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加速这家“百年老店”转型,可口可乐新CEO打出五招组合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加速这家“百年老店”转型,可口可乐新CEO打出五招组合拳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希望能和各阶层消费者保持“相关性”。

全球最大的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家“全面的饮料公司”。

日前,这家美国公司公布了2017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随后,去年5月正式“接班”的詹鲲杰(James Quincey)第一次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出席了面向华尔街分析师举行的年度业绩会议。

小食代了解到,这位“新帅”重点谈及了公司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在其领导下的可口可乐转型举措。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詹鲲杰

下面,请看小食代发回来的报道。

加速公司转型

小食代之前报道过,可口可乐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家“全面的饮料公司”,希望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组合”,以及转向“轻资产”的商业模式。

会上,詹鲲杰汇报了这家饮料巨头转型的最新进展。

首先,他说可口可乐实施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旨在实现可靠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增长。“这是一个精益模式,员工关注外部,被授权能够快速采取行动,并愿意聪明地冒险。”他解释道,为此,可口可乐对管理团队、企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更新了激励指标和薪酬原则。

可口可乐公司CEO詹鲲杰和一众国际高管

其次,可口可乐推行了新的数字平台,“以支持更精简的运营环境并改善员工体验”。

第三,扩大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组合,将成功做法推广至不同市场来规模化,利用并购,以及在新品营销上更多采取一种“尝试-学习”的实验性方式。

在会议上他举例道,2017年,可口可乐进军快速增长的美国即饮咖啡市场,截至年底抢占了超过7个点的市场份额;将旗下两个美国知名品牌Honest和smartwater推广至多个国际市场;还正式完成了对拉美植基饮料品牌AdeS的收购,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将其产品卖到欧洲。

零糖可口可乐是另一个将成功的新品规模化的例子。“我们在20个市场推出了零糖可口可乐。”詹鲲杰说,“在落地层面我们强调四点:配方重新设计过的好喝的产品,升级的营销,全新的包装,更好的执行。公司目前看到了非常积极的结果,该品牌收入增长了两位数。”

零糖可口可乐

“当然,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在大品牌上。”詹鲲杰表示。他说,除了推动大规模的品牌,可口可乐也在以一种创业精神保持对新兴消费趋势的关注,并发掘那些符合消费趋势的产品。

“比如,我们对所供应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应对中国线上订单的激增。我们还借鉴北美创投和新兴品牌模式十年来的经验,来探索国际市场的机会。”他说。

小食代了解到,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希望能和各阶层消费者保持“相关性”,例如既要吸引不断冒起的中产阶层,又要联结年轻的城镇居民,还要接触低线城市的“舒适家庭”。

更关注收入增长

第四,可口可乐专注于将投资组合扩张转化为更强劲的收入增长。

詹鲲杰举例道,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有机收入增长率从过去几年的3%提速至2017年的5%,部分原因就是侧重于小包装的收入增长管理(简称“RGM”)举措。他说,这些措施在2018年将继续在EMEA推广至更多市场,因此预计今年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还在财报中提到,2017年,可口可乐考虑到饮用水产品利润率较低,在包括中国、日本和墨西哥在内的主要市场降低了该品类的优先级别。

小食代了解到,对于中国市场,可口可乐给出的原则是“在构建宽广的产品组合同时,也要集中好精力”。根据这一策略,该公司未来会在中国打造好4大核心品牌,即可口可乐、雪碧、美汁源和纯悦,在此基础上再推出新产品。

据悉,仅在中国所在的亚太区,在过去3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发布了500多个新品,未来新品还将加速推出。

可口可乐方面估计,中国非酒精市场的规模约1220亿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果汁、乳品和植物基饮料,其次是饮用水、茶饮料和咖啡饮料等。

最后,詹鲲杰称,可口可乐“重新激活了系统以实现未来的增长”——这里指的是该公司过去几年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将装瓶业务重新实行特许经营,不再由公司持有。

