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再限集数!央视五大新政破笼而出,电视剧市场将迎来大变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再限集数!央视五大新政破笼而出,电视剧市场将迎来大变局?

央视这五项政策在对制片公司颇为利好的同时,也吹响了市场咖位之争的号角,而这一举动,或将改变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格局。

1月2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在央视新址召开。交流会上,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宣讲了购剧新政,其中包括:

1. 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不管是央视一套黄金档,还是央视八套黄金档,收购价格都将大幅提升。

2.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集数。

3. 实行优秀剧目播后重奖制。

4. 央视要确保及时付款。

5. 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黄剧表现好可调一黄,也可全频道展播。

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媒体以及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央视的地位自然不必言语。但随着一剧两星政策的发威,央视购剧的竞争力逐渐缩水,虽然影响力还在,但在行业中的关注度和电视剧播出方面的霸主地位大不如前。

面对近年来日占市场上风的地方台,央视这五项政策在对制片公司颇为利好的同时,也吹响了市场咖位之争的号角,而这一举动,或将改变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格局。

“五大新政”下,央视的“破与立”

近年来,市场购剧环境对央视极为不利。自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开始实行后,进一步激发了卫视的购买力,央视一家在出价方面自然不敌两家卫视的联手,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剧出价与日俱增的恶性循环。

在“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不管是央视一套黄金档,还是央视八套黄金档,收购价格都将大幅提升”这一新政中,就有两个重点可以划出。

首先,“重大时间点”这一说辞就很有讲究,毕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时期,2021年则又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新政的提出无疑能进一步刺激市场正剧的创作。其次,央视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收购预算,但这一信号的放出却是央视姿态的说明:只要是好剧,价格好商量。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集数”也是振奋人心的一项政策了。众所周知,电视剧是以集数定价格的,因此近年来的一些剧目纷纷拉长集数,四五十集已是常态,六七十集的也不在少数。而央视的规定是不超过40集,让制片公司剪短集数好比拿刀去割他们的肉。所以,这一新政的推出意味着,剧目将不再束手束脚,制片公司供剧的积极性也将得到调动。

再看“实行优秀剧目播后重奖制”、“ 央视要确保及时付款”这两项新政,如果说前两项是隐性福利的话,这两项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据悉,2017年贡献突出的剧目将获得500万元奖金,照这个标准参考下去,制片公司创作、生产大剧、正剧的热情无疑将大大提升。

“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黄剧表现好可调一黄,也可全频道展播。”简单来说就是央视频道之间的联播,意味着剧目的影响力将得到更大释放,价值也将全面提升。

这五项新政均表明央视对于优质内容的认可,对种种限制的放开,而这不仅将大大提高制片公司的积极性,一系列“振台之举”也将强力切割市场,引发电视剧市场购销及播放的大变局。

“振台之举”出鞘,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提升购价、不限剧目集数、设置重奖、全频道展播等政策调整,既可以被视作央视对影视制作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也可以看作是在头部卫视和视频网站夹击下,央视的顺势而为。

放眼近年来的电视剧市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大剧、正剧的电视端首播,逐渐被五大一线卫视瓜分殆尽。不够精品的剧目难登央视的大雅之堂,而那些具有爆款潜质的剧目也纷纷被“财大气粗”的一线卫视收入囊中,后续显赫的收视成绩和广告收入又能支撑它们去争抢下一个目标。正因如此,央视才错过了诸多剧目,其中就有去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

央视对于电视剧的选择一向以“国家气质、精品正剧”为主,即大气、厚重、深刻、真实,同时正气、正确又正面。据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在交流会上所说,央视今年选剧仍然定位于此。

2017年,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登陆湖南卫视,而非与其调性更加相符的央视。《人民的民义》导演李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曾提到,《人民的名义》之所以投入湖南卫视的怀抱,一方面是央视对集数的限制令55集的《人民的名义》难以割爱,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湖南卫视2.2亿元的大手笔。虽然投入很大,但《人民的名义》83.3%的回报率更大。

