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网易互授音乐版权:竞争远未结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网易互授音乐版权:竞争远未结束

在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竞争远未结束。

近日,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而此前,腾讯网易两家恩怨纠葛不断。2014年底,QQ音乐就音乐版权问题起诉网易云音乐,随后网易起诉反击。2015年的2月3号,微信突然关闭了网易云音乐的分享接口,直到2015年10月两家才和好。而腾讯在2016年5月拿下环球唱片的独家版权,2016年7月兼并酷狗、酷我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17年9月和虾米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合作。

直到国家版权局的撮合,两家的恩怨才暂时告一段落。但在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竞争远未结束。

国家版权局推动腾讯网易和解事件

2月9日,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说,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此次就网络音乐版权达成合作,有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全面授权和广泛传播,对维护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建立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生态起到积极作用。此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合作,是国家版权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网络音乐版权整治成果、推动网络音乐广泛传播的又一积极成果,是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致力于为广大网民更好地提供音乐服务、共同推动网络音乐产业有序发展的积极举措。“网络音乐服务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广大网民和听众对音乐的使用,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也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公开表示。

如今,网易、腾讯两大互联网音乐平台握手言和互相授权,无疑是对广大音乐听众的一大利好。曾经各大音乐平台都是手握独家版权各自为战,在独有歌曲资源上更是互相排斥,而现如今在手机里装几个音乐App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版权各自为战,在独有歌曲资源上更是互相排斥,而现如今在手机里装几个音乐APP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腾讯网易的“掐架史”

如果不是国家版权局的介入,腾讯和网易两家不知何时才会和解。近年,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之间的恩怨纠葛不断,曾屡次互控对方侵权,展开音乐版权大战。

2014年,QQ音乐称网易云音乐未经授权上架《我是歌手》、《快乐男声》节目音乐,并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定网易云音乐涉及623首网络音乐的侵权行为,并勒令其删除相关内容;而后,网易云音乐又起诉QQ音乐侵权其192首网络音乐,最终也以胜诉收场。

2015年2月3日,微信为了更好地整合自家QQ音乐的资源以及防范盗版,相继封杀了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和网易云音乐的分享链接。针对微信封杀网易云音乐分享接口一事,网易云音乐通过微博发布声明称,“没什么缘由好抱怨的,毕竟那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有自己的音乐应用,他们也不想失去市场份额,还要靠微信来弥补遗失的社交基因。”10月14日,随着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转授合作,微信也解除了对网易云音乐的封锁,恢复其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对此,微信方面表示,网易云音乐与微信已经进行了友好的沟通,该产品优化后,完全符合微信朋友圈规则,很高兴地看到用户可以顺利在朋友圈进行分享。

而到了2017年8月,腾讯方面又再度两次起诉网易云音乐,理由都是后者未经许可向公众网络传播腾讯音乐独家版权。这两起事件涉及的音乐内容包括腾讯音乐独家享有的200多首歌曲。受此影响,网易云音乐上的部分歌曲在同一时期被下架,被下架后的歌曲在其APP上字体变灰无法点击。

而腾讯除了维护自家版权,也在音乐整合的道路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似有与网易云音乐对垒的架势。2016年5月拿下环球唱片的独家版权,2016年7月兼并酷狗、酷我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17年9月和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合作。

双方通过和解进行优势互补

“积怨颇深”的两位音乐巨头如今能够谈拢,除了官方层面上的牵线,其本身的优势可以互补,也给合作带来了更大的契机

作为当下占据在线音乐市场份额最多的两大品牌,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聚集了大量的听歌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腾讯音乐的庞大优质资源和网易云音乐的社区内容建设分别成为各自的独特优势,两者如今的和解能够进行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QQ音乐创建于2005年,进入音乐市场较早,凭借QQ庞大的用户基础抢占早期PC端用户。之后移动互联网盛行,QQ音乐推出移动客户端,其传歌到手机等功能将PC端老用户顺利过渡到移动端。因其丰富的曲库资源,和用户已有的使用习惯,以及背靠腾讯旗下微信和QQ的庞大用户基数,QQ音乐用户量保持增长,用户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但其界面设计成为许多人诟病之处,用户间也没有形成像网易云音乐那样紧密的互动。