詹鲲杰表示,2017年,可口可乐在三个最重要的市场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包括在中国将装瓶业务分别出售给了中粮和太古,在日本的两家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商合并为一家,在美国完成了装瓶业务的重新特许经营。

小食代此前报道过,在重组装瓶业务的背后,是这家全球最大的饮料商正在改革它长久以来的商业模式,其目标是要成为一家更扁平、更高利润率、更高回报和更聚焦的企业,或者说变得“更轻”了。

“最终,所有这些战略和战术变化的背后都意味着非常重要的事情。”詹鲲杰向分析师表示,“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其中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显露成效,这在考虑未来业绩时是件好事。”

去年成绩单

“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比2016年同期略有放缓,2017年非酒精饮料行业有点疲软。”回到会议一开头,詹鲲杰这样说。

他表示,当季和2017年全年,可口可乐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达到或者说超过了我们在2017年初给出的业绩指引。可口可乐去年有机收入增长3%,五个产品类别集群中的四个实现了收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含气软饮料组合。”

小食代在财报中看到,受瓶装业务重新授权特许经营的影响,可口可乐净收入四季度下降20%至75亿美元,2017年全年下降15%至354亿美元。过去一年里,得益于价格调整和组合销售,可口可乐销售额较前一年同期有机增长3%。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亚太地区业绩时,该公司提到四季度中国和东盟业务的产品组合带来压力,大中华区、韩国和日本的单位销量同比下滑了1%,而中国市场的下滑“主要是受农历春节时间的影响”。这意味着,去年较早的春节为该公司造成了一个不利的同比基础。

詹鲲杰说,“可口可乐的中国业务在2017年建立起了发展势头,我们已经对瓶装系统实行了特许经营。”同时,他也表示:“我们在已发展市场稳步增长,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这主要得益于特许经营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定价和包装策略的改善。”

展望2018年,他认为可口可乐可以实现4%的有机收入增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可口可乐

4.4k
  • 英媒:抗议美国,丹麦等国消费者抵制可口可乐
  • 可口可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高个位数增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加速这家“百年老店”转型,可口可乐新CEO打出五招组合拳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希望能和各阶层消费者保持“相关性”。

全球最大的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家“全面的饮料公司”。

日前,这家美国公司公布了2017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随后,去年5月正式“接班”的詹鲲杰(James Quincey)第一次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出席了面向华尔街分析师举行的年度业绩会议。

小食代了解到,这位“新帅”重点谈及了公司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在其领导下的可口可乐转型举措。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詹鲲杰

下面,请看小食代发回来的报道。

加速公司转型

小食代之前报道过,可口可乐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家“全面的饮料公司”,希望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组合”,以及转向“轻资产”的商业模式。

会上,詹鲲杰汇报了这家饮料巨头转型的最新进展。

首先,他说可口可乐实施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旨在实现可靠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增长。“这是一个精益模式,员工关注外部,被授权能够快速采取行动,并愿意聪明地冒险。”他解释道,为此,可口可乐对管理团队、企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更新了激励指标和薪酬原则。

可口可乐公司CEO詹鲲杰和一众国际高管

其次,可口可乐推行了新的数字平台,“以支持更精简的运营环境并改善员工体验”。

第三,扩大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组合,将成功做法推广至不同市场来规模化,利用并购,以及在新品营销上更多采取一种“尝试-学习”的实验性方式。

在会议上他举例道,2017年,可口可乐进军快速增长的美国即饮咖啡市场,截至年底抢占了超过7个点的市场份额;将旗下两个美国知名品牌Honest和smartwater推广至多个国际市场;还正式完成了对拉美植基饮料品牌AdeS的收购,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将其产品卖到欧洲。

零糖可口可乐是另一个将成功的新品规模化的例子。“我们在20个市场推出了零糖可口可乐。”詹鲲杰说,“在落地层面我们强调四点:配方重新设计过的好喝的产品,升级的营销,全新的包装,更好的执行。公司目前看到了非常积极的结果,该品牌收入增长了两位数。”

