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雅思听力考试注意事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雅思听力考试注意事项

这里有一份雅思听力考试拿分秘籍,请查收。

【留通社(微信ID:LiutongNews)】雅思听力一共四个部分,每个部分10道题,共40 道题。评分标准如下:

基本来说,常规得分段一般在4.0~7.0分,每3题一个档次。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以下两种练习听力的方法最为有效:

一、选择精听,放弃泛听。泛听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大环境,让自己习惯“听到”英语,而非锻炼自己抓取信息的能力。而雅思听力考试需要考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抓取录音中的重点信息。因此,如果考生的听力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泛听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固定在大脑最清醒的时间听英语。考生最好固定在每天上午九点开始练习听力,并且不间断地听一个小时。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大脑习惯在正式考试的时间做到紧张、兴奋,在40分钟内保持高警惕性,便于抓住最重要的信息。

很多同学,尤其是女生,特别迷恋深邃内敛的英音,只可惜在雅思听力的考场上听到,再美的英音也顿时魅力全无。雅思是英国人的考试,很多同学主观地认为考试都是英音,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雅思考试为了体现与国际接轨,美音绝对不少。不过这还比较能接受。为了增加考试的难度,还有澳大利亚音、加拿大音。但是这些在印度音和日本音面前,那都不是事儿。

雅思听力的第一部分有10道题,一般都是送分的填空题,里面经常会出现数字、人名、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主题一般都是有关社会生活的,比如订机票旅馆、接待新生、指路问路等,而且是双向交流的谈话居多。一问一答当中,一些较难的信息还会重复,难度绝对的低。考查的点是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

雅思听力的第二部分也是10道题,题型一般是组合的,有填空和选择,选择居多。常见的话题依旧是社会生活,比如介绍一个公众活动、安排一个日程体系等。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具有交流目的的独白,所以信息重复的概率就会明显减少。难度一般也不高,但是需要高度集中,错过一点,就不会有第二次。考查的点倒是和第一部分类似,也是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很多同学在听完第一部分之后会有所松懈,这可万万要不得,因为第二部分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但是快,很多题只要你听到就一定能做对,可就是一个走神就错过了,大家一旦有题目漏听,千万不要有强迫症,坐在那里想,那你只会错过更多。

雅思听力在进入了第三部分之后,难度和之前的部分就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了。虽然还是10道题,但是选择题的比重一般会明显增加,主题会变成更加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类话题,而对话的人数也会增加到2~4人,通常还是在学术环境下的讨论,如辅导或讨论会等场景,而且里面的口音跨度也会极大,日本人、印度人经常会乱入。大家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考点不再是所听即所得了,除了听力理解,还涉及语义猜测和联想。同时还要尽量去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等,换言之,这个部分中,考生不能只做一个安静的记录者了,听的同时,思维也要高速运转,确保得分。

雅思听力的第四部分可以说是所有学生的噩梦,难度极大,语速也会比较快,会涉及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术语,不过不像托福,不会用专业知识来直接出题考查,最常见的话题依旧是教育和培训类,而且形式和第三部分也比较相似。就是在学术环境下的独白,不过这次更常见的是授课和讲座。一个人说着,大家听就行,所以不用指望会出现信息重复。考点的难度也明显加大,要求听力理解学术论证,一般还有5~6题考查的是听力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说实话,这一部分适合学霸和学神,那些学弱们请记住一句古老的谚语:尽人事听天命。不过只要前三部分好好准备,这个部分答对3~4道题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识别同音词和近音词

英文里有大量的同音词和近音词,比如brake/break, site/sight, signs/science, tower/ tool/tour/towel等,这也给我们的听力理解带来了障碍。比如,有一道真题需要我们填写Sight and Sound,有些考生就误写为Site and Sound;还有一道题应该是riverside,有人写成了riversite。要想准确识别同音词和近音词,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并特别注意近音词发音之间的微小差别。

| /s/的浊化现象

在听音时,有些考生会因为没有正确掌握/s/的浊化而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现象:

/s/+清辅音+一个元音,无论那个清辅音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一般都读成对应的浊辅音,如stand, strike, speak, sky,expensive, expect 等。