网易云音乐创建于2013年,此时各大网络音乐产品已竞相割据多年。虽然是个后起之秀,但网易云音乐抓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潮流,以音乐社交为产品亮点,在歌曲评论板块加强用户间的互动。它不只是个听歌的软件,更成为与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的社区平台,以情怀加强用户粘性。另外,其简洁的界面设计也优于QQ音乐。网易云音乐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其在音乐市场抢到“一杯羹”,2016年7月宣布用户量达到2亿,但和QQ音乐相比还是差的很远。

后版权时代,独立音乐APP面临内忧外患

自从去年大量音乐版权被几大音乐平台分割殆尽后,行业一直以“后版权时代”来形容今后的在线音乐市场。而此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达成合作,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后版权时代。随着相互授权成为主流,版权不再是决定某个平台生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独立音乐APP来说必须更多关注版权之外的盈利点,内容创作、平台建设和版权保护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各家在线音乐APP都开始聚焦独立音乐人市场,各大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音乐人扶持项目”。原创音乐人的内容创作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这些新增的独家版权也能成为竞争的砝码,但原创音乐人难以达到一线歌手的名气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另外,音乐平台的自身维护和建设也是十分关键的,在树立品牌效应方面,网易云音乐无疑走在了前面,将成功的营销作为了自身的加分点之一。从连续两年的乐评地铁广告,到包一架网易云音乐专机,再到推出乐评矿泉水瓶,网易云音乐在近年所使用的各种营销策略都赢得了用户的诸多认可。在2018年初,该平台所推出的2017年听歌总结也在朋友圈中不断刷屏。

不仅仅是内部建设,整个在线音乐行业也面临危机。当下互联网娱乐方式已日趋多元化,视听娱乐方式越来越多,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直播答题、音频内容都在蓬勃发展,快手、抖音等许多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也以流行歌曲作为BGM,实为另一种消费音乐的形式。真正听音乐的时间已被严重挤占,最近半年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每位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均不到20分钟,热歌榜也被短视频BGM占据。因此,要想从这些新兴视听娱乐方式中夺回原有的市场,必须进行创新。在过去的一年,网易云音乐上线了短视频、知识付费、直播答题等产品。如果各家音乐平台仅仅把自己定位于音乐播放器,只会让整个在线音乐行业萎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网易互授音乐版权:竞争远未结束

在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竞争远未结束。

近日,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而此前,腾讯网易两家恩怨纠葛不断。2014年底,QQ音乐就音乐版权问题起诉网易云音乐,随后网易起诉反击。2015年的2月3号,微信突然关闭了网易云音乐的分享接口,直到2015年10月两家才和好。而腾讯在2016年5月拿下环球唱片的独家版权,2016年7月兼并酷狗、酷我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17年9月和虾米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合作。

直到国家版权局的撮合,两家的恩怨才暂时告一段落。但在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竞争远未结束。

国家版权局推动腾讯网易和解事件

2月9日,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说,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此次就网络音乐版权达成合作,有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全面授权和广泛传播,对维护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建立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生态起到积极作用。此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合作,是国家版权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网络音乐版权整治成果、推动网络音乐广泛传播的又一积极成果,是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致力于为广大网民更好地提供音乐服务、共同推动网络音乐产业有序发展的积极举措。“网络音乐服务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广大网民和听众对音乐的使用,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也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公开表示。

如今,网易、腾讯两大互联网音乐平台握手言和互相授权,无疑是对广大音乐听众的一大利好。曾经各大音乐平台都是手握独家版权各自为战,在独有歌曲资源上更是互相排斥,而现如今在手机里装几个音乐App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版权各自为战,在独有歌曲资源上更是互相排斥,而现如今在手机里装几个音乐APP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腾讯网易的“掐架史”

如果不是国家版权局的介入,腾讯和网易两家不知何时才会和解。近年,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之间的恩怨纠葛不断,曾屡次互控对方侵权,展开音乐版权大战。

2014年,QQ音乐称网易云音乐未经授权上架《我是歌手》、《快乐男声》节目音乐,并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定网易云音乐涉及623首网络音乐的侵权行为,并勒令其删除相关内容;而后,网易云音乐又起诉QQ音乐侵权其192首网络音乐,最终也以胜诉收场。