零糖可口可乐

“当然,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在大品牌上。”詹鲲杰表示。他说,除了推动大规模的品牌,可口可乐也在以一种创业精神保持对新兴消费趋势的关注,并发掘那些符合消费趋势的产品。

“比如,我们对所供应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应对中国线上订单的激增。我们还借鉴北美创投和新兴品牌模式十年来的经验,来探索国际市场的机会。”他说。

小食代了解到,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希望能和各阶层消费者保持“相关性”,例如既要吸引不断冒起的中产阶层,又要联结年轻的城镇居民,还要接触低线城市的“舒适家庭”。

更关注收入增长

第四,可口可乐专注于将投资组合扩张转化为更强劲的收入增长。

詹鲲杰举例道,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有机收入增长率从过去几年的3%提速至2017年的5%,部分原因就是侧重于小包装的收入增长管理(简称“RGM”)举措。他说,这些措施在2018年将继续在EMEA推广至更多市场,因此预计今年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还在财报中提到,2017年,可口可乐考虑到饮用水产品利润率较低,在包括中国、日本和墨西哥在内的主要市场降低了该品类的优先级别。

小食代了解到,对于中国市场,可口可乐给出的原则是“在构建宽广的产品组合同时,也要集中好精力”。根据这一策略,该公司未来会在中国打造好4大核心品牌,即可口可乐、雪碧、美汁源和纯悦,在此基础上再推出新产品。

据悉,仅在中国所在的亚太区,在过去3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发布了500多个新品,未来新品还将加速推出。

可口可乐方面估计,中国非酒精市场的规模约1220亿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果汁、乳品和植物基饮料,其次是饮用水、茶饮料和咖啡饮料等。

最后,詹鲲杰称,可口可乐“重新激活了系统以实现未来的增长”——这里指的是该公司过去几年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将装瓶业务重新实行特许经营,不再由公司持有。

詹鲲杰表示,2017年,可口可乐在三个最重要的市场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包括在中国将装瓶业务分别出售给了中粮和太古,在日本的两家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商合并为一家,在美国完成了装瓶业务的重新特许经营。

小食代此前报道过,在重组装瓶业务的背后,是这家全球最大的饮料商正在改革它长久以来的商业模式,其目标是要成为一家更扁平、更高利润率、更高回报和更聚焦的企业,或者说变得“更轻”了。

“最终,所有这些战略和战术变化的背后都意味着非常重要的事情。”詹鲲杰向分析师表示,“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其中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显露成效,这在考虑未来业绩时是件好事。”

去年成绩单

“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比2016年同期略有放缓,2017年非酒精饮料行业有点疲软。”回到会议一开头,詹鲲杰这样说。

他表示,当季和2017年全年,可口可乐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达到或者说超过了我们在2017年初给出的业绩指引。可口可乐去年有机收入增长3%,五个产品类别集群中的四个实现了收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含气软饮料组合。”

小食代在财报中看到,受瓶装业务重新授权特许经营的影响,可口可乐净收入四季度下降20%至75亿美元,2017年全年下降15%至354亿美元。过去一年里,得益于价格调整和组合销售,可口可乐销售额较前一年同期有机增长3%。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亚太地区业绩时,该公司提到四季度中国和东盟业务的产品组合带来压力,大中华区、韩国和日本的单位销量同比下滑了1%,而中国市场的下滑“主要是受农历春节时间的影响”。这意味着,去年较早的春节为该公司造成了一个不利的同比基础。

詹鲲杰说,“可口可乐的中国业务在2017年建立起了发展势头,我们已经对瓶装系统实行了特许经营。”同时,他也表示:“我们在已发展市场稳步增长,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这主要得益于特许经营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定价和包装策略的改善。”

展望2018年,他认为可口可乐可以实现4%的有机收入增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