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印象·刘三姐》迷醉中外游客却玩倒自己?看资本玩家斑斑劣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印象·刘三姐》迷醉中外游客却玩倒自己?看资本玩家斑斑劣迹

当资本变成“圈钱”杠杆的支点后,一旦有人戴着“假面具”撬动杠杆,当人的“狼性”发作起来,托起的价值取向就会变逆,很容易反过来伤害文化。《印象·刘三姐》迷醉了中外游客,却玩倒了自己,即是此理!

近日,“《印象·刘三姐》倒了”成了网上热闻。

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由知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等主创,也可以说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开端。

自2004年3月公演后,张艺谋创作团队又相继推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 印象·丽江”、“ 印象·西湖”等山水实景演出。

近日,媒体披露运营《印象·刘三姐》的,是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因《印象·刘三姐》演出经久不衰,广维文华十多年来一直是阳朔纳税大户;可2017年8月15日,广维文华却向广西高院申请破产重整,负债高达15.8亿元。

2018年1月4日,广西高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据相关报道,广维文华的股东及股权比例将变更为天创文投持股100%。

当地媒体还披露,广维文华的债权人表上,有20位主体,由张艺谋和马云的云锋基金间接持股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也是债权人之一。

1月25日,导演王潮歌在微博上澄清:《印象·刘三姐》并非项目亏本,而是背后的公司投资担保有问题导致的公司破产,“这些背后的闹腾并没有影响正常的演出,我相信这些破事儿会很快过去,印象刘三姐还在!干净的山水还在!人民的艺术还在!未被金钱覆盖的灵魂还在!”

劣迹斑斑的“资本玩家” 丁磊

《印象·刘三姐》是2004年开始演出的,运营该项目的公司一直是“广维文华”,生意如火如荼,旅游旺季时一票难求,为何沦落到严重资不抵债地步,最终步入破产重整?到底谁掏空了“广维文华”?

于是,一个名叫“丁磊”的资本玩家出现了。(注:此丁磊非彼丁磊,并不是网易公司的老总丁磊)

(丁磊,网上“难得”的一张资料图)

丁磊,祖籍广西宾阳,生于1972年7月。22岁那年,从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广西百色工行工作。

据“天眼查”, 目前由丁磊出任法人代表主要有四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的“百色恒信典当”是其中最早的一家;参股这家典当企业,是“百色恒升房地产开发公司”、“广西万成建设投资公司”,而在2003—2011年这八年间,丁磊就是百色本地房地产公司“恒升”的董事长。

也就是说,丁磊从银行下海后,是靠玩地产起家,后又涉入典当业。

抛开《印象·刘三姐》一事,近来与丁磊相关的新闻,还是前重庆首富、足浴大王郭家富“凄惨”之事。

(家富富桥创始人郭家富(右))

洗脚也能洗出一家上市公司吗?呵呵,这仅是家富富桥创始人郭家富昔日荣光时最大的念想。1998年,郭家富与他的“荣、华、富、贵四兄弟”合伙创办了“富桥”足浴店,后来,一年营收高达13亿。

如今,深陷债务泥潭的郭家富,躺在病榻上,已无力支付肝脏移植的医疗费用。

十年前,丁磊旗下的投资公司也相当看好足浴行当,早于2009年,他就在两广等地加盟了家富富桥。其中,丁磊还掷下500万元,从郭家富手上买下浙江地区独家品牌代理权。

2011年,深陷债务危机的郭家富,因2亿融资缺口求助丁磊,双方商议后,当年11月,家富富侨进行了新的登记注册,丁磊以70%控股比例出任法人代表,而郭家富的侄女郭芳持股仅为16%。

此后,郭丁两人之间的2亿元融资协议被终止,因协议涉及“家富富侨”商标专用权转让,两人又闹上法庭;此后一年又因商标侵权纠纷对簿公堂。2015年后,丁磊失联,被法院列为多起事件的失信被执行人,其中牵涉的案件就有其控股的“家富富侨”。

(丁磊 资料图)

与洗脚的富侨足浴连锁商郭家富有瓜葛,其实只是劣迹斑斑“资本玩家” 丁磊的一次小小出手,下面再顺藤摸瓜,说说丁磊与上市公司ST山水(600234)的假面“白马骑士”故事。

ST山水,未“戴帽”之前是山水文化,而其前身是*ST天龙,在丁磊等人未染指之前,从一家国有股开始来回折腾,历经东莞金正、青岛太和恒顺、中铁华夏3个控股股东,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均因不靠谱的定增方案而草草收场,像是没人疼的孩子,爹不亲娘不爱呀!

