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

拥抱数字化,一定是CEO领衔,帮助大家认识到,并非弄点噱头,而是一个真正的变革。

过去十年,以物联网、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以及无远弗届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带来了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巨大革命。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正成为数字商业创新的沃土。

中国消费行为数字化之快、程度之高,令人惊叹:消费者热衷移动消费和社交,勇于尝新,乐于变换品牌;一心多用玩转多种屏幕;穿梭于线上和线下各种购物体验。在支付、购物、视听和出行领域形成的数字融合市场,已成巨大气候,且延伸至家居、运动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但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也给中国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进行数字化创新的中国企业多数只是处于初步阶段,特别在B2B领域方面发展较为迟缓。

2018年,中国企业如何响应技术的快速迭代,加速数字化进程?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与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中心化”巨头共舞?日前,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接受了《21世纪商业评论》(21CBR)执行主编陈晓平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对行业趋势的独到观察以及给中国企业的中肯建议。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朱伟

一把手工程

21CBR:中国在消费领域的数字化非常领先。以埃森哲的全球观察来看,在哪些领域还存在短板,哪些领域有巨大潜力?

朱伟:在面向企业级的B2B领域,中国企业数字化进展相对迟缓。运营成本高企,人工、厂租涨价,融资不易,很多实体企业彷徨、犹豫,中国真正推进工业4.0进程、发挥自动化技术效益的企业,数量相对有限,对比德国、美国、日本,运用程度也有差距。

以智能化技术为例,有两大应用领域,一是用户体验,中国刚刚开始;二是资产的运维,潜力也非常大。

现在,所谓智能化或者数字化,很多企业有好奇心,但只是零敲碎打,博了眼球,影响有限。中国整体企业的数字化,刚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是我们综合观察的结论。不过,先行者的勇气和视野值得尊重,如果不去做,未来会更加被动。

我们认为,B2B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大有可为,下一个高潮将会来临,这对中国经济将是巨大的促进,在汽车制造、工业设备、基础设施及交通等行业,埃森哲拥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提供助力。

21CBR:很多企业响应数字化,在人工智能、AR/VR等领域投资布局,可业务发展的成效却往往不如预期快,你们有什么建议?

朱伟:技术要为目标人群或客户群服务,形成“技术为人”的理念,着力打造具体场景。无论客户服务或者运营提升,中国企业运用比较零散。我们认为,企业应有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思考,从战略、组织一直到运营,从前端到后端,从客户端到运营端,提升其竞争力,基于全方位的数字化战略,再去抓住一些关键的场景打造。

21CBR:现在新技术出现和迭代得越来越快。比如,2017年人工智能兴起,2018年区块链概念火爆,企业领导者有什么应对策略?

朱伟:新技术是有巨大冲击性的,对现有客户群、销售、营销、业务体制有影响,怎么办?我们认为,这就不再是一个CIO工程,而是一个CEO工程,不可能仅仅修修补补,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应对战略。

第一,一定要拥抱数字化,这是大方向,躲躲藏藏、羞羞答答是不行的;第二是安全问题,尤其数据安全。

就企业而言,借助外力是一种选择,或者寻找专业人才,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循序渐进;收购是一个办法,或者构建一个平台,多家公司参与,抑或联合加入一个平台,都是可能的选择方式,取决于自己所在行业、内在和外部能力、外在的环境,以及业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

所以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一把手工程”。

21CBR:企业数字化变革一定是自上而下的?

朱伟:对,确实是这样的。拥抱数字化,一定是CEO领衔,帮助大家认识到,并非弄点噱头,而是一个真正的变革。在具体实施上,不会一蹴而就,以为买硬件、上系统就行了,因为一夜之间是不会出现奇迹的。

变革在中层管理者层面往往挑战最大。因为有很多固化的思维以及对自身地位的担心,坦率来说,当领导者下定决心,很多事情是可以变的。比如我们服务企业时,会以培训、互动等形式,帮助大家理解并驾驭变革带来的影响。变革并不完全就是毁灭性的,必须有人下岗吗?恰恰相反,优秀的人在新平台上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任何人都有机会找到适合他们的地方。

数字化变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不能逃避的,可以尝试借助外力。实际上,咨询业也在响应变革,埃森哲就是平台式、互动式的,与客户共同研究、解决、开发,我们的优势在于拥有案例经验、创新中心,可全球调配资源,但大家都要面对一个新的未来。

如果企业不主动,市场会自发产生推动的力量,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他们也在往B2B走,特别是阿里,面向中小企业推广阿里云等。无论企业是否拥抱数字化,这是一种大势,世界变了,如果不响应,未来几乎不能生存。

与巨头共舞

21CBR:在零售等数字化冲击较大的行业,中国企业选择拥抱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巨头,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这些“中心化”企业的优势是否会持续下去?