/s/后面的清辅音被浊化,只是清辅音浊化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不用加/s/也可能被浊化,如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等,口语中一般将这些单词中间那个清辅音发成对应的浊辅音,才更为地道。

特别注意这种组合中如果后面没有元音,就不存在浊化的问题。如grasp, test, desk, express等,仍发清辅音。

但也有例外,如spread中的/p/后面没有接元音,也需要浊化。熟悉清辅音浊化现象,有时对我们捕捉信息至关重要,如有一道题很多人听到的信息是music and liding,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这里出现的正是lighting一词的浊化现象

| 连读现象

我们识别小词组合之所以有困难,除了不完全爆破所带来的听力盲点以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连读带来的听音干扰。英语中的连读现象比中文要普遍得多,那么什么时候出现连读现象呢?

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或元音结尾,后者以元音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元音和后面的元音连起来拼读。连读时的音节一般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可以加音,但不可以读得太重。

如最常见的辅音加元音的连读现象:get~out~of; put~it~on; not~at~all; life~insurance。

再如元音加元音的连读现象:She can’t carry~it. It’ll take you three~hours to walk there。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连读现象:

(1)辅音/t/或/d/+辅音/r/,如:interest~rate; bed~room; road~rage (公路暴怒);acid~rain (酸雨);

(2)r或re+元音,如:there~are; a pair~of shoes; for~ever。

一般来说,语速较快时,连读的音连接较紧;语速放慢时,连读的音连接较松。此外,后一个音是非重读音节时,连接较紧,如won’t~affect;后一个音是重读音节时,连接较松,如is~it。连读练习多了,不仅能使我们的口语听起来更加流畅,也能帮助我们在识别单词群,尤其是小词组合的发音时,不会将其误听为一个单词,如将warm up听成warmer。当然,这同样需要我们注意利用语境来帮助理解。

| 识别单词正确发音

在一道雅思听力真题里,需要我们捕捉的答案是meal一词,但很多考生都没能识别这样一个非常基础的单词,原因是我们原本期待听到的meal是一个较长的发音,而录音中播放出来的发音却非常短促,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在/i/ /i:/; /u/ /u:/; /ɑ:/;这几组发音中,每一组音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发音的长短,而在于发音的位置:加“:”的音发音位置靠前,不加“:”的音发音位置靠后。我们以前所学的加“:”发音延长,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在语速较快时加“:”的音反而可能不延长,而在语速较慢或强调的情况下没有加“:”反而会延长,这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试比较:hit—heat; fit—feet; book—loose; put—pool; hut—heart; lunch—large; hot—horse; spot—sport。

另外,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要特别注意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及重音的位置,而不能想当然地记住一个错误的发音。例如,有一位考生在听写时怎么都听不出flood这个词,等她看到答案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都把这个词读成/flu:d/

| 识别单词群发音之不完全爆破现象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识别单个的单词,但放在一起组成单词群也就是小词组合时,识别起来就会出现困难,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不完全爆破的发音现象不够敏感。

所谓不完全爆破,即当/ɡ/ /k/; /b/ /p/; /d/ /t/ 这三组爆破音后面接辅音时,只需做好要发出这个爆破音的口型,但不要发出音来。

这种不完全爆破可以发生在单词、短语或句子中,如:bookshop(书店), childcare(幼托), leg space(放腿的空间), laptop(笔记本电脑), lab facilities(实验室设施), footprint(脚印),footbridge(人行天桥), bottled water(瓶装水), coloured paper(彩纸)。

值得注意的是,不完全爆破现象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听力的“盲点”,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语感以及前后语境,即时识别没有发出来的那个音,从而准确掌握信息。

省音现象:句末词尾的/t/, /d/, /θ/ 常省掉

有些考生听不出car和card两个词的发音区别,这其实是因为句末词尾的/t/, /d/, /θ/常被省掉,也就是说,此时这些音基本上只做口型,但不发出音来。

例如: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It is really sophisticated/complicated (复杂的).

The index has risen by an eighth (八分之一).