2013年10月,两个广西人出现了,一个是广西金融圈“声名远扬”的黄国忠,当时是以“广西钲德”(一家典当小公司)面目出现的,他控股的核心平台其实是“广西金信”,当时在广西银行圈、担保圈、民间借贷圈“出了号”,没有不知道的。而另一个广西人,就是丁磊。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黄国忠才是《印象·刘三姐》的间接控制人,可当时第一大股东中铁华夏担保有限公司将所持2000万股*ST天龙股份(占总股本9.88%)转让给黄国忠的相关报告书里,并没有显示与《印象·刘三姐》的关联关系。

转让完成后,第一大股东黄国忠又“筑巢引凤”,招来了另一个“白马骑士” 丁磊,当时尚未完成注入《印象·刘三姐》,丁磊通过实控的“六合逢春”入股后,坐上了山水文化第二大股东的“银交椅”。

您还甭说,二位广西人一来,山水文化股价是节节攀髙,成了市场一支“明星股”。2014年,有媒体披露,黄国忠与丁磊本是穿一条“裤裆”的,黄国忠只不过是丁磊圈钱的“台上角色”,“ 广西金信”幕后老板是谁也就显而易见了。

丁磊、黄国忠玩的像东北“二人转”演戏,一个幕后,一个台前,实属一家;两人拼命地与时间赛跑,一手“假担保”,一手扛着上市公司旗号“圈钱”,当债务黑洞暴露出来后,与丁磊追跑的肯定是一批批债主们啦!只不过,资本市场却“浑然不知”,《印象·刘三姐》依旧火爆上演。

2014年,因柳州银行起诉广西金信,以黄国忠名义持有的山水文化股权被查封。此前*ST天龙更名山水文化后,丁磊当上了这家上市公司总经理。

这场收购就像一场闹剧,使得上市公司ST山水一直麻烦不断,许多问题在2015-2016年全面显露爆发。2015年1月,山西证监局要约见总经理丁磊谈话,可一直未见其影子出现,此后就是“失联”了。

2014年秋天,已是债务缠身的丁磊,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说:“把上市公司和刘三姐卖了,留几亿和黄国忠钓鱼去,不操劳了。”此语成谶,后来,丁磊让壳,扬州富商、江苏汇金实控人朱明亮入主山水文化。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来哟唉呀……”经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破产,把《印象·刘三姐》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与《印象·刘三姐》本来毫无交集的丁磊,怎么拿到广维文华的控股权呢?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7年,在广西文化厅指导下,时任广西壮剧团团长梅帅元,与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策划了《印象·刘三姐》,剧场就是两公里水域、12座山峰的“桂林山水” 实景大舞台。

由于资金投入大,他们引入了广西维尼纶产业巨头广维集团入股,并于2001年作为主要出资方,与广西文华艺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广维文华”。 《印象·刘三姐》2004年第一次公演“一炮打红”,自此声名鹊起。

由于广维集团自身效益不好,2012年,由丁磊控股的“广西红树林投资”,收购了广维集团90%股权,实际上也就得到了《印象·刘三姐》的“婆家”广维文华。

当年,丁磊收购广维集团的资金来源,有很多版本的说法。据每经新闻报道,有人透露当时丁磊是靠伪造公章得到抵押借贷,再将贷来的钱收购广维集团。

2013年,资本市场还传出一段失败的“婚约”, 连年亏损的“天夏智慧”(即“索芙特”)要“迎娶” 印象刘三姐啦!当时,丁磊刚拿下广维股权,不过,这段所谓的“婚约”当年11月就告吹了。

(《印象·刘三姐》演出画面)

据统计,2015~2017年短短二年间,丁磊列入“老赖”黑名单多达13次,早已债务缠身,一大叠的诉讼冻结案件犹如雪片飞舞;拆东墙补西墙下,《印象·刘三姐》的后台管家“广维文华”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早被掏空而去、百孔千疮、负债累累。

当资本披上文化的外衣

导演王潮歌1月25日回应,似乎让人对《印象·刘三姐》将“破茧重生”有了期待。广维文华目前虽处于“破产重组”阶段,并非“破产清算”,不过,该公司估值1.7亿元,与15.8亿元的债务高台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点,要走完重组程序,短时间很难做到。

另外,广维文华实控人丁磊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是定性为“经济纠纷”还是“经济诈骗”,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在法院执行案件程序期间,《印象·刘三姐》每天的演出收入,事实上都成了被执行款项,如何维持并正常运转演出,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对于“《印象·刘三姐》事件”,《光明日报》载文指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应有门槛和情怀,要成为文化产业的“贡献者”,而不是“掠夺者”。”

文化与资本,本是在两条道上,如果资本这条道坍塌、崎岖不平,岂不是披着文化“外衣”资本,成了“文化金融”?

