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美力诚陈龙:一切从源点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美力诚陈龙:一切从源点开始

面对资金链的匮乏和市场的急速变化,陈龙自称重新回顾反思了过去20年的工作,并找寻到了答案。

文/曹屹林

沉默一年多,在经历外界流言的“铩羽而归”之后,陈龙近日再次发声。在接受购成都的独家专访时,谈及自去年8月以来的风云变化,他不断提及“初心”、“平静”以及“变化”。

与外界普遍设想的不同:陈龙,没有被打倒!

上周末,我们持续了一场近120分钟的深度交谈,购成都也用视频记录了这场对话。陈龙主动提及了力诚的资金情况、上市退市的经历以及被外界关心的“至暗时刻”——2016年开始的大面积收缩。彼时,面对资金链的匮乏和市场的急速变化,陈龙自称重新回顾反思了过去20年的工作,并找寻到了答案。

【执着】不分昼夜的“工作狂”

2018年1月28日下午2点,陈龙准时按约定的时间出现在其位于红照壁川信大厦31F的办公室里,看上去略显疲惫的他刚在L SPACE熬过了又一个通宵,安排货品,调整陈列。

陈龙从不缺关注。长久以来,外界对于他的评价呈两极化:称其“务实、理想”,对时尚的敏锐度无他的有之;指其虚伪自大,不听意见独断专行的亦有之。这次的专访我们则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陈龙。继资本危机沉寂一年之后,他要说些什么?

与预期不同,陈龙没有第一时间站出就坊间的流言辟谣自辨,而是低调地为天一店变身L SPACE力诚空间而前赴后继。在“陈龙跑了,宾利车被其他人开走”等言论在坊间迅速发酵的当晚,陈龙在天一大厦工作到凌晨4点。

“意志坚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承受压力的能力极强。”陈龙的甲方天一大厦的实际拥有者蔡文彬如此评价陈龙,陈龙和蔡文彬的合作始于2004年,至今已有十余年。

2004年,天一大厦处于官司漩涡,成都市停工办要求天一大厦尽快复工,彼时蔡文彬资金匮乏,陈龙的川信大厦蒸蒸日上,急于寻求场地扩大经营规模。在时任成都市市长葛洪林的牵线搭桥下,蔡文彬与陈龙开始洽谈合作。当时的天一大厦还处在官司中,大厦尚未建成,仅是水泥框架。陈龙不顾律师的坚决反对,拿出三千万对大楼进行外装,并自掏腰包装修一至五楼,蔡文彬甚至称陈龙为成都市清除烂尾楼做出贡献。

一位业内大佬曾评价,陈龙特立独行,理想主义的作派与这个激进的时代格格不入。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位成功商人。

不过,“理想化”的陈龙近来改变颇多,一位陈龙身边的人谈到,他以前特别事事亲为,现在很多事情都下放给其它(外包)公司去负责。

收缩】断臂求生,重新出发

过去一年,外界对陈龙知之甚少,难免出现一些质疑。在经历退市及诉讼危机之后,陈龙难道不应带有一些应有的“愤怒”吗?在面对购成都的问题时,陈龙直言“平静,做好自己”。

在连续关闭上百家外地店铺后,陈龙选择从成都这一起步的地方重新开始,这样的举措,陈龙称为“不忘初心”。

为什么当年在没有仁恒且处于仁和春天及太平洋的夹击下,我们把天一店一个烂尾楼焕然一新,在市场赢得认同,其实就是当初我们的经营模式,我们的措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过去的一年间,陈龙选择了沉默。他说,对过去的沉默很满意,也是为了更好的准备。如今,陈龙坚定地认为力诚如今的转型道路是正确的。不过,受访时,他也补充道“要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资金】有困难,但资金链持续健康

2017年3月,力诚百货公告终止新三板挂牌,7月正式退市。根据最后的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力诚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下级49.23%;上半年公司亏2431.07万元。而陈龙直言,2016年整个公司亏损近5000万人民币。

那一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遭遇重创,奢侈品在国内的关店达到高峰,个人奢侈品消费首度放缓。

陈龙对购成都回忆称,“从2016年开始,我们便没有获得过更多的新资金,并且,我们还在持续偿还银行的信用证、承兑,支付货款及相关的税费,总额达到5.67亿人民币。”

(力诚相关付款凭证)

