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拿下京东投资,这支清华系创业团队的无人快递车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拿下京东投资,这支清华系创业团队的无人快递车生意

别的公司都在琢磨用无人车载人,智行者却想着用无人车取代快递员。

作者:晓寒

2017下半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逐渐进入落地阶段,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网约车、自动驾驶低速接驳车等产品先后亮相并进入了试运营阶段。

在这波自动驾驶创业浪潮中,拿到京东和小米系顺为资本投资的智行者公司比较“特立独行”,将现阶段的重心都放在了无人快递车与环卫车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销量。

智行者创始人&CEO张德兆作为GTIC 2018重磅嘉宾之一,近日,车东西再次奔赴智行者北京总部与他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了智行者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关键进展以及其下一步发展方向。在提及2018年的发展目标时,张德兆更是放下豪言称其产品销量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10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家清华系创业团队是如何拿到京东、顺为的投资,并放下豪言要实现10倍销售增长的。

智行者:京东青睐的自动驾驶团队

再次与张德兆见面已是一年之后,虽然他们的办公室还在北京回龙观的腾讯众创空间里,但张德兆告诉车东西其团队人数已经翻了3倍多,达到了100多人的规模。

▲智行者办公室

智行者成立于2015年7月,由张德兆及另外三名合伙人一道创立。由于四人无一例外都是清华汽车工程系的博士,因此智行者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华系创业团队。

由于张德兆之前曾参与创办过ADAS公司智华,因此在创立智行者之前就拿到了500万天使投资,并在2016年初又获得了英诺资本的2000万元Pre-A轮融资。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智行者与杭州锣卜科技一道展示了一款低速自动驾驶测试车,如下图。

在了解了智行者的技术储备之后,京东和小米系顺为资本在去年6月又一起向智行者注入了近亿元A轮融资。对于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来说,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这不,在宣布投资智行者没多久的2017年6月18日,京东就在人大校园投放了多辆无人快递车,向外界展示自己在前瞻物流技术方面的积累。在这些无人快递小车中,有一辆就是智行者与京东联合研发而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智行者在国内低速无人驾驶配送车方面,算是一家标杆性的企业。

▲智行者的无人快递

发展理念:提升体验不如降低成本

在2017年初第一次与张德兆进行交流时,车东西了解到智行者总共有四个研发方向。

除了上述无人快递车、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智行者同时还在研发针对普通乘用车,以及环卫车等特殊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

但在经过一年的摸索后,他们将产品重点调整到了快递车与环卫车上,暂时放弃了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普通乘用车的自动驾驶虽然仍在保持研发,但是主要聚焦在一些低速场景上。

“我们现阶段的核心理念是帮助用户降低成本,而非是提升体验。”至于为何会采用这种产品研发策略,张德兆这样说道。

在张德兆看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离普及还有待时日,因此创业公司在为未来研发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卖产品来实现收入的问题。

张德兆认为,把产品卖出去的关键就是要帮客户省成本。

对于拉人的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来说,虽然帮助园区或运营方节省一个司机的成本,但是其产品售价又要远高于普通的低速电动车,因此不仅没有帮助园区省钱,园区运营方还得时刻担心它的安全问题。

普通高速乘用车也是一样,例如现在很多中高级车的高配车型都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等L2级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是高配车型的销量很少,大部分用户都只会购买中低配车型。很明显,大部分人并不愿意为这些提升体验的科技产品付费。

两大重点方向:快递车与环卫车

但是反过来,智行者研发的无人快递车和环卫车,则能够切实地给买方节约成本。

张德兆告诉车东西,智行者的合作伙伴进行过测算,在大规模采用无人快递车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时,其整体的物流成本能够下降将近50%,而如果再加上大型无人物流车、高度自动化的仓储等系统,整体物流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配送效率也将提升。

据悉,目前主流电商或者物流公司一个快递员一年的工资约在12万元左右,而如果再加上五险一金,其总成本将达到15万元/年。

去年12月,京东在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的现场签约,表示未来5年要在长沙投资100亿元打造京东无人车产业基地,进一步说明了无人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无人驾驶环卫车也是如此,不过在节省掉司机成本的同时,其还能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来减少对于环卫工人的总体需求量。

张德兆表示,智行者与整车厂合作研发的环卫车的售价,仅仅比普通环卫车贵了一个司机一年的工资,因此一些园区和环卫服务商都对其产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目前,智行者已经向一些合作伙伴售出了无人快递车与环卫车,且最为关键的是,卖出去的车辆并不是用作展示的demo级产品,其购买方已经着手将这些车辆部署到实际场景中开始商业化应用了。

▲智行者的无人环卫车

与此同时,智行者还与国内某大型保险集团达成了合作,为旗下的无人快递车购买了商业保险,张德兆骄傲地告诉车东西,这是国内首个为无人车提供的正式商业保险。

此外,同样是基于为买方节省成本的考虑,智行者也为网约车、分时租赁等出行服务公司研发了一套针对特定场景的低速自动驾驶技术,以帮助其节省运营成本。据张德兆透露,这套产品在今年就会发布。

