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春白茶和秋白茶,谁更值得收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春白茶和秋白茶,谁更值得收藏?

本来白茶的春茶季,不会这么快热起来。然而,托绿茶的福,早春绿茶的开采期正在来临,于是,由于采摘时间只晚了半个月左右,白茶的春茶,便屡屡被人思及。

早晨起来,就下了一阵雨。

春雨绵绵,秋雨潇潇,这种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就可以下一整天。

温度刚刚好,穿一条裙子,配一双靴子,撑一把伞,就可以去院子里采带着雨水的桂花。

福州的桂花,是四季桂,只要不是太热或者太冷,都会盛放。

花自盛开,清风徐来。

春天或者秋天的一阵微风,就能随之传来一阵子桂花的幽香,细细的,甜甜的,带着蜜糖一般的甜意,带着醉人的芬芳。

闻着,就是一阵快乐舒心。

然而,村姑陈独爱这雨后的桂花香。

被小雨淋湿之后,花蕊中间散发香气的器官,暂时减少了散气量,香气排放得少了,再被湿润的空气一清洗,香氛也淡了。

甜味弱了许多,香气却欢快了起来,摘一枝供在美人肩的白瓷瓶里,难得的清雅脱俗。

好看的花,大多不香。香的花,大多不美。

海棠无香,茶花清丽却也无香,难得桂花花瓣如米粒,却香气袭人,甜香满颊。

犹其是这细雨蒙蒙之中的桂花,清新脱俗,娇憨可爱,香气优雅,灵秀逼人。

春茶季要来了。

本来白茶的春茶季,不会这么快热起来。然而,托绿茶的福,早春绿茶的开采期正在来临,于是,由于采摘时间只晚了半个月左右,白茶的春茶,便屡屡被人思及。

大家在盼望今年的春茶之外,还对刚刚过去不久的秋茶,记忆犹新,于是,一场关于春茶好还是秋茶好,关于春茶适合收藏还是秋茶适合收藏的大讨论,在村姑陈的朋友圈,进行得如火如荼。

关于春茶和秋茶的收藏,村姑陈有几个观点,想要分享给列位看官:

1

春茶和秋茶,都值得收藏。

春白茶,是春季白茶的简称。秋白茶,是秋季白茶的简称。

春白茶和秋白茶,构成了完整的福鼎白茶体系,若是少喝过一种,都不能算是真正喜欢福鼎白茶,或者真正了解了福鼎白茶。

要想收藏白茶,要想彻底了解福鼎白茶,就必须完整地收集满一整年的白茶,完整地喝过一整年的福鼎白茶,若单只喝过春白茶,或者只喝过秋白茶,都不算彻底了解,更谈不上完美。

唯有如村姑陈一般,尝过春茶的芬芳,尝过秋茶的馥郁,啜过春茶茶汤的清润,掂过秋茶茶汤的浓稠,才算是真正懂得了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

从前集邮,十二生肖,每年都要买一套四方联,年年如此,缺了一年,便凑不成十二生肖,这套生肖票便不完整,也没有价值了。

现今收藏白茶,道理类似。只收春茶,或者只收秋茶,虽然也算收了茶,却是不完整的,就像一张四方桌,总是缺了一个角,怎么看都碍眼。

故而,收藏茶,完整性是最大的前提。

2

春白茶和秋白茶,其实是各有风情的茶。

春季福鼎白茶,品种多,等级多。

论品种,有白毫银针,有白牡丹,有寿眉。

论等级,白毫银针有特级和一级之分,白牡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寿眉也有一级、二级之分。

要论金贵,还有荒野茶系列:荒野银针,荒野牡丹。

在这些复杂的分类和等级里,要想喝懂,喝明白,就得花好大的力气,花好多时间去细细地喝,细细地揣摩,认真地学习和分辨,才能喝清楚它们之间大致的分别。

而这个喝懂喝透的过程,这个喝遍各种白茶的过程,多么的有趣,多么的有意思,一想到有那么多好茶等着我们去喝,就觉得人生丰富若此,生命精彩如斯。

这样多的好茶,不收集一些,怎么对得起这美好的岁月呢?

