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Banyan Tree酒店的天台酒吧 (Flickr/Travel Afficionado)
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进出豪华大楼的天台是奢侈的。今天酒吧、餐馆、酒店和公寓都想要爬上天台,要把人类的消费冲动兑成现金,还想要一直待在那里。但140年前,唯一在城市楼房的天台待着的只有湿衣服。那时候天台还是工业设备和家庭佣人的专属领域,大部分居民对这没有什么冲动,即使有,也只是“能有多远就离多远”。
19世纪70年代,开发商们第一次开始为吸引城市上升阶层而投资建造公寓,那时人们开始有了“拥有自己的家”这样的美国梦。但那时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对“住在自己邻居楼上”这样的概念还不是很能接受,他们觉得这样会导致他们私人空间减少,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因此,那时候建的公寓为了缓和尴尬,特地设计了私人出口,也细心研究了楼梯和走廊的方向,尽量让大家跟邻居之间不会遇到。那时候公寓很少有阳台,因为阳台在那时被认为太开放,无法保护私人空间,而且会让人联想到工人阶级和移民们的住房。
一群男孩在纽约一个天台上玩弹珠。他们身后正挂着洗好的衣服。日期不详。(Bain News Service/美国国会图书馆)
【1】在天台上看演出,开派对,甚至度假
在19世纪80年代,一个纽约指挥家和音乐家Rudolph Aronson去了趟欧洲。在那里,夏天的时候观众们都聚在花园里欣赏音乐和话剧表演,因此他对城市里的花园感触很深。他决定等他回到纽约后也要建这样一个花园。那时曼哈顿的地面空间也非常珍贵,所以Aronson没有建那种传统意义上在路旁的花园,他把他的花园建在天台,在百老汇新建的摩尔式风格赌场剧院的天台上。之前因为还没有空调,夏天的剧院里太闷热,不适宜表演或观赏。而现在,Aronson可以很舒服地在他的天台举办歌剧、音乐剧或演唱会了。
其他的剧院留意到了Aronson的花园,也采取了这种做法。瞬间在纽约,百老汇熙熙攘攘的剧院区域附近,天台上都是花园。各种演出在奢华的舞台布景上演,在成千上万的电灯下,有棕榈树环绕在身边,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有风车的人造荷兰农场,身边还有真的奶牛,还真的能挤奶。
这些天台花园于是成为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和高温的好去处。由于它们的装饰经常会模仿异国的地方,天台花园于是掀起了当时城市享乐主义者们夏天在天台度假的潮流。
原来麦迪逊广场花园建于1890年的天台,就设计成了意式的花园,还用一个300英尺高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钟塔装饰。另外有一个剧院的天台就被装饰成阿尔卑斯乡下村庄的风格,还有天鹅池、洞穴,以及一个10英尺高的假山坡。
Belasco Theatre天台上的啤酒花园,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19世纪结束,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里,奢侈的剧院天台花园成为了夏日活动消遣的主要场所,吸引了成千上万寻乐者前来,在没有星星的城市夜空下,度过一个又一个吵闹的夜晚。这样的事情甚至被写进了音乐里,例如“天台花园圆舞曲”就是一首在1885年很流行的舞曲。在芝加哥的Masonic Temple天台剧院,价值0.25分的日场票保证“经典高级杂耍”,例如有“最近走红的谐星”和“头顶头手对手保持平衡”的表演场景。演出中场休息的时候,观众们就会被鼓励在天台散散步走走。
【2】住公寓顶层 = 有身份有地位
天台派对一直很流行,直到人们的品味和喜好开始改变,直到科技的发展最终改变了一切。那些在剧院天台和地面都有提供的轻松娱乐活动,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被电影所取代。现场表演的舞台要么一个接一个地关门大吉,要么都转换成了电影剧场。但在天台上社交的习惯还是在餐馆、酒店和公寓住宅里得以延续下去。
有了电梯之后,楼宇被建得越来越高了,高度开始成为了新生城市富人的身份和地位象征。高大的公寓楼可以看到更壮观的景色,于是天台进一步成为了观景的地方。洗衣机被搬到了地下室,而电梯负责将房客传送到顶层,好让他们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城市的街景。
