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晖
几乎所有章子怡的粉丝都对她出演《帝凰业》表示出强烈不满。古装、大IP、大女主、电视剧(还说不定是网剧)……没有什么地方是让对偶像有着强烈荣誉感的粉丝能满意的。
也难怪粉丝不开心,消息传了一年多。这一年里,大女主古偶的行情一路看跌。但章子怡最终还是拍了。从《帝王业》改名《帝凰业》,妥妥的“大女主”之心路人皆知,而且还要拍80集。
2月27日的开机仪式上,章子怡红色休闲装扮现身。根据爆料,章子怡不仅是该剧制片人,还是女主演。而该剧男主演仍在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网传已经敲定了周一围。
章子怡在开机发布会
顺理成章,这样的男主配置,又引起粉丝一阵不满和路人一番唏嘘。
然而,这样一味埋怨章子怡不该“走下神坛”,也实在是不体谅偶像的难处。
出生于1979年的章子怡,今年39岁。放在寻常人里,也是快到“中年危机”的岁数。而国产娱乐圈,对女星的年龄更是不甚友好。我们的文艺作品,似乎总是执着的表现着20岁-35岁左右的女性。年纪再大的角色,就不是女主角,而是女主角的妈了。
章子怡最近一次强烈绽放个人光芒的作品,还是2013年的《一代宗师》。此后,2016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叫好不叫座。2017年的《无问西东》倒是成为意外之喜,但她在其中毕竟戏份有限。而且,这也是好几年前的压箱底之作了。
最近一次正式传出章子怡的电影消息,是2017年6月。她确认加盟华纳和传奇2019年上映的《哥斯拉.怪兽之王》。她的戏份已于2017年9月杀青,但好莱坞怪兽片里的国产女星,硬糖君总觉得不用期待太多。
凭借《演员的诞生》重拾路人缘,大众期待中的章子怡,是那个演技派的电影咖,是《我的父亲母亲》,是《卧虎藏龙》,是《一代宗师》。而不是《非常完美》,不是《非常幸运》。
章子怡得和大导合作。但大导现在自己还都陷在“中年危机”里不可自拔。《摆渡人》之后的王家卫,《长城》之后的张艺谋,《太平轮》之后的吴宇森(我都不说2017版《追捕》),《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赔得厉害的李安,《妖猫传》失利的陈凯歌……
你让章子怡去拍谁的电影?她自己当制片人的可都是大烂片。
章子怡担任制片人的《从天儿降》
在过去,电影圈确实有这样的说法,电影明星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平时不能总出来,怕观众审美疲劳,必须是花钱买电影票才能看。这说法来源不可考,有人说是好莱坞的做法。
但现在,好莱坞似乎也不兴这么干了。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瑞茜·威瑟斯彭、艾玛·斯通、安东尼·霍普金斯、罗伯特·德尼罗……一大票好莱坞电影明星跑去拍美剧。曾经泾渭分明的界限,早被媒介格局和市场格局的变化所打破。
国内电影咖演电视剧的案例更多,周迅、范冰冰、汤唯、赵薇,都在演。不过她们的情况又和章子怡不尽相同。除章子怡以外,这些“大花”其实也都是演电视剧出道
章子怡是这一代女演员里最纯粹的电影咖。出道就是张艺谋电影女主角,至今一部电视剧没演过。这大概也是粉丝甚至一些路人感到无法接受她演古偶的原因。
但电视剧的诱惑如此显而易见。电视剧广泛的覆盖面和较长的播放周期,更有利于发酵话题,聚拢人气。电影似乎能获得名气,但电视剧却能带来更多真实的粉丝和路人好感度。
同时,比起电影的赌性,电视剧更易于通过猛砸资源来规避风险。电视剧,拼的就是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明星自然是重点。如今大剧竞争激烈,哪部剧的明星更多,哪部剧的版权费就能卖得更高。
如今电视剧片酬单集百万成了常态,而电影片酬还一直坚守着“金字塔”型的“阶级固化”,似乎几年里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
郑晓龙执导的电视剧版《红高粱》,因为周迅的加入,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有着非常稳定的发挥。周迅“九儿”的角色深入人心,不知多少观众感慨她始终不变的“少女感”。不光在角色上成功圈粉,据悉周迅出演《红高粱》单集片酬也在百万上下。
高片酬加社会认可度,还不是电视剧抛向明星的全部“诱惑”。如今许多明星都开工作室,投资项目。相比电影投资的困难,电视剧“钱景”更好,许多明星都自己当起了电视剧制片人。《帝凰业》也正是由章子怡担任制片人。
粉丝们强调的“逼格”、“封神”,其实还属于那个大导、大片的过去语境。在那个语境里,大量人民群众甚至从未看过章子怡任何电影作品,也并不喜欢这个“劲劲儿”的、早年常有负面新闻的女演员。但他们都承认她是中国一线女星,她的代言也接连不断。
但时移世易。一般来说,社会意识的变化总要滞后于社会现实。而现实就是,大导们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自上而下式的文化布道,早已被自下而上的流量明星模式取代。
君不见怎样高贵的奢侈品牌都在向流量低头,雅诗兰黛找到了杨幂,DIOR牵手了赵丽颖,更不用说代言大户手机、快消类对流量鲜肉们的格外偏爱。
章子怡和赵丽颖穿同款DIOR
你知道章子怡最新的代言是什么?飞鹤奶粉。
当然,粉丝的疑虑确实都存在。古装剧的过审风险,周迅的《如懿传》和范冰冰的《嬴天下》都遥遥无期着呢,再弄出个80集的《帝凰业》,弄不好像《九州牧云记》那样变网剧了咋办?
从章子怡自身来看,她也是个不善于做妥协的人。一旦她揣摩着别人的意思行事,总觉场面十分尴尬。
2009年和2013年,章子怡分别拍了两部名为“非常”的电影,《非常完美》和《非常幸运》。正如粉丝所言,这两部电影也成为章子怡演艺生涯难以抹去的污点。
当年的大众,不喜欢野心勃勃的章子怡。而在这两部电影里,章子怡演的角色都叫苏菲,正宗傻白甜,符合当时主流社会对所谓“好女孩”的定义。毫不意外,章子怡演砸了苏菲这个角色,两次。
参与《演员的诞生》,显然是她又一次试图与公众达成和解。好在比之前的做法聪明——这次,她没刻意扮演别人。
前20年,章子怡是大导的“国际章”;现在,时代要求她做群众的“子怡”。她必须“下凡”。
不独章子怡,所有人,只要你还想获得大众认可,获得主流意义上的成功,都得“下凡”。
且不说更为平民艺术的电视剧市场,就说通常被认为更有“逼格”的电影圈又怎样?陈凯歌输了,陈思诚赢了。
因《前任3》的火爆,而被广泛讨论的所谓“审美隔离”,说白了,其实只是精英文化群体给自己扯的最后一点遮羞布。
事实上,你们精英的审美顶用吗?姑且不论《前任3》这样的商业片、大俗片,就以文艺片领域而论:
精英嫌弃《无问西东》拍的形散神散,但其过度抒情恰恰是大众能理解的情怀“文艺范儿”;精英倒是说《至暗时刻》拍得挺好,豆瓣近8万人打出8.6分,票房成绩只有3700万。
当精英文化群体已经沦为实质上的遗老遗少,连汪峰都敢嫁的章子怡,大概早就想扔掉这件逼格“黄马褂”了。
欢迎来到真正的“大众文艺”时代,尽管你可能不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