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颠覆创新,钢铁侠马斯克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颠覆创新,钢铁侠马斯克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一家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上太空,这不仅对美国,对全人类来说,也是探索太空的一个新开端。

作者:天边 编辑:蓝

近日,各大创业者朋友圈被一个叫马斯克的人刷屏。这次不是他的电动汽车特斯拉,而是因为他的SpaceX把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而且还绑着一辆特斯拉。

送上太空的特斯拉引擎上刻了一行字“made on earth by humans”车里循环播放的是英国摇滚音乐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还放着一本科幻小说经典《银河系漫游指南》,这首歌,这本书将和这辆车一同在太空漂浮10亿年。未来即使人类不存在了,这些依然会存在于太空的某个小角落等待被另一个文明发现。

聚光灯再次涌向马斯克。一家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上太空,这不仅对美国,对全人类来说,也是探索太空的一个新开端。

冒险家,颠覆者,硅谷钢铁侠

而这个成绩只是马斯克众多成就中的一个。除了他的SpaceX公司,还有闻名已久电动能源汽车特斯拉Tesla,以及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 City,最近的研发超级隧道和胶囊列车的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甚至于早期初出茅庐的项目PayPal更是颠覆了互联网金融支付。

强悍的战绩,让美国杂志称马斯克称为“硅谷钢铁侠”。他彪悍的战绩简直没法解释。

埃隆·马斯克24岁赚了第一桶金。与弟弟创办Zip2公司。卖了之后赚2200万美元。

28岁投资1000万美元,与两位来自硅谷的合伙人创办了“X.com”。也是大名鼎鼎的paypal前身。从此网络支付成为改变传统支付的革命性手段。

31岁马斯克创办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用民间资本把火箭送上了天,颠覆了美国航空业,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火箭运营商之一。

33岁的马斯克投资特斯拉。从此更环保,更经济的电动汽车成为私人交通工具新方向。

35岁投资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 City,并于去年完成收购。通过租赁出售方式,成为全美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公司的缔造者。

40岁宣布打造新一代交通工具超级高铁——Hyperloop,简单来说就是在地下挖个隧道,实现1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再度引发交通革命浪潮。

从互联网到金融支付,到太空发射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横跨多个不同领域,马斯克一直在颠覆。

独特思考方式:第一性原理

如果说第一次的彪悍无法解释,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强悍经历,那必定藏着某种秘密的规律。

马斯克接二连三的壮举如何做到的?在美国问答社区Quora上,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比尔·盖茨、史蒂芬·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理查德·布兰森一样伟大的人物?”

马斯克前妻贾斯汀写下的回答得到了几百万次转发。她写道,”如果你是一个极端的人物,你必须做你自己,幸福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了。这些人常常是怪胎或者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总是强迫自己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去体验这这个世界。他们找到生存的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想方设法把这些策略应用的其他的事情当中,为自己创造独特的、强有力的优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常人,他们总能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找到具有洞见的创意。但是,人们常常认为他们是疯子。”

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是马斯克的法宝。

其在2012年与2014年的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透漏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除了常规的努力工作,寻找人才之外,马斯克额外提到了一点: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他提出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而埃隆马斯克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应当学习物理学家,寻找支配事物运转背后的第一原理,搞懂一些反直觉的东西,例如量子力学。多利用这个原则来判断,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理有意义,还是其实你只是在跟随别人?如果想开创新事业、开发新产品,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

他还提出,第一性原理的反面是比较思维。人们在生活中大多数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而不可能是变革。

第一性原理的妙用

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从头开始计算,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根据事实推论,创造出新价值。

从马斯克创业中的历次重大决策中都可以看到这一思维的贯穿。

在马斯克创业做电动车特斯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做成,因为电池成本降不下来。600美元/ 千瓦是市场的公价,电池从一直也是那么贵,它的改进和降价总是很慢,所以它未来短时间内也不大可能大幅度降低价格。

