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新加坡国会以89票赞成,8票反对,通过2018政府财政预算案。
新加坡财长王瑞杰强调,政府在医疗、教育和保安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加、未来局势充满不确定性,政府有责任拥有足够收入,随时应对支出需求,提早宣布调高消费税,是诚实和具有前瞻性的做法。
▲2月19日,新加坡财长向议会提交2018财年预算案。图为新加坡议会内部场景。(资料图片)
新加坡财长王瑞杰在财政预算案中,针对新加坡如何维持自身增长轨道提出了具体建议,并着重强调了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政府财政责任。其中主要的几点包括:
(1) 在2021年至2025年间上调消费税(GST);
(2) 财政盈余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并向新加坡成年公民派发花红;
(3) 对成交价超过100万新元的住房额外征收1%的印花税;
(4) 开征碳税;
(5) 企业所得税抵退税40%,上限为15000新元;
(6) 上调女佣税税率。
整体而言,这是一份相当平衡的财政预算,是包容的、公平的、也是累进的。
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提出的税改方案相比,新加坡这份财政预算的反响不错。
美国的税改方案,不但可能会进一步产生1.5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而且缺乏包容性,是累退的。我们几乎可以预见,美国政府将欠下巨额债务,通货膨胀将加剧,而证券市场的波动也会更为激烈。
▲美国税改方案让华盛顿上空“阴云重重”。(资料图片)
消费税上调的影响可被抵消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新加坡的财政预算:不论你喜欢与否,消费税的上调显然会影响到普通消费者的钱包。新加坡上次上调该税还是在2007年,当时从5%上调到了7%。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对税率上调会对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具体测量。
我预计,消费税上调将可能降低消费增速,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但是,消费税上调的负面作用,也可能会被其他财政刺激所对冲——这包括碳税、企业所得税退税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这些方案都可能刺激创业,增加收入,从而抵消消费税上调的影响。
政府基建投资将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96亿新元的财政盈余将投向包括轨道交通线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助和其它支持帮扶计划,及向全体成年新加坡公民派发一次性花红。
对此,经济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政府投资可能会挤占民间投资——所谓“挤占”是指,政府投资的增加导致民间投资的下降,两相抵消,致使总投资增长放缓。
▲新加坡政府对基建的投资,将能刺激经济增长。(资料图片)
但是,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特定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在道路和轨道交通上的投资,并不会产生上述的挤占效应。
相反,它们还可能促进民间投资的涌入,刺激公共和私人住房的开发,并带来新商机。因此,正如财政预算案里说的那样,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很可能会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
一次性花红将带动消费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对所有成年新加坡公民发放100至300新元一次性花红的方案。
该方案的性质是累进的:对年收入低于28000新元的公民发放300新元花红;对年收入在28000新元至100000新元之间的公民发放200新元花红;对年收入在100000新元以上,或拥有多套住房的公民,仅发放100新元花红。
人人都喜欢意外之财,尤其是来自政府的花红,政府要是能经常“撒钱”(Helicopter dropping)才好呢。但是,这样的机会却很少。
那么,有趣的问题来了——我们该用这笔意外之财做什么,是花掉,还是存下来?
▲“直升机撒钱”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指政府直接向消费者发放货币。(资料图片)
我预计大部分会被消费者们拿去花掉——因为大多数的花红,都将派发给低收入群体,而这部分人群的手头通常很紧。
我对这一预测很有自信。因为我和我的同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钱文澜,曾对2011年的新加坡“增长红利花红”(Growth Dividend Bonus package)进行过实证研究——这一方案与今年提出的花红方案很是相似。我们发现,政府宣布该项政策后,消费得以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该政策出台前后的数月内,消费者每多获得1元,就会平均支出80分。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信用卡负债的小幅下降。更加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了不同商品种类、不同群体对该政策的不同消费反应。消费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非食品、选择性消费的商品种类,以低收入群体间。因此,派发花红的确可能刺激经济。
印花税不会影响公共住房市场
该预算案还宣布对成交价超过100万新元的住房额外征收1%的印花税。这也是一项累进税制,因为它不会影响公共住房,只会对私有住房市场产生影响。
一次性上调的印花税,将不太可能会对新加坡私有住房市场的供需产生任何显著的影响。如果真有影响的话,最多也仅会让私有住宅的市价下跌0.5%至1%。这是因为由于买家们必须缴纳1%的印花税,所以其支付意愿可能会因此轻微下降,以迫使卖家承担部分印花税。
总体而言,在这项政策也会作为宏观审慎政策之一,以抑制高端住房市场的价格涨幅。
▲印花税不会影响公共住房,对高端住房市场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资料图片)
最后,该预算案还建议修订碳税、企业所得税退税和女佣税税则。这些政策将会提高政府收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这些税种带来的税收收入的增长,以及小企业的繁荣,将可以用于抵消消费税上调带来的影响。
总体来看,这份预算案是均衡的、包容的、累进的。当然了,这份法案也会让我和其它经济学者忙碌几年,来分析这份预算案的方方面面,刍议其利弊。
作者 Sumit Agarwal 现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文章英文版首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 Business,翻译:张成
*本文观点来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