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6公里 王翮拍下了感动外国评委的漫漫回乡路

春运里没有“容易”两字,全球年度新闻图片专题奖给了这位中国摄影师

湖北摄影师王翮在12306网站上已经抢了一周的票。从泰国的返程航班上他也在惦记这事儿,终于最终幸运地得到了一套和田碧芳同程的春运火车票。

下一个拍摄任务,他决定与这位23岁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田碧芳一起,途径五个省份,换乘八次,走完4746公里,在春节前从新疆赶回湖北老家恩施过年。而这组图片故事也让王翮收获了自己人生第一个POYi全球年度新闻图片专题类铜奖。(POYi全球年度图片奖也是新闻摄影领域最知名以及历史最悠久的奖项之一,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影响力毫不逊于最著名的荷赛)

春运,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背后承载的是中国人一年的辛劳、归乡的期盼和旅途的艰辛,也是中国几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所带来的离乡之梦,也是乡愁之殇。

在面目未清的滚滚人流之中,每个人都是充满故事的个体,而每个人的故事都有时代的烙印。

4746公里,王翮写下这些日记

为了拍摄田碧芳的归乡路,王翮首先飞到了新疆博尔塔拉,航班中途经停乌鲁木齐。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到新疆,转机途中,零下十几度的寒冷让呼出气体都凝固了。初识田碧芳印象很朴实,这也是恩施土家族妹子的特征。寒暄之中,她行李箱中塞满了新疆特产的干果和糖,都是送给家乡人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王翮随着她踏上了回家的列车。T206是从伊犁开往上海的普客。田碧芳为了省钱买的是硬座票,拥挤的车厢里充满各种方言。列车行驶了两天两夜抵达郑州站,两人在这里换乘Z4189次去武昌站的列车。其间王翮想请田碧芳吃一顿快餐炸鸡,但被她拒绝了,“从小在山村长大,吃不惯这些。”她从读大学开始她就没向家里要过钱,除了每年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钱。

郑州到武昌的Z4189次列车,王翮买到的座位与田碧芳是不同的车厢,找到田碧芳邻座的一个姑娘跟他换个座位。姑娘无奈指了指行李架那个硕大的行李箱,无奈摆了摆手。“人太多我搬不动这个”。王翮二话没说,“姑娘跟我走”,并用脑袋顶着巨大行李箱,在拥挤车厢里一点点挪着步子——那一刻深深体会到在外的游子归家的艰辛。顺利换好位置,田碧芳有些困意,列车抵达驻马店后下了很多人,原本拥挤的车厢变得空空荡荡。田碧芳放松下来,舒展了一下身体进入了梦乡。而此时列车离湖北也越来越近了。

进入湖北境内,田碧芳有些兴奋,似乎闻到了家的气息。虽然出身偏远山村,但她去过不少地方。每年暑假,她都会去喜欢的城市打工——她在福州一家电子厂LED灯流水线做过安装工;在浙江温州一家鞋厂做过普工;在浙江义乌一家箱包厂干过活,甚至还在武汉一家食品店做过临时工。

在武昌火车站换乘去恩施的卧铺火车,王翮又麻烦一位大哥换了位置。躺到了田碧芳的斜上铺后抓拍到她与老乡之间的交流。列车西去晃荡了一夜。

达到恩施站是清晨六点。没有喘息的机会,俩人坐上去来凤县的巴士。

“国外评委还不能那么深地理解春运”

达到来凤县已经是上午九点了。田碧芳在县城拜访了一位亲友后接着要去参加同学的婚礼。王翮跟着她吃了次乡村喜酒的流水席。酒席散后驱车两小时才来到田碧芳的家乡来凤县旧司乡核桃湾村山脚下,回家之路还剩下十几里山路。

山顶那个恍惚的灯光越来越近,这个山间农舍就是田碧芳的家。耗时83小时,途经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5省,换乘8次,总长共4746公里,这就是田碧芳的回家路。

她说:“路虽然远,但走出去看世界很值得,回家见到家人也很值得。”家人早已备好热菜,飘香四溢的火腿肉,在屋中弥漫。原本这深山中居住着一百多位村民,由于退耕还林和政府援助,许多村民陆续搬出大山,如今山坳里只居住了三户人家。

“我家的安置房快修好了,这是在老屋里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而这句话,也让王翮在拍完最后一张照片的同时感觉到无比的失落。在之后回看自己拍摄照片,他希望自己的这组作品能呈现出一种没有那么热烈,含蓄地藏在心底却能跨越一切距离的亲情。而这,也是他觉得打动POYi评委的原因。

“有一点略为可惜,在投稿之前,POYi需要摄影师对自己的组图进行一个完整的概括式总结,当时我提交的总结有一点忽略了:国外评委可能不会深层次理解“春运”两个字对中国人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情怀。所以如果当时我能就这方面加以描写,这组照片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名次。”