但马斯克没有这么看问题。他问自己一个问题,电池的成本是什么?无非就是铁、镍、铝这些金属。除了买这些金属的成本是绝对降不下去的,剩下来的成本都是人类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那就有优化的空间。回到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产品,就是一些金属的组合,有可能把电池的价格无限逼近这些金属本身的价格。

于是,马斯克找到了切入口。他率先屏弃现时市场所有生产电池组的已有技术,把电池组的构成物质全部分解,还原成最基础的材料。然后再把原材料每个部分再细致分析及实验,并把每项工作流程再优化重组,比如,在美国生产可能税费比较高,那就不要在美国生产了;某种原有技术的模块设计上出了问题,那就改变设计,最后他和团队把各部份优化原件,加上全面改良的生产方法,整合成现时以能大幅度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为前提的电动汽车。

SpaceX的落地也莫不是如此。美国航天界的主流观点是,造火箭发卫星的费用是异常昂贵的,而且要花不少时间。民间资本想做不太可能。马斯克依然遵循第一性原理着到切入口。他发现,一架火箭的原料成本原来只占火箭的总成本的2%,而余下的成本其实是其他制造过程的成本。于是,SpaceX朝着优化另外98% 的成本方向,把现时制造火箭的成本,降低了到现时的10% 。

用第一性原理寻找切入口的马斯克,在普遍认为不太可能的领域中找到了突破口。他直接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着手,然后一步步解决它。

这种还原事物本质从源头出发的思维模式和大多数的创业者不太一样。

在中国,自“只要你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的风口论出现,大多数人不断在忙着追逐风口。

无人零售风起,很多人搞起了无人售货价。几个自动售货机都能拿到上千万的融资。比特币流行,一大批区块链公司开始出来。

包装也好,为融资也罢。但一个公司的发展硬指标在于做了多少事。能否在赛道里快速做成事情,而不是A轮死,需要各位创业者认清风口本质,从事情的基本条件入手,方能长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颠覆创新,钢铁侠马斯克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一家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上太空,这不仅对美国,对全人类来说,也是探索太空的一个新开端。

作者:天边 编辑:蓝

近日,各大创业者朋友圈被一个叫马斯克的人刷屏。这次不是他的电动汽车特斯拉,而是因为他的SpaceX把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而且还绑着一辆特斯拉。

送上太空的特斯拉引擎上刻了一行字“made on earth by humans”车里循环播放的是英国摇滚音乐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还放着一本科幻小说经典《银河系漫游指南》,这首歌,这本书将和这辆车一同在太空漂浮10亿年。未来即使人类不存在了,这些依然会存在于太空的某个小角落等待被另一个文明发现。

聚光灯再次涌向马斯克。一家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上太空,这不仅对美国,对全人类来说,也是探索太空的一个新开端。

冒险家,颠覆者,硅谷钢铁侠

而这个成绩只是马斯克众多成就中的一个。除了他的SpaceX公司,还有闻名已久电动能源汽车特斯拉Tesla,以及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 City,最近的研发超级隧道和胶囊列车的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甚至于早期初出茅庐的项目PayPal更是颠覆了互联网金融支付。

强悍的战绩,让美国杂志称马斯克称为“硅谷钢铁侠”。他彪悍的战绩简直没法解释。

埃隆·马斯克24岁赚了第一桶金。与弟弟创办Zip2公司。卖了之后赚2200万美元。

28岁投资1000万美元,与两位来自硅谷的合伙人创办了“X.com”。也是大名鼎鼎的paypal前身。从此网络支付成为改变传统支付的革命性手段。

31岁马斯克创办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用民间资本把火箭送上了天,颠覆了美国航空业,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火箭运营商之一。

33岁的马斯克投资特斯拉。从此更环保,更经济的电动汽车成为私人交通工具新方向。

35岁投资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 City,并于去年完成收购。通过租赁出售方式,成为全美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公司的缔造者。

