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王思蒙
今日头条的触角仍在不断延伸。
2月18日据悉,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对相机拍照工具Faceu激萌的收购,交易总价约为 3 亿美金。
是的,就是接棒小火山小视频和抖音,相继冠名浙江、东方、北京、江苏等地方卫视春晚的 Faceu 激萌,从而成狗年电视渠道推广上的头号赢家。
然而两者联系起来,细想可知实则“换汤不换药”,四大重点卫视春晚背后的金主只有一个——今日头条(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恐怕没有几家科技企业能比今日头条更风光。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的焦点,且一同思考今日头条是如何在巨头“围剿”下“野蛮生长“?
一、卫视春晚冠名消失,救场赢家Faceu已被收购
2月14日晚,暌违20年的浙江卫视再战春晚江湖。观众惊奇发现,浙江卫视的春晚竟然全场全程马赛克,堪称一大奇观。
一开场,主持人的话筒和身后的广告板均被打上了马赛克。此后的晚会中,马赛克更是随处可见,视觉效果十分诡异。
据此前公布的消息,浙江卫视2018春晚的冠名商本该是抖音。
然而,如今的海报上,冠名方却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卖萌自拍相机APP faceu激萌。
满屏马赛克的卫视春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此前公开的消息,2018年卫视春晚,几家重点卫视的冠名纷纷被短视频APP拿下。抖音短视频和火山小视频都属今日头条旗下品牌,今日头条一掷千金,一共拿下了四家重点卫视的2018春晚冠名。
然而进入2月,各家卫视却突然收到通知,由于今日头条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到期,旗下产品抖音短视频和火山小视频不能进行广告露出,一时间迫在眉睫的卫视春晚受此影响,已录播完毕的卫视晚会要作剪辑和马赛克处理,还没录的要赶紧找接盘者。
因此,马赛克陪伴着观众迈入2018年农历新年……
你说faceu激萌成最后的赢家?其实不是,今日头条才是最终的赢家。
2月18日已经证实,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对相机拍照工具Faceu激萌的收购,交易总价约为 3 亿美金。
不过此次收购传言已久,事实上,Faceu 在 2017 年上半年完成的最新一轮 5000 万美金融资时秘而不宣的领投方就是今日头条;而到了 2017 年 12 月末,又据悉头条与 Faceu 方已经就收购方案进行谈判了。
原来今日头条才是背后的大boss!
二、今日头条“尴尬而不失优雅”的进化之路
“今日头条”创建于2012年,创始人张一鸣,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主体基于数据挖掘信息推荐应用。公司以今日头条为中心布局,如今这款APP已有了1.2亿的日活跃用户,平均下来,他们每人每天至少会在上面逗留74分钟。
(一).围绕新闻共享需要,借移动互联网东风,依靠个性化推荐信息技术成功突围
据张一鸣描述,研发的出发点源自生活中信息无法快速让自己获取、时间碎片化的时代下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从而有了后来的超越pc端传统新闻媒体,以技术破局的新闻聚合类客户端“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是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推荐引擎,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点、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通过算法精准的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资讯。
图1 个性化推荐过程图2 个性化推荐算法运作过程
确切地说“今日头条”早期只是一个新闻资讯分发平台——“新闻的搬运工”、”自身不生产新闻“,只负责信息资讯的分发,其新闻来源依靠对其他网站的抓取,故因此版权纠纷事故源源不断。
(二).版权纠纷下弥补内容短板,垂直化标签化下探索知识付费
2014 年至今,今日头条已经遭遇超过 10起媒体侵权案件,起诉方包括搜狐、腾讯、 《新京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为避免版权纠纷及满足发展需要,今日头条打造了头条号,称其为推荐引擎创作分发机制。
图3 头条号个性化推荐引擎
(三). 大数据为支撑,布局头条知识共享生态
1.积极与多方开展合作
1)媒体实验室助力知识供给
2016年10月,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向部分媒体开放,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2200个用户已入驻(截至2016年底)。
2)联合人民网共推“两会热点调查”
