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刘强东:马云,你错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刘强东:马云,你错了

即使并不拥有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刘强东还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执行力让京东坚强的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互联网企业之一,并证明了马云“京东悲剧论”与“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判断是错的。

作者:刘学辉

1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在接受第一财经总编秦朔采访时说,“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很大问题,就是靠做大交易量来融资。这种商业模式见了鬼了,5年都赚不到钱的。”

“什么叫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实现规模化盈利。在没有规模化盈利的情况下,都只能称为商业行为,而不能称为商业模式。”

明眼人都能看出,马云这是在暗讽同处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对手京东。京东自创建以来,持续巨额亏损,仅2014-2016这三年,其亏损就分别高达49亿元、91亿元与38亿元,合计178亿人民币。

持续的巨额亏损,无法实现规模化的盈利,这也是行业专家与投资人一直以来对京东的最大诟病之处。

在《阿里巴巴正传》一书中,该书作者方兴东还曾引用与马云私人聊天时的一段讲话,马云说,“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从马云对京东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其并不看好京东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

用大家熟悉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来类比京东与天猫的模式,京东模式类似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而天猫模式更像是去中心化的自由市场经济京东商城采取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的模式,靠一己之力掌控交易的全部环节。天猫则采取开放的平台模式,建立规则,不直接参与采销与物流配送,而是赋能商家,整合社会化物流,让商家在其创造的平台上自主经营、自由竞争。

马云判断,随着交易量的增大,京东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的模式,将逐渐让京东不堪重负。

因为阿里巴巴集团的GMV(商品交易规模)、净利润与市值都全面领先京东,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刘强东,面对马云的讽刺也无可奈何。对于马云的“京东悲剧论”,京东公关部也只是发表了一篇颇具文采,文言与白话相结合的文章《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做好自己》,给予微弱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将马云私下所提到“京东悲剧论”公之于世的《阿里巴巴正传》作者方兴东,后来与阿里巴巴决裂,坚决的与京东站到了一起,并接受京东的巨额资金,炮制控诉“阿里巴巴平台垄断”的研究报告并大肆传播。

2

2018年3月2日晚间,京东(Nasdaq:JD)发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17财年,京东净营收为人民币3623亿元(约合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净利润为人民币1.168亿元(约合1800万美元),而2016财年净亏损为人民币38亿元。

1.168亿元净利润,这是京东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首个完整财年实现盈利,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其净利润更是高达人民币50亿元(约合8亿美元),较2016财年增长140%。

马云在秦朔采访时说,“今天中国互联网中有几家公司有真正的商业模式?百度、腾讯、阿里、蚂蚁金服,因为它们有规模化盈利。什么叫规模化盈利?有100亿人民币的收入、30亿以上的利润。”

100亿人民币收入、30亿利润,根据京东2017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最新财务数据,其已经超过马云制定的这个标准。

另外,根据2017年财报显示,京东2018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达到人民币980亿元至1000亿元,同比增长30%至33%,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等待了近三年,刘强东终于用50亿元的净利润,对马云讽刺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说法,进行了强有力的还击。

3

在京东2017年全年财报中,最靓丽的数据其实并非营收与净利,而是高达1.3万亿的GMV(商品交易规模),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马云曾经的想象。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的全年GMV规模估计在5万亿元左右。

作为一个电子商务企业,GMV是衡量其市场地位最重要的指标。1.3万亿的商品交易规模,让京东具备了与上游供应商充分的议价能力,不仅能够拿到独家、低价的货源,还可以获得延长供应商付款周期等多种有利条件。

1.3万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京东如果想获取利润,只要在营销与技术投入上有所控制,便可能获得不菲的利润,只是目前京东电商主业依然处于战略投入期,还远未到主动收割利润的时期。

不可否认,京东已经具备了通过电商主业实现可观盈利的能力,除此之外,庞大的商品交易规模还为京东在其他领域内的发展衍生出了无限可能。

目前,除了电商主业京东商城之外,京东集团还拥有京东金融集团与京东物流集团两大业务板块 。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其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现已建立十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农村金融与海外事业。