2017年,也被外界认为是力诚快倒的黑暗时刻。力诚为大面积的关店支付了近千万的赔偿金,南门店的迟迟不开让舆论对力诚的资金链产生了怀疑,而原本有望为力诚输入大量资金的“白衣骑士”也在去年中下旬分道扬镳,而部分员工的聚众则压倒了公众对这个传奇企业的寄予。

如果说近两年的危机关乎陈龙近20年的心血,那么2017年则关乎名誉。

在受访中,陈龙在资金及员工的问题上不断提及“信守承诺”、“记情”等字眼,珍视名誉的背后,是陈龙及其一代企业家的情怀所在。

【底色】转变模式,押注“多品牌”

虽然L SPACE业已亮相,且在过去的几周试营业时间里,业绩不俗。但外界的猜疑从未停歇。

担纲基准方中、Parda、联合利华等品牌设计的

“共同概念”负责L SPACE的全新设计

在全新的L SPACE内,陈龙带来了Goyard、Canada Goose、Chrome Heats、CHANEL、GUCCI、Superme等一些成都暂时还未有的奢侈品牌,同时率先尝试线上线下功能分区,渠道一体化。打破传统品牌专营的模式,是否是奢侈品零售下一个出入,尚待观察。但在前述业内人看来,多品牌运营,新技术尝试一直是陈龙所感兴趣且擅长的点。他认为,单纯为陈龙贴上“理想化”“情怀”的标签是一个误解,陈龙的底色应该是“务实的理想”——“没有务实的基础这个人很难讲什么情怀”。

陈龙亦坦言到,如今在天一店的尝试也是为未来新的零售模式做预热准备。五年前陈龙花5.2亿购入的首座MAX商业部分获估8.8亿的最新价值,地处成都金融城核心的首座MAX周边已然成熟,力诚亦先后投入了8000万筹备费用,而五年浮盈3.6亿或是陈龙重头开始的现实底气。

站在新零售的风口节点,陈龙的下一站在哪儿?

“18年应该会印证。”陈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陈龙办公室内一角,摆放了诸多奢侈品高层的合影

购成都:什么时候开始计划上市?为什么是新三板?

陈龙:我们是从2012年开始筹备上市,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一直是按照A股的财务和监控要求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从2014年11月开始,资本市场对于新三板的热度突增,而相对应的这段时间A股(IPO审核)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出于对我们的股东弘毅(联想旗下投资公司)、国盛证券负责以及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新三板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购成都:不到两年时间,又是基于什么原因主动退市?

陈龙:我们是2017年3月发布公报,终止挂牌新三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力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合作,由于该合作也涉及到另外的上市公司,根据当初我们的协定,需要力诚有一个私有化的动作。所以我们的退市是为了那个商业合作的顺利进行。

购成都:力诚最困难的时期资金状况如何?是否健康?

陈龙:实际上我们资金陷入困境是2015力诚年报公布之后。2016年我们亏损近5000万,那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基本上没有获得过更多的资金支持。那个时期我们归还L/C(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商要求,开给出口商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银行保汇文件)和银行承兑是2.7亿人民币。那么在完全没有新的资金支持下,我们信守了承诺。

2012年成都银行华兴支行给了我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而我们和成都银行的合作接近十年的时间,从200万开始到后面提供1个亿的流动资金贷款,那么现在我们在银行方面只有2.97亿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和1亿的流动贷款。

购成都:可以具体讲讲力诚的关店吗?

陈龙:我们是从2015年底开始收缩,我们关闭了大量亏损的代理品牌店铺。比如说成都IFS,我们起初在IFS有四家店铺,PAUL&SHARK、ROLEX、JUICE COUTURE、DKNY,我们单是在PAUL&SHARK的装修投入就是1000万人民币,租金是接近80万/月,我们第一次投入在ROLEX的货品采购费就是2200万人民币,租金在50万~60万/月,2017年初我们把ROLEX还给品牌方,彻底退出了成都IFS。

2016年下半年,我们和成都远洋太古里签约,原定开DSQUARED2,后来因为我们考虑转型,在未开出店铺的情况下支付给成都远洋太古里近百万的赔偿金,我们在全面收缩的过程中,关店所支付的(场地及员工)赔偿金接近1000万。

我们的员工规模也从原有的1000余人缩减至了现在120人左右的数量,我也很感谢现在还留在公司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做裁员的动作,也没有做降薪的动作。

从战略的角度讲,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原点。就像我们L SPACE力诚空间重开之前我们的理念“不忘初心”,我们现在将外地店铺全部关闭专注成都这个市场。

购成都:之前有自媒体就您企业内部的情况写了一篇颇为“丰富”的文章,您怎么看?12月3日出现力诚员工在天一店拉横幅“要薪”的情况又是怎么一回事?

