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上爆出华润啤酒有意收购喜力中国业务的传闻。随后,华润啤酒(00291.HK)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本公司控股股东经常探索和进行有关潜在交易的商业和战略商谈,而其等的共同目标是为本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扩大和释放价值。”该公告虽然没有明确与喜力的谈判,但考虑到最早爆出这一传闻的是“路透”——一个在全球拥有众多“消息人士”的严肃媒体,晨哨君认为此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撇开所谓“消息人士”不谈,纯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华润收购喜力中国业务也绝对是有理有据的。
高端啤酒才是市场增长发动机
即便是在不喝啤酒的人群中,多数人也能分辨出华润啤酒和喜力啤酒分别代表着这个市场的“低端”和“高端”两个品类。因此,这又是并购市场上一个希望通过收购来提升自身档次的案例。如同此前看到的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以及近期对戴姆勒的入股;山东如意收购轻奢品牌SMCP以及前不久又拿下标奢品牌Bally。
之所以各行各业都出现如此类似的海外并购逻辑,离不开近些年“消费升级”这一概念。简单而言,消费升级就意味着市场上主力消费者抛开上一代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转而寻求一些更有品质,更能代表自身品味的产品,衣食住行都不例外。
在啤酒领域,数据也印证了“消费升级”的存在。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的分类,将经济型淡啤定义为售价每升 7 元以下的啤酒,中等价位淡啤定义为售价每升7-14 元的啤酒,高端淡啤定义为售价每升 14 元以上的啤酒。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6年中高端啤酒销售和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5%和28.7%,中高端销量占比从2011年的15.9%提升到2016年的25.3%(图一),收入占比从38.4%提高到了57.4%(图二)。
图一:2011-2017年中高端啤酒销量趋势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收入角度看,“高端啤酒代表未来”这一趋势就更为直观了。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中国啤酒消费需求正在由无差异化低端型啤酒向高品质化中高端啤酒转移,2017年高端淡啤收入占比达到32%,首超中端,2018年高端淡啤收入占比也将超过低端,至2020年,高中低端收入占比分别为44.2%、28.3%、27.5%,综合来看产品结构升级是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图二:2011-2021年中高端啤酒收入占比及预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低端啤酒为主的华润中意高端啤酒为主的喜力,跟着趋势走,很清晰的投资逻辑。
高端啤酒更赚钱
商业行动的最终目标总归还是要回到“赚钱”两字。高端啤酒比低端啤酒的净利率更高也是华润等中资啤酒厂商争相布局高端啤酒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晨哨根据PitchBook整理
从上图不难发现,高端啤酒占比更高的喜力和百威在净利率上明显高于国内的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考虑到单一年度的数据波动性较大,我们特地计算近5个财年的平均数据,因此该比例无疑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其中,百威在3G资本的成本削减下,使得其净利率更是比喜力的10.54%还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具体而言,三个中国啤酒厂商净利率的细微差距也可说明低端啤酒与高端啤酒的盈利水平差异。
长期以来,国内几大啤酒厂商依靠不断并购地方啤酒品牌扩大市场规模来维持增长。不过,近几年,随着可购资源的减少,国内几大啤酒厂商“跑马圈地”运动已经结束。国产啤酒增长放缓已经成为啤酒行业新常态。
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的国内啤酒业,开始了从pk规模到追求档次的转变,增利成了啤酒企业战略转变的头等大事,产品结构纷纷向中高端集结。国产啤酒厂商中,华润雪花啤酒推出了雪花纯生、雪花脸谱等系列;青岛啤酒旗下则有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1903和纯生;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也分别推出了原浆白啤和雪堡精酿系列。这些都是国产厂商冲击高端啤酒市场的努力。不过,习惯以低端示人的国产啤酒的升级之路并不顺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啤酒33.82万千升,同比大幅上升85.59%;2015年中国进口啤酒53.83万千升,同比增加59.2%;2016全年国内进口啤酒总量64.64万千升,同比增长约20%。成长迅猛的中高端啤酒市场几乎都为国外品牌所把持,国产啤酒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显然通过收购国外有积淀的啤酒品牌来卡位高端啤酒市场是一个更优的选择,但收购喜力并不容易。有喜力中国高层人士对媒体表示:“荷兰喜力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企业,在此之前,有比华润实力更加雄厚的企业意欲收购喜力,但喜力家族均未做出妥协。喜力是一家家族企业,不以短期盈利为目标,反过来讲,它不是一家投资型的公司,它是把啤酒当做事业来做。我相信喜力方面或不会做出这样的行动。”
收购精酿啤酒则是布局高端啤酒的另一选择。此前百威的子公司ZX Ventures已在去年初收购了首个中国精酿品牌上海拳击猫,喜力啤酒则通过两次收购取得了美国知名精酿厂商Lagunitas100%股权。不止是华润,我们认为其他国产啤酒厂商未来的高端化布局中也可考虑这一选择。
以下是由美国精酿啤酒协会The Brewers Association (BA)选出的Top 20 精酿啤酒公司:
评论