秋季的福鼎白茶,品种极少。唯有少量白牡丹和大量寿眉。

银针基本上不采,大多数太瘦,品质不好。少数肥胖一点,但量不大,采制没有意义。

故而,秋白茶,完全是寿眉的舞台。

为了把秋寿眉做出区分,村姑陈按节气将它们做了分类,分别是:立秋茶、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

这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气候都不一样,正是这气候上的分别,形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形成了它们各自的口感和香气上的巨大不同。

而正是这些不同,吸引着我们不停地想去发掘它们各自隐藏的美好。

立秋时节的热情奔放,白露时节的天凉好个秋,秋分时节的盈盈一水间,寒露时节的枫红草黄,一片萧瑟。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风情万种,诱惑着我们去探寻,去品尝这千变万化的唇齿之欢。

3

说到收藏,不可避免要归结到“老白茶”。

新白茶再好,再好喝,它终归会变成老白茶。

贾宝玉说的,女孩儿再清纯美丽,总是有成为鱼眼睛的那一天。

到了成为老白茶的时候,要比的,先是稀缺性,其次,便是口感。

在老白茶这个大阵营里,春茶是极少的,列位看官们见过老寿眉,但有见过老银针么?是不是很少?村姑陈走遍福鼎,才得了8两2013年的老银针(还被某人A去1两),可见稀少。

福鼎白茶的收藏风正在刮起,假以时日,当大量的真正老白茶蜂拥而至的时候,就到了比拼稀缺性的阶段了。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2020年的某知名茶博会上,开坛斗茶。有人拿出太姥山2014年的白露寿眉,得意洋洋(这茶是真少了,村姑陈也只有两箱)。另外一个人更加的得意洋洋:有什么了不起,我有2014年的太姥银针!

灰绿色的白毫银针尤自带着炭焙的香气,被扔在桌上,穿越时光的烟尘而来,相信在场的人都会傻眼吧。

太姥银针,那原先可是出口界的网红,风靡欧洲的一姐。

老白茶的价值,除了稀缺性,另外一个便是口感,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喝老白茶的。

在口感的大众化和接受度上,秋寿眉要更加的如鱼得水一些。

秋寿眉,无论是初秋,还是白露,只要达到足足3年,都会陈化出极醇厚的汤水,极有包裹性的汤感,极有深度的香气。若是饼茶,还会有深沉若谷的枣香和温暖散郁的药香。

老寿眉的这些香气和口感,是十分接地气的,也是大众心目中最“老白茶”的。

可以说,大家心目中的老白茶,就是老寿眉那深沉馥郁的香气和稠滑凝厚的汤感。

100个人里,有101个都会喜欢。

4

既然春白茶和秋白茶,都好,都应该收藏,那怎么收呢,这么多系列,这么多等级,这么多品类。

不熟悉的人肯定挑花眼。

村姑陈给大家支个招:

春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各来一斤。尝个鲜,看看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口感,再挑喜欢的,买上两三斤收藏。

秋白茶,初秋、白露、秋分、寒露,各来一斤,喝过之后,再来决定最喜欢哪一种,可购买四斤一箱,便于储存。

若是为了收藏起来自己慢慢喝,那建议采取上述方式,普遍撒网,重点捕鱼。

若是为了未来的升值,那建议挑稀缺的茶,比如春茶里的银针和牡丹,秋茶里的寒露,荒野系列里的荒野银针和荒野牡丹,都量少,且茶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越喝越少,越少越稀奇。

是的,又稀又奇,那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上面分享的,是关于挑选福鼎白茶和收藏福鼎白茶的一些小技巧。

是村姑陈在产品的选择上的一些心得。

另外,山场和工艺,也是需要认真挑选的。无论是春白茶还是秋白茶,如果山场没选好,工艺没选好,即使这茶再稀缺,未来,它的价值也不高。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白茶收藏,有所帮助。

愿列位看官,在白茶的收藏之路上,越走越顺,学费越交越少,收获越来越多。

多喝,多看,多学,终有一日,你能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风景。

2018年,推荐小陈茶事旗下岩茶号“岩茶课堂”

- END -

作者 | 李麻花

文章为岩茶课堂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春白茶和秋白茶,谁更值得收藏?