2018年2月9日,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上线,这已经是人民网连续第17年推出此项调查。调查围绕公众关注的18个热点问题展开,与往年相比,有5个为新热点选项。
3)2018年2月联合清华发布公益阅读报告
2.头条孵化,独立自媒体和社区业务矩阵
1)短视频矩阵
今日头条有短视频资讯板块,并在短视频风口来临后极为重视,大投资去补贴视频创作者,最后将其独立更名为西瓜视频。除了侧重于PGC模式的资讯类西瓜视频,另外还开发了基于UGC模式的对接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市场的抖音和对接三四线及更偏远用户市场(对标快手)的火山小视频。抖音定位为 15 秒音乐短视频社区,强调视频的剪辑与特效,并非完全对口型演绎。火山小视频则是 15 秒原创生活小视频社区,以搞笑和创意内容为主,用户除了自制短视频,还可以开直播。
2)社交功能矩阵
今日头条因为自知流量有了但用户粘性却不够,故在16年开始头条陆续启动了“头条问答”,“微头条”,前者即是UGC向PGC的一个专业性转化,其模式类似于知乎并独立app为悟空问答,而后者则是发布自己的想法心得包括文字图片等,其模式类似微博。
3)懂车帝
它原来是今日头条的汽车频道,随后被拆分出来变成了独立App,里面集合了今日头条内部所有关于汽车的资讯、视频、问答和产品库,还有单独的汽车导购体系,主打理念是看车、选车、用车、玩车的汽车爱好者聚集地。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社交矩阵,都是遵循先在头条号中内测,到正式上线到独立为app的路线,实质即离不开头条号中的用户基础的孵化。
3.抢占海外流量市场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是有限的,那么要想获得更多的用户就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头条号来说也是如此,上线今日头条海外版TopBuzz、出资 2500 万美元投资印度最大新闻聚合平台 Dailyhunt、控股了印尼的新闻阅读平台BABE、全资收购了北美知名短视频社区 Flipagram、投资了主打东南亚市场的移动短视频app——Vshow。
4. 精准营销,广告为知识共享主要变现模式
今日头条广告的投放也是基于利用独特的算法进行精准营销,它会对用户平时的浏览行为和职业性别等潜在属性进行分析,相应的投放相关广告,广告的收入也即今日头条主要的盈利模式。
其广告形式可分为三类,第一,开屏广告,即在打开APP的过程中出现4秒硬广。第二,信息流广告,即精确到基于地域、年龄、兴趣标签和时间等因素推送的个性化图文广告。信息流广告精确定位用户需求,推送的广告与推送资讯在格式上完全一样,但会在标题下方注 “推广”二字。第三,文章内文广告,包括专业写作商品介绍等和文末附上相关产品广告两种形式。有的广告可跳转直接购物。同时今日头条还有多元化经营的倾向,以上线“今日特卖频道”(为京东、苏宁、天猫、淘宝等平台导流)为例和与合作网站优酷视频、阿里锁屏宝和魅族Flyme阅读等。
5.数据共享服务社会——今日寻人效果显著
今日头条的免费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于2016年2月启动。2017年今日头条公益项目“头条寻人”共发布寻人信息25012条,成功帮助3573个家庭团圆。
2018年将联合《生命时报》启动“无名患者寻亲”项目。
三、“巨头围剿”下,头条版图仍持续扩张
(一)巨头围剿
从推出同为个性化推荐产品,抢优质内容生产者,到将围剿上升到成立“打头办(打击今日头条办公室)”,百度和头条注定对立。
腾讯对今日头条同样虎视眈眈。在去年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积极打造内容共赢生态。同时还升级企鹅号,并接入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四大短视频平台、四大资讯平台的全部流量。
今日头条向电商企业(如京东)流量的大量输入,或对阿里形成威胁。
(二)反围剿:产品矩阵+出海+版图持续扩张
除了前文所谈到的矩阵和出海,今日头条还在持续扩张版图。
在游戏上与游戏开发商合作,推出游戏的测评与资讯外,还专门打造了“游戏大厅”、“热门榜单”等板块帮助外部游戏进行导流,本质上形成了一种分发渠道。
在股票方面,与恒生GTN深度合作,提供了股票的行情及资讯;与恒泰证券合作,提供了证券账户的开立与交易。
2018年2月初,今日头条被曝出涉足游戏联运,定位2018年商业化部门发展重点。
接着7日,今日头条宣布进军二次元,收购COS绘画小说社区“半次元”。 如果资源充足,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半次元成为头条自己在移动端的“B站”?
四、结语
今日头条诞生至今,坚决不站队,不投靠BAT等互联网巨头,已构建强大的APP矩阵。且按照目前走势来看,今日头条现有业务体系将持/续拓展延伸,未来将涉足电商、游戏、金融等多领域,会否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36氪(闫浩)、传媒1号(青枝)、麻辣娱投(青枝)
推广:李超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