2015年2月3日,微信为了更好地整合自家QQ音乐的资源以及防范盗版,相继封杀了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和网易云音乐的分享链接。针对微信封杀网易云音乐分享接口一事,网易云音乐通过微博发布声明称,“没什么缘由好抱怨的,毕竟那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有自己的音乐应用,他们也不想失去市场份额,还要靠微信来弥补遗失的社交基因。”10月14日,随着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转授合作,微信也解除了对网易云音乐的封锁,恢复其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对此,微信方面表示,网易云音乐与微信已经进行了友好的沟通,该产品优化后,完全符合微信朋友圈规则,很高兴地看到用户可以顺利在朋友圈进行分享。

而到了2017年8月,腾讯方面又再度两次起诉网易云音乐,理由都是后者未经许可向公众网络传播腾讯音乐独家版权。这两起事件涉及的音乐内容包括腾讯音乐独家享有的200多首歌曲。受此影响,网易云音乐上的部分歌曲在同一时期被下架,被下架后的歌曲在其APP上字体变灰无法点击。

而腾讯除了维护自家版权,也在音乐整合的道路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似有与网易云音乐对垒的架势。2016年5月拿下环球唱片的独家版权,2016年7月兼并酷狗、酷我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17年9月和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合作。

双方通过和解进行优势互补

“积怨颇深”的两位音乐巨头如今能够谈拢,除了官方层面上的牵线,其本身的优势可以互补,也给合作带来了更大的契机

作为当下占据在线音乐市场份额最多的两大品牌,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聚集了大量的听歌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腾讯音乐的庞大优质资源和网易云音乐的社区内容建设分别成为各自的独特优势,两者如今的和解能够进行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QQ音乐创建于2005年,进入音乐市场较早,凭借QQ庞大的用户基础抢占早期PC端用户。之后移动互联网盛行,QQ音乐推出移动客户端,其传歌到手机等功能将PC端老用户顺利过渡到移动端。因其丰富的曲库资源,和用户已有的使用习惯,以及背靠腾讯旗下微信和QQ的庞大用户基数,QQ音乐用户量保持增长,用户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但其界面设计成为许多人诟病之处,用户间也没有形成像网易云音乐那样紧密的互动。

网易云音乐创建于2013年,此时各大网络音乐产品已竞相割据多年。虽然是个后起之秀,但网易云音乐抓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潮流,以音乐社交为产品亮点,在歌曲评论板块加强用户间的互动。它不只是个听歌的软件,更成为与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的社区平台,以情怀加强用户粘性。另外,其简洁的界面设计也优于QQ音乐。网易云音乐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其在音乐市场抢到“一杯羹”,2016年7月宣布用户量达到2亿,但和QQ音乐相比还是差的很远。

后版权时代,独立音乐APP面临内忧外患

自从去年大量音乐版权被几大音乐平台分割殆尽后,行业一直以“后版权时代”来形容今后的在线音乐市场。而此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达成合作,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后版权时代。随着相互授权成为主流,版权不再是决定某个平台生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独立音乐APP来说必须更多关注版权之外的盈利点,内容创作、平台建设和版权保护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各家在线音乐APP都开始聚焦独立音乐人市场,各大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音乐人扶持项目”。原创音乐人的内容创作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这些新增的独家版权也能成为竞争的砝码,但原创音乐人难以达到一线歌手的名气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另外,音乐平台的自身维护和建设也是十分关键的,在树立品牌效应方面,网易云音乐无疑走在了前面,将成功的营销作为了自身的加分点之一。从连续两年的乐评地铁广告,到包一架网易云音乐专机,再到推出乐评矿泉水瓶,网易云音乐在近年所使用的各种营销策略都赢得了用户的诸多认可。在2018年初,该平台所推出的2017年听歌总结也在朋友圈中不断刷屏。

不仅仅是内部建设,整个在线音乐行业也面临危机。当下互联网娱乐方式已日趋多元化,视听娱乐方式越来越多,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直播答题、音频内容都在蓬勃发展,快手、抖音等许多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也以流行歌曲作为BGM,实为另一种消费音乐的形式。真正听音乐的时间已被严重挤占,最近半年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每位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均不到20分钟,热歌榜也被短视频BGM占据。因此,要想从这些新兴视听娱乐方式中夺回原有的市场,必须进行创新。在过去的一年,网易云音乐上线了短视频、知识付费、直播答题等产品。如果各家音乐平台仅仅把自己定位于音乐播放器,只会让整个在线音乐行业萎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