同时,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关键听力信号词but(表示转折)的尾音/t/常常省掉。与不完全爆破一样,省音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听力盲点,我们同样要借助于语境和语感来识别它。

【留通社(微信ID:Liutong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雅思听力考试注意事项

这里有一份雅思听力考试拿分秘籍,请查收。

【留通社(微信ID:LiutongNews)】雅思听力一共四个部分,每个部分10道题,共40 道题。评分标准如下:

基本来说,常规得分段一般在4.0~7.0分,每3题一个档次。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以下两种练习听力的方法最为有效:

一、选择精听,放弃泛听。泛听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大环境,让自己习惯“听到”英语,而非锻炼自己抓取信息的能力。而雅思听力考试需要考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抓取录音中的重点信息。因此,如果考生的听力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泛听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固定在大脑最清醒的时间听英语。考生最好固定在每天上午九点开始练习听力,并且不间断地听一个小时。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大脑习惯在正式考试的时间做到紧张、兴奋,在40分钟内保持高警惕性,便于抓住最重要的信息。

很多同学,尤其是女生,特别迷恋深邃内敛的英音,只可惜在雅思听力的考场上听到,再美的英音也顿时魅力全无。雅思是英国人的考试,很多同学主观地认为考试都是英音,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雅思考试为了体现与国际接轨,美音绝对不少。不过这还比较能接受。为了增加考试的难度,还有澳大利亚音、加拿大音。但是这些在印度音和日本音面前,那都不是事儿。

雅思听力的第一部分有10道题,一般都是送分的填空题,里面经常会出现数字、人名、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主题一般都是有关社会生活的,比如订机票旅馆、接待新生、指路问路等,而且是双向交流的谈话居多。一问一答当中,一些较难的信息还会重复,难度绝对的低。考查的点是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

雅思听力的第二部分也是10道题,题型一般是组合的,有填空和选择,选择居多。常见的话题依旧是社会生活,比如介绍一个公众活动、安排一个日程体系等。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具有交流目的的独白,所以信息重复的概率就会明显减少。难度一般也不高,但是需要高度集中,错过一点,就不会有第二次。考查的点倒是和第一部分类似,也是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很多同学在听完第一部分之后会有所松懈,这可万万要不得,因为第二部分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但是快,很多题只要你听到就一定能做对,可就是一个走神就错过了,大家一旦有题目漏听,千万不要有强迫症,坐在那里想,那你只会错过更多。

雅思听力在进入了第三部分之后,难度和之前的部分就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了。虽然还是10道题,但是选择题的比重一般会明显增加,主题会变成更加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类话题,而对话的人数也会增加到2~4人,通常还是在学术环境下的讨论,如辅导或讨论会等场景,而且里面的口音跨度也会极大,日本人、印度人经常会乱入。大家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考点不再是所听即所得了,除了听力理解,还涉及语义猜测和联想。同时还要尽量去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等,换言之,这个部分中,考生不能只做一个安静的记录者了,听的同时,思维也要高速运转,确保得分。

雅思听力的第四部分可以说是所有学生的噩梦,难度极大,语速也会比较快,会涉及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术语,不过不像托福,不会用专业知识来直接出题考查,最常见的话题依旧是教育和培训类,而且形式和第三部分也比较相似。就是在学术环境下的独白,不过这次更常见的是授课和讲座。一个人说着,大家听就行,所以不用指望会出现信息重复。考点的难度也明显加大,要求听力理解学术论证,一般还有5~6题考查的是听力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说实话,这一部分适合学霸和学神,那些学弱们请记住一句古老的谚语:尽人事听天命。不过只要前三部分好好准备,这个部分答对3~4道题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识别同音词和近音词

英文里有大量的同音词和近音词,比如brake/break, site/sight, signs/science, tower/ tool/tour/towel等,这也给我们的听力理解带来了障碍。比如,有一道真题需要我们填写Sight and Sound,有些考生就误写为Site and Sound;还有一道题应该是riverside,有人写成了riversite。要想准确识别同音词和近音词,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并特别注意近音词发音之间的微小差别。

| /s/的浊化现象

在听音时,有些考生会因为没有正确掌握/s/的浊化而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现象:

/s/+清辅音+一个元音,无论那个清辅音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一般都读成对应的浊辅音,如stand, strike, speak, sky,expensive, expect 等。

