大已集中还清了1129亿元的永续债。这一降低负债的举措加上引入的占投资金到位,将让恒大的净负债率下降近四成,回归到行业合理水平。

恒大在降负债方面的举措还不仅于此。从2017年开始,它们还实施了土地储备负增长策略,今后每年的土地储备会下降5%-10%,这相当于减少1000万到2000万平方米的规模,这一方式能减少恒大的土地支持,从而增加净资产。

走过规模快速扩张之路后,中国恒大目前追求的是更有质量的增长,其净利润水平在不久将发布的年报中或许会创出新高。而开年的大规模融资动作,也将进一步支撑它们的转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