陈龙:这件事让我非常寒心。带头的是一位在公司有12年工龄的老员工,当初脱岗亦是违反公司规定,而在此事件前一天,我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有恳请说明该月工资会延发,因为公司转型需要这笔资金先用于其它地方。在会议上,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紧接着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依然支付了一半的绩效。

那么那篇文章把我形容成一个“资产外移、限制出境、掏空国内公司”的人,包括说我们的公司账上仅剩3万多,都是随意捏造,搬弄是否。当然,我也坦承这篇文章有一些地方所描述的是属实的。

购成都:您位于金融城的物业(首座MAX)是否还启动?现在筹备工作如何?

陈龙:这个项目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5年时间我们为南门店所支付的银行利息已接近1亿人民币。独立的第三方公司目前给到的评估值是8.8亿人民币,当初我们的购买价是5.2亿人民币,含168个车位。在5年的时间内,除了利息之外,我们前后共投入了近8000万在这个项目上。

跟普通物业不同的是,我们商业部分的配电房、空调以及消防等都是独立于整个首座综合体,目前机电消防验收已经通过,电梯也到位,只剩下内装。对我们而言,坏的影响便是这个项目一直没有正式启动一直未形成现金流;好处在于中国的零售商业环境从2014年其实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之前跟GUCCI、YSL、Ferragamo都谈过,希望用原有的模式开在南门店,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营收推盘中测算出运营会比较艰难。尽管很多媒体在鼓吹奢侈品市场回暖,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乐观,那么我们如今在天一店开出L SPACE其实也是为未来做一个铺垫。

购成都: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力诚。

陈龙:机遇和挑战并存吧!

来源:购成都

原标题:美美力诚陈龙:一切从源点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美力诚陈龙:一切从源点开始

面对资金链的匮乏和市场的急速变化,陈龙自称重新回顾反思了过去20年的工作,并找寻到了答案。

文/曹屹林

沉默一年多,在经历外界流言的“铩羽而归”之后,陈龙近日再次发声。在接受购成都的独家专访时,谈及自去年8月以来的风云变化,他不断提及“初心”、“平静”以及“变化”。

与外界普遍设想的不同:陈龙,没有被打倒!

上周末,我们持续了一场近120分钟的深度交谈,购成都也用视频记录了这场对话。陈龙主动提及了力诚的资金情况、上市退市的经历以及被外界关心的“至暗时刻”——2016年开始的大面积收缩。彼时,面对资金链的匮乏和市场的急速变化,陈龙自称重新回顾反思了过去20年的工作,并找寻到了答案。

【执着】不分昼夜的“工作狂”

2018年1月28日下午2点,陈龙准时按约定的时间出现在其位于红照壁川信大厦31F的办公室里,看上去略显疲惫的他刚在L SPACE熬过了又一个通宵,安排货品,调整陈列。

陈龙从不缺关注。长久以来,外界对于他的评价呈两极化:称其“务实、理想”,对时尚的敏锐度无他的有之;指其虚伪自大,不听意见独断专行的亦有之。这次的专访我们则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陈龙。继资本危机沉寂一年之后,他要说些什么?

与预期不同,陈龙没有第一时间站出就坊间的流言辟谣自辨,而是低调地为天一店变身L SPACE力诚空间而前赴后继。在“陈龙跑了,宾利车被其他人开走”等言论在坊间迅速发酵的当晚,陈龙在天一大厦工作到凌晨4点。

“意志坚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承受压力的能力极强。”陈龙的甲方天一大厦的实际拥有者蔡文彬如此评价陈龙,陈龙和蔡文彬的合作始于2004年,至今已有十余年。