本来白茶的春茶季,不会这么快热起来。然而,托绿茶的福,早春绿茶的开采期正在来临,于是,由于采摘时间只晚了半个月左右,白茶的春茶,便屡屡被人思及。

早晨起来,就下了一阵雨。

春雨绵绵,秋雨潇潇,这种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就可以下一整天。

温度刚刚好,穿一条裙子,配一双靴子,撑一把伞,就可以去院子里采带着雨水的桂花。

福州的桂花,是四季桂,只要不是太热或者太冷,都会盛放。

花自盛开,清风徐来。

春天或者秋天的一阵微风,就能随之传来一阵子桂花的幽香,细细的,甜甜的,带着蜜糖一般的甜意,带着醉人的芬芳。

闻着,就是一阵快乐舒心。

然而,村姑陈独爱这雨后的桂花香。

被小雨淋湿之后,花蕊中间散发香气的器官,暂时减少了散气量,香气排放得少了,再被湿润的空气一清洗,香氛也淡了。

甜味弱了许多,香气却欢快了起来,摘一枝供在美人肩的白瓷瓶里,难得的清雅脱俗。

好看的花,大多不香。香的花,大多不美。

海棠无香,茶花清丽却也无香,难得桂花花瓣如米粒,却香气袭人,甜香满颊。

犹其是这细雨蒙蒙之中的桂花,清新脱俗,娇憨可爱,香气优雅,灵秀逼人。

春茶季要来了。

本来白茶的春茶季,不会这么快热起来。然而,托绿茶的福,早春绿茶的开采期正在来临,于是,由于采摘时间只晚了半个月左右,白茶的春茶,便屡屡被人思及。

大家在盼望今年的春茶之外,还对刚刚过去不久的秋茶,记忆犹新,于是,一场关于春茶好还是秋茶好,关于春茶适合收藏还是秋茶适合收藏的大讨论,在村姑陈的朋友圈,进行得如火如荼。

关于春茶和秋茶的收藏,村姑陈有几个观点,想要分享给列位看官:

1

春茶和秋茶,都值得收藏。

春白茶,是春季白茶的简称。秋白茶,是秋季白茶的简称。

春白茶和秋白茶,构成了完整的福鼎白茶体系,若是少喝过一种,都不能算是真正喜欢福鼎白茶,或者真正了解了福鼎白茶。

要想收藏白茶,要想彻底了解福鼎白茶,就必须完整地收集满一整年的白茶,完整地喝过一整年的福鼎白茶,若单只喝过春白茶,或者只喝过秋白茶,都不算彻底了解,更谈不上完美。

唯有如村姑陈一般,尝过春茶的芬芳,尝过秋茶的馥郁,啜过春茶茶汤的清润,掂过秋茶茶汤的浓稠,才算是真正懂得了福鼎白茶的“毫香蜜韵”。

从前集邮,十二生肖,每年都要买一套四方联,年年如此,缺了一年,便凑不成十二生肖,这套生肖票便不完整,也没有价值了。

现今收藏白茶,道理类似。只收春茶,或者只收秋茶,虽然也算收了茶,却是不完整的,就像一张四方桌,总是缺了一个角,怎么看都碍眼。

故而,收藏茶,完整性是最大的前提。

2

春白茶和秋白茶,其实是各有风情的茶。

春季福鼎白茶,品种多,等级多。

论品种,有白毫银针,有白牡丹,有寿眉。

论等级,白毫银针有特级和一级之分,白牡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寿眉也有一级、二级之分。

要论金贵,还有荒野茶系列:荒野银针,荒野牡丹。

在这些复杂的分类和等级里,要想喝懂,喝明白,就得花好大的力气,花好多时间去细细地喝,细细地揣摩,认真地学习和分辨,才能喝清楚它们之间大致的分别。

而这个喝懂喝透的过程,这个喝遍各种白茶的过程,多么的有趣,多么的有意思,一想到有那么多好茶等着我们去喝,就觉得人生丰富若此,生命精彩如斯。

这样多的好茶,不收集一些,怎么对得起这美好的岁月呢?

