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会·对话】刘子豪:京东云将打造超级云生态

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企业级服务风口到来,良好的生态伙伴关系才是真正能驱动云产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在1月24日界面主办的浦江•新时代发展论坛上,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京东云副总裁刘子豪。以下内容为专访文字实录整理。

受访嘉宾:京东云副总裁刘子豪
采访记者:林北辰
文字整理:陈晨鑫

记者:京东云当前是怎样的一个布局?

刘子豪:我们将围绕京东云矩阵战略展开。具体说到京东的云矩阵其实就是点、线、面和空间的结合,点就是可以比喻成京东在过去13年间积累的很多在电商、金融、物流、供应链还有在云计算方面的能力都可以理解为点。除此之外,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点,这些点通过我们的云生态结合起来之间的关系就叫线,很多的业务场景光靠一个能力是不够的,两个三个也不够,若干个不同的线结合成一个面,这就是一个业务场景。

在我们实际的业务中,很多是跟行业伙伴合作,不同的面、不同的场景结合成一个空间,就可以承载我们未来对于行业的一个解决方案,未来对客户一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点、线、面到空间的依次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就是我们的云矩阵。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汇报一下我们在云矩阵方面的进展。在2017年9月,我们京东云迎来了新的总裁申元庆先生。在很短一段时间里,我们就将京东云的战略方向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同时取得了提高。在2017年的12月份,我们公布了京东云矩阵战略,到现在大概2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三家战略合作伙伴加入我们的京东云矩阵,其中有大数据方向的百分点,还有我们在电商方向的商派,在2018年1月,我们宣布了京东云矩阵新加入的成员技德科技,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还将不断有新的战略伙伴加入京东云矩阵。

记者:技德科技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刘子豪:技德科技是一家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公司,他在国外的科技圈还算是比较有名的,他的创始人之一是谷歌的第103号员工,也是谷歌的第一个华人工程师,在中国创办了企业,叫做技德科技。京东在两三年前就非常关注他的成长,这次把他引入京东云矩阵,是因为我们认为接下来在国产操作系统还有技术方面,需要有更加安全的、更加符合我们国家战略的一些布局。技德科技正好在操作系统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累,这些原因促成了双方的合作,合作的具体内容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更多地透露。

记者:接下来你们会和什么样的企业合作呢?

刘子豪:因为我们的云矩阵概念是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我们刚才谈到了大数据方向、电商方向、国产操作系统方向,接下来其实我们会在很多现在还没有公布的象限里面寻找战略级的合作伙伴,比如说AI方向、互联网方向、智慧农业方向、教育方向,这些都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但是目前在我们的云矩阵里面还是空白,所以我们会积极地在这些空白象限里面寻找战略级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当然并不单指刚才提到的那几个象限,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不久之后还将有两家合作公司会对外公布,其实我们在1月20日已经在京东总部做了一次京东云战略伙伴沟通会,那个更多是对内的,我们到场的有200多家企业,其中大部分都还没有跟我们进行战略合作,其实人气已经在聚集起来了。我相信接下来很快会有一些战略举措对外宣布。

记者:您觉得京东云的生态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刘子豪:首先来讲我们已经有行业的技术积累,在技术上我们有一定优势,举个例子,京东的所有现在业务都是运营在基础云的基础上,基础云服务,京东云提供京东所有业务的计算机。这是第一个京东云已经有运营大规模不同场景电商、物流、还有其他等等场景的经验计算机。

第二个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容器集群,我们京东云在运行的集群里面,在计算能力方面,已经算是全世界最大的容器云之一。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在零售科技的布局,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平台,我们会把京东集团的各种能力,在各个不同的垂直领域的理解,通过京东云进行一个整合输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跟行业伙伴上下游的关系非常密切,跟他们合作的话,会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单单提供某一层,某一个场景的技术,比如说跟物流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不单单做基础云的服务商,还可以是他们的行业生态里的一个合作方。