2017年初,京东金融进行了一轮总额约为143亿元的A+轮新的融资,估值接近600亿元。2018年2月4日,成立仅四年多光景的京东金融又宣布,“累计服务客户数量已超过4亿,2017年整体实现超百亿的营收”。

据内部人士透露,京东金融已经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2018年将实现盈利。

与阿里巴巴依靠第三方物流不同,京东选择了自建物流网络。目前,京东物流已经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2017年4月,京东宣布成立独立的京东物流集团,将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

2018年2月,京东物流宣布完成25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的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与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

随着京东物流与京东金融的全面社会化,两者的营收与盈利能力将不断增强,这也将很好的改善京东集团的收入结构与盈利结构。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84亿元人民币,与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44亿元人民币现金储备相比,增长57.3%。2017财年,来自持续运营的经营现金流也高达人民币273亿元(约合4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0亿元。

庞大的资金储备与充沛的经营现金流,已经很少有人再质疑京东生存的安全性;2018年首次实现规模化盈利,市值逼近百度,也已经很少有人再对其盈利模式有所质疑。

4

笔者曾在之前写过一篇名为《京东与阿里巴巴的差距:不止28000亿》的文章,在该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京东与阿里巴巴的业绩差距,以及业绩差距背后的根源。

相比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京东商城采取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有很多弊端,但是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基因,阿里巴巴的平台开放模式延续了马云最早做中国黄页时服务企业的基因,京东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正是延续了刘强东最早在中关村开设线下店时的零售基因。

即使并不拥有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刘强东还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执行力让京东坚强的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互联网企业之一,并证明了马云“京东悲剧论”与“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判断是错的。

虽然还无法颠覆阿里巴巴,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京东都将是阿里巴巴集团最难缠的对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刘强东

  • 刘强东宣布京东企业文化升级
  • 刘强东已对永辉超市失去耐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刘强东:马云,你错了

即使并不拥有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刘强东还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执行力让京东坚强的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互联网企业之一,并证明了马云“京东悲剧论”与“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判断是错的。

作者:刘学辉

1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在接受第一财经总编秦朔采访时说,“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很大问题,就是靠做大交易量来融资。这种商业模式见了鬼了,5年都赚不到钱的。”

“什么叫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实现规模化盈利。在没有规模化盈利的情况下,都只能称为商业行为,而不能称为商业模式。”

明眼人都能看出,马云这是在暗讽同处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对手京东。京东自创建以来,持续巨额亏损,仅2014-2016这三年,其亏损就分别高达49亿元、91亿元与38亿元,合计178亿人民币。

持续的巨额亏损,无法实现规模化的盈利,这也是行业专家与投资人一直以来对京东的最大诟病之处。

在《阿里巴巴正传》一书中,该书作者方兴东还曾引用与马云私人聊天时的一段讲话,马云说,“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从马云对京东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其并不看好京东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

用大家熟悉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来类比京东与天猫的模式,京东模式类似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而天猫模式更像是去中心化的自由市场经济京东商城采取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的模式,靠一己之力掌控交易的全部环节。天猫则采取开放的平台模式,建立规则,不直接参与采销与物流配送,而是赋能商家,整合社会化物流,让商家在其创造的平台上自主经营、自由竞争。

马云判断,随着交易量的增大,京东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的模式,将逐渐让京东不堪重负。

因为阿里巴巴集团的GMV(商品交易规模)、净利润与市值都全面领先京东,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刘强东,面对马云的讽刺也无可奈何。对于马云的“京东悲剧论”,京东公关部也只是发表了一篇颇具文采,文言与白话相结合的文章《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做好自己》,给予微弱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将马云私下所提到“京东悲剧论”公之于世的《阿里巴巴正传》作者方兴东,后来与阿里巴巴决裂,坚决的与京东站到了一起,并接受京东的巨额资金,炮制控诉“阿里巴巴平台垄断”的研究报告并大肆传播。