▲智行者同时也在研发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技

计算芯片:自主研发 功耗仅20W

相对而言,运行在特定场景的低速自动驾驶车辆在技术上要更好实现一些。

例如京东在人大等校园投放的无人快递车,其行驶环境是固定的(校园内),校园内的交通环境简单、车速也比较低。

▲京东在人大投放的无人快递车

为此,智行者为其无人快递车和环卫车安装了两个16线激光雷达、一个摄像头,以及GPS/GNSS等定位模块。

据张德兆介绍,其激光雷达既有来自Velodyne的进口货,也有禾赛、速腾聚创等国产产品。在无人快递车部署前,智行者与运营方会先制作园区的高精地图来指引无人车前进,随后由激光雷达、摄像头来监控周边环境并避障。

不过有趣的是,智行者并没有像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那样自己去做基于摄像头的感知功能,而是采购Mobileye等公司的完整产品,自己来做多传感器融合与决策规划。

计算能力上,智行者选择的是英伟达GPU+ARM架构CPU+单片机的组合,在这其中,单片机主要用来做通信和车辆诊断,GPU+ARM架构的CPU用来处理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多传感器融合,以及决策规划部分的计算工作。

据介绍,其GPU和CPU来自向英伟达这类供应商,智行者的硬件则部门自主开发了主板部分,其总成本大概在千元左右,整体功耗只有20W。

张德兆告诉车东西,其在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在内的感知部分并没有应用AI技术,仅仅在决策规划部分使用了一些强化学习框架,因此这套计算模块的性能足以满足计算需求。

此外,对于目前大热的英伟达Drive PX2、英特尔GO等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智行者也都有拿来测试,但是由于成本和功耗问题,目前还不太适合量产装车。

▲英伟达Drive PX2 autochauffeur

2018规划:销量要翻10倍

在专访最后,车东西与张德兆聊到了智行者在2018年的发展规划。

在我们还没有具体问及哪方面的规划时,张德兆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一个答案,“在2018年的产品销量要达到2017年的10倍。”

很明显,他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创业公司要有收入这个发展策略,不过张德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销量数字。但对于一个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来说,在一年之间要实现10倍的销量增长,已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然,在销量之外智行者也有其他目标,包括在2018年要将团队再扩张2倍达到200人的规模,其无人驾驶环卫车要实现量产销售,无人快递车的应用范围要从最后1公里,扩展到最后3.5公里等等。而可以预见的是,针对B端市场的自动驾驶产品,也确实要比C端产品更快落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拿下京东投资,这支清华系创业团队的无人快递车生意

别的公司都在琢磨用无人车载人,智行者却想着用无人车取代快递员。

作者:晓寒

2017下半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逐渐进入落地阶段,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网约车、自动驾驶低速接驳车等产品先后亮相并进入了试运营阶段。

在这波自动驾驶创业浪潮中,拿到京东和小米系顺为资本投资的智行者公司比较“特立独行”,将现阶段的重心都放在了无人快递车与环卫车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销量。

智行者创始人&CEO张德兆作为GTIC 2018重磅嘉宾之一,近日,车东西再次奔赴智行者北京总部与他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了智行者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关键进展以及其下一步发展方向。在提及2018年的发展目标时,张德兆更是放下豪言称其产品销量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10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家清华系创业团队是如何拿到京东、顺为的投资,并放下豪言要实现10倍销售增长的。

智行者:京东青睐的自动驾驶团队

再次与张德兆见面已是一年之后,虽然他们的办公室还在北京回龙观的腾讯众创空间里,但张德兆告诉车东西其团队人数已经翻了3倍多,达到了100多人的规模。

▲智行者办公室

智行者成立于2015年7月,由张德兆及另外三名合伙人一道创立。由于四人无一例外都是清华汽车工程系的博士,因此智行者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华系创业团队。

由于张德兆之前曾参与创办过ADAS公司智华,因此在创立智行者之前就拿到了500万天使投资,并在2016年初又获得了英诺资本的2000万元Pre-A轮融资。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智行者与杭州锣卜科技一道展示了一款低速自动驾驶测试车,如下图。

在了解了智行者的技术储备之后,京东和小米系顺为资本在去年6月又一起向智行者注入了近亿元A轮融资。对于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来说,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这不,在宣布投资智行者没多久的2017年6月18日,京东就在人大校园投放了多辆无人快递车,向外界展示自己在前瞻物流技术方面的积累。在这些无人快递小车中,有一辆就是智行者与京东联合研发而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智行者在国内低速无人驾驶配送车方面,算是一家标杆性的企业。

▲智行者的无人快递

发展理念:提升体验不如降低成本

在2017年初第一次与张德兆进行交流时,车东西了解到智行者总共有四个研发方向。

除了上述无人快递车、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智行者同时还在研发针对普通乘用车,以及环卫车等特殊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

但在经过一年的摸索后,他们将产品重点调整到了快递车与环卫车上,暂时放弃了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普通乘用车的自动驾驶虽然仍在保持研发,但是主要聚焦在一些低速场景上。