京东云特别强调开放和包容,我们意识到在一个生态里面,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有不同的诉求,有不同的行业背景。举个例子,上周末在AI智能产业联盟的发布会上,台上有3个嘉宾,我代表京东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另外两位嘉宾一个来自于传统企业,一个来自创新企业,我们成立AI联盟,这个相当于一个生态,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人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传统企业的人就觉得非常有危机感,他们觉得颠覆他们企业的人不是来自于目前的对手,而是来自于其他行业,比如京东,他们很担心有一天,他们当前的生意会被可能是京东这样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认为是竞争对手的企业颠覆掉,这是他们的看法。

京东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其实完全没有这么想。京东有很多的无人机、无人仓、无人物流这个场景,我们特别希望作为互联网企业,能把我们的能力开放出去,给我们的伙伴使用,比如说我们的无人机技术,我们的无人仓机器人技术,如果能够帮助到他人我们觉得特别开心。京东希望成为一个不但是技术的使用方,也是技术的提供方,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生态之前就有误会,有人把我们想象成潜在的颠覆者之一,而我们认为我们是一个来帮助大家的朋友。

如果有开放的心态,用生态的方式,我们马上就能把误会变成机会,我们还能把盲点变为亮点,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谈到的点是盲点,有了生态,有了开放的环境和氛围,就能够产生很多的商机,我觉得生态的力量在这里。

记者:京东很年轻,你有没有想过阿里云如此成熟的情况下,你们怎么去挑战?

刘子豪:这个问题非常好,对这个问题想的非常透彻,首先我讲一下背景,因为很多人都会问,友商或者国外的巨头做云,怎么挑战它,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但是真的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你把问题稍微往上拉拉看,看看全世界云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分享两个数字,如果把数字经济和GDP的占比来做一个统计的话,那我们看下发达国家,今天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美国是60%左右,一般发达国家像德国日本都是非常接近这个数字的,美国在20年前,大概1996年的时候,美国的数字经济占GDP的占比大概是30%,大概这个数字。

中国今天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的数字经济占比根据我们工信部公布的资料,官方途径公布的一些资料。中国的数据经济占中国经济GDP比重现在是30.1%,这是2017年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数字化的水平大概是美国20年前的样子,我们还有非常高的增长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就像今天我们普通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一样的,是基本生产力,也就是说中国的数字经济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的云计算乃至全世界的云计算,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最后,其实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认为在中国,云计算市场还是一个蓝海,大有空间可以去增长,云计算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一个,我们看构成,如果你看云计算的收入构成,在发达国家占的比重比较大,基础的云计算资源占的比较少。看中国的数据是反过来的,中国云计算,当前在前面跑的人,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获得的领先地位是会被改变的,因为市场本身就会改变。我们中国云计算市场目前的格局还是大量集中在基础云方面,还有很多的业务空间,所以今天的领跑者不一定会是明天的领跑者,大的云计算会增长,一个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产业需要升级,需要改变,市场极其广泛,所以怎么跟他们竞争,大把的鱼要捞,如果出海捕鱼,大量的空间可以去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专注的是怎么样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样去正确地布局,而不是说盯着某个所谓今天的领跑者。

他们的布局不一定是将来的云计算布局,我们会尊重所有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向他们学习,但他们现在的布局并不能代表未来。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同时还可以跟友商、伙伴们分享我们的经验,我觉得这么回答更能符合云市场的现状。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区块链,你们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布局?

刘子豪:这方面不但有,而且我们还有比较成功的接地气的实践成果,借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区块链应用的地方有很多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防伪溯源,商品的防伪溯源,我们京东利用区块链来追踪货品整个生产、配送的流程,消费者利用这个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获得不可篡改,并且是可追溯的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知道这瓶酒是在什么地方装的,什么生产的,整个流程都会查到,这是已经实现了的。当然,区块链应用的地方不止这一个,我们的区块链防伪溯源联盟,这个联盟上有很多很多商家,利用京东提供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做防伪溯源的工作,还蛮有意思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界面会·对话】刘子豪:京东云将打造超级云生态

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企业级服务风口到来,良好的生态伙伴关系才是真正能驱动云产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在1月24日界面主办的浦江•新时代发展论坛上,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京东云副总裁刘子豪。以下内容为专访文字实录整理。

受访嘉宾:京东云副总裁刘子豪
采访记者:林北辰
文字整理:陈晨鑫

记者:京东云当前是怎样的一个布局?