从2017年全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来看,TOP10的宝座多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所霸占,与一线卫视相比,央视表现确实略显逊色。同时,加上近年来一线卫视与各大视频网站的“联动”出击,央视所面临的局面愈发严峻。但随着这“五大新政”的出现,一切都将改变。

如果说,此前,因为价格、集数等方面的限制令央视丧失了市场主动权的话,此次新政的出台,无疑意味着央视在电视剧市场的争夺站中将夺回主动权。

同时,在此次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上,除了五项新政的推出,还有一个重要的讯息不容忽视,即央视与视频网站的“交好”。

“央网”联手,变局可期

央视在电视剧市场的劣势局面,除了来自于一线卫视的强劲竞争外,视频网站带来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从《蜀山战纪》、《遇见王沥川》到《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海上牧云记》……这两年,随着网络视听节目的质量并举,视频网站逐渐崛起并在电视剧首播权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地位。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使得央视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各大一线卫视。

再看目前的购剧市场,如今的影视内容生产早已迈进高投入时代,传统电视平台以及视频网站的购剧成本和自制剧成本都在火速攀升。想要争抢头部内容,坐上市场霸主宝座,为优质剧目大方买单必不可少。

剧目最终花落谁家,还是得用“实力”说话。尤其是当前,随着以BAT为主的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的表现逐渐赶超一线影视公司,市场话语权已然过渡到了视频网站的手中。

此次交流会上,为了加强与视频网站的联动,央视电视剧管理中心特邀请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的相关负责人参会。可见,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先网后台”趋势的渐盛,央视也在力图跟进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以借力使力,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央视推出的五大全新购剧政策,是否会力挽狂澜重夺市场主动权?现在妄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毕竟央视与各大卫视对电视剧的定位、受众以及采购标准不尽相同。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央视购剧政策的调整和开放,以及与视频网站的“交好”,今后电视剧市场的变局值得期待。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再限集数!央视五大新政破笼而出,电视剧市场将迎来大变局?

央视这五项政策在对制片公司颇为利好的同时,也吹响了市场咖位之争的号角,而这一举动,或将改变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格局。

1月2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在央视新址召开。交流会上,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宣讲了购剧新政,其中包括:

1. 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不管是央视一套黄金档,还是央视八套黄金档,收购价格都将大幅提升。

2.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集数。

3. 实行优秀剧目播后重奖制。

4. 央视要确保及时付款。

5. 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黄剧表现好可调一黄,也可全频道展播。

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媒体以及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央视的地位自然不必言语。但随着一剧两星政策的发威,央视购剧的竞争力逐渐缩水,虽然影响力还在,但在行业中的关注度和电视剧播出方面的霸主地位大不如前。

面对近年来日占市场上风的地方台,央视这五项政策在对制片公司颇为利好的同时,也吹响了市场咖位之争的号角,而这一举动,或将改变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格局。

“五大新政”下,央视的“破与立”

近年来,市场购剧环境对央视极为不利。自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开始实行后,进一步激发了卫视的购买力,央视一家在出价方面自然不敌两家卫视的联手,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剧出价与日俱增的恶性循环。

在“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不管是央视一套黄金档,还是央视八套黄金档,收购价格都将大幅提升”这一新政中,就有两个重点可以划出。

首先,“重大时间点”这一说辞就很有讲究,毕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时期,2021年则又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新政的提出无疑能进一步刺激市场正剧的创作。其次,央视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收购预算,但这一信号的放出却是央视姿态的说明:只要是好剧,价格好商量。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集数”也是振奋人心的一项政策了。众所周知,电视剧是以集数定价格的,因此近年来的一些剧目纷纷拉长集数,四五十集已是常态,六七十集的也不在少数。而央视的规定是不超过40集,让制片公司剪短集数好比拿刀去割他们的肉。所以,这一新政的推出意味着,剧目将不再束手束脚,制片公司供剧的积极性也将得到调动。