40岁宣布打造新一代交通工具超级高铁——Hyperloop,简单来说就是在地下挖个隧道,实现1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再度引发交通革命浪潮。

从互联网到金融支付,到太空发射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横跨多个不同领域,马斯克一直在颠覆。

独特思考方式:第一性原理

如果说第一次的彪悍无法解释,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强悍经历,那必定藏着某种秘密的规律。

马斯克接二连三的壮举如何做到的?在美国问答社区Quora上,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比尔·盖茨、史蒂芬·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理查德·布兰森一样伟大的人物?”

马斯克前妻贾斯汀写下的回答得到了几百万次转发。她写道,”如果你是一个极端的人物,你必须做你自己,幸福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了。这些人常常是怪胎或者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总是强迫自己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去体验这这个世界。他们找到生存的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想方设法把这些策略应用的其他的事情当中,为自己创造独特的、强有力的优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常人,他们总能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找到具有洞见的创意。但是,人们常常认为他们是疯子。”

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是马斯克的法宝。

其在2012年与2014年的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透漏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除了常规的努力工作,寻找人才之外,马斯克额外提到了一点: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他提出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而埃隆马斯克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应当学习物理学家,寻找支配事物运转背后的第一原理,搞懂一些反直觉的东西,例如量子力学。多利用这个原则来判断,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理有意义,还是其实你只是在跟随别人?如果想开创新事业、开发新产品,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

他还提出,第一性原理的反面是比较思维。人们在生活中大多数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而不可能是变革。

第一性原理的妙用

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从头开始计算,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根据事实推论,创造出新价值。

从马斯克创业中的历次重大决策中都可以看到这一思维的贯穿。

在马斯克创业做电动车特斯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做成,因为电池成本降不下来。600美元/ 千瓦是市场的公价,电池从一直也是那么贵,它的改进和降价总是很慢,所以它未来短时间内也不大可能大幅度降低价格。

但马斯克没有这么看问题。他问自己一个问题,电池的成本是什么?无非就是铁、镍、铝这些金属。除了买这些金属的成本是绝对降不下去的,剩下来的成本都是人类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那就有优化的空间。回到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产品,就是一些金属的组合,有可能把电池的价格无限逼近这些金属本身的价格。

于是,马斯克找到了切入口。他率先屏弃现时市场所有生产电池组的已有技术,把电池组的构成物质全部分解,还原成最基础的材料。然后再把原材料每个部分再细致分析及实验,并把每项工作流程再优化重组,比如,在美国生产可能税费比较高,那就不要在美国生产了;某种原有技术的模块设计上出了问题,那就改变设计,最后他和团队把各部份优化原件,加上全面改良的生产方法,整合成现时以能大幅度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为前提的电动汽车。

SpaceX的落地也莫不是如此。美国航天界的主流观点是,造火箭发卫星的费用是异常昂贵的,而且要花不少时间。民间资本想做不太可能。马斯克依然遵循第一性原理着到切入口。他发现,一架火箭的原料成本原来只占火箭的总成本的2%,而余下的成本其实是其他制造过程的成本。于是,SpaceX朝着优化另外98% 的成本方向,把现时制造火箭的成本,降低了到现时的10% 。

用第一性原理寻找切入口的马斯克,在普遍认为不太可能的领域中找到了突破口。他直接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着手,然后一步步解决它。

这种还原事物本质从源头出发的思维模式和大多数的创业者不太一样。

在中国,自“只要你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的风口论出现,大多数人不断在忙着追逐风口。

无人零售风起,很多人搞起了无人售货价。几个自动售货机都能拿到上千万的融资。比特币流行,一大批区块链公司开始出来。

包装也好,为融资也罢。但一个公司的发展硬指标在于做了多少事。能否在赛道里快速做成事情,而不是A轮死,需要各位创业者认清风口本质,从事情的基本条件入手,方能长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