2

2018年3月2日晚间,京东(Nasdaq:JD)发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17财年,京东净营收为人民币3623亿元(约合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净利润为人民币1.168亿元(约合1800万美元),而2016财年净亏损为人民币38亿元。

1.168亿元净利润,这是京东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首个完整财年实现盈利,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其净利润更是高达人民币50亿元(约合8亿美元),较2016财年增长140%。

马云在秦朔采访时说,“今天中国互联网中有几家公司有真正的商业模式?百度、腾讯、阿里、蚂蚁金服,因为它们有规模化盈利。什么叫规模化盈利?有100亿人民币的收入、30亿以上的利润。”

100亿人民币收入、30亿利润,根据京东2017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最新财务数据,其已经超过马云制定的这个标准。

另外,根据2017年财报显示,京东2018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达到人民币980亿元至1000亿元,同比增长30%至33%,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等待了近三年,刘强东终于用50亿元的净利润,对马云讽刺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说法,进行了强有力的还击。

3

在京东2017年全年财报中,最靓丽的数据其实并非营收与净利,而是高达1.3万亿的GMV(商品交易规模),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马云曾经的想象。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的全年GMV规模估计在5万亿元左右。

作为一个电子商务企业,GMV是衡量其市场地位最重要的指标。1.3万亿的商品交易规模,让京东具备了与上游供应商充分的议价能力,不仅能够拿到独家、低价的货源,还可以获得延长供应商付款周期等多种有利条件。

1.3万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京东如果想获取利润,只要在营销与技术投入上有所控制,便可能获得不菲的利润,只是目前京东电商主业依然处于战略投入期,还远未到主动收割利润的时期。

不可否认,京东已经具备了通过电商主业实现可观盈利的能力,除此之外,庞大的商品交易规模还为京东在其他领域内的发展衍生出了无限可能。

目前,除了电商主业京东商城之外,京东集团还拥有京东金融集团与京东物流集团两大业务板块 。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其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现已建立十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农村金融与海外事业。

2017年初,京东金融进行了一轮总额约为143亿元的A+轮新的融资,估值接近600亿元。2018年2月4日,成立仅四年多光景的京东金融又宣布,“累计服务客户数量已超过4亿,2017年整体实现超百亿的营收”。

据内部人士透露,京东金融已经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2018年将实现盈利。

与阿里巴巴依靠第三方物流不同,京东选择了自建物流网络。目前,京东物流已经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2017年4月,京东宣布成立独立的京东物流集团,将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

2018年2月,京东物流宣布完成25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的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与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

随着京东物流与京东金融的全面社会化,两者的营收与盈利能力将不断增强,这也将很好的改善京东集团的收入结构与盈利结构。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84亿元人民币,与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44亿元人民币现金储备相比,增长57.3%。2017财年,来自持续运营的经营现金流也高达人民币273亿元(约合4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0亿元。

庞大的资金储备与充沛的经营现金流,已经很少有人再质疑京东生存的安全性;2018年首次实现规模化盈利,市值逼近百度,也已经很少有人再对其盈利模式有所质疑。

4

笔者曾在之前写过一篇名为《京东与阿里巴巴的差距:不止28000亿》的文章,在该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京东与阿里巴巴的业绩差距,以及业绩差距背后的根源。

相比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京东商城采取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有很多弊端,但是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基因,阿里巴巴的平台开放模式延续了马云最早做中国黄页时服务企业的基因,京东自采自销与自建物流,正是延续了刘强东最早在中关村开设线下店时的零售基因。

即使并不拥有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刘强东还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执行力让京东坚强的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互联网企业之一,并证明了马云“京东悲剧论”与“京东只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模式”的判断是错的。

虽然还无法颠覆阿里巴巴,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京东都将是阿里巴巴集团最难缠的对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