再看“实行优秀剧目播后重奖制”、“ 央视要确保及时付款”这两项新政,如果说前两项是隐性福利的话,这两项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据悉,2017年贡献突出的剧目将获得500万元奖金,照这个标准参考下去,制片公司创作、生产大剧、正剧的热情无疑将大大提升。

“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黄剧表现好可调一黄,也可全频道展播。”简单来说就是央视频道之间的联播,意味着剧目的影响力将得到更大释放,价值也将全面提升。

这五项新政均表明央视对于优质内容的认可,对种种限制的放开,而这不仅将大大提高制片公司的积极性,一系列“振台之举”也将强力切割市场,引发电视剧市场购销及播放的大变局。

“振台之举”出鞘,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提升购价、不限剧目集数、设置重奖、全频道展播等政策调整,既可以被视作央视对影视制作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也可以看作是在头部卫视和视频网站夹击下,央视的顺势而为。

放眼近年来的电视剧市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大剧、正剧的电视端首播,逐渐被五大一线卫视瓜分殆尽。不够精品的剧目难登央视的大雅之堂,而那些具有爆款潜质的剧目也纷纷被“财大气粗”的一线卫视收入囊中,后续显赫的收视成绩和广告收入又能支撑它们去争抢下一个目标。正因如此,央视才错过了诸多剧目,其中就有去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

央视对于电视剧的选择一向以“国家气质、精品正剧”为主,即大气、厚重、深刻、真实,同时正气、正确又正面。据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在交流会上所说,央视今年选剧仍然定位于此。

2017年,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登陆湖南卫视,而非与其调性更加相符的央视。《人民的民义》导演李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曾提到,《人民的名义》之所以投入湖南卫视的怀抱,一方面是央视对集数的限制令55集的《人民的名义》难以割爱,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湖南卫视2.2亿元的大手笔。虽然投入很大,但《人民的名义》83.3%的回报率更大。

从2017年全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来看,TOP10的宝座多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所霸占,与一线卫视相比,央视表现确实略显逊色。同时,加上近年来一线卫视与各大视频网站的“联动”出击,央视所面临的局面愈发严峻。但随着这“五大新政”的出现,一切都将改变。

如果说,此前,因为价格、集数等方面的限制令央视丧失了市场主动权的话,此次新政的出台,无疑意味着央视在电视剧市场的争夺站中将夺回主动权。

同时,在此次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上,除了五项新政的推出,还有一个重要的讯息不容忽视,即央视与视频网站的“交好”。

“央网”联手,变局可期

央视在电视剧市场的劣势局面,除了来自于一线卫视的强劲竞争外,视频网站带来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从《蜀山战纪》、《遇见王沥川》到《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海上牧云记》……这两年,随着网络视听节目的质量并举,视频网站逐渐崛起并在电视剧首播权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地位。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使得央视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各大一线卫视。

再看目前的购剧市场,如今的影视内容生产早已迈进高投入时代,传统电视平台以及视频网站的购剧成本和自制剧成本都在火速攀升。想要争抢头部内容,坐上市场霸主宝座,为优质剧目大方买单必不可少。

剧目最终花落谁家,还是得用“实力”说话。尤其是当前,随着以BAT为主的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的表现逐渐赶超一线影视公司,市场话语权已然过渡到了视频网站的手中。

此次交流会上,为了加强与视频网站的联动,央视电视剧管理中心特邀请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的相关负责人参会。可见,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先网后台”趋势的渐盛,央视也在力图跟进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以借力使力,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央视推出的五大全新购剧政策,是否会力挽狂澜重夺市场主动权?现在妄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毕竟央视与各大卫视对电视剧的定位、受众以及采购标准不尽相同。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央视购剧政策的调整和开放,以及与视频网站的“交好”,今后电视剧市场的变局值得期待。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