/s/后面的清辅音被浊化,只是清辅音浊化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不用加/s/也可能被浊化,如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等,口语中一般将这些单词中间那个清辅音发成对应的浊辅音,才更为地道。

特别注意这种组合中如果后面没有元音,就不存在浊化的问题。如grasp, test, desk, express等,仍发清辅音。

但也有例外,如spread中的/p/后面没有接元音,也需要浊化。熟悉清辅音浊化现象,有时对我们捕捉信息至关重要,如有一道题很多人听到的信息是music and liding,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这里出现的正是lighting一词的浊化现象

| 连读现象

我们识别小词组合之所以有困难,除了不完全爆破所带来的听力盲点以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连读带来的听音干扰。英语中的连读现象比中文要普遍得多,那么什么时候出现连读现象呢?

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或元音结尾,后者以元音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元音和后面的元音连起来拼读。连读时的音节一般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可以加音,但不可以读得太重。

如最常见的辅音加元音的连读现象:get~out~of; put~it~on; not~at~all; life~insurance。

再如元音加元音的连读现象:She can’t carry~it. It’ll take you three~hours to walk there。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连读现象:

(1)辅音/t/或/d/+辅音/r/,如:interest~rate; bed~room; road~rage (公路暴怒);acid~rain (酸雨);

(2)r或re+元音,如:there~are; a pair~of shoes; for~ever。

一般来说,语速较快时,连读的音连接较紧;语速放慢时,连读的音连接较松。此外,后一个音是非重读音节时,连接较紧,如won’t~affect;后一个音是重读音节时,连接较松,如is~it。连读练习多了,不仅能使我们的口语听起来更加流畅,也能帮助我们在识别单词群,尤其是小词组合的发音时,不会将其误听为一个单词,如将warm up听成warmer。当然,这同样需要我们注意利用语境来帮助理解。

| 识别单词正确发音

在一道雅思听力真题里,需要我们捕捉的答案是meal一词,但很多考生都没能识别这样一个非常基础的单词,原因是我们原本期待听到的meal是一个较长的发音,而录音中播放出来的发音却非常短促,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在/i/ /i:/; /u/ /u:/; /ɑ:/;这几组发音中,每一组音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发音的长短,而在于发音的位置:加“:”的音发音位置靠前,不加“:”的音发音位置靠后。我们以前所学的加“:”发音延长,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在语速较快时加“:”的音反而可能不延长,而在语速较慢或强调的情况下没有加“:”反而会延长,这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试比较:hit—heat; fit—feet; book—loose; put—pool; hut—heart; lunch—large; hot—horse; spot—sport。

另外,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要特别注意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及重音的位置,而不能想当然地记住一个错误的发音。例如,有一位考生在听写时怎么都听不出flood这个词,等她看到答案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都把这个词读成/flu:d/

| 识别单词群发音之不完全爆破现象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识别单个的单词,但放在一起组成单词群也就是小词组合时,识别起来就会出现困难,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不完全爆破的发音现象不够敏感。

所谓不完全爆破,即当/ɡ/ /k/; /b/ /p/; /d/ /t/ 这三组爆破音后面接辅音时,只需做好要发出这个爆破音的口型,但不要发出音来。

这种不完全爆破可以发生在单词、短语或句子中,如:bookshop(书店), childcare(幼托), leg space(放腿的空间), laptop(笔记本电脑), lab facilities(实验室设施), footprint(脚印),footbridge(人行天桥), bottled water(瓶装水), coloured paper(彩纸)。

值得注意的是,不完全爆破现象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听力的“盲点”,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语感以及前后语境,即时识别没有发出来的那个音,从而准确掌握信息。

省音现象:句末词尾的/t/, /d/, /θ/ 常省掉

有些考生听不出car和card两个词的发音区别,这其实是因为句末词尾的/t/, /d/, /θ/常被省掉,也就是说,此时这些音基本上只做口型,但不发出音来。

例如: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It is really sophisticated/complicated (复杂的).

The index has risen by an eighth (八分之一).

同时,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关键听力信号词but(表示转折)的尾音/t/常常省掉。与不完全爆破一样,省音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听力盲点,我们同样要借助于语境和语感来识别它。

【留通社(微信ID:Liutong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