刘子豪:我们将围绕京东云矩阵战略展开。具体说到京东的云矩阵其实就是点、线、面和空间的结合,点就是可以比喻成京东在过去13年间积累的很多在电商、金融、物流、供应链还有在云计算方面的能力都可以理解为点。除此之外,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点,这些点通过我们的云生态结合起来之间的关系就叫线,很多的业务场景光靠一个能力是不够的,两个三个也不够,若干个不同的线结合成一个面,这就是一个业务场景。

在我们实际的业务中,很多是跟行业伙伴合作,不同的面、不同的场景结合成一个空间,就可以承载我们未来对于行业的一个解决方案,未来对客户一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点、线、面到空间的依次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就是我们的云矩阵。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汇报一下我们在云矩阵方面的进展。在2017年9月,我们京东云迎来了新的总裁申元庆先生。在很短一段时间里,我们就将京东云的战略方向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同时取得了提高。在2017年的12月份,我们公布了京东云矩阵战略,到现在大概2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三家战略合作伙伴加入我们的京东云矩阵,其中有大数据方向的百分点,还有我们在电商方向的商派,在2018年1月,我们宣布了京东云矩阵新加入的成员技德科技,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还将不断有新的战略伙伴加入京东云矩阵。

记者:技德科技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刘子豪:技德科技是一家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公司,他在国外的科技圈还算是比较有名的,他的创始人之一是谷歌的第103号员工,也是谷歌的第一个华人工程师,在中国创办了企业,叫做技德科技。京东在两三年前就非常关注他的成长,这次把他引入京东云矩阵,是因为我们认为接下来在国产操作系统还有技术方面,需要有更加安全的、更加符合我们国家战略的一些布局。技德科技正好在操作系统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累,这些原因促成了双方的合作,合作的具体内容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更多地透露。

记者:接下来你们会和什么样的企业合作呢?

刘子豪:因为我们的云矩阵概念是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我们刚才谈到了大数据方向、电商方向、国产操作系统方向,接下来其实我们会在很多现在还没有公布的象限里面寻找战略级的合作伙伴,比如说AI方向、互联网方向、智慧农业方向、教育方向,这些都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但是目前在我们的云矩阵里面还是空白,所以我们会积极地在这些空白象限里面寻找战略级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当然并不单指刚才提到的那几个象限,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不久之后还将有两家合作公司会对外公布,其实我们在1月20日已经在京东总部做了一次京东云战略伙伴沟通会,那个更多是对内的,我们到场的有200多家企业,其中大部分都还没有跟我们进行战略合作,其实人气已经在聚集起来了。我相信接下来很快会有一些战略举措对外宣布。

记者:您觉得京东云的生态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刘子豪:首先来讲我们已经有行业的技术积累,在技术上我们有一定优势,举个例子,京东的所有现在业务都是运营在基础云的基础上,基础云服务,京东云提供京东所有业务的计算机。这是第一个京东云已经有运营大规模不同场景电商、物流、还有其他等等场景的经验计算机。

第二个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容器集群,我们京东云在运行的集群里面,在计算能力方面,已经算是全世界最大的容器云之一。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在零售科技的布局,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平台,我们会把京东集团的各种能力,在各个不同的垂直领域的理解,通过京东云进行一个整合输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跟行业伙伴上下游的关系非常密切,跟他们合作的话,会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单单提供某一层,某一个场景的技术,比如说跟物流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不单单做基础云的服务商,还可以是他们的行业生态里的一个合作方。

