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 为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 为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刚刚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西安)光伏硬科技创新峰会上,多名来自全产业链的光伏领袖、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光伏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硬科技绿色能源领域,他们认为,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成为未来光伏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环保无公害......随着全球绿色能源风潮的刮起,一片片的蓝色屋顶正在逐渐延伸到农村乃至城市各个角落,太阳能光伏这些魅力正在你我身边逐渐显现。

刚刚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西安)光伏硬科技创新峰会上,多名来自全产业链的光伏领袖、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光伏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硬科技绿色能源领域,他们认为,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成为未来光伏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光伏“硬科技”称号当之无愧 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2017年4月,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单晶PERC双面组件Hi-MO2,开启了高效单晶PERC双面发电技术新时代。具有高功率、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3大亮点,跻身同类产品的佼佼者行列,也成为硬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什么是硬科技?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说,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的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具有自主研发、长期积累、高技术门槛、难以被复制或模仿等特点。

“新能源是硬科技的一个非常重要领域。”米磊说,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对能源的使用和利用。从最早使用火,到使用化学能源煤炭和石油,直到今天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实际上煤炭和石油本质上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硬科技的创业史。”米磊说,人类利用能源效率的不断提升,就是人类硬科技在不断发展。只有硬科技的发展,才能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

“光伏首次作为邮票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出现在十九大纪念邮票上,已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第三张‘走出去’的新名片,‘硬科技’称号当之无愧。”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说,“光伏产业是技术不断发展,成本不断下降、效率不断提高,追求平价上网的硬科技产业。”

李振国说,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使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经突破亿万千瓦,新增装机5300万千瓦,达到世界当年新增装机的一半,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并有希望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祁和生表示。

光伏发电与居民用电平价 光伏扶贫加快贫困户奔小康

李振国说,近10年,光伏系统造价、度电成本,降幅都近90%。未来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30%。未来5-7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000GW,是中国所有火电装机的容量,也是全球火电装机的一半。光伏用电侧平价上网也近在咫尺,将与其他绿色能源一起成为人类主要能源。

“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速度非常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施正荣博士说,去年年底光伏组件的售价已经到了0.35元—0.37元。“2013年—2014年,与传统能源相比,在光照比较好的地方,光伏发电已经可以和工业用电进行所谓的平价。最近,与跟老百姓的居民用电已经是平价。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跟发电侧竞争。”

据了解,2017全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比2016年增长3.7倍。因技术成熟、投资回报率较高、无需劳力投入、操作简单、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等优势,光伏已经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光伏发电给老百姓带去了清洁能源和致富新路,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形式,正在走进乡村、发挥实效。

据了解,家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就相当于节约标准煤0.4千克,减排二氧化碳0.947千克,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光伏发电的收入可解决三、四口人的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最基本生活问题,还为贫困户提供了一个长达25年以上拥有稳定收入的途径,加快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步伐。

光伏产业要技术创新降成本 从供给侧改革开发新产品

据了解,2017年,光伏全球市场100GW,中国光伏装机超50GW,占全球50%。同时,中国的光伏行业面临着度电成本降低和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双重挑战。

“随着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的稳步推进,光伏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以降低度电成本,落后的技术和产能终将被市场淘汰。”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认为,随着光伏渗透率特别是分布式渗透率的提高,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光伏+储能将成为最具潜力的能源形式,助力光伏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光伏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施正荣认为,要更新思路,在保证光伏产品高质量的基础上,不仅要满足发电的功能,还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按建设美学安装,以及运用新材料创新开发新产品。

“在光伏产业即将跨入平价时代的关键节点,从源头技术创新,到多种技术路线开放式竞争,再到与技术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和绿色金融商业模式探索,将继续保持高度活跃。”祁和生说。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 为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 为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刚刚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西安)光伏硬科技创新峰会上,多名来自全产业链的光伏领袖、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光伏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硬科技绿色能源领域,他们认为,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成为未来光伏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环保无公害......随着全球绿色能源风潮的刮起,一片片的蓝色屋顶正在逐渐延伸到农村乃至城市各个角落,太阳能光伏这些魅力正在你我身边逐渐显现。

刚刚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西安)光伏硬科技创新峰会上,多名来自全产业链的光伏领袖、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光伏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硬科技绿色能源领域,他们认为,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成为未来光伏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光伏“硬科技”称号当之无愧 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2017年4月,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单晶PERC双面组件Hi-MO2,开启了高效单晶PERC双面发电技术新时代。具有高功率、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3大亮点,跻身同类产品的佼佼者行列,也成为硬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什么是硬科技?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说,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的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具有自主研发、长期积累、高技术门槛、难以被复制或模仿等特点。

“新能源是硬科技的一个非常重要领域。”米磊说,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对能源的使用和利用。从最早使用火,到使用化学能源煤炭和石油,直到今天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实际上煤炭和石油本质上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硬科技的创业史。”米磊说,人类利用能源效率的不断提升,就是人类硬科技在不断发展。只有硬科技的发展,才能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

“光伏首次作为邮票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出现在十九大纪念邮票上,已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第三张‘走出去’的新名片,‘硬科技’称号当之无愧。”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说,“光伏产业是技术不断发展,成本不断下降、效率不断提高,追求平价上网的硬科技产业。”

李振国说,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使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经突破亿万千瓦,新增装机5300万千瓦,达到世界当年新增装机的一半,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并有希望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祁和生表示。

光伏发电与居民用电平价 光伏扶贫加快贫困户奔小康

李振国说,近10年,光伏系统造价、度电成本,降幅都近90%。未来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30%。未来5-7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000GW,是中国所有火电装机的容量,也是全球火电装机的一半。光伏用电侧平价上网也近在咫尺,将与其他绿色能源一起成为人类主要能源。

“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速度非常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施正荣博士说,去年年底光伏组件的售价已经到了0.35元—0.37元。“2013年—2014年,与传统能源相比,在光照比较好的地方,光伏发电已经可以和工业用电进行所谓的平价。最近,与跟老百姓的居民用电已经是平价。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跟发电侧竞争。”

据了解,2017全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比2016年增长3.7倍。因技术成熟、投资回报率较高、无需劳力投入、操作简单、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等优势,光伏已经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光伏发电给老百姓带去了清洁能源和致富新路,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形式,正在走进乡村、发挥实效。

据了解,家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就相当于节约标准煤0.4千克,减排二氧化碳0.947千克,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光伏发电的收入可解决三、四口人的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最基本生活问题,还为贫困户提供了一个长达25年以上拥有稳定收入的途径,加快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步伐。

光伏产业要技术创新降成本 从供给侧改革开发新产品

据了解,2017年,光伏全球市场100GW,中国光伏装机超50GW,占全球50%。同时,中国的光伏行业面临着度电成本降低和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双重挑战。

“随着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的稳步推进,光伏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以降低度电成本,落后的技术和产能终将被市场淘汰。”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认为,随着光伏渗透率特别是分布式渗透率的提高,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光伏+储能将成为最具潜力的能源形式,助力光伏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光伏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施正荣认为,要更新思路,在保证光伏产品高质量的基础上,不仅要满足发电的功能,还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按建设美学安装,以及运用新材料创新开发新产品。

“在光伏产业即将跨入平价时代的关键节点,从源头技术创新,到多种技术路线开放式竞争,再到与技术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和绿色金融商业模式探索,将继续保持高度活跃。”祁和生说。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 为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