电梯也成功转变了公寓的价值和意义。在以前,顶层的公寓由于爬上去很累,也由于离天台太近而只能开出便宜的租金。突然间电梯可以很方便地到达这些更安静、跟阳光也更亲近的地方,公寓顶层因此就变得更值钱了。随着公寓顶层成为了有成就的身份象征,这也成为了区分阶级的机制。拥挤的城市不再把它的穷人和富人们按社区分隔开,而是垂直的按楼层高低区分。有权势的城市新贵们现在就可以坐在他们的天台宝座上,冷眼看底下的蝼蚁众生。
在华盛顿特区的天台用餐,时间大约在1910年和1920年之间。(Harris & Ewing/国会图书馆)
进入20世纪之后,剧院天台花园渐渐不那么流行了,而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天台用餐和舞会却始终能给高级酒店带来人流,例如纽约的Waldorf-Astoria酒店、Astor酒店,和华盛顿的Powhatan酒店。那些深受户外小虫困扰的新酒店把天台花园建得比之前的还要夸张,不仅提供餐点、酒水,还可以在引人注目的喷泉之间随着音乐起舞,置身爬满葡萄枝叶的藤架,灌木丛,还有紫藤园。
【3】将天台变成绿地
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几乎没什么对公共设施的翻新修建。而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40年代之间,两个影响甚大的大型天台花园项目出现了: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旧金山的联合广场(在一个停车场顶层)。而二战后,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建造新房子和小规模的商业建筑,同时随着空调变得越来越常见,人们渐渐已经没有了动力投资在天台上。但有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师当时正寻求方法扭转这个趋势。像Le Corbusier就认为天台花园是现代建筑的一个中心部分,认为这是一个“自由地带”,在这里,自然作为室内设计的延伸,可以被人为地建设和维持。
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著名的大型项目开创了天台花园的新时期。在加州奥克兰的Kaiser Center,五层的停车场上有3.5英亩的空地,这里种植了高大的树木,建了可以映出倒影的水池和人行道,还安置了长凳。这个花园至今仍然是天台花园设计的典范,它重新唤醒了美国人对天台区域的发展利用。
Kaiser Center 停车场的天台花园 (图片由Swig Company, LLC提供)
现在,想要新建一栋没有屋顶休息室的豪华公寓大楼是违法的,而现在想在上面晾你的衣服恐怕也是违法的。过去的十年见证了天台的复兴。从豪华天台到顶层公寓,再到可持续的绿色天台农场,天台是有价值和多元化的房产,兼具盈利潜力和生态效益。
仅仅在纽约,就有2万英亩的天台可供使用,这面积差不多是中央公园的23倍。如果想要将它们任意一个转变成绿色天台,用排水系统和必要的工程结构来种植植物,主要就是重量和水的问题而已。在2000年,芝加哥将它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市政厅天台变成一个占地2万3千平方英尺的绿色天台,借此举动想呼吁芝加哥市民去重建自己的天台,帮助降低城市的温度,减少城市的能耗。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可持续的绿色天台运动在德国诞生。现在德国的几个城市都要求新的大楼在设计期间就要将绿色天台考虑在内。商业开发商却并没有因这些而被吓跑,因为建造一个绿色天台会让他们得到近40%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分数,有利于他们获得垂涎已久的绿色建筑黄金认证。所以商业开发商们都很乐意接受。
现在酒店和餐馆也在重新设计他们的天台,那种壮观和奢侈堪比一个世纪以前的剧院花园。曾经晾着衣服的地方,现在饮料卖到了20美元一瓶。
或者像建筑批评家Aaron Betsky指出的那样,未来我们会寻找更多天台以上的地方,用“云一般漂浮在城市之上”的结构去建设。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未来可能已经到了拉斯维加斯了。拉斯维加斯就有一个在云上用餐,寻求刺激的食客可以悬挂在拉斯维加斯大道180英尺之上,享受他们的空中餐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