京东云特别强调开放和包容,我们意识到在一个生态里面,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有不同的诉求,有不同的行业背景。举个例子,上周末在AI智能产业联盟的发布会上,台上有3个嘉宾,我代表京东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另外两位嘉宾一个来自于传统企业,一个来自创新企业,我们成立AI联盟,这个相当于一个生态,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人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传统企业的人就觉得非常有危机感,他们觉得颠覆他们企业的人不是来自于目前的对手,而是来自于其他行业,比如京东,他们很担心有一天,他们当前的生意会被可能是京东这样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认为是竞争对手的企业颠覆掉,这是他们的看法。

京东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其实完全没有这么想。京东有很多的无人机、无人仓、无人物流这个场景,我们特别希望作为互联网企业,能把我们的能力开放出去,给我们的伙伴使用,比如说我们的无人机技术,我们的无人仓机器人技术,如果能够帮助到他人我们觉得特别开心。京东希望成为一个不但是技术的使用方,也是技术的提供方,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生态之前就有误会,有人把我们想象成潜在的颠覆者之一,而我们认为我们是一个来帮助大家的朋友。

如果有开放的心态,用生态的方式,我们马上就能把误会变成机会,我们还能把盲点变为亮点,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谈到的点是盲点,有了生态,有了开放的环境和氛围,就能够产生很多的商机,我觉得生态的力量在这里。

记者:京东很年轻,你有没有想过阿里云如此成熟的情况下,你们怎么去挑战?

刘子豪:这个问题非常好,对这个问题想的非常透彻,首先我讲一下背景,因为很多人都会问,友商或者国外的巨头做云,怎么挑战它,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但是真的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你把问题稍微往上拉拉看,看看全世界云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分享两个数字,如果把数字经济和GDP的占比来做一个统计的话,那我们看下发达国家,今天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美国是60%左右,一般发达国家像德国日本都是非常接近这个数字的,美国在20年前,大概1996年的时候,美国的数字经济占GDP的占比大概是30%,大概这个数字。

中国今天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的数字经济占比根据我们工信部公布的资料,官方途径公布的一些资料。中国的数据经济占中国经济GDP比重现在是30.1%,这是2017年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数字化的水平大概是美国20年前的样子,我们还有非常高的增长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就像今天我们普通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一样的,是基本生产力,也就是说中国的数字经济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的云计算乃至全世界的云计算,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最后,其实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认为在中国,云计算市场还是一个蓝海,大有空间可以去增长,云计算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一个,我们看构成,如果你看云计算的收入构成,在发达国家占的比重比较大,基础的云计算资源占的比较少。看中国的数据是反过来的,中国云计算,当前在前面跑的人,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获得的领先地位是会被改变的,因为市场本身就会改变。我们中国云计算市场目前的格局还是大量集中在基础云方面,还有很多的业务空间,所以今天的领跑者不一定会是明天的领跑者,大的云计算会增长,一个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产业需要升级,需要改变,市场极其广泛,所以怎么跟他们竞争,大把的鱼要捞,如果出海捕鱼,大量的空间可以去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专注的是怎么样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样去正确地布局,而不是说盯着某个所谓今天的领跑者。

他们的布局不一定是将来的云计算布局,我们会尊重所有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向他们学习,但他们现在的布局并不能代表未来。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同时还可以跟友商、伙伴们分享我们的经验,我觉得这么回答更能符合云市场的现状。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区块链,你们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布局?

刘子豪:这方面不但有,而且我们还有比较成功的接地气的实践成果,借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区块链应用的地方有很多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防伪溯源,商品的防伪溯源,我们京东利用区块链来追踪货品整个生产、配送的流程,消费者利用这个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获得不可篡改,并且是可追溯的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知道这瓶酒是在什么地方装的,什么生产的,整个流程都会查到,这是已经实现了的。当然,区块链应用的地方不止这一个,我们的区块链防伪溯源联盟,这个联盟上有很多很多商家,利用京东提供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做防伪溯源的工作,还蛮有意思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