朱伟:以阿里巴巴和腾讯领导的新经济,将科技、资本和人结合,对市场是有巨大冲击力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只有四种可能:自我成长、扩大份额、收购兼并、加盟强者。现在,前两种方式显然非常吃力,兼并和加盟强者变得非常普遍,特别是资本的助推力量越来越强。

其实,这是一种新的生存或者发展方式,这个过程我们认为会加剧,不会中途停止,在新商业环境形成后,会有一批新经济的公司继续竞争或联盟,继而出现新的巨头。

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阿里、腾讯是否会成为百年老店?很有可能,但也要看他们怎么做、怎么发展。传统企业必须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做出响应,确立自己的定位。以眼下的态势判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被吃掉,也可能是上下游的互补关系或者联盟关系,在一个平台上的共存关系,关键是企业自身如何定位,有没有核心的竞争能力。

未来不可能一切变成阿里和腾讯的天下。但是,以两家公司驱动的数字化变革,显而易见在加剧。

21CBR:2018年或未来两年,有关数字化,哪些行业或者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朱伟:未来两三年,在汽车工业、设备制造、基础设施、交通等领域,我们认为数字化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此,埃森哲已经布局互动数字营销、工业X.0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我们认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的业务量将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从技术来看,云计算会继续发展。华为、腾讯等均在加速布局,这将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趋势;其次,网络安全将为企业、消费者、政府高度关注,相关需求会加大。

本文节选自《数字化提速——未来的成功离不开技术,数字化变革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访谈文章,原载于《21世纪商业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

拥抱数字化,一定是CEO领衔,帮助大家认识到,并非弄点噱头,而是一个真正的变革。

过去十年,以物联网、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以及无远弗届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带来了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巨大革命。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正成为数字商业创新的沃土。

中国消费行为数字化之快、程度之高,令人惊叹:消费者热衷移动消费和社交,勇于尝新,乐于变换品牌;一心多用玩转多种屏幕;穿梭于线上和线下各种购物体验。在支付、购物、视听和出行领域形成的数字融合市场,已成巨大气候,且延伸至家居、运动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但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也给中国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进行数字化创新的中国企业多数只是处于初步阶段,特别在B2B领域方面发展较为迟缓。

2018年,中国企业如何响应技术的快速迭代,加速数字化进程?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与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中心化”巨头共舞?日前,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接受了《21世纪商业评论》(21CBR)执行主编陈晓平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对行业趋势的独到观察以及给中国企业的中肯建议。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朱伟

一把手工程

21CBR:中国在消费领域的数字化非常领先。以埃森哲的全球观察来看,在哪些领域还存在短板,哪些领域有巨大潜力?

朱伟:在面向企业级的B2B领域,中国企业数字化进展相对迟缓。运营成本高企,人工、厂租涨价,融资不易,很多实体企业彷徨、犹豫,中国真正推进工业4.0进程、发挥自动化技术效益的企业,数量相对有限,对比德国、美国、日本,运用程度也有差距。

以智能化技术为例,有两大应用领域,一是用户体验,中国刚刚开始;二是资产的运维,潜力也非常大。

现在,所谓智能化或者数字化,很多企业有好奇心,但只是零敲碎打,博了眼球,影响有限。中国整体企业的数字化,刚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是我们综合观察的结论。不过,先行者的勇气和视野值得尊重,如果不去做,未来会更加被动。

我们认为,B2B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大有可为,下一个高潮将会来临,这对中国经济将是巨大的促进,在汽车制造、工业设备、基础设施及交通等行业,埃森哲拥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提供助力。

21CBR:很多企业响应数字化,在人工智能、AR/VR等领域投资布局,可业务发展的成效却往往不如预期快,你们有什么建议?