独立摄影师的报道路

王翮之前是湖北楚天都市报的摄影记者,近两年辞了工作,做起了一名独立报道摄影师。

“职业空间越来越小”“新媒体图片需求量大,但报纸刊发图片在变少”“最大的困难就是拍完没有条件及时发布”“专职摄影记者在器材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这些业界的苦水,已经是耳熟能详。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资讯的阅读方式在变化,报道摄影的生存土壤在变化,报道摄影行业在变化,这也是传统纸媒的摄影记者纷纷转型的最根本动因。

在辞职,成为独立摄影师之后,王翮要统筹安排自己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继续拍摄图片故事,深度图片故事依然会被各类平台当作优质内容,对摄影师的专业度要求非常高。而这部分作品也是摄影师在国际上是否能获得一定认可、荣誉的“硬货”。

而在国际上得奖,也能帮助独立摄影师得到更多的委托工作以及行业名气。因此这几年帮助摄影师参与国际摄影奖赛的中介公司日趋渐多,一来的确很多摄影师对重要的国际赛事有哪些并不了解,二来语言障碍也导致难以完成国际赛事所需要的作品陈述和信息登记,但王翮在这些细节上都自己处理,投稿作品的图片编辑工作也自己完成,他认为这些都是独立摄影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自己的小乐趣。至于POYi,王翮也会研究它的风格,相比荷赛他觉得其更“美式”,“作为新闻摄影师两大年度比赛之一,中国摄影师参加POYi的比较少,一方面荷赛根深蒂固,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POYi要通过信用卡支付50美元参赛费。”

 在报社做报道记者八年半,现在做自由摄影师两年半,王翮给自己买足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时也会接一些公关摄影工作,“毕竟生存为上”。

田碧芳拖着笨重的箱子,在北国的银装素裹中踏上归途。2016年8月,田碧芳怀着激动心情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几经辗转被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84团新闻中心,成为一名兵团广电编辑。在半年时光里她感受到吐鲁番的浑圆宽和,感受到阿拉山口的艳丽简约,感受到赛里木湖的一望无际。© 王翮
新疆博尔塔拉精河南站,候车室内田碧芳趴在行李箱上休息。为了能够返乡,她提前一个月开始网上购票,并设想了三种回家的路线。由于很多车次票源紧张,她不得不转辗三趟列车。先购买从伊宁至上海的T206次列车,途经郑州下车。然后换成发往广州的Z4189次列车,在武昌下车。最后搭乘开往恩施的K8088次列车。© 王翮
田碧芳在T206次列车餐车上玩手机。通透的车窗帘幕外是千里戈壁滩,厚厚的积雪浑然天成。© 王翮
T206次硬座车厢内满载了从新疆务工南下的农民工,田碧芳艰难在其中穿行。从新疆至郑州全程2000多公里,耗时44小时。经过一天行驶,田碧芳疲惫不堪,双脚都有些浮肿。好心的列车长得知她是援疆志愿者,到达甘肃嘉峪关后将仅存不多的卧铺票补给了她。© 王翮
从郑州南下的Z4189列车上,田碧芳进入了梦乡。2012年那个在武汉度过的冬天令人难忘,学校放假后她在一家麻辣香锅店里做服务员,年关将至,她与一同打工的小伙伴惜别后不禁潸然泪下。熙熙攘攘的江汉路夜市是那么冷清。© 王翮
武昌火车站候车室,田碧芳在投币式充电器上给手机充电。50多个小时旅途,手机和充电宝的电量已耗尽。© 王翮
从武昌开往恩施的K8088次列车上,田碧芳与邻铺的大妈交流。熟悉的乡音,让她的心扉澎拜,离家半年有余,思念近在咫尺。© 王翮
恩施火车站站台上,人潮涌动。田碧芳淹没其中。© 王翮
恩施来凤县绿水乡,田碧芳参加高中同学胡琴的婚礼。© 王翮
恩施县来凤县旧司乡核桃湾村山脚下。家近在咫尺,剩下的十几里山路汽车已无法前进,必须徒步。深山中原本居住有一百多村民,由于退耕还林和政府援助许多村民陆续搬往山外。如今山坳里只居住了三户人家“我家的安置房已经快修好了,这是最后一个在老屋的新年“,田碧芳喃喃自语。© 王翮
上山途中,遇见了二叔田明玖。他专程来下山来接田碧芳。从山下到家还要走十多里崎岖山路,常年在外求学,田碧芳走起山路有些吃力,便坐下来歇脚。二叔田明玖在临县做木材工人,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快过年了,攒足了辛苦钱,便早早回乡准备年货。© 王翮
昏暗的灯光下,家人集聚一堂。山村的条件清苦,但过年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婶婶杨桂英终日操持家务,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而且务农养桑是把好手。© 王翮
田碧芳经过了83小时,途经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五省,换乘8次,共4746公里路途后最终达到家。田碧芳说“无论家有多远,年关将至,离家的孩子总要穿越万水千山回到故里。亘古不变,世代相传”。© 王翮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