2004年,天一大厦处于官司漩涡,成都市停工办要求天一大厦尽快复工,彼时蔡文彬资金匮乏,陈龙的川信大厦蒸蒸日上,急于寻求场地扩大经营规模。在时任成都市市长葛洪林的牵线搭桥下,蔡文彬与陈龙开始洽谈合作。当时的天一大厦还处在官司中,大厦尚未建成,仅是水泥框架。陈龙不顾律师的坚决反对,拿出三千万对大楼进行外装,并自掏腰包装修一至五楼,蔡文彬甚至称陈龙为成都市清除烂尾楼做出贡献。

一位业内大佬曾评价,陈龙特立独行,理想主义的作派与这个激进的时代格格不入。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位成功商人。

不过,“理想化”的陈龙近来改变颇多,一位陈龙身边的人谈到,他以前特别事事亲为,现在很多事情都下放给其它(外包)公司去负责。

收缩】断臂求生,重新出发

过去一年,外界对陈龙知之甚少,难免出现一些质疑。在经历退市及诉讼危机之后,陈龙难道不应带有一些应有的“愤怒”吗?在面对购成都的问题时,陈龙直言“平静,做好自己”。

在连续关闭上百家外地店铺后,陈龙选择从成都这一起步的地方重新开始,这样的举措,陈龙称为“不忘初心”。

为什么当年在没有仁恒且处于仁和春天及太平洋的夹击下,我们把天一店一个烂尾楼焕然一新,在市场赢得认同,其实就是当初我们的经营模式,我们的措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过去的一年间,陈龙选择了沉默。他说,对过去的沉默很满意,也是为了更好的准备。如今,陈龙坚定地认为力诚如今的转型道路是正确的。不过,受访时,他也补充道“要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资金】有困难,但资金链持续健康

2017年3月,力诚百货公告终止新三板挂牌,7月正式退市。根据最后的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力诚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下级49.23%;上半年公司亏2431.07万元。而陈龙直言,2016年整个公司亏损近5000万人民币。

那一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遭遇重创,奢侈品在国内的关店达到高峰,个人奢侈品消费首度放缓。

陈龙对购成都回忆称,“从2016年开始,我们便没有获得过更多的新资金,并且,我们还在持续偿还银行的信用证、承兑,支付货款及相关的税费,总额达到5.67亿人民币。”

(力诚相关付款凭证)

2017年,也被外界认为是力诚快倒的黑暗时刻。力诚为大面积的关店支付了近千万的赔偿金,南门店的迟迟不开让舆论对力诚的资金链产生了怀疑,而原本有望为力诚输入大量资金的“白衣骑士”也在去年中下旬分道扬镳,而部分员工的聚众则压倒了公众对这个传奇企业的寄予。

如果说近两年的危机关乎陈龙近20年的心血,那么2017年则关乎名誉。

在受访中,陈龙在资金及员工的问题上不断提及“信守承诺”、“记情”等字眼,珍视名誉的背后,是陈龙及其一代企业家的情怀所在。

【底色】转变模式,押注“多品牌”

虽然L SPACE业已亮相,且在过去的几周试营业时间里,业绩不俗。但外界的猜疑从未停歇。

担纲基准方中、Parda、联合利华等品牌设计的

“共同概念”负责L SPACE的全新设计

在全新的L SPACE内,陈龙带来了Goyard、Canada Goose、Chrome Heats、CHANEL、GUCCI、Superme等一些成都暂时还未有的奢侈品牌,同时率先尝试线上线下功能分区,渠道一体化。打破传统品牌专营的模式,是否是奢侈品零售下一个出入,尚待观察。但在前述业内人看来,多品牌运营,新技术尝试一直是陈龙所感兴趣且擅长的点。他认为,单纯为陈龙贴上“理想化”“情怀”的标签是一个误解,陈龙的底色应该是“务实的理想”——“没有务实的基础这个人很难讲什么情怀”。

陈龙亦坦言到,如今在天一店的尝试也是为未来新的零售模式做预热准备。五年前陈龙花5.2亿购入的首座MAX商业部分获估8.8亿的最新价值,地处成都金融城核心的首座MAX周边已然成熟,力诚亦先后投入了8000万筹备费用,而五年浮盈3.6亿或是陈龙重头开始的现实底气。

站在新零售的风口节点,陈龙的下一站在哪儿?

“18年应该会印证。”陈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陈龙办公室内一角,摆放了诸多奢侈品高层的合影

购成都:什么时候开始计划上市?为什么是新三板?