当资本变成“圈钱”杠杆的支点后,一旦有人戴着“假面具”撬动杠杆,当人的“狼性”发作起来,托起的价值取向就会变逆,很容易反过来伤害文化。《印象·刘三姐》迷醉了中外游客,却玩倒了自己,即是此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印象·刘三姐》迷醉中外游客却玩倒自己?看资本玩家斑斑劣迹

当资本变成“圈钱”杠杆的支点后,一旦有人戴着“假面具”撬动杠杆,当人的“狼性”发作起来,托起的价值取向就会变逆,很容易反过来伤害文化。《印象·刘三姐》迷醉了中外游客,却玩倒了自己,即是此理!

近日,“《印象·刘三姐》倒了”成了网上热闻。

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由知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等主创,也可以说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开端。

自2004年3月公演后,张艺谋创作团队又相继推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 印象·丽江”、“ 印象·西湖”等山水实景演出。

近日,媒体披露运营《印象·刘三姐》的,是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因《印象·刘三姐》演出经久不衰,广维文华十多年来一直是阳朔纳税大户;可2017年8月15日,广维文华却向广西高院申请破产重整,负债高达15.8亿元。

2018年1月4日,广西高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据相关报道,广维文华的股东及股权比例将变更为天创文投持股100%。

当地媒体还披露,广维文华的债权人表上,有20位主体,由张艺谋和马云的云锋基金间接持股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也是债权人之一。

1月25日,导演王潮歌在微博上澄清:《印象·刘三姐》并非项目亏本,而是背后的公司投资担保有问题导致的公司破产,“这些背后的闹腾并没有影响正常的演出,我相信这些破事儿会很快过去,印象刘三姐还在!干净的山水还在!人民的艺术还在!未被金钱覆盖的灵魂还在!”

劣迹斑斑的“资本玩家” 丁磊

《印象·刘三姐》是2004年开始演出的,运营该项目的公司一直是“广维文华”,生意如火如荼,旅游旺季时一票难求,为何沦落到严重资不抵债地步,最终步入破产重整?到底谁掏空了“广维文华”?

于是,一个名叫“丁磊”的资本玩家出现了。(注:此丁磊非彼丁磊,并不是网易公司的老总丁磊)

(丁磊,网上“难得”的一张资料图)

丁磊,祖籍广西宾阳,生于1972年7月。22岁那年,从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广西百色工行工作。

据“天眼查”, 目前由丁磊出任法人代表主要有四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的“百色恒信典当”是其中最早的一家;参股这家典当企业,是“百色恒升房地产开发公司”、“广西万成建设投资公司”,而在2003—2011年这八年间,丁磊就是百色本地房地产公司“恒升”的董事长。

也就是说,丁磊从银行下海后,是靠玩地产起家,后又涉入典当业。

抛开《印象·刘三姐》一事,近来与丁磊相关的新闻,还是前重庆首富、足浴大王郭家富“凄惨”之事。

(家富富桥创始人郭家富(右))

洗脚也能洗出一家上市公司吗?呵呵,这仅是家富富桥创始人郭家富昔日荣光时最大的念想。1998年,郭家富与他的“荣、华、富、贵四兄弟”合伙创办了“富桥”足浴店,后来,一年营收高达13亿。

如今,深陷债务泥潭的郭家富,躺在病榻上,已无力支付肝脏移植的医疗费用。

十年前,丁磊旗下的投资公司也相当看好足浴行当,早于2009年,他就在两广等地加盟了家富富桥。其中,丁磊还掷下500万元,从郭家富手上买下浙江地区独家品牌代理权。

2011年,深陷债务危机的郭家富,因2亿融资缺口求助丁磊,双方商议后,当年11月,家富富侨进行了新的登记注册,丁磊以70%控股比例出任法人代表,而郭家富的侄女郭芳持股仅为16%。

此后,郭丁两人之间的2亿元融资协议被终止,因协议涉及“家富富侨”商标专用权转让,两人又闹上法庭;此后一年又因商标侵权纠纷对簿公堂。2015年后,丁磊失联,被法院列为多起事件的失信被执行人,其中牵涉的案件就有其控股的“家富富侨”。

(丁磊 资料图)

与洗脚的富侨足浴连锁商郭家富有瓜葛,其实只是劣迹斑斑“资本玩家” 丁磊的一次小小出手,下面再顺藤摸瓜,说说丁磊与上市公司ST山水(600234)的假面“白马骑士”故事。

ST山水,未“戴帽”之前是山水文化,而其前身是*ST天龙,在丁磊等人未染指之前,从一家国有股开始来回折腾,历经东莞金正、青岛太和恒顺、中铁华夏3个控股股东,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均因不靠谱的定增方案而草草收场,像是没人疼的孩子,爹不亲娘不爱呀!