秋季的福鼎白茶,品种极少。唯有少量白牡丹和大量寿眉。

银针基本上不采,大多数太瘦,品质不好。少数肥胖一点,但量不大,采制没有意义。

故而,秋白茶,完全是寿眉的舞台。

为了把秋寿眉做出区分,村姑陈按节气将它们做了分类,分别是:立秋茶、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

这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气候都不一样,正是这气候上的分别,形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形成了它们各自的口感和香气上的巨大不同。

而正是这些不同,吸引着我们不停地想去发掘它们各自隐藏的美好。

立秋时节的热情奔放,白露时节的天凉好个秋,秋分时节的盈盈一水间,寒露时节的枫红草黄,一片萧瑟。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风情万种,诱惑着我们去探寻,去品尝这千变万化的唇齿之欢。

3

说到收藏,不可避免要归结到“老白茶”。

新白茶再好,再好喝,它终归会变成老白茶。

贾宝玉说的,女孩儿再清纯美丽,总是有成为鱼眼睛的那一天。

到了成为老白茶的时候,要比的,先是稀缺性,其次,便是口感。

在老白茶这个大阵营里,春茶是极少的,列位看官们见过老寿眉,但有见过老银针么?是不是很少?村姑陈走遍福鼎,才得了8两2013年的老银针(还被某人A去1两),可见稀少。

福鼎白茶的收藏风正在刮起,假以时日,当大量的真正老白茶蜂拥而至的时候,就到了比拼稀缺性的阶段了。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2020年的某知名茶博会上,开坛斗茶。有人拿出太姥山2014年的白露寿眉,得意洋洋(这茶是真少了,村姑陈也只有两箱)。另外一个人更加的得意洋洋:有什么了不起,我有2014年的太姥银针!

灰绿色的白毫银针尤自带着炭焙的香气,被扔在桌上,穿越时光的烟尘而来,相信在场的人都会傻眼吧。

太姥银针,那原先可是出口界的网红,风靡欧洲的一姐。

老白茶的价值,除了稀缺性,另外一个便是口感,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喝老白茶的。

在口感的大众化和接受度上,秋寿眉要更加的如鱼得水一些。

秋寿眉,无论是初秋,还是白露,只要达到足足3年,都会陈化出极醇厚的汤水,极有包裹性的汤感,极有深度的香气。若是饼茶,还会有深沉若谷的枣香和温暖散郁的药香。

老寿眉的这些香气和口感,是十分接地气的,也是大众心目中最“老白茶”的。

可以说,大家心目中的老白茶,就是老寿眉那深沉馥郁的香气和稠滑凝厚的汤感。

100个人里,有101个都会喜欢。

4

既然春白茶和秋白茶,都好,都应该收藏,那怎么收呢,这么多系列,这么多等级,这么多品类。

不熟悉的人肯定挑花眼。

村姑陈给大家支个招:

春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各来一斤。尝个鲜,看看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口感,再挑喜欢的,买上两三斤收藏。

秋白茶,初秋、白露、秋分、寒露,各来一斤,喝过之后,再来决定最喜欢哪一种,可购买四斤一箱,便于储存。

若是为了收藏起来自己慢慢喝,那建议采取上述方式,普遍撒网,重点捕鱼。

若是为了未来的升值,那建议挑稀缺的茶,比如春茶里的银针和牡丹,秋茶里的寒露,荒野系列里的荒野银针和荒野牡丹,都量少,且茶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越喝越少,越少越稀奇。

是的,又稀又奇,那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上面分享的,是关于挑选福鼎白茶和收藏福鼎白茶的一些小技巧。

是村姑陈在产品的选择上的一些心得。

另外,山场和工艺,也是需要认真挑选的。无论是春白茶还是秋白茶,如果山场没选好,工艺没选好,即使这茶再稀缺,未来,它的价值也不高。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白茶收藏,有所帮助。

愿列位看官,在白茶的收藏之路上,越走越顺,学费越交越少,收获越来越多。

多喝,多看,多学,终有一日,你能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风景。

2018年,推荐小陈茶事旗下岩茶号“岩茶课堂”

- END -

作者 | 李麻花

文章为岩茶课堂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