陈龙:我们是从2012年开始筹备上市,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一直是按照A股的财务和监控要求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从2014年11月开始,资本市场对于新三板的热度突增,而相对应的这段时间A股(IPO审核)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出于对我们的股东弘毅(联想旗下投资公司)、国盛证券负责以及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新三板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购成都:不到两年时间,又是基于什么原因主动退市?

陈龙:我们是2017年3月发布公报,终止挂牌新三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力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合作,由于该合作也涉及到另外的上市公司,根据当初我们的协定,需要力诚有一个私有化的动作。所以我们的退市是为了那个商业合作的顺利进行。

购成都:力诚最困难的时期资金状况如何?是否健康?

陈龙:实际上我们资金陷入困境是2015力诚年报公布之后。2016年我们亏损近5000万,那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基本上没有获得过更多的资金支持。那个时期我们归还L/C(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商要求,开给出口商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银行保汇文件)和银行承兑是2.7亿人民币。那么在完全没有新的资金支持下,我们信守了承诺。

2012年成都银行华兴支行给了我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而我们和成都银行的合作接近十年的时间,从200万开始到后面提供1个亿的流动资金贷款,那么现在我们在银行方面只有2.97亿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和1亿的流动贷款。

购成都:可以具体讲讲力诚的关店吗?

陈龙:我们是从2015年底开始收缩,我们关闭了大量亏损的代理品牌店铺。比如说成都IFS,我们起初在IFS有四家店铺,PAUL&SHARK、ROLEX、JUICE COUTURE、DKNY,我们单是在PAUL&SHARK的装修投入就是1000万人民币,租金是接近80万/月,我们第一次投入在ROLEX的货品采购费就是2200万人民币,租金在50万~60万/月,2017年初我们把ROLEX还给品牌方,彻底退出了成都IFS。

2016年下半年,我们和成都远洋太古里签约,原定开DSQUARED2,后来因为我们考虑转型,在未开出店铺的情况下支付给成都远洋太古里近百万的赔偿金,我们在全面收缩的过程中,关店所支付的(场地及员工)赔偿金接近1000万。

我们的员工规模也从原有的1000余人缩减至了现在120人左右的数量,我也很感谢现在还留在公司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做裁员的动作,也没有做降薪的动作。

从战略的角度讲,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原点。就像我们L SPACE力诚空间重开之前我们的理念“不忘初心”,我们现在将外地店铺全部关闭专注成都这个市场。

购成都:之前有自媒体就您企业内部的情况写了一篇颇为“丰富”的文章,您怎么看?12月3日出现力诚员工在天一店拉横幅“要薪”的情况又是怎么一回事?

陈龙:这件事让我非常寒心。带头的是一位在公司有12年工龄的老员工,当初脱岗亦是违反公司规定,而在此事件前一天,我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有恳请说明该月工资会延发,因为公司转型需要这笔资金先用于其它地方。在会议上,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紧接着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依然支付了一半的绩效。

那么那篇文章把我形容成一个“资产外移、限制出境、掏空国内公司”的人,包括说我们的公司账上仅剩3万多,都是随意捏造,搬弄是否。当然,我也坦承这篇文章有一些地方所描述的是属实的。

购成都:您位于金融城的物业(首座MAX)是否还启动?现在筹备工作如何?

陈龙:这个项目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5年时间我们为南门店所支付的银行利息已接近1亿人民币。独立的第三方公司目前给到的评估值是8.8亿人民币,当初我们的购买价是5.2亿人民币,含168个车位。在5年的时间内,除了利息之外,我们前后共投入了近8000万在这个项目上。

跟普通物业不同的是,我们商业部分的配电房、空调以及消防等都是独立于整个首座综合体,目前机电消防验收已经通过,电梯也到位,只剩下内装。对我们而言,坏的影响便是这个项目一直没有正式启动一直未形成现金流;好处在于中国的零售商业环境从2014年其实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之前跟GUCCI、YSL、Ferragamo都谈过,希望用原有的模式开在南门店,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营收推盘中测算出运营会比较艰难。尽管很多媒体在鼓吹奢侈品市场回暖,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乐观,那么我们如今在天一店开出L SPACE其实也是为未来做一个铺垫。

购成都: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力诚。

陈龙:机遇和挑战并存吧!

来源:购成都

原标题:美美力诚陈龙:一切从源点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