朱伟:技术要为目标人群或客户群服务,形成“技术为人”的理念,着力打造具体场景。无论客户服务或者运营提升,中国企业运用比较零散。我们认为,企业应有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思考,从战略、组织一直到运营,从前端到后端,从客户端到运营端,提升其竞争力,基于全方位的数字化战略,再去抓住一些关键的场景打造。

21CBR:现在新技术出现和迭代得越来越快。比如,2017年人工智能兴起,2018年区块链概念火爆,企业领导者有什么应对策略?

朱伟:新技术是有巨大冲击性的,对现有客户群、销售、营销、业务体制有影响,怎么办?我们认为,这就不再是一个CIO工程,而是一个CEO工程,不可能仅仅修修补补,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应对战略。

第一,一定要拥抱数字化,这是大方向,躲躲藏藏、羞羞答答是不行的;第二是安全问题,尤其数据安全。

就企业而言,借助外力是一种选择,或者寻找专业人才,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循序渐进;收购是一个办法,或者构建一个平台,多家公司参与,抑或联合加入一个平台,都是可能的选择方式,取决于自己所在行业、内在和外部能力、外在的环境,以及业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

所以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一把手工程”。

21CBR:企业数字化变革一定是自上而下的?

朱伟:对,确实是这样的。拥抱数字化,一定是CEO领衔,帮助大家认识到,并非弄点噱头,而是一个真正的变革。在具体实施上,不会一蹴而就,以为买硬件、上系统就行了,因为一夜之间是不会出现奇迹的。

变革在中层管理者层面往往挑战最大。因为有很多固化的思维以及对自身地位的担心,坦率来说,当领导者下定决心,很多事情是可以变的。比如我们服务企业时,会以培训、互动等形式,帮助大家理解并驾驭变革带来的影响。变革并不完全就是毁灭性的,必须有人下岗吗?恰恰相反,优秀的人在新平台上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任何人都有机会找到适合他们的地方。

数字化变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不能逃避的,可以尝试借助外力。实际上,咨询业也在响应变革,埃森哲就是平台式、互动式的,与客户共同研究、解决、开发,我们的优势在于拥有案例经验、创新中心,可全球调配资源,但大家都要面对一个新的未来。

如果企业不主动,市场会自发产生推动的力量,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他们也在往B2B走,特别是阿里,面向中小企业推广阿里云等。无论企业是否拥抱数字化,这是一种大势,世界变了,如果不响应,未来几乎不能生存。

与巨头共舞

21CBR:在零售等数字化冲击较大的行业,中国企业选择拥抱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巨头,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这些“中心化”企业的优势是否会持续下去?

朱伟:以阿里巴巴和腾讯领导的新经济,将科技、资本和人结合,对市场是有巨大冲击力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只有四种可能:自我成长、扩大份额、收购兼并、加盟强者。现在,前两种方式显然非常吃力,兼并和加盟强者变得非常普遍,特别是资本的助推力量越来越强。

其实,这是一种新的生存或者发展方式,这个过程我们认为会加剧,不会中途停止,在新商业环境形成后,会有一批新经济的公司继续竞争或联盟,继而出现新的巨头。

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阿里、腾讯是否会成为百年老店?很有可能,但也要看他们怎么做、怎么发展。传统企业必须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做出响应,确立自己的定位。以眼下的态势判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被吃掉,也可能是上下游的互补关系或者联盟关系,在一个平台上的共存关系,关键是企业自身如何定位,有没有核心的竞争能力。

未来不可能一切变成阿里和腾讯的天下。但是,以两家公司驱动的数字化变革,显而易见在加剧。

21CBR:2018年或未来两年,有关数字化,哪些行业或者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朱伟:未来两三年,在汽车工业、设备制造、基础设施、交通等领域,我们认为数字化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此,埃森哲已经布局互动数字营销、工业X.0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我们认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的业务量将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从技术来看,云计算会继续发展。华为、腾讯等均在加速布局,这将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趋势;其次,网络安全将为企业、消费者、政府高度关注,相关需求会加大。

本文节选自《数字化提速——未来的成功离不开技术,数字化变革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访谈文章,原载于《21世纪商业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