2013年10月,两个广西人出现了,一个是广西金融圈“声名远扬”的黄国忠,当时是以“广西钲德”(一家典当小公司)面目出现的,他控股的核心平台其实是“广西金信”,当时在广西银行圈、担保圈、民间借贷圈“出了号”,没有不知道的。而另一个广西人,就是丁磊。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黄国忠才是《印象·刘三姐》的间接控制人,可当时第一大股东中铁华夏担保有限公司将所持2000万股*ST天龙股份(占总股本9.88%)转让给黄国忠的相关报告书里,并没有显示与《印象·刘三姐》的关联关系。

转让完成后,第一大股东黄国忠又“筑巢引凤”,招来了另一个“白马骑士” 丁磊,当时尚未完成注入《印象·刘三姐》,丁磊通过实控的“六合逢春”入股后,坐上了山水文化第二大股东的“银交椅”。

您还甭说,二位广西人一来,山水文化股价是节节攀髙,成了市场一支“明星股”。2014年,有媒体披露,黄国忠与丁磊本是穿一条“裤裆”的,黄国忠只不过是丁磊圈钱的“台上角色”,“ 广西金信”幕后老板是谁也就显而易见了。

丁磊、黄国忠玩的像东北“二人转”演戏,一个幕后,一个台前,实属一家;两人拼命地与时间赛跑,一手“假担保”,一手扛着上市公司旗号“圈钱”,当债务黑洞暴露出来后,与丁磊追跑的肯定是一批批债主们啦!只不过,资本市场却“浑然不知”,《印象·刘三姐》依旧火爆上演。

2014年,因柳州银行起诉广西金信,以黄国忠名义持有的山水文化股权被查封。此前*ST天龙更名山水文化后,丁磊当上了这家上市公司总经理。

这场收购就像一场闹剧,使得上市公司ST山水一直麻烦不断,许多问题在2015-2016年全面显露爆发。2015年1月,山西证监局要约见总经理丁磊谈话,可一直未见其影子出现,此后就是“失联”了。

2014年秋天,已是债务缠身的丁磊,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说:“把上市公司和刘三姐卖了,留几亿和黄国忠钓鱼去,不操劳了。”此语成谶,后来,丁磊让壳,扬州富商、江苏汇金实控人朱明亮入主山水文化。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来哟唉呀……”经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破产,把《印象·刘三姐》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与《印象·刘三姐》本来毫无交集的丁磊,怎么拿到广维文华的控股权呢?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7年,在广西文化厅指导下,时任广西壮剧团团长梅帅元,与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策划了《印象·刘三姐》,剧场就是两公里水域、12座山峰的“桂林山水” 实景大舞台。

由于资金投入大,他们引入了广西维尼纶产业巨头广维集团入股,并于2001年作为主要出资方,与广西文华艺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广维文华”。 《印象·刘三姐》2004年第一次公演“一炮打红”,自此声名鹊起。

由于广维集团自身效益不好,2012年,由丁磊控股的“广西红树林投资”,收购了广维集团90%股权,实际上也就得到了《印象·刘三姐》的“婆家”广维文华。

当年,丁磊收购广维集团的资金来源,有很多版本的说法。据每经新闻报道,有人透露当时丁磊是靠伪造公章得到抵押借贷,再将贷来的钱收购广维集团。

2013年,资本市场还传出一段失败的“婚约”, 连年亏损的“天夏智慧”(即“索芙特”)要“迎娶” 印象刘三姐啦!当时,丁磊刚拿下广维股权,不过,这段所谓的“婚约”当年11月就告吹了。

(《印象·刘三姐》演出画面)

据统计,2015~2017年短短二年间,丁磊列入“老赖”黑名单多达13次,早已债务缠身,一大叠的诉讼冻结案件犹如雪片飞舞;拆东墙补西墙下,《印象·刘三姐》的后台管家“广维文华”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早被掏空而去、百孔千疮、负债累累。

当资本披上文化的外衣

导演王潮歌1月25日回应,似乎让人对《印象·刘三姐》将“破茧重生”有了期待。广维文华目前虽处于“破产重组”阶段,并非“破产清算”,不过,该公司估值1.7亿元,与15.8亿元的债务高台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点,要走完重组程序,短时间很难做到。

另外,广维文华实控人丁磊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是定性为“经济纠纷”还是“经济诈骗”,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在法院执行案件程序期间,《印象·刘三姐》每天的演出收入,事实上都成了被执行款项,如何维持并正常运转演出,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对于“《印象·刘三姐》事件”,《光明日报》载文指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应有门槛和情怀,要成为文化产业的“贡献者”,而不是“掠夺者”。”

文化与资本,本是在两条道上,如果资本这条道坍塌、崎岖不平,岂不是披着文化“外衣”资本,成了“文化金融”?

当资本变成“圈钱”杠杆的支点后,一旦有人戴着“假面具”撬动杠杆,当人的“狼性”发作起来,托起的价值取向就会变逆,很容易反过来伤害文化。《印象·刘三姐》迷醉了中外游客,却玩倒了自己,即是此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