“我们现阶段的核心理念是帮助用户降低成本,而非是提升体验。”至于为何会采用这种产品研发策略,张德兆这样说道。

在张德兆看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离普及还有待时日,因此创业公司在为未来研发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卖产品来实现收入的问题。

张德兆认为,把产品卖出去的关键就是要帮客户省成本。

对于拉人的低速自动驾驶乘用车来说,虽然帮助园区或运营方节省一个司机的成本,但是其产品售价又要远高于普通的低速电动车,因此不仅没有帮助园区省钱,园区运营方还得时刻担心它的安全问题。

普通高速乘用车也是一样,例如现在很多中高级车的高配车型都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等L2级的自动驾驶技术,但是高配车型的销量很少,大部分用户都只会购买中低配车型。很明显,大部分人并不愿意为这些提升体验的科技产品付费。

两大重点方向:快递车与环卫车

但是反过来,智行者研发的无人快递车和环卫车,则能够切实地给买方节约成本。

张德兆告诉车东西,智行者的合作伙伴进行过测算,在大规模采用无人快递车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时,其整体的物流成本能够下降将近50%,而如果再加上大型无人物流车、高度自动化的仓储等系统,整体物流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配送效率也将提升。

据悉,目前主流电商或者物流公司一个快递员一年的工资约在12万元左右,而如果再加上五险一金,其总成本将达到15万元/年。

去年12月,京东在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的现场签约,表示未来5年要在长沙投资100亿元打造京东无人车产业基地,进一步说明了无人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无人驾驶环卫车也是如此,不过在节省掉司机成本的同时,其还能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来减少对于环卫工人的总体需求量。

张德兆表示,智行者与整车厂合作研发的环卫车的售价,仅仅比普通环卫车贵了一个司机一年的工资,因此一些园区和环卫服务商都对其产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目前,智行者已经向一些合作伙伴售出了无人快递车与环卫车,且最为关键的是,卖出去的车辆并不是用作展示的demo级产品,其购买方已经着手将这些车辆部署到实际场景中开始商业化应用了。

▲智行者的无人环卫车

与此同时,智行者还与国内某大型保险集团达成了合作,为旗下的无人快递车购买了商业保险,张德兆骄傲地告诉车东西,这是国内首个为无人车提供的正式商业保险。

此外,同样是基于为买方节省成本的考虑,智行者也为网约车、分时租赁等出行服务公司研发了一套针对特定场景的低速自动驾驶技术,以帮助其节省运营成本。据张德兆透露,这套产品在今年就会发布。

▲智行者同时也在研发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技

计算芯片:自主研发 功耗仅20W

相对而言,运行在特定场景的低速自动驾驶车辆在技术上要更好实现一些。

例如京东在人大等校园投放的无人快递车,其行驶环境是固定的(校园内),校园内的交通环境简单、车速也比较低。

▲京东在人大投放的无人快递车

为此,智行者为其无人快递车和环卫车安装了两个16线激光雷达、一个摄像头,以及GPS/GNSS等定位模块。

据张德兆介绍,其激光雷达既有来自Velodyne的进口货,也有禾赛、速腾聚创等国产产品。在无人快递车部署前,智行者与运营方会先制作园区的高精地图来指引无人车前进,随后由激光雷达、摄像头来监控周边环境并避障。

不过有趣的是,智行者并没有像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那样自己去做基于摄像头的感知功能,而是采购Mobileye等公司的完整产品,自己来做多传感器融合与决策规划。

计算能力上,智行者选择的是英伟达GPU+ARM架构CPU+单片机的组合,在这其中,单片机主要用来做通信和车辆诊断,GPU+ARM架构的CPU用来处理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多传感器融合,以及决策规划部分的计算工作。

据介绍,其GPU和CPU来自向英伟达这类供应商,智行者的硬件则部门自主开发了主板部分,其总成本大概在千元左右,整体功耗只有20W。

张德兆告诉车东西,其在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在内的感知部分并没有应用AI技术,仅仅在决策规划部分使用了一些强化学习框架,因此这套计算模块的性能足以满足计算需求。

此外,对于目前大热的英伟达Drive PX2、英特尔GO等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智行者也都有拿来测试,但是由于成本和功耗问题,目前还不太适合量产装车。

▲英伟达Drive PX2 autochauffeur

2018规划:销量要翻10倍

在专访最后,车东西与张德兆聊到了智行者在2018年的发展规划。

在我们还没有具体问及哪方面的规划时,张德兆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一个答案,“在2018年的产品销量要达到2017年的10倍。”

很明显,他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创业公司要有收入这个发展策略,不过张德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销量数字。但对于一个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来说,在一年之间要实现10倍的销量增长,已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然,在销量之外智行者也有其他目标,包括在2018年要将团队再扩张2倍达到200人的规模,其无人驾驶环卫车要实现量产销售,无人快递车的应用范围要从最后1公里,扩展到最后3.5公里等等。而可以预见的是,针对B端市场的自动驾驶